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电力工业
1、发电
1958—1960年,相继建立阜南、曹集、阜濛农场3个火力发电厂,分别于1970年、1983年、1985年停产。
阜南发电厂位于县城搬运公司路西马车棚,1958年3月兴建,有4台发电机组,总功率340千瓦。电力主要供应县直机关、商店、市民照明。全日生产,月生产电力5000千瓦时,最高达2万千瓦时。1970年5月停产。
曹集发电厂位于曹集街上,1958年12月兴建,由曹集区委主管。有1台日本产28千瓦发电机,用4110型60马力柴油机作动力。电力主要供应机关、街道照明和面粉厂、机修厂生产用电。1981年新增1台上海产75千瓦发电机,用110马力柴油机作动力,电力主要供应油料加工厂生产用电。1983年停产。
阜濛农场发电厂位于阜濛农场,1960年自筹兴建,为农场自备电厂。有1台48千瓦发电机,使用3135型80马力柴油机作动力。电力主要供应本场照明和机修用电。冬闲每日18—21时生产,农忙全日生产。1985年6月停产。
表631958—1970年发电量统计表

2、供电
阜南县供电局1969年3月,成立输电指挥部。1976年4月,撤销输电指挥部,成立供电管理所。1980年3月,撤销供电管理所,成立阜南县供电局,内设财供、监保、人秘、用电、生技股,下属机构有城关变电所、调度所、城关供电所、修试所、安装服务公司和农村供电站、所。
35千伏输电线路主线有阜阜、阜上2条线路,长79.1公里;分线6条,长40.15公里。
阜-阜线路。1969年3月,成立县输电指挥部,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胡春迎任指挥,筹建阜阳至阜南35千伏输电线路(简称阜-阜线),有干部、技术人员和施工工人200余人参加建设,1970年5月竣工,6月1日投入运营。该线北接阜阳河西110千伏变电所,南至阜南城关东郊拐庄,全长37.3公里,中途穿越阜阳的三河、王店、西清、十二里庙乡进入阜南县境,经三塔、大塘、田集、双碑、六里乡,沿0908公路东侧,1971年夏,按照省电力会议要求,实行“两线一地制”,即利用大地代替一根导线,优点,节约材料;缺点,事故多。会后,该线抽去B相,改为两线运行。1979年4月,两线复改为三线。该线经过数次延伸。1970年,经安徽省革命委员会主任李德生批准,河南省淮滨县建设阜南至淮滨35千伏线路,穿过县内公桥、方集后进入河南省。1970年10月,从该线T接2.5公里至关帝庙,为方集变电所接通电源。1972年11月,该线向南延伸3公里,为化肥厂变电所接通电源。1973年4月,三塔公社从该线T接100米,建成简易变电所。1979年,在张寨北边从该线T向西接5.5公里,为柴集变电所接通电源。1981年,阜南至地城两线一地制10千伏线路,改造升级为35千伏线路三线运行。1985年该线又向南沿伸至泗沟口。
阜-上线路。1972年4月,成立输电指挥部,由县委副书记冯富山任指挥,兴建阜阳至上堵口35千伏线路(简称阜-上线),全长41.8公里。该线北接阜阳河西110千伏变电所,穿越阜阳县的城郊、王店区进入县境,经朱寨、黄岗、曹集区,直至淮河岸边的上堵口。在分洪道两侧,建31米铁塔4基,43米铁塔2基。1974年竣工,1980年5月投入运行。1983年6月,在洪峰冲击下,有两级铁塔因底座螺丝被盗拆,发生断倒事故,停电抢修一个多月。1983年秋,该线向西延伸12公里至曹集,为曹集变电所接通电源。阜-上线及上堵口变电所为中央直接投资,主要为濛洼蓄洪库排涝提供电力。
表6435千伏输电线路一览表

35千伏变电所1969—1984年,全县共建成11座35千伏变电所,分别记述如下。
城关变电所。位于城关东郊拐庄北边,1969年8月兴建,1970年6月1日投入运营。该所占地4600平方米,建筑平顶配电房4间、住室6间。投运初期,安装1000千伏安主变压器1台。1972年12月增加1000千伏安主变压器1台,1973年4月运行。1977年10月增加2400千伏安主变压器1台。1978年8月移址扩建,新所向东迁移500米的骆小庄,是110千伏安变电所的第一期工程,35千伏运行。新所占地8000平方米,安装5600千伏安主变压器1台,1981年10月投入运营。新所投入运营后,原所改为供电局职工宿舍,1、2号主变分别运往黄岗、朱寨变电所;3号主变因在上海烧毁过,运行4年后报废。该所电力主要供应城关镇、苗集、柳沟、谢桥、田集、赵集、王店、会龙、公桥、龙王、地城、于集等1镇12乡。柴集、地城变电所投运后,王店由柴集所供电;地城、龙王、于集由地城所供电。1970—1985年,累计供电13104万千瓦时。
表651970—1985年城关变电所供电量一览表

