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县城规划
阜南县城位于阜南县境内偏西的中南部,地处东经115°34′—37′,北纬32°37′—39′,城区地势平坦,海拔高程在28—32米之间。解放前是一过路小店叫薛集,占地仅0.1平方公里,有一条不足百米的土路街道和10来家粮坊、饭店、中药铺等,人口216人。民国38年(1949)成立阜南行政办事处,治所设薛集。建县后,薛集成为阜南县城。
1952年,阜南县政府建设科对阜南县城进行第一次规划。限于当时水平,未作规划资料。大致内容有,一是确定县城发展规模,总面积约1.5平方公里;二是粗定了县城主要干道(今淮河路、地城路、洪河路、中岗路、薛集路)的位置、宽度、走向,为县城以后发展奠定了基础;三是界走了主要机关和重点建筑的位置,如县政府、一中、百货公司、汽车站等。确定了县城发展的框架及布局。
1984年阜南县基本建设局进行第二次县城规划。根据县城的地理位置和资源条件,以及县城在全县范围内所处的地位,将县城性质定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导,食品工业为重点的社会主义小城镇。发展目标是:人口规模,近期(至1990年)5万人,远期(2000年)7—8万人。用地规模,近期用地5平方公里,控制在现有城区范围内,主要在曹集路和环城西路之间,以及阜地河至界南河之间填平补齐,界南河以南的工业区适当发展;远期用地控制在7平方公里范围内。
根据规划期内经济所能达到的水平,县城应在阜地河、南苗河以南、界南河以东逐步发展。工业区的布局是:水污较严重的工业安排在地城路以东,气污较严重的工业安排在地城路以西。仓库区布置在环北东路,砂石料仓库按其特点作单独布置。现汽车站就地发展,货运汽车队远期迁离中心区,公共停车场布置在城区外围环城路一侧。在界南河南岸建一座正规化的码头。生活居住用地,结合旧城改造挖潜解决,提高居住区的建筑层数和密度。城西建一处设施齐全的体育场。在有利商业活动、有利改善街容市貌、有利城镇管理的原则下合理布点建设农贸市场。过境交通改由环城西路通过。利用自然地形条件充分绿化、美化环境,在界南河和南苗河交汇处开辟一处综合性的公园。保护和利用好地下水资源,防止污染。县城主干道两侧和中心区建筑的布局、造型、色彩逐步形成协调的、富于地方特色的城镇风貌。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搞好环境的综合治理,为城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和生活条件。《阜南县城1984—2000年总体规划方案》经省内城市建设专家评议,阜南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常务委员会审议批准,具有法律性质。是把阜南县城建设成为繁荣、先进、优美的现代化文明城镇的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
二、县城建设
阜南县城是一个新兴的小城镇,从50年代初开始,在原薛集小镇的基础上逐步建设,40年来,虽然经过一些历史原因的变化和影响,但县城建设趋势是向前发展的。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商品生产迅速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振兴和市场繁荣,城市建设也随之加快。据改革开放以后的1979—1988年统计,10年间市政公用设施总投资213万元,比建国后至1978年30年增长近一倍。城市道路由1978年前的11.4公里增长到15.9公里,其中新铺筑4.5公里,比原道路总长增加28.3%,油面道路由原有4.45公里,总面积3.35万平方米,增加到9.6公里,总面积7.62万平方米,分别增长2.16倍和2.06倍。新修城市下水道2.87公里,增长83.19%;新修防洪堤1.5公里,防洪涵闸2座,涵洞5处,新建日供水能力3000吨水厂1座,铺设供水干管6.76公里。由于县地势低洼,防洪设施较差,建县40多年来,多次受到洪水袭击,给县城建设带来不利影响,发展速度受到一定限制,基础设施仍然很差。
