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
阜南县位于黄淮海平原南缘,淮河中游北岸,安徽省西北隅,阜阳地区南部。北依阜阳县,东邻颍上县,西接临泉县,南临淮河、洪河,由东南至西南依次与安徽省霍邱县、河南省固始县、淮滨县以河为界。地处东经115°16′30″—115°57′18″,北纬32°24′19″—32°54′40″之间。县境南北长51.9公里,东西宽65.5公里,总面积1842平方公里。1985年全县有11个区、2个县辖镇、82个乡、707个村委会、7817个村民小组、4728个自然村,总人口113.63万人,其中汉族占99%以上,乡村人口占97%以上。
阜南县虽建县较晚,但历史悠久。据县境内古遗址及出土文物考证,早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已有氏族部落在此定居。秦在此置有鹿上县,汉改为原鹿县,北魏孝昌年间废县而改属颍州,清雍正十三年(1735)并入阜阳县,素称阜阳县南乡。民国36年(1947)11月23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像皖苏军区四分区解放阜南县境,首建阜南县。1949年2月20日,阜南县撤归阜阳县。同年6月30日,设立阜南行政办事处。1950年6月29日,复建阜南县,于原薛集立县城。
阜南县境属黄淮冲积平原,其地平展,其水回曲,呈现一望无际大平原的自然景观。地形自西北向东南微倾,海拔高程34—19.5米。全县地表由洼地、岗坡、平原组成,各占全县总面积的24.6%、20.7%、54.7%,有“大平小不平”的特征。淮河沿县南境至东南境,流长65公里;洪河沿县西南境,流长45公里,于洪河口注入淮河。谷河、濛河、润河、界南河、小润河、小草河、陶子河、小清河、大清河、洪河分洪道、淮河分洪道等河流大都西北向东南,县境内总流长393公里。
阜南县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南缘,具有明显的过渡带气候特征: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春温多变,夏雨集中,秋高气爽,冬季寒冷。年均降水量909.1毫米,常年日照2252.5小时,太阳辐射年总量每平方厘米121.64大卡,无霜期222天。
综合考察阜南县的自然环境,优劣并存,长短兼有:水和光能资源堪称丰富,适宜发展农林牧渔各业生产,是为其优势;由于地形平坦、地表低洼和降水的变异性,旱涝灾害频繁,尤以洪涝灾害严重,是为其弊。
(二)
阜南县农业开发很早,农产品丰富。早在北宋时,阜南境内“米香鱼肥”已相当出名。明代,该地种植的水稻达17种,“万沟小红稻”成为颍州上奉朝廷的贡品。小麦、大豆、稻谷、高粱、红芋、棉花、麻类、芝麻、花生、油菜籽等,皆为当地传统的大宗农产品。“淮山药”、“焦半夏”均是出自阜南的著名中药材。田集萝卜、方集大蒜、赵集生姜等土特产品享誉江淮。半夏和脱水蔬菜已打入国际市场。田集富有地下矿泉水,当地人饮用肠胃少病,延年益寿。
在旧中国,黄、淮泛滥,堤防失修,阜南县大雨大淹,小雨小淹,无雨则旱,灾害频繁,十歉一收,哀鸿遍野,饥民枕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县人民响应毛泽东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发奋图强,艰苦奋斗,