方集变电所。位于方集区段郢乡关帝庙,1971年10月动工兴建,1973年8月投入运行。该所占地4000平方米,建筑配电房1间、值班室1间、宿舍8间。安装1000千伏安主变压器1台。原为“两线一地制”,1976年10月改为三线。电力主要供应方集区。1973—1985年,累计供电1136.7万千瓦时。
三塔变电所。位于三塔乡政府门南50米处,1973年4月兴建简易变电所,没有房屋建筑,四周用土墙隔离,占地80平方米,安装320千伏安主变压器1台,变压等级为35—6.3千伏,两线一地制,1979年改为三线制运行,电力主要供应三塔集及周围农村,平均月供电量3万千瓦时。1981年12月柴集变电所投入运营后,该所被取消,电力供应纳入柴集供电所。
化肥厂变电所。位于化肥厂院内东侧,为工业专用直变变电所,1973年兴建,1974年4月投入运行,安装1800千伏安主变压器1台,变压等级为35—0.4千伏。1982年增容1台变压等级相同、容量1000千伏安的主变压器。该所月供电量最高达152万千瓦时,功率因数达0.90以上。
柴集变电所。位于柴集区普善乡先生庄,1978年兴建,1981年12月投入运行。占地2400平方米,建筑配电房1间、值班室1间、宿舍9间。T接在阜—阜线的上游西侧,安装1800千伏安主变压器1台,变压等级为35—10.5千伏。电力主要供应柴集区、三塔区和临泉县境的土陂集,最高月供电达30万千瓦时。
地城变电所。位于地城集北1公里处,1980年1月兴建,1982年1月投入运营。占地2500平方米,建筑配电房1间、值班室2间、宿舍6间。安装1800千伏安主变压器1台,变压等级为35—10.5千伏。电力主要供应地城区,月供电平均20—30万千瓦时。
上堵口变电所。位于曹集区桂庙乡张白台附近的上堵口,面对淮河,背向濛洼蓄洪库。1978年10月兴建,1980年5月投入运营。占地900平方米,建筑值班室2间、宿舍4间。安装3200千伏安和2400千伏安主变压器各1台,变压等级为35—6.3千伏,主要任务是向上堵口电力排涝站提供电能。1985年增容1台2000千伏安主变压器,电力供应郜台、段台、桂庙、大同4个乡。
黄岗变电所。位于黄岗集东北隅、阜南至颍上公路西侧。1978年7月兴建,1981年1月投入运营。占地2500平方米,建筑配电房2间、值班室2间、宿舍8间。安装1000千伏安主变压器1台,变压等级为35~10.5千伏。电力主要供应黄岗区、中岗区、中岗镇和焦陂酒厂。平均月供电18万千瓦时。
朱寨变电所。位于朱寨区老油坊南0.5公里处。1982年5月兴建,同年12月投入运营。占地2300平方米,建筑配电房1间、值班室2间、宿舍8间。安装1000千伏安主变压器1台,电力主要供应朱寨区,平均月供电量12万千瓦时。
曹集变电所。位于曹集东侧,1984年兴建,1985年7月投入运营。占地2000平方米,建配电房3间、值班室3间、宿舍6间。安装1000千伏安主变压器1台,变压等级为35—10.5千伏。电力主要供应曹集区和阜濛农场。月供电3万千瓦时。
泗沟口变电所。位于地城南泗沟口,1985年兴建。安装1000千伏安主变压器1台。电力主要供应泗沟口电力排灌站。待运营。
表6635千伏变电设备历年增长表

供配电网1970年开始兴建10千伏低压线路,1985年已有27条,总长529.5公里;400伏线路1156条,总长1070公里;220伏线路325条,总长443.8公里;安装变压器465台、28325千伏安;装机6545台、32274.8千瓦。
表671985年供电干线一览表

表68供配电网历年增长表

供用电1958年10月至1970年5月,为自发电自供电阶段。1970年6月1日35千伏线路贯通后,由阜阳110千伏变电所送电,纳入淮南电网供电。曹集自发电自供电至1983年、阜濛农场自发电自供电至1985年9月。自此,阜南县境电力全部由华东电网供电。1974年,全县由阜阳供电量1083.53万千瓦时,1985年增加到4137.4万千瓦时,比1974年增长3.8倍,平均每年递增12.95%。阜南各变电所向各用电单位售电,1974年售出913.21万千瓦时,1985年增加到3733.90万千瓦时,比1974年增长3.1倍,平均每年递增13.65%。
表691974—1985年供售电统计表

县城供电。1958年10月1日,阜南发电厂正式生产供电,县委办公室为第一家用户。1959年,木器厂安装4.5、7.5、10千瓦电动机各1台,成为第一家动力工业用户。1960年后,针织厂、造纸厂、印刷厂、面粉厂、酒厂、农机一厂亦相继用电作动力。1970年6月,35千伏向县内供电以后,工业用电量急剧增长,每月由5000千瓦时增至6万千瓦时。1971年,10千伏线路向北延伸至麦豆良种场,沿线农机二厂、橡胶厂、农科所、麦豆良种场相继用电。1973年10千伏线路向南延伸至王大湖,沿线轮窑厂、畜牧良种场相继用电。1977年,从城关变电所新建1条工业专用线路,长3公里,面粉厂、酒厂、针织厂、农机一厂、油厂、饲料厂相继用电。1974年,化肥厂专用直变变电所投入运行,成为县内最大的工业电力用户。1985年,县城10千伏线路2条,长21公里,配电变压器40台,总容量4790千伏安,年供电量达1000万千瓦时。
表701974—1985年城市用电量统计表单位:万千瓦时

农村供电,1958年底,曹集周围方圆1公里内的部分居民、社员、机关和中学开始用电照明和农副产品加工。1970年10月1日,阜南至苗集10千伏线路开始供电,大温、次元、苗集3台变压器投入运行,向农村供电。1971年5月11日,向田集公社孙寨供电。同年11月16日,向城关公社供电,1972年4月21日,向赵集、会龙公社供电;柳沟公社接阜-苗线,开始供电。同年7月底,向方集、观堂公社供电;同年12月10日,向三塔公社供电。1974年1月17日,向公桥公社供电;同年3月14日,向于集公社供电;其后相继向地城、袁集、朱寨、王店公社供电。1978年,全县27个公社,已通电的16个公社;536个大队,已通电的86个大队。1980年以后,上堵口、柴集、地城、黄岗、朱寨、曹集、泗沟口7座35千伏变电所建成投入运行,电网已覆盖全县。1985年,全县11个区、2个镇全部通电。各区所属81个乡有72个乡通电;各乡(镇)所属661个村有319个通电。1985年,农村运行的配电变压器425台,总容量23535千伏安,装机容量2.9万千瓦。
表711974—1985年农村用电量统计表单位:万千瓦时

