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私营及个体商业
明、清时期,沿洪、淮二河的方集、地城、中岗、公桥、洪集等集镇,商业贸易已很发达。明正德《颍州志·乡井》记载:“中村集,商贾辐辏,市日无虚”;“功立桥集,工商杂集,货亦适中”;“红林集,集市亦小客户多”。中岗,即旧称的“中村集”,民国14年(1925)为颍州府阜阳县南境一重镇,抗日战争前,一度设立区公所,属阜阳县老三区(即王化区),南临淮河,距老河头刘渡口6公里,船舶上通淮滨、信阳,下达淮南、蚌埠,是百里闻名的大河埠,成为大别山区和淮河以北广大地区竹、木、麻、茶、粮、油、棉、药的重要集散地。抗日战争时期,著名大商号有周老众“万寿堂”药店、马来悦“悦来衡”大商店、耿老轩“公益勇”糖业公司、李同兴“同兴”大金货店、王起大烟店等。经济实力雄厚的商号,常以“走洋票”的形式或者通过某些关节,在蚌埠、芜湖等商港从英、美商人手中购货。河南、山东、苏北等地商人,频繁往来,采购转销。民国35年(1946)尚有大颜料店3家、粮坊4家,金货店6家、盐行8家、食油行4家、烟店3家、酿酒3家、百货摊13家、猪行3家,以及柴行、鱼行、鸡鸭行、肉食、小吃摊、杂货店、凉粉店、豆饼店、皮货店等行业282家,从业人员856人。商业的兴旺带动了饮食服务业,有槽头店(骡马店)2家、大旅社2家、馆店之家、大茶馆4家、理发店3家,以及各种小吃摆满一街两巷。谢老东的馆店,专门接待过往官吏。李国生的大旅馆30多间房子、几百个通铺;李大育的“大红馆”。回民洪保玉的“大馆店”,名传百里。地城,亦称地理城,位洪河下游、阜阳通往河南省商城的交通线上,与洪集相近。明正德《颍州志,古迹》:“地理城,元至顺壬申(1332)置县,名颍水……,至正辛卯(1351)乡村被烧,县治遂废。”民国22年(1933)以前,为阜阳县第六区公所驻地。抗日战争时期商业活跃,店铺林立,有“粮坊48家,其中资本较大的有王德昌、高立本;盐行18家,其中“阜康祥”最大;屠宰行22户,王金成、王金斗实力雄厚;杂货店13家,熊老孟资金最多。另有白布摊15家、油坊3家、窑货3家、皮货2家、烟土(鸦片)行3家、烟店(经营卷烟)6家,以及鱼行、牲畜行、粉行、文具店、故衣店、药店、竹木行、柴草行、铁器店等共209家,从业人员511人。饮食服务业有饭店13家、理发2家、澡堂1家,从业人员54人。方集,位于洪河北岸,水路通淮河,入长江,是淮、洪河两岸农副产品的重要集散地和工业品的中转批发站。抗日战争时期,商业贸易达到鼎盛时期,经营商业的有国民党进步人士,也有恶霸地主;有本地人,也有外地人。山西、河南等省客商,有的举家迁此生地经营。大商号有方集最大的恶霸地主周勉斋“公恒商号”,经营油、盐、杂货;有进步人士吕醒寰“大康祥”油盐粮行;有河南孟津人阎洗德”德茂”栈,经营钢铁、焦炭、石磨等,是当时阜阳县“四大商户”之一。这些大商户在午、秋两季大量收购粮食、油料、饼粕,用船运往淮南、蚌埠、上海等地销售,然后购回当地需要的食盐、洋油、洋火、洋布、洋糖、洋腊(当时称为“五洋”)等百杂货,对外批发零售。当时集上有粮坊14家、油盐行7家、鸡鱼行4家、牛行4家、柴草行3家、竹木行1家、布匹店6家、京货店5家、杂货店8家、杂货摊、百货滩25家、中药店1家、饮食店、摊57家、理发店2家、澡塘1家,共135家,从业人员463人。薛集镇,民国14年(1925)设立颍州府阜阳县南二镇,为阜阳通往河南商城的必经之路。在抗日战争时期,有粮坊15家、杂货店6家、金货店6家、白布摊3家、烟店3家、药店2家、鸡鱼行3家、牲畜行3家、盐行2家、铁器店3家、屠宰店5家和饮食业10家、理发店2家,从业人员210人。
