当前日期:

目录

一、图书
1、图书馆
建国初期,县文化馆内设图书室,供室内阅览和对外借出。至60年代中期,集各种图书近万册,分类陈列,保管完好。“文化大革命”开始,除500册马列、毛泽东著作等政治理论书籍外,其余近万册书均被扫“四旧”而全部焚烧。1970年,在文化馆图书室的基础上,成立阜南县图书馆,内设图书、阅览两室,增加人员编制,增订书籍报刊,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正常开展图书工作。至19s5年,两室工作人员9人,新、旧图书共有9090册,归为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23类,其中当代热门书籍5000余册。订《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等全国性报纸17种,《安徽日报》、《河南日报》、《羊城晚报》等地方性报纸9种,《北京科技》、《安徽科技》、《文摘周刊》等科技、资料性报纸8种,《博览群书》、《风流一代》、《农村天地》等刊物121份。
2、图书发行
1949年11月,阜南办事处文教科从学校、县大队、电话站各抽一人在原薛集老街一间草房里筹建起新华书店。1954年在城关和平路中心建瓦房5间,面积100平方术,作书店门市部;建草房6间,作库房和职工宿舍。
1956年,阜南县新华书店在中岗、三塔分别建两个门市部。1958年人民公社化,县新华书店在扩建的同时,又在十个大人民公社建新华书店分店。并把图书发行工作深入到广大农村,1950—1957年,图书发行金额13.2万元,1958年一年的发行额等于前8年的总和。“文化大革命”期间,主要发行《毛泽东选集》、《毛主席语录》和毛主席接见红卫兵彩色图片及有关政治类书籍,其次是农业和医药类科普读物。文学类准许发行的小说只有《艳阳天》和《欧阳海之歌》2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大量中外历史名著开禁,各类科技书籍大量出版,图书发行工作突飞猛进。
1982年10月省新华书店召开全省教材工作会议,阜阳地区新华书店提供了《关于中小学课本供应情况》的调查报告。阜南县新华书店每年都把教材发行工作放到首位,经常与省、地、县教委保持联系,按时通报每年每学期教材出版、征订、到书、发行情况。保证每期教材均能做到及时满足供应,学前到书率达99.7%。除新华书店发行外,各级供销社也经销图书。1982年图书销售金额为66万元。改革开放后,出现了一些经销图书的个体户。1985年,财政拨款和自筹资金20万元,在地城路中心建起一座3层营业楼,面积900平。方米。同年,图书销售金额128万元。
表1681950—1985年新华书店图书销售金额表单位:万元


二、档案
50年代初,档案由各部门自行保管。1954年,县委、县政府分别在其办公室内设档案室,配备专人整理、保管档案资料。1958年,撤两档案室,成立阜南县档案馆。接收1949—1957年文书档案3127卷,革命历史档案257份,其他各种资料2512册。“文化大革命”期间,档案馆几易其名,为躲避冲击,重要档案转移到人武部保管。1973年,档案馆恢复正常工作。1979年阜南县档案局成立,档案馆隶属档案局。截至1985年,县档案馆共接收保管文书档案3241卷,专业档案125卷,各种资料及报刊杂志1154册。在运用档案资料为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事业服务方面,据1958年至1985年的统计,被调阅档案20873卷(件),资料3157册。1976—1985年,档案馆接待征调人员5899人次,提供查阅各类档案86789卷(件)。其中为县领导人和领导机关工作需要提供查阅档案资料3890卷(件),为落实政策、平反冤假错案提供资料8753卷(件),为2824人平反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为招干、转干、调整工资级别服务,提供档案资料2589卷(件),为编修社会主义的新方志提供档案资料73557卷(件)。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