安全用电1970年6月县内通电以后,正处于“文化大革命”中期,极“左”思潮泛滥,重建设,轻管理,有章不循,以权代规,只讲用电,不管安全,农电工、电机手不经培训考核,随意上岗操作,违反规程,1975年全县烧毁变压器5台、烧毁电动机112台610千瓦。1974年和1975年,触电死亡10人,苗集公社孙寨大队大刘东队民办教师刘玉峰用电捕鱼,夫妇2人触电死亡。1976年,县供电管理所建立农电组,负责农电管理,组织安全用电放映队在社队巡回放映电影科教片、幻灯;农忙时组织安全检查团巡回检查。凡通电的社、队全部成立电管组,管理本辖区内安全用电,利用广播、墙报、会议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安全用电常识。1980年成立供电局后,实行岗位责任制,配电变压器普遍安装触电保安器,成立安全网,配备专职安全员,培训触电急救员,逐步落实电力法规,安全形势渐趋稳定。1972—1985年,全县共触电死亡40人,其中因触高压电死亡的3人,占7.5%;因触低压电死亡的37人,占92.5%。
计划用电1983年,阜阳电业局对阜南县实行计划供电。计划供电量与需要用电量缺口较大,1985年缺口达700万千瓦时。为保证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电,县成立“三电”办公室,管理计划用电,采取三项措施:(1)对工业用电大户和各区供电站,实行计划用电分配,结余归己调剂,超用加价收费;(2)对城关工业用户实行来煤、来油兑换电力。1985年,以油换电34.3万千瓦时,搭配34.5万千瓦时,以煤换电463.1万千瓦时,农电照顾165.9万千瓦时,基本弥补缺口;(3)对工业企业用电大户实行单耗考核,奖励先进,对浪费电力较为严重的单位,限制计划指标。1983年计划用电量3000万千瓦时,计划用电单位155个,单项考核单位4个,考核用电量1026万千瓦时,当年节约用电71.36万千瓦时,月平均负荷率71%。1984年计划用电3000万千瓦时,计划用电单位158个,单项考核单位27个,考核用电量1650万千瓦时,当年节约用电量82.52万千瓦时,月平均负荷率提高到80%。1985年计划用电量3000万千瓦时,计划用电单位29个,单项考核单位12个,考核用电量1625万千瓦时,当年节约用电量162.5万千瓦时,月平均负荷率提高到94%,比1983年提高23个百分点。1983年至1985年,共节约用电391.94万千瓦时,占计划用电量的4.35%。
调荷节电1976年,供电管理所成立调度室,开始调荷节电。基本原则是农闲压农村保县城,农忙压县城保农村。供电侧重顺序为大、中工业、抗旱排涝、生活照明。农村和县城农副产品加工用电避开早、晚两次高峰(早峰6—9时,晚峰18—22时);大、中工业实行调班轮休,化肥工业把最大负荷的班次放在深夜;严禁大灯泡、常明灯和烧电炉。1983年,为保障农民照明、广播、电视和电影放映等生活用电,改拉闸为高压缺相供电,相应提高了供电经济效益。是年,县城各主要电力用户开始安装无功补偿器,1985年已运行22台,容量为2408千乏,功率因数由0.6提高到0.7。1985年7月,供电局成立调度所,负责全县变电所的调度管理。
二、化学工业
1958年“大跃进”时,一哄而起兴办3个化学工业企业,未形成生产能力,即关停下马。1970年8月开始筹建阜南县化肥厂,1974年5月建成投产。1972年兴办阜南县橡胶厂,主要生产三角带。1982年兴办化工塑料厂,生产黑油膏和吹塑产品。1984年兴办实验化工厂,生产减水剂和渗透剂。
阜南县化肥厂国营企业。位于县城南2.5公里、0908公路东侧,厂区南北长380米、东西宽228米,占地86640平方米,其中生产区面积48400平方米。1970年8月开始筹建,采用上海化工局设计室第5版图纸,设计能力为年产合成氨3000吨,1974年5月1日建成投产。厂内设10股、2室、5个车间、1个汽车队和服务销售、汽车维修门市部,职工419人,固定资产649万元。由于设备陈旧,工艺落后,生产能力不足,1974—1981年,累计生产合成氨12883吨,仅占设计生产能力的53%,企业亏损598.5万元。1981年底在涡阳会议上,受到省化工厅的批评。1982年,该厂开展以提高干部职工素质为中心的整顿、调整工作,建立以经济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岗位责任制及奖惩制度,使全厂发生深刻变化,年产合成氨4770.18吨,总能耗比上年同期降低28.9%,实现利润4.85万元,第一次扭亏为盈。1983年新调整后的领导班子注重实效,从7项基础工作抓起,立章建制,产量利润倍增,当年生产合成氨7590.11吨,实现利润36.5万元,年底企业整顿,获得合格证书。1984年新建887.8平方米造气楼,增加中2260型煤气发生炉2台、中2200型碳化塔2台,当年生产合成氨8005.54吨,创产值480.3万元,实现利润45.7万元,被县评为“文明单位”。1985年,原材料、燃料、动力电能大幅度涨价,企业严格控制消耗定额,降低单耗,同时对4吨锅炉、氨离子交换器、中2260型煤气发生炉等14种设备进行更新、改造,使生产能力提高到7000吨,部分系统已具备万吨生产能力。当年生产合成氨8564吨,创产值513.84万元,实现利润7.8万元。在全省66个小化肥企业中,被省石化厅评为6个先进企业之一。
表721974—1985年化肥厂主要经济指标表

