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旱涝
旱涝是阜南县最主要的灾害性天气,严重危害农业生产,轻者减产,重者甚至颗粒无收,1950年至1986年37年间,实际发生的各类旱涝见附表。
表111950—1986年的旱涝年统计表

各类旱涝中,夏涝的频率最高,40.5%,为2至3年一遇;冬旱频率次高,32.4%,为3年一遇;秋涝的频率24.3%,4年一遇;初夏旱、秋旱、春涝的频率21.6%,为4至5年一遇;春旱的频率18.9%,为5年一遇;伏旱频率为16.2%,为6年一遇,夹秋旱、初夏涝的频率为最少,13.5%,为7年一遇。阜南县旱涝具有多发性、连续性、突发性、交替性、周期性、区域性的基本特征。多发性: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旱涝发生;连续性:是指年与年之间或一年之中连续出现旱、涝,如1982、1983、1984、1985年连续出现涝年。又如1976年,冬旱、伏旱、秋旱;突发性:由旱转涝或由涝转旱很快。如1968年6月初至28日偏旱,29日至7月1日连续3天暴雨,出现内涝。又如1986年7月中、下旬至8月初,正值多雨天气,但8月中旬无雨,突然又大旱;交替性:涝年、旱年、平年,往往交替出现。一年之中也常有旱年有涝、涝年有旱,或先旱后涝,或先涝后旱,或旱——涝——旱、或涝——旱——涝等,或旱、涝、平交替出现。周期性:37年间,旱涝主要周期为7年,次周期为2年、4年;区域性:阜南县由于濛洼地区的特殊地形,30年中春涝13次,频率为35.1%,夏涝为23次,频率为62.2%,秋涝12次,频率为32.4%。而北中部地区春涝仅7次,频率18.9%,夏涝20次,频率54.1%,秋涝9次,频率24.3%。此外,就受灾程度而言,涝灾深于旱灾;旱灾广于涝灾,故有“淹了一条线,干了一大片”之民谚。
二、暴雨
暴雨是造成全县涝渍灾害的直接因素。1951年至1986年的36年中。王家坝站共出现暴雨106次,平均每年2.9个暴雨日;阜南站出现暴雨99次,每年平均2.75个暴雨日;可见南部暴雨频率高于北、中部地区。就季节分布来看,7月最多,6月次之,8、5月较少,暴雨最早阜南站为3月29日(1972年),王家坝站3月18日(1961年)。暴雨最晚阜南站11月10日(1984年),王家坝站11月21日(1960年)。暴雨平均初日在6月中旬,平均终日在8月上旬,暴雨期约50天,与全县雨量集中段近似。暴雨年均强度,阜南站为77.1毫米,王家坝站为79.8毫米。一日最大暴雨可达346.0毫米,3日最大可达444.5毫米,7日最大可达649.5毫米,15日最大可达736.9毫米,30日最大可达923.8毫米。暴雨日的多少与年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暴雨日最多年份有1952、1954、1956、1969年,有7个暴雨日,其次是1968年6个暴雨日,年降水量均在1100毫米以上。无暴雨日或仅有1个、2个暴雨日的年份,年降雨量大部分在800毫米以下。无暴雨日的年份,如1959、1966、1976、1981年没有出现大的涝害,其中1976年连渍害都未发生。
三、连阴雨
连阴雨一年四季均可发生。1956年至1986年间的各类连阴雨:(1)小麦生育后期(7/4—25/5),连阴雨的年份有8年,频率21.6%,4至5年一遇。(2)麦收期(26/5—6月下旬)连阴雨(烂场雨)较明显的年份有4年,频率为10.8%,相当于9年一遇。(3)秋季连阴雨(9月至10月上旬),31年间出现10年较明显的连阴雨过程,频率为27.o%,基本上为4年一遇。(4)小麦播种期(10月中旬前后)连阴雨,31年发生6次,频率为16.3%,6年一遇。