民国34年(1945)10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局势稍有稳定,一批外籍客商撤走,货物集散减少。这时国民党地方武装“小炮队”等横行洪淮,敲诈勒索,土匪四起,恶霸肆虐,加上国民党中央政府滥发纸币,市场恶性通货膨胀,许多商号倒闭,商人改业,昔日兴旺发达的方集、地城、中岗,日渐衰微,一片萧条,商号店铺,已寥寥无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剿匪反霸,地方人民政权建立,社会秩序安定,国民经济复苏,个体和私营商业也随之振兴。1950年6月成立阜南县,县城定位薛集镇,县城商业自此兴起。
1949年10月至1952年,个体、私营商业占有很大比重。资产阶级有着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经营上有较大的投机性,与初建的国营企业争夺市场,商人利用手中的经济力量,控制社会闲散资金,抢购人民生活必需品,囤积居奇,抬高物价,从中牟取暴利。1951年,人民政府开始对私营工商业管理,县以下建立基层工商联和市场管理委员会,1952年成立中心工商联,对私营工商业户进行领导,教育他们爱国守法,从事正当经营。1951年12月对全县工商业户进行调查登记,全县共有摊贩700户,从业人员1033人,资金272.91万元(折合新币);店铺1684户,从业人员4629人,资金919.48万元(折合新币);行栈366户,从业人员2055人,资金287.57万元(折合新币)。1953年,全县私营商业户京货店119家、杂货店290家、文具店29家、屠宰210家、国药17家、新药4家、代理业338家、纸烟店9家、酱菜14家、竹木4家、窑货11家、毛猪代购1家、颜料店7家、碎货土布2家、货郎担8家,以上共1063家,从业人员2366人。另有饭摊,药摊、布摊、盐摊、杂货摊、水果摊、理发摊、颜料摊、文具摊、竹器摊、毛烟摊、香烟摊、京货摊等3518家,从业人员3578人。
1954年3月,县成立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领导小组,抽调干部成立工作队,会同工商科、工商联,组织商业人员学习“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6年1月,私营商业者纷纷向县委、县政府和主管部门递交申请,要求全行业公私合营,经过批准的,敲锣打鼓,燃放鞭炮,集体到县委、县政府报喜。同年6月,按照中共阜阳地委要求,派人到各公私合营企业进行清产核资,不属于企业的物品退还本人,达到人人满意。在清产核资的同时,对合营行业的工资作了全面调整(当时称为“评薪定息”),工资比调前上升10%,定息不分行业、地区,一律按5%,每年付给资方,直到“文化大革命”开始才终止。1956年底,全县组织两个公私合营商店、377个合作商店(组),从业人员2626人;直接过渡到国营企业和供销合作社的206人;为国营企业和供销合作社代购代销214户、214人。至此,对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已基本完成。
1958年,经过全民整风运动,对公私合营、合作商店(组)和小商小贩进行登记发证,把一些非商业人员以及从农兼商的三类商贩分别转入农业生产。属归口管理的原有各行业商贩2851户、从业人员2876人,通过登记发证后,转入农业生产的753户、760人。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改革、开放、搞活,逐步放宽商业经济政策,允许城镇无业居民经商办企业,允许农民进入集镇、城市经商办企业,1979年全县个体有证商业户1170户、从业人员1645人;1985年个体商业户已增加到3313户、从业人员6347人,平均每年递增分别为18.9%和25.2%。
二、国营商业