阜南县橡胶厂国营企业。位于县城北2公里、0908公路西侧,1972年兴办,占地面积18700平方米,建筑面积2362平方米,固定资产45万元,生产设备48台,有7个股、室、车间,职工118人。主要产品有三角带、平板带、橡塑鞋、皮鞋等,销往安徽和河南、江苏等地。三角带可年产56万米,平板带可年产3万平方米。橡塑产品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和市场。
化工塑料厂县属集体所有制企业。位于县城大桥南、路西侧。其前身是由1978年4月兴办的塑料厂、1979年由五金化工修配厂分离出的化工厂,1982年合并成立化工塑料厂,占地面积6728平方米,职工85人。主要生产设备有液压注塑机3台、拉管机、注塑模具等。产品黑油膏是安徽省独家产品,畅销我国8个省的13个地市,产品质量稳定,性能可靠,深受用户欢迎。1984年落实经济承包责任制,深挖企业内涵改造,使产值、产品产量连续上升。1985年生产黑油膏312吨,完成年度计划的208%,新增加吹塑产品20多种,生产塑料制品75吨,比1984年增长25%,实现利润0.76万元。
实验化工厂县属集体所有制企业。其前身为机具厂,1979年从木器厂析建。当时该厂占地面积8874平方米,厂房2248平方米,3个生产车间,主要产品为支农机具。1980年工业总产值17.6万元,亏损1.9万元,上交税收34元。1981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6.4万元,仍亏损1.9万元,上交税收只有24元。1982年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实行生产责任制。完成产值118万元,创利润1万元,上交税收8500元。1983年继续挖掘企业内部潜力,生产适销对路产品,当年完成产值141万元,实现利润2.1万元,上交税收1.9万元。1984年增加油脂加工车间和蛋白肉车间。同时试制新产品,寻找新的生产门路,是年完成工业产值161万元,实现利润5.1万元,上交税收1.9万元。1985年投资80万元,安装具有现代化水平的高效减水剂生产流水线,能同时生产减水剂和渗透剂两种产品。该厂以生产化工产品后,易名实验化工厂,有生产大楼1幢,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生产车间5个,厂房占地面积3448平方米,有职工106人。
三、纺织缝纫工业
1958年,曾兴办3家纺织企业,不久即关停并转,仅保留针织厂1家。1984年兴办麻纺厂。1985年,全县有纺织企业2家。
棉针织厂集体所有制企业。位于县城东南顺河街路东58号。1958年兴办,原称“地方国营阜南县针织厂”,厂址在县城解放路,同年底迁址界南河南岸刘小寨,因地基疏松,于1959年迁至今址。1960年由国营企业改为集体所有制企业,易名“手工业合作社针织厂”。1983年因其主要产品为棉布,改称“阜南县棉织厂”。企业占地4.8万平方米,生产设备100余台和1条化纤染色线,有9个生产车间,职工278人,固定资产122万元。该厂初建时借用民房11间,职工16人,向县联社借款200元作建厂投资,原料和设备大部分是个体手纺业工人临时带入厂,日产值70元。1959年改造旧设备,外借内学,逐步提高操作工艺,生产出罗松帽、线袜、包头巾、方毛巾、被单、宽幅土布等产品,年产值38万元,利润6.13万元。1961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留厂36名职工,下放136人。调整后革新项目17种,购进织袜机、布机等19种,以生产日用小商品为主,同时生产棉布。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生产虽然受到冲击;但没有停产,职工以国家主人翁的态度忘我劳动,先后增添布机、丝光机、脱水机等设备30台,试制仿造线球自动生产机、拼线机38件,除生产日用棉纺小商品外,同时生产劳动布、平光机乱纺呢、斜纹呢、平板呢和人字呢等新产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进行企业改革,推行厂长负责制,该厂为首批试点单位,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挖潜改造,继续扩大生产规模,新建以生产化纤织物为主要产品的生产线,生产的宽幅被单1985年进入上海市场,赢得消费者好评。1985年创产值214.5万元,实现利润8.5万元,上交税金9.1万元。
表731958—1985年部分年份棉针织厂主要经济指标表

阜南县麻纺厂国营企业。位于县城北2公里、0908公路西侧。1984年6月筹建,由国家贷款737.94万元、集资240万元,以原农机二厂为基础兴建,占地面积65076平方米,内设12个科、室和4个生产车间,职工813人,固定资产700多万元。主要产品为麻袋,年生产能力400万条。1985年在建,1986年投产。
服装厂县属集体企业。1953年由李景田带头组织服装生产组,1954年7月成立服装生产合作社,职工18人,土草房10间,15台民用缝纫机,主要加工帽子、儿童围嘴等小商品和少量服装。1962年更名阜南被服社,职工增加到50人。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工人勤奋劳动,力避“左”的思潮干扰,不断增加集体积累,1976年增加中速缝纫机25台、拷边机4台、锁边机、钉扣机各1台,1979年迁入现址,定名“阜南服装厂”。1980年以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在改革中,企业不断探索前进,组织力量向外地推销产品,拓宽销售市场。1983年3月与上海川沙县达成合作协议,引进生产技术、资金、设备,增加各式男女服装、童装、中高档西服、滑雪衫等35种新产品,远销河南、山西、甘肃等省10多个城市。1985年末与滁州市扬子电器公司达成生产电热毯的协议。1985年,新增高速缝纫机24台、高速锁边机4台、缲边机1台、大白扣机1台、带式裁剪机1台、拼缝机1台、电剪刀2台、四缝包缝机1台。职工增加到152人,占地面积2300平方米,厂房扩大到900平方米,完成工业总产值124万元,实现利润3万元。
鞋厂县属集体企业。创办于1957年,为商业系统综合厂的一个制鞋组,年末与综合厂分离,有工人30名,缝纫机5台,1958年发展到108人,1961年精简下放后留厂30人,在调整时期划属手工业管理局,由全民所有制改为集体所有制。1963年组织工人到亳县学习制鞋技术和质量管理方法,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1964年在阜阳专区布鞋评比会上,获质量第二名,产品很快进入河南省市场。1966年新增缝纫机1台、压底机1台,兴建2栋工人宿舍。“文化大革命”中受到严重冲击,1969年濒临倒闭,手工业管理局派出工作队,紧紧依靠老工人,稳定了生产形势。1970年先后组织工人到蚌埠橡胶厂、淮南橡胶厂学习布胶鞋生产技术,得到蚌埠、淮南两个厂的大力支持,1971年贷款13万元,增加布胶鞋全套生产设备,11月份安装就绪投产,产品定
名为“淮洪牌”布胶鞋,因生产经验不足,管理不善,一度发生亏损。1973年调整企业领导班子,改善企业管理,扭亏增盈,到1975年全部还清贷款和填平亏损,并创利润4万元,新建一栋生产车间。1976年主管部门按计划限产,产量限于25万双,企业处于停产状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不再限制产量,企业充分发挥生产优势,自行设立销售网点,组织力量对外推销,产量逐年上升,产品畅销河南、山东、湖北、湖南和安徽省大部分市、县。1985年企业占地面积增加到689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职工171人,固定资产53万元,流动资金55.2万元。当年生产布胶鞋84.6万双,完成工业总产值254.2万元,实现利润9万元,上交税金11.7万元。
四、机械金属制品工业
1958年“大办工业”时,县城兴办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机械厂、粮食局机械厂、水利局修配厂、商业局五金厂等7个国营厂和3个集体金属制品厂,全县11个人民公社,都成立了机械厂。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后,大部分企业关、停、并、转,各人民公社机械厂仍恢复铁木业社性质。1975年兴办汽车修配厂。
农机一厂国营企业。位于县城南、0908公路东侧。占地面积32181平方米,建筑面积4979平方米。5个生产车间,职工142人,各种机床37台,固定资产63.7万元。1958年由火星铁业社转为国营阜南县第一机械厂。1959年,第二、三、四机械厂、粮食局机械厂、水利局修配厂、商业局五金厂并入,改称阜南县第一农业机械厂。当时有车床4台、钻床3台、60千瓦发电机1部,职工521人,在调整时期,大部分职工下放,仅留47人维持生产。1964年增加铁钗、犁面等小农具产品。1966年至1970年“文化大革命”,使企业遭受两次严重损失,技术人员下放车间“劳动改造”,从大专院校分配的9名大学生下放车间接受工人阶级“再教育”,工厂制度被破坏,生产秩序被打乱。1971年工厂成立“生产指挥组”,研制生产出4NT—20深井水泵346台、闽农-4。水泵79台。1972年后撤销“生产指挥组”,成立生产股,至1979年先后生产深并泵、闽农—4水泵、新闽农—4水泵共8304台,机动脱粒机924台、饲料粉碎机304台、12马力喷灌机组528台。同时研制出“4GL—160型收割机等新产品。1977年被省命名为“大庆式企业”。1980—1983年,农村开始第一步改革,农民对农机产品的需求发生变化,1982年转产装饰板。1984年因市场行情变化,对机械产品重新调整结构,发挥生产优势和技术专长,转产制砖机、汽车拖车和红芋切片机,当年生产制砖机142台、7C—2拖车66部、红芋切片机850部,企业扭亏为盈。1984年下半年,在中国农机院和阜阳地区农机研究所的帮助下,研制中5TJ—50型脱粒机,于1985年鉴定合格,投入批量生产。1985年与上海协作,生产出汽车驾驶模拟机;与县科委协作,研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多功能电机。
表741958—1985年农机一厂主要经济指标表单位:万元