四、冰雹
冰雹是阜南县每年都可能发生的局部的偶发性天气灾害。1950年至1986年的37年间,其中有16年共发生雹灾24次。季节在3月下旬至9月中旬,主要发生在6月份,占总数50%。而6月中旬、上旬为最多,频率分别为16.2%、13.5%。就全县范围来说,相当于3年2遇。年降雹最多达3次,出现在1967年,分别是3月28日、6月3日、6月13日,有6年各降雹2次(1955、1970、1972、1974、1979、1986年),其中1986年朱寨区闵庄乡一个地点共发生2次雹灾。县境内冰雹路径大体上有二条:第一条,自阜阳县入阜南县境,经颍河北侧由西北向东南入阜南县境朱寨区;第二条,自临泉县的东南部入阜南县境柴集区、赵集区,经三塔区或城郊区,去向东南。
五、霜冻
主要是晚霜冻害。常发生在4月上中旬,尤以4月中旬对小麦危害较重。自1950年至1986年的37年间,较严重的小麦晚霜冻害共发生4次(1953、1960、1962、1986年),约9年一遇。各次晚霜冻的主要特征是:(1)1953年4月12日的晚霜冻害:该年早春暖,小麦起身快,霜冻发生时小麦已普遍孕穗,早麦开始抽穗。是年春旱少雨,3月至4月12日仅降水34.7毫米(3月18日至4月12日仅1.4毫米),土壤干旱,热容量小,热量散失快,以致霜冻发生时有薄冰出现。小麦受冻害后,4月12日至27日半个月内无雨,受冻植物短时间内从受冻部位折断。3、4天后有大部分植株上部枯死。其特点是以茎冻为主,后期产量主要靠霜冻后新生叶穗构成,亩产一般在25公斤以下。(2)1960年4月1日晚霜冻害(包括4月2日冻害):晚霜冻发生时,低温强度较大,从3月28日至4月1日,日平均气温从16.8℃下降到5.3℃,最低气温—0.6℃。4月2日,日平均气温为7.6℃,最低气温1.9℃,地面最低温度—1.1℃。3月温度较低,小麦抗冻力较强,霜前霜后土壤湿度大(3月降水量83,1毫米,其中3月30日雨量达10.3毫米)。有利于植株恢复生机,危害较轻。(3)1962年4月18日晚霜冻害:是年早春干旱少雨(2月至3月仅降雨21.3毫米,3月雨量仅3.9毫米),受冷空气影响频繁,出现了明显倒春寒天气、小麦屡遭冻害。从4月1日至2日受二次强冷空气,日平均气温由15.7℃急降到5.7℃,最低这—1.8℃。4月3日,日平均气温仍为5.7℃,最低气温1.3℃。4月16日至18日,日平均气温1.2℃,地面最低温度0.3℃。但此时小麦已拔节,并临近抽穗,因低温强度大,持续时间长,故危害较重。全县小麦平均亩产仅34公斤,是建国以来仅次于1953年的又一次较大晚霜冻危害。(4)1980年4月14日晚霜冻害:由于早春寒,小麦生育期推迟,并且霜前降水多,土壤湿度大,霜冻时虽最低气温达—0.5℃,同时出现了大雾,空气湿度大,因而冻害轻。但霜后又遭到几次高温,干燥的大风影响,植株生理功能恢复较慢,呈半死状态。
六、干热风
干热风是小麦灌浆乳熟期间出现的一种高热、低湿并伴有一定风速的灾害性天气,是小麦生育后期的气象灾害之一。有高温低湿型和雨后枯热型。阜南累年平均日数(指5月11日至6月5日)有4.33天。从5月16日起明显增多。主要集中在5月20日至6月5日,共3.12天,在累年干热风日中,有重干热风1.8天,其中发生在5月26日至6月5日达1.37天,雨后枯热型有1.1天,其中发生在6月1日至5日达0.6天。一次干热风最长日数13天(1968年5月26日至6月7日),其次是7天(1958年5月24日至30日)。年干热风最多是16天(1965年从5月16日至6月8日),有4次干热风过程。1957年至1986年的30年中,出现6次轻干热风,平均5年一遇。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