百货公司1951年夏,设立中国百货公司安徽省阜阳分公司阜南营业所,机构设于中村岗。1952年3月,在城关薛集增设百货营业组;5月,在方集增设百货营业组。1953年10月3日,撤销百货营业所,改为阜南县百货商店。1955年2月,撤销阜南县百货商店,改设中国百货公司安徽省阜南县公司。1956年,百货公司由中村岗迁至县城人民路西,占地面积7308平方米。1957年精简上层、充实下层,将原纺织品公司、医药经销处并入百货公司,下辖分销处6个、零售商店4个、营业组27个。1958年,商业局与县供销社合并,取消百货公司建制,改为百货批发门市部,县以下百货分销处与基层供销社合并为供销处。1961年5月23日,百货批发门市部改为商业局工业品经理部。1961年11月29日,商业局与县供销社分设,政企分开,恢复百货公司建制。1962年10月14日,百货公司划出棉布、针织品业务,成立安徽省阜南县纺织品公司。1963年5月31日,百货公司下设百货批发部和纺织品批发部、中岗仓库和方集分销处。1970年商业局、供销社第二次合并,百货公司下属3个点,5个门市部。1979年11月百货公司于城北大队张庄征地23.15亩,建仓库3300平方米,正常库容1500吨,宿舍352平方米,1981年4月投入使用。1984年10月,棉布、针织品划出,成立阜南县针纺织品公司。
食品公司1955年5月成立阜南县食品公司,下设中岗、安岗、黄岗、朱寨、苗集、三塔、柴集、方集8个接转组。1956年食品公司下设中岗、三塔、方集3个收购供应站。1958年取消建制,业务移交商业局第一业务股。1961年5月23日,商业局第一业务股改称阜南县商业局副食品经理部。同年11月底恢复建制,改称中国食品公司安徽省阜南县公司,下属1个门市部、1个咸菜厂和城关、赵集、柴集、许堂、朱寨、黄岗、苗集、中岗、安岗、地城、方集11个食品收购站。1970年增设关堂、公桥、龙王、于集、会龙、王店、三塔、新村、袁集、柳沟、张寨、焦陂、郜台、崔集、田集15个食品站。1978年增设城郊食品站。1979年设区划社,公司下设11个区中心站和42个收购点。1984年,公司下设23个食品站。
饮食服务公司1961年6月1日,县商业局设立服务经理部。同年12月19日,成立阜南县饮食服务公司。先后下辖新华公总店、淮北饭店、淮北旅社、淮河旅社、照相馆、浴池,理发店等企业。
糖业烟酒公司1949年9月6日,于中岗设立阜南专酿专卖处。1951年10月,撤销专酿专卖处,改设阜南县专卖事业分销处。1952年7月,将分销处改为阜阳专区阜南县专卖事业分处。下设批发组、零售部各1个和中岗分销处。1953年5月15日,设阜南县专卖事业管理所,同时将专卖事业分销处改为中国专卖事业公司阜南县批发处。1954年12月1日,批发处改为中国专卖事业公司安徽省阜南县公司。1955年4月28日,撤销中岗专卖分销处。1956年5月19日,公司下设朱寨、许堂、柴集、赵集、方集、地城、安岗7个分销处。1959年1月10日,改8个分销处为专卖收购供应点,并增设苗集收购供应点。1959年2月12日,保留中岗、地城、方集、三塔、朱寨、柴集6个分销处,赵集分销处移交赵集公社,撤销安岗分销处。1962年7月5日,赵集、朱寨、安岗3个专卖收购供应点全部撤销。1962年11月15日,公司改称安徽省糖业烟酒公司阜南县公司;县以下专卖机构交给基层供销合作社。1972年,重设中岗、三塔、方集3个分销处。1980年增设地城分销处。1982年1月,将烟草划出,单独设立烟草公司。1984年增设三塔、朱寨分销处。
五金交电化工公司1979年8月,从县百货公司分出设立。
石油公司1956年,在中岗设立阜南县煤建经营组。1957年6月10日,撤销经营组,改设阜南县石油煤建公司,下设安岗、地城、方集3个煤建组。1958年,公司撤销,并入商业局第三业务股。1961年5月23日,撤销第三业务股,设立石油煤建经理部。1961年11月29日,恢复石油煤建公司建制。1978年8月,煤炭划出成立燃料公司隶属物资局,单独设立石油公司。1985年7月,原阜南县石油公司改称为安徽省石油公司阜南支公司。