阜南县汽车修配厂国营企业。位于县城地城路11号。1975年6月由阜南县汽车队转为汽车修配厂。占地面积4200平方米,设电工、车工、焊工、后勤4个组,职工41人,固定资产3.9万元。1982年新增各种修理设备10台,当年大修汽车28辆、中修汽车130辆、三级保养和零修汽车1400多台次,完成工业总产值16万元。
表751976—1985年汽车修配厂主要经济指标表单位:万元

机械修配厂县属集体企业。前身为街道五七厂,1976年移交手工业管理局管理。有资金2万元,职工26人,主要生产罗底、油漆和小型农具修配,年产值14万元左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该企业发挥“船小好调头”的优势,转产白铁制品、钢结构架,使企业连年盈利。1985年与上海联谊实业有限公司达成经济技术协议,引进铁制鞋眼机、铝制鞋眼机3台、辅助设备1套,年底可投入生产,月产量可达8吨。
阜南县五金修配厂县属集体企业。1979年由化工厂分离兴办。占地1580平方米,厂房14间,全厂设4个门市部、17个核算行业。主要产品有白铁水桶、铁制农具、矿烛模、三管压水井等。主要生产设备有车床、台式钻床、电焊机等。1984年进行企业整顿,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增强市场应变能力。1985年从上海引进一条漆包线生产线,生产BG1193—74标准的漆包线,年生产能力120吨。
乡镇机械、金属制品企业1953年兴办苗集、柴集农机厂(先后称手工业社、铁木业社,后改称农机厂,下同);1954年兴办于集、朱寨农机厂;1956年兴办方集农机厂;1958年兴办中岗农机厂;1961年兴办赵集农机厂;1962年兴办袁集、三塔、许堂农机厂;1963年兴办龙王、曹集、黄岗、李集、新村、王店、会龙、田集农机厂;1964年兴办地城、焦陂、张寨、柳沟农机厂;1971年兴办关堂农机厂;1976年兴办崔集农机厂;1978年兴办公桥、双沟农机厂;1980年以后兴办王化、张古、任庙农机厂。1985年,全县乡镇共有30个农机厂。主要生产铁木制中、小农具、农业机械维修、金属品修理、加工。铁制农具主要有铁(钢)锹、锄头、镰刀、民用锨、麦钐、钉耙、犁头、犁耳、七吋步犁、化肥耧、麦筒脱粒机等;木制农具主要有木犁、木耙、木耧、木锨、落耙、扬杈等。60年代生产设备简陋,靠红炉、大锯、锤子、木刨,手工操作。70年代以来,各企业相继添制金属切削机床、木工车床、空气锤、带锯、焊接设备等现代化生产工具,产品质量稳定可靠,深受农民欢迎。许堂、李集农机厂生产的钢锹,1965年曾出口国外。
表761949—1985年铁木制中小农具产量表单位:万件

五、酿酒工业
境内民间久有酿酒传统,制酒作坊称为“槽坊”,生产高粱大曲酒、小曲酒(俗称小药子酒)。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专酿专卖,禁止民间私酿,农村槽坊不再酿酒。1958年3月兴办国营阜南酒厂。1980年兴办国营焦陂酒厂。1985年,县内有酿酒企业2家。
阜南县酒厂国营企业。位于县城内紧靠界南河北岸、0908公路东侧。1958年3月兴办。占地面积2.06万平方米,设7股、2室、8个仓库、5个生产车间,职工267人,固定资产净值100.4万元。该厂初建时,厂区1800平方米及几间草房,地方财政投资8万元,兴建生产车间,职工20人,生产靠手工操作,当年生产白酒166吨。1960年,生产原料奇缺,职工精简下放,仅留10人维持生产,缺乏粮食原料,便生产代用品酒、枣酒、柿子酒、西瓜酒等产品。1963年农业复苏,经济好转,酒厂恢复生机,兴建深水井、水塔,购进1台两吨快装锅炉,拆除地锅,人工晾渣改为地下通风晾渣。1975年新建大曲酒班,开始生产大曲酒产品。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企业受到冲击,规章制度遭到破坏,生产下降,企业亏损。1976年进行企业整顿,排除派性干扰,增添机械化设备,改进生产工艺,由固态法酿酒向液态法酿酒过渡,提高了白酒产品质量。1982年增加酒精生产设备。1985年9月已建成年产700吨优质大曲酒车间和扩建年产3000吨酒精生产设备。主要产品“醉泉特曲”,在阜阳地区评酒会上与同行业8个同档次产品中名列第四;一级酒“五粮玉液”投放市场后,深受用户好评。“醉泉特曲”、“五粮玉液”、“金谷酒”、“高粱大曲酒”、“福酒”、“喜庆”、“醉泉白酒”等产品,经省检测均达到部颁卫生标准。产品在本省和河南、湖北等地畅销不衰。
表771958—1985年阜南县酒厂主要经济指标表