阜南县城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随各时期政策不同,共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49—1966年,城市建设管理先归县政府建设科,后归县交通局。建设项目规模不大,道路和排水道的建设多是按项目核销。第二阶段是1966—1984年,1966年城市建设工作划归县财政局管理,财政局先后设立城市建设组和城市建设所。资金来源有了固定渠道:一是国家预算拨款,二是按上年工商企业利润计提5%城市维修费,三是按工商税提取1%附加。由于阜南县工业发展缓慢,农业连年受灾,财政支付能力有限,用于城市建设的资金很少,1966—1983年18年间总计由县财政拨付的城市建设专项资金80.13万元。第三阶段是从1984年开始,这一年国营企业利改税第二步改革时新增设城市建设维护税税种,对扩大和稳定城市建设维护资金,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起了重要作用。同年,财政拨付城市建设维护费12.91万元,1985年拨付18.21万元。
同时,从1985年后还根据“人民城市人民建”的方针,开展了自修门前路的副路集资、自排门前水的排水集资、自栽门前树的绿化集资、自整门前卫生的卫生集资,共4种社会集资。又由城关镇组织,采用由受益单位自筹资金的形式,修建了部分街巷。
表138县城主要建筑一览表

三、市政工程
道路1952年,在原薛集镇的基础上,铺通中岗路、洪河路、薛集路,为泥土路面。1956年贯通县城南北的地城路建成砂礓路面,1970年铺设油面,为县城第一条柏油路。1958年铺通淮河路、三塔中路,为砂礓路面,以后分期铺设为柏油路面。至1985年,县城形成道路15条(段),总长17.2公里,面积40.44万平方米。其中水泥面和油面道路13条(段),总长13.93公里,面积10.18万平方米。县城人均占有油面、水泥面道路面积为2.64平方米。
表139县城主干道路概况表

桥涵县城内有永久性桥涵8座,其中较大的有2座。
界南河桥(南大桥)位于城区南部界南河上,桥长50.4米,宽7米,为T梁板面单排双柱砼桥。
红旗闸位于县城西侧界南河上,1963年6月建成,闸长60米,桥面宽4.5米,上部石拱,下部L型重力台,8孔,孔径4米。
供水建县多年,县城各单位用水一直靠砖井汲水。以后有些工厂企业和行政单位自备水源井供单位自来水。一部分单位和居民户用自备的手压并和大口井供水。1986年建成阜南县自来水厂,有水源井4眼,供水管道13.5公里,日供水量4000吨左右,年供水量110万吨,用水人口1.3万人,占县城总人口的27.8%。
排水县城排水建设自1949年县城建设之始即着手建设,至1985年己基本配套。排水方式采用雨污合排方式,利用排水道和明沟相结合方式排水。以盖板式排水道为主,有部分拱式排水道。县城至1985年有各类排水道总长12.09公里,人均0.81米。排水明沟两条,总长2.25公里。
四、县城防洪工程
阜南县城在建县后从1950年至1984年受洪水灾害造成损失的有15次,
1950年6月下旬,淮堤决堤,县城大部分地段进水。
1952年8月,全县连续降雨351毫米,县城中的薛集老街进水,南半部地段淹没。
1954年7月3日至8月25日,全县连降暴雨1035毫米,县城全部被淹,街道可行船,大部分土房倒坍,县城基础设施全部被毁。
1960年6月20日至29日连降大雨,王家坝水位29.3米,30日开闸蓄洪,县城大部分地段进水,成灾面积约1平方公里。
1962年7月上旬,全县普降大雨,县城南部进水。
1963年7月6日至11日,连降暴雨,县城受灾。
1964年4月连降暴雨,县城水深1市尺。
1965年7月,淮河漫堤行洪,县城受灾。
1968年6月29日至7月20日,连降暴雨632.3毫米,王家坝水位30.35米,阜南县城水涌大街,县城基础设施严重被毁。
1969年7月,县城部分地段进水。
1971年6月13日,王家坝蓄洪,县城受灾。
1975年8月15日,王家坝蓄洪,县城公路被水毁。
1982年7月至9月,王家坝两次蓄洪,县城南部进水。
1983年7月24日,王家坝第十次蓄洪,县城受灾。
1984年6月大水,县城大部分地段进水。
县城防洪工程自1952年开始规划,1958年开始实施。第一步是开挖界南河新河道,将原河加宽取直,增大排洪能力。利用河道开挖后的废土修筑环城围堤4.2公里。1963年建红旗闸,控制界南河水位。根据1984年县城总体规划要求,从1985年后,分期将原防洪堤加高加宽,以堤代路修建环城路。并在三小、石灰厂、柳编厂侧各建一座节制涵闸,在县城东、西、中3个分区排水。提高了县城防洪排涝能力。
五、绿化、环卫
绿化1985年县城共有绿地面积3.11公顷,人均0.51平方米。沿主干街道法梧3757棵。三塔北路沿街绿化带1300米,宽1.5米,植松、柏、红叶李,绿篱为大叶黄杨。淮河东路、地城北路、洪河中路3条绿化带1600米,以松、柏为主,杂以各种花卉。建街头小型花园3处。县城绿化复盖率为27%。
环境卫生50年代组建城市卫生队,至1985年,县城有环卫工人50名,垃圾车1部13吨),洒水车1部(5吨),人力垃圾车35部,沿街垃圾桶160个,垃圾中转站12处,垃圾堆场1处,城市公共厕所8座,其中水冲厕2座。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