盐业公司1962年10月14日,县百货公司将盐业经营股划出,设立阜南县盐业经营处。1964年3月,改盐业经营处为中国盐务局安徽省阜南县盐业批发部;同年5月21日,改批发部为经营处,1965年2月21日,按轻工业部“托拉斯”方案,人、财、物、产、供、销,均由条条管理。1966年秋,“托拉斯”形式撤销,恢复原隶属关系,并设曹集、方集盐业中转组,在方集建立批发点,占领沿淮边区市场。1966年8月15日,成立中国盐业公司安徽省公司阜南县批发部。1971年12月,撤销曹集食盐中转组。1977年4月4日,成立阜南县盐业蔬菜公司,1982年12月24,单独设立蔬菜公司,改称安徽省盐业公司阜南县支公司。
蔬菜副食品公司1982年12月24日,从盐业蔬菜公司分出,单独成立阜南县蔬菜副食品公司。
粮食企业1950年初,成立皖北粮食公司阜阳分公司,在中村岗设立粮食营业所。同年9月,成立阜南县粮食支公司,不久改设粮食局,并在曹集、中村岗、地城设立收购点。1953年在各区设立粮油管理站。1970年,粮食局改称粮棉局。1978年4月复称粮食局。1983年5月改称粮油食品局,下属粮油管理站。
物资企业机构1963年2月,成立阜南县物资局,经营金属、机电、建材、化工类物资1979年7月,设立燃料公司,主营煤炭。1983年,设立方集、柴集、中岗3个物资供应站。1984年11月,政企分开,设立金属机电公司、建材化工公司、生产资料服务公司。
对外贸易企业机构1962年9月,成立阜南县外贸工作组。1971年11月10日,成立外贸公司,下属土产站、粮油站、畜产门市部、兔毛加工厂。
三、供销合作商业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为尽快医治战争创伤,采取措施,恢复集市贸易,组织工商业者恢复经营,使濒临衰亡的经济得到复苏。1949年11月,阜南行政办事处决定,以黄岗、中岗、赵集、方集、薛集、地城6个区为试点,组织推进社6个。它是在私有制基础上建立的集体商业组织,没有吸收群众集资入股,资金统由区政府筹集,主要经营煤油、火柴、食盐和少量棉布。1950年春,为方便群众,以集镇为基地,成立8个区供销合作社、15个基层供销社,推进社全部改称供销社,发展社员7409人。当年夏秋发生严重洪涝灾害,供销社利用股金购买绿豆、荞麦、胡萝卜等种籽和芦席、食盐等物资,帮助灾民自救,在人民群众中产生深刻影响。1951年,县供销社将8个区供销社的门市部合并到大的集镇上,并大力发动群众入股,有的以粮入股(5公斤高粱为一股),有的以棉折款入股,方集区5天就入股1043人。全县基层供销社由15个增加到25个,发展社员6.76万人,入股股金9960.76元(折合新币)。1953年,入股社员达到12.47万人,股金3.91万元(折合新币),全县已有区中心社11个、基层社25个、零售部20个、分销点34个、附属生产部门10个。1954年粮、棉、油、布实行统购统销后,入社社员仍享有分红优先、优惠的权利。当年6月,召开首届社员代表大会,民主选举产生理事会501人,监事会283人。1955年,县供销社下设杂品、生资、土产、药材4个经理部。1956年全县有合作商店377个,合作小组133个,由所在地区供销社进行管理。1958年,商业、供销合并,“吃大锅饭”,吹嘘浮夸,给供销企业造成极大的破坏。1962年国、合分家,恢复供销社体制,但在“大跃进”时期购进的大量报废积压商品,给供销企业留下了沉重包袱。经过1963—1965年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以后,供销经济得到初步恢复。一方面承担国家计划产品的购销任务;一方面为农民推销产品,供应生产和生活资料,提供生产、生活、技术服务。各级供销社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不断扩大经营范围,积极增加服务项目,逐步办成农村的综合服务中心。1983年机构改革后,县供销社改成县联社,贯彻“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坚持为农业生产服务、为农民生活服务。在前进中不断探索、改革,1984年开始试行多种形式的经济承包责任制。通过改革,逐步恢复了供销经济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经营上的灵活性。1985年,全县有26个基层供销社和生产资料、土产、回收、日杂、棉麻5个公司、1个汽车队。