焦陂酒厂国营企业。位于阜南县城东北23公里焦陂集。1980年兴办。企业建筑面积19.88万平方米,职工1000人,固定资产3000万元,生产能力年产大曲酒4000吨。
1979年,阜南县酒厂在焦陂集试建一个有9条发酵池的大曲酒酿造车间,产品一经投放市场,即受到客户广泛赞誉,并引起上级领导机关和经销商的重视。焦陂,《水经注·淮水》称焦陵陂”;《新唐书·地理二》:“颍州汝阴郡:南三十五里有椒陂塘,引润水溉田二百顷。永徽中,刺史柳宝积修。”《九域志“:“汝阴有椒陂镇。”明正德《颍州志·山川》:“椒陂塘,在州南六十里,广十余顷,溉田万亩。”《颍州志·关梁》:“椒陂镇,在州南六十里润河上,前代置镇,有碑存。”《水经注疏》清人杨守敬按:“椒陂,椒、焦音同,即此陂也。陂并在今阜阳县南。”春秋楚大夫伍举食邑于椒,亦名椒举,其孙伍子胥,佐吴伐楚,为春秋一代名将。焦陂地处润河汭位,清河侧流,北贯颍水,南通淮渎,形成独特的水资源优势。街东金沙古泉,水质清净甘醇,用以煮茶,入杯高出杯口而不外溢;用以酿酒,芳香浓郁。水位固定,久汲不竭,故有“奇泉”之誉。宋欧阳修知颍州时,常涉足焦陂,品茗饮酒,留下“清河两岸柳鸣蝉,直到焦陂不下船”和“焦陂八月新酒熟,秋水鱼肥脍如玉”等名句,因金沙泉涌而不竭,而改名为“九龙泉”。1980年,县委、县革命委员会决定兴办焦陂酒厂,将阜南县酒厂在焦陂兴建的大曲酒车间,移交阜南县糖业烟酒公司,命名为“安徽省阜南县焦陂古井酒厂”,直属县商业局。1981年,阜阳地区糖业烟酒公司投资10万”元、安徽省糖业烟酒公司投资20万元,增建发酵池27条。1982年5月,更名为“国营安徽省阜南县焦陂酒厂”,并决定扩建达到年产千吨大曲酒的生产车间,成立建设会战指挥部,由副县长纪明琦任指挥。当年8月,发酵池增建到36条,此时暴雨成灾,发酵池平均渍水高83厘米,导致停产47天,水毁损失3.2万元。1983年3月,商业部副部长雷万海到厂视察时说:“焦陂酒大有前途。四川可以出“五粮液”,你们安徽为什么不能出个“焦陂”,要舍得花大钱。”同年,安徽省常务副省长苏桦到厂视察,对地、县和有关部门负责人作了三点指示:(1)迅速纳入国家计划,保证原材料供应;(2)千吨配套工程迅速落实,缺多少钱,解决多少钱;(3)打出欧阳修的旗号,把焦陂酒厂搞上去,争取打到国外去。是年,该厂一方面扩大基建规模,增加生产能力;一方面主攻产品质量,增加生产品种,推出“焦陂特曲”、“焦陂老窖”、“奇泉春”,由试销,转畅销,很顺利占领酒类销售市场。全年生产饮料酒130.7吨,较上年增长117.8%,完成工业总产值25万元,实现利润7.2万元。1984年6月,在商业部评酒会上,“焦陂特曲”首次参评,专家评语是:“窖香浓郁,落口绵甜,香味谐调,酒体丰满,余香较长。”1985年,企业进行内涵改造,革新工艺,扩大再生产,全年生产各种饮料酒2197.87吨,完成工业总产值334.12万元,实现利税161.55万元,全员平均劳动生产率11913元。是年4月12日,安徽省省长王郁昭到厂视察,为焦陂酒题词“奇泉神水,当今生辉”。
六、建筑材料工业
1950年兴办国营大众窑厂。1956年兴办集体中岗砖瓦厂。1957年兴办方集陶集社。1971年兴办国营阜南县轮窑厂。1975年兴办阜南县建材砂石综合工业公司。1980年兴办阜南县水泥预制构件厂。1984年兴办阜南县人造板厂,以及一批乡镇企业窑厂。
大众窑厂国营企业。1950年兴办。有主窑4座、草房5间,职工29人。1962年停产。
阜南县轮窑厂国营企业。位于王大湖农场附近,距县城7公里。1971年兴办,1974年投产。有32门轮窑、2门2室瓦窑各1座,400型制砖机生产线3条、五星压模式制瓦设备1套,占地面积27万平方米,职工320人。年生产能力砖1500万块、瓦100万片。
表781974—1985年轮窑厂主要经济指标表单位:万元

乡镇窑厂1956年3月兴办中岗窑厂。原属手工业管理局,1979年交社队企业局管理,农村马蹄窑几乎各区乡都有,合作化以后由生产大队或生产队经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搞活的经济政策,80年代初,从城镇到农村兴起建房热,给砖瓦生产带来重大机遇,村办、联户办、个体办窑厂不断增多,生产青砖、红砖、水泥空心砖、硅酸盐砖(即灰砂砖)多种产品。1985年,乡镇村及村以下生产红砖1.07亿块。地城区洪集乡前王村、曹集乡胜利村联户、专业户分别试制成功水泥空心砖。是年4月份,县人民政府组织到太湖县、霍山县、湖北省罗田县进行考察,返回后研制成功硅酸盐砖,7月份筹资108万元,在安岗乡兴建年产1000—1500万块硅酸盐砖厂,生产原料主要为黄砂、石灰,蒸压而成、经过检测试验,抗压强度平均值每平方厘米为130.4—145.7公斤,抗折强度每平方厘米为24.1—32.5公斤,干压试验折合平均标号124#。瓦的生产量,年产50万片左右。方集镇土窑生产小步瓦,中岗镇瓦厂生产大红瓦。中岗区马棚乡、曹集区安岗乡、黄岗区槐井乡、城郊区六里乡、赵集区赵集乡,砖瓦生产发展较快,有的已形成专业村。
表791949—1985年砖瓦产量统计表

