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人口规模
民国36年(1947)11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豫皖苏军区第四分区决定在阜阳县南境、洪淮二河以北开辟新区,建立阜南县。在新旧政权交替时期,人口数量无法统计。1949年2月20日撤销阜南县,旋设阜南办事处,1950年6月撤销办事处,正式建置阜南县,始有人口统计。
1949年,全县总人口628751人,1985年已增长到1136256人,增长80.7%,平均每年递增1.66%。人口迅猛增长,一方面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即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得以休养生息,全县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摆脱了疾病和饥饿的威胁;另一方面也忽视了对人口过速增长的控制。36年间人口数量与增长比例见下表。
表121949—1985年部分年份人口数与增长率


从上表所列数据分析,36年间,人口变化有两个显著特点:第一,人口数量大,增长速度快。1978年全县总人口突破100万大关,1985年达到113.63万人,占阜阳地区总人口的10.4%,占安徽省总人口的2.2%,仅次于太和、颍上、阜阳县,占阜阳地区第5位。与建县初的1949年相比,36年净增加人口507505人,平均每年增加14097人。第二,不同历史阶段人口增长悬殊,大致可分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0—1953),人口总量自然增长变动出生人口占82%,机械变动占18%。这一时期,经过土地改革和互助合作,农民得以休养生息,安居乐业,出生子女的家庭不再弃婴,存活率高;机械变动增加人口是因为逃荒要饭流落在外人口返回家园,一批复员、转业军人回乡生产和地方干部的调入。
第二阶段(1954—1957),人口总量增长变动,出生人口占70%,机械变动主要是人口迁入较多。
第三阶段(1958—1960),人口总量减少19.79万人,出现负增长的原因:一是三年自然灾害影响,人们营养状况不良,经不起疾病的折磨和未得到及时治疗而死亡,其次是部分人口因灾外流,人口出生率仅有0.82%,正负平衡率低。
第四阶段(1961—1972),是建县后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也是建县后的第二次生育高峰。12年间人口净增31.6万,平均每年净增2.63万人。但是,1961—1963年一度出现人口虚报现象,有些地方多报出生,死亡人口不注销,这是因为当时很多物资是按人口分配,借以冒领口粮、布票、糖、棉花等。如1962年上报出生53750人,1982年人口普查,19岁年龄(1962年出生)人口只有33585人,减去一部分自然死亡,至少多报人口2万人。
第五阶段(1973—1985),由于实行计划生育,人口增长速度受到一定控制,并呈逐年下降趋势。由于人口基数大,这一时期平均每年增长人口1.78万人。
二、人口分布
地域分布1985年,占全县总人口10%以上的有地城区、方集区、柴集区、黄岗区、曹集区;占全县总人口7%以上不足10%的有三塔区、朱寨区、苗集区、赵集区、城郊区;中岗区、城关镇低于全县总人口的3%。
城乡分布1949—1969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4%左右,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96%左右。1970年中央号召“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城市居民开始成批下放农村,城市知识青年响应毛主席“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上山下乡。全县接收上海、淮南、阜阳、其他地区和县内知识青年8095人。城市人口先后下放到农村,使城市人口比重下降,乡村人口比重增加。1975年以后,城市企业招收工人,下放知青陆续被招收回城;1979年落实政策,下放农村的人口亦陆续回城,城市人口比重逐年提高。
表131949—1985年部分年份城乡人口分布表

三、人口密度
年度人口密度1949年全县人口密度为431.3/平方公里,1985年人口密度已上到616.9/平方公里,平均每年以1.66%的速度递增。
地域人口密度1985年,全县12个区(镇)人口密度超过600人/平方公里的有朱寨区、苗集区、城郊区、三塔区、柴集区、赵集区;超过500人/平方公里的有黄岗区、方集区、曹集区;不足500人/平方公里的有地城区、中岗区;城关镇人口密度为4034.49人/平方公里。
表141985年地域人口密度

经济人口密度主要分析对比人口与耕地面积、人口与工农业总产值、主要农产品产量、人口与收入等相关指标。
人口与耕地面积,1949年全年人均占有耕地3.33亩。1958年大兴农田水利,耕地面积由1957年的195.64万亩下降到168.32万亩。其后水利、道路、基建和民宅占地等,使耕地面积逐年缩减,1985年总耕地面积下降到159.1万亩,人均耕地只有1.4亩。
社会总产值(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下同),1949年人均163元,1985年增加到458元,比1949年增长1.8倍,平均每年递增2.91%;人均工农业总产值,1949年151元,1985年增加到379元,比1949年增长1.5倍,平均每年递增2.59%;每一农民生产粮食,1949年305公斤,1985年下降到252.5公斤,比1949年下降17.2%,平均每年递减0.52%;每一农民生产油料,1949年7.7公斤,1985年增加到33.9公斤,比1949年增长3.4倍。平均每年递增4.2%;每一农民生产棉花,1949年1.1公斤,1985年仍为1.1公斤,持平;人均生产猪、牛、羊肉,1949年3.5公斤,1985年15.8公斤,比1949年增长3.5倍,平均每年递增4.2%。
国民收入(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下同),1949年人均107元,1985年增加到248元,比1949年增长1.3倍,平均每年递增2.36%;财政收入,1949年人均2.47元,1985年增加到11.27元,比1949年增长3.6倍,平均每年递增4.3%;农民人均纯收入,1949年78元,1985年增加到167元,比1949年增长1.1倍,平均每年递增2.14%;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949年人均11.65元,1985年增加到140.65元,比1949年增长11倍,平均每年递增7.16%;城乡居民储蓄余额,1951年人均0.05元,1985年增加到35.30元,比1951年增长705倍。
图1949—1985年人口增长与粮食总产量增长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