1983年,县供销社对全县入股11389份、股金11.31万元进行清理,当年新吸收入股45585股,新吸收股金17.29万元,入股农户已占全县总农户的80%以上。
四、集体商业
1957年,为充实城关商业,先后从苗集、安岗、中岗、于集调入一批约60人到城关。1958年12月,县城集体商业公私合营1个、24户、27人;棉百杂商店2个、37户、37人;烟酒商店3个、49户、49人;饭店业7个、92户、93人;服务业3个、21户、28人,其他业2个、9户、9入。1958年12月29日,在薛集兴办“高级合作商店”,确定它的性质为全民所有制。1962年12月,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高级合作商店仍恢复集体所有制性质,改称为“城关综合中心商店”,下设棉百、烟酒、服务、饮食4个总店。1964年2月7日,执行“限制、利用、改造”的政策,对城关合作商店实行归口管理,棉百合作商店由百货公司管理;烟酒、糕点、糖业商店由糖业烟酒公司管理;饮食合作饭店和服务总店由饮食服务公司管理。1980年8月,县城集体所有制商业有阜南县城棉百商店、烟酒商店、饮食总店、理发总店、服务总店。1984年9月19日,上述5个单位分别组成阜南合作百货公司、阜南合作烟酒副食品公司、阜南合作饮食服务公司。1985年2月12日,上述3公司分别改称为阜南县第二百货公司、阜南县第二烟酒副食品公司、阜南县第二饮食服务公司。
1956年12月,完成对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全县组织起来的集体所有制商业合作店244个,入店1853户,从业人员1900人,靠养人口(即在职职工供养的无业人口)3775人。其中棉百杂业55个店、464户、471人,靠养人口1063人;烟酒业47个店、416户、417人,靠养人口656人;饮食业129个店、873户、902人,靠养人口1846人;服务业11个店、84户、91人,靠养人口166人;牙纪行1个店、16户、16人,靠养人口39人。这些商店、服务店实行统一核算,统一分配,经营收入、积累归集体所有。合作小组,全县共145个,入组968户,从业人员968人,靠养人口888人。其中棉百杂业13个组、67户、67人,靠养人口57人;烟酒业14个组、75户、75人,靠养人口51人;饮食业11个组、608户、608人、靠养人口545人;服务业28个组、68户、68人,靠养人口81人;牙纪行79个组、150户、150人,靠养人口154人。以上合作店、组,均由所在地供销合作社统一管理。1957—1978年,执行“限制、利用、改造”的政策,不允许拆散、增加机构和人员,店、组数量逐渐减少。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改革、开放、搞活、对集体所有制企业不再加以限制,放宽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营,允许城镇居民、各行各业待业人口组织起来,兴办合作商业。1979年,全县集体所有制经营机构214个,1985年增加到900个,比1979年增加686个,平均发展速度为127%。
表971979—1985年商业机构、人员数表单位:个、人

表981979—1985年饮食业机构、人员数表单位:个、人

表991979—1985年服务业机构、人员数表单位:个、人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