阜南县建材砂石综合工业公司国营企业。1975年组建,前身为阜南县黄沙管理站,隶属县财政局,1978年划属基建局。1975年8月,设立洪河桥、王家坝、郜台、曹集4个黄沙资源管理分站,在淮南、蚌埠设立2个对外业务组。1975年黄沙销售27.67万元,1976年增长到73.88万元。1979年以后实行县社联办,沿淮社队和个体户参与砂石资源开发。生产和经销量不断增长。1979—1985年,累计生产黄沙107.73万立方米。1985年生产量已达25万立方米,比1979年增长82.5%。1985年,与河南省固始县协商一致,建立水上检查站;与淮滨县协商一致在洪河桥建立两县联合检查站,共同管理洪、淮河黄沙资源。
阜南县水泥预制构件厂1980年由砂石综合工业公司析建,主要生产水泥桁条、空心楼板等预制构件。198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5万元。
乡镇水泥预制厂全县共17个,主要生产水泥瓦、水泥桁条、涵管等产品。1985年曹集、地城区有水泥预制船厂6个,当年预制水泥船94艘。郜台乡李可银等7户农民联办预制造船厂,1985年制造载重100吨水泥船20艘。
阜南县人造板厂国营企业。1984年6月兴办,前身为农机一厂人造板车间。职工54人,固定资产136.8万元。主要生产装饰板和贴面纤维板两大类近40个花色品种,产品畅销省内外。1985年由省召开的定货会上,被誉为“鸡窝里飞出金凤凰”。1985年完成产值31万元,实现利润3.5万元,税金2.4万元。
七、食品工业
阜南食品厂国营企业。1957年兴办土副产品加工厂,非独立核算,1961年12月从县供销社析出,正式成立阜南食品厂,独立核算。建筑面积1850平方米,设糖果、糕点2个车间,机械设备13台,职工52人,固定资产39万元。主要产品有麻片、花生糖、芝麻糖、蛋杏元、蛋奶酥、一口酥、葡萄酥、菠萝酥、罗丝粉、面包、豆沙月饼、枣泥月饼、冰棒等20余种。年创利润0.7万元。
阜南酱菜厂国营企业。1971年由食品公司析出成立,职工30人,固定资产15.1万元。主要生产酱菜。1983年11月3日,电焊工违反操作规程发生火灾,经济损失20余万元,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1985年底已弥补亏损10.6万元。
八、粮油饲料工业
1957年兴建国营阜南县面粉厂。1980年兴建阜南县油厂。1984年兴建阜南县饲料厂。
阜南县面粉厂国营企业。1957年5月兴建。初建,车间厂房17间,职工42人,设备为大厂更新淘汰的旧设备,日产面粉30吨。1980年后经过更新改造,日产量已增加到60吨,拥有精粉车间、榨油车间、机修车间各1座、仓库6幢,固定资产800万元,日产面粉能力100吨,年加工油料能力2500吨。所产“淮玉牌”特二粉,1984年获省“优质产品”称号。
表801979—1985年面粉厂主要经济指标表

阜南县油厂国营企业。1980年10月兴建。位于城关镇地城南路。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生产车间、仓库、门市部、办公用房共240间,预榨车间、棉籽车间、浸出车间、花生车间各种设备130台,年处理原料能力3万吨,可以加工油菜籽、棉籽、花生、芝麻、大豆5种。固定资产1800万元。1985年职工200人。
表811981—1985年油厂主要经济指标表

阜南县饲料厂国营企业。1984年1月兴建。位于城关镇地城南路36号。厂房建筑面积1256平方米。主要生产设备饲料机组、碾米机组各1套,职工70人。1984年建成投产,当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02万元,生产饲料2543吨,实现利税2万元。198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07万元,生产饲料10016吨,实现利税11万元。
乡镇粮油加工企业1981年至1983年,全县乡镇油料加工厂发展到63个,有95型榨油机23台、90型榨油机93台,年加工油料能力3万吨。1981年加工油菜籽6500多吨,加工费收入50多万元,返回菜籽饼4900吨。1983年后为避免与大厂争原料,大部分乡镇油厂陆续停产或转产。同时在方集、柴集、朱寨、曹集、三塔、苗集、黄岗兴办日产7.5吨小面粉厂,其中黄岗面粉厂未能投产,其余均投入生产。1980年生产面粉3400吨,1981年生产面粉9380吨,1985年达11万多吨(以上均包括代农来料加工)。曹集区有8个腐竹厂,产品销往淮南市场,深受群众欢迎。郜台乡前刘店子农民李洪才腐竹厂,每50公斤黄豆可产腐竹17.5公斤,年产量达8.7吨。方集镇豆制品厂恢复捆豆腐生产工艺,产品十分畅销。柳沟乡千页豆腐、朱寨乡蛋白肉等豆制品,在1984年产品展销会上受到广泛赞赏。
表821958—1985年食油、面粉、饲料生产量表单位:吨

九、木材加工工业
木器厂县属集体企业。占地面积8339平方米,有木工专用设备7台、面粉加工设备1套。职工72人,固定资产19万元。1957年兴办,由火星社分出,初名“新建木业社”,职工25人,资金8000多元。1958年改称“新华木器厂”,职工增加到40多人。1962年转为合作工厂。主要产品为中小木制农具,1958年曾生产7种各式水车,以适应稻改的需要。1963年转入家具生产。1969年改名“阜南机具厂”,生产打米机、打面机、脱粒机、无底水泵和木制家具。1978年参加在淮北市举办的全省木工现场比武,名列第三,获优胜奖。1978年以后开始生产钢本家具。1979年,由机具厂分设木器家具厂。1983年增加面粉生产,对外开展来料加工业务。1984年增加水泥预制构件生产。198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5.2万元。
十、印刷及其他工业
1、印刷业
阜南县印刷厂国营企业。位于县城人民路25号。1956年兴办。占地面积3797平方米,职工69人,固定资产35万元。该厂前身为1954年组织起来的和平手工业联合印刷社,职工20余人,草房13间,脚踏圆盘印刷机3台、6块石印板,仅能生产较简单的表格、信封、信纸。1956年转为地方国营阜南县印刷厂。1958年设备增加到8台,年产值19万元。同年,将印刷厂改为“阜南县日报社”,直属县委宣传部。1959年县文具厂并入,单设文具生产车间,生产毛笔、粉笔、肥皂、塑像、墨水等产品。1960年撤销“阜南日报社”,恢复阜南县印刷厂,划属工业局管理。“文化大革命”早期,企业受到严重冲击,生产下降,企业亏损,1970年以后才逐渐恢复正常生产秩序。1975年以后相继增加自动圆盘印刷机、铸字炉、卧飞印刷机、划线机、全装切纸机等7种新设备。1975年在阜阳地区举办的临泉、阜南、颍上、利辛、阜阳“南5县同行业技术和产品竞赛”中,获第一名。1980年以后新建二层生产楼房。1985年增设压痕、烫金、冲裁等机械,当年实现利税2.84万元。
表831958—1985年印刷厂主要经济指标表单位:万元

2、编织业
编织业是阜南县一大优势产业。明正德《颍州志·物货部》记载,颍州地区盛产水荆、笙竹、紫竹、斑竹、水竹、苦竹、小竹等编织原料。据考证,《颍州志》所记载的“水荆”,即是杞柳。杞柳集中产区在濛洼行洪区、黄岗、中岗、曹集等区乡。1984年有2.2万亩,年产白条第八章工业5500吨。1985年面积扩大到4.39万亩,年产白条10906吨。竹园,解放前全县达万亩以上,1985年尚有竹园3758亩,年产圆杂竹389吨。荻柴,分布黄岗、中岗、曹集、地城等区乡沿分洪道地带,1981年总面积3.3万亩,年产量2.8万吨。1985年调整产业结构,尚有1.54万亩,年产量1.65万吨。芦苇,主要分布在地城、方集、中岗、苗集、赵集、曹集以及县境中、北部的村庄沟塘,1982年有2.05万亩,年产万吨左右。在旧中国时期,民间就有柳编、苇编的传统,产品畅销淮河两岸。
柳编,原料主要是杞柳,去皮后,洁白柔韧,编织物型状稳定不变,坚固耐用。
阜南县柳编雨伞厂县属集体企业。位于县城东南部,厂房建筑面积1873平方米,职工宿舍1393平方米,职工300人。该厂前身是黄岗柳编生产合作社,1953年由张明久、王治国、李汉奎等个体柳编户合作组成,从业人员18人,使用地主杨夫初的10间旧草房作厂房。在黄岗地区,民间久有以杞柳编筐、打篓维持生活的传统,许多村庄家家户户、男女老幼均会操作,能工巧匠,代有新人,不断推出新型产品。黄岗柳编生产合作社就是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由能工巧匠联合成立的合作化组织。经县政府批准,1960年迁至县城,改名为“阜南县柳编工艺厂”,主要生产笆斗、簸箕、筐箩、水斗、安全帽等产品,年产值15万元左右。1962年与雨伞厂合并,改称“阜南县柳编雨伞厂”,先后派人到天津、扬州、苏州学习,引进生产洗衣篮、花篮、面包篮等10多种新产品技术。1978年起,不再生产农用产品,主产工艺品供应出口。1985年柳编工艺品已有160多种,主要出口美国、法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1985年10月,美国国光公司总经理一行5人亲自到厂考察,洽谈业务。1985年工业总产值达到33.5万元。
乡镇柳编企业1981年黄岗区黄岗乡引进柳编工艺品生产技术,县柳编雨伞厂派出技工进行培训,不久兴办黄岗、郜台、大同、段台、中岗5个柳编厂和3个专业村、1个专业片,以厂带户有430户,由原来生产传统的笆斗、簸箕、笸箩、挎笆斗、柳条箱、安全帽等民用品种,增加洗衣篮、面包篮、苹果篮、花瓶套等工艺品种40多个,组织出口美国、日本、荷兰、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郜台乡调整生产结构,恢复传统的柳编项目,并从江苏聘请师傅,增加柳编工艺品50余种,广州交易会一次订货成交12万件,产品销向美、日、联邦德国等8个国家。1985年,全县从事柳编生产的有15480人,柳编制品54.79万件,工业产值527万元。
苇编,原料为芦苇、荻柴,去皮、轧扁、剖蔑,手工编织不同规格的粮食蜇子、芦席、箔、篓等生活用具。集中产地在柴集、黄岗、中岗等区乡。柴集区从事苇编的有7000户,占总户数的38.9%;有6个专业片,霍郑村委会已形成专业村,从事苇编的330户,占总农户的96%,参加劳动力1440人,占总人口的84%。节假日,学生也参加家庭编织。中岗区有10个村、1200户、2000多人,从事专业编织。1985年,全县苇编业有12464户,25296人,年产编织品382.9万件,产品销往山东、河北、湖北等地。
竹编,1982年前,曹集、方集、苗集等农机厂均有竹编车间,生产粪篮、竹筐、筛子、篦子等产品,1983年多已转产。黄岗区槐井乡鞠营子为篦子集中产地,村民都是祖传手艺,产品销往江淮广大地区。1985年,全县从事竹编业1296户、2058人,年产量20.13万件,工业总产值61.3万元。
草编,旧有席草编、蒲编,今已不见。1980年以来兴起稻草编织草衫子,供应窑厂覆盖砖坯。中岗瓦厂,发动职工家属生产,除满足本厂需要外,并向外厂出售。黄岗区西刘村、曹集区郜台乡、中岗区杨老家乡,围绕砖瓦生产,带动草衫生产。地城区洪集乡张湖村委会,自制50多台草衫机子,从事草编生产。1985年,从事草编专业生产的有402户、747人,年产量3.57万件,工业总产值18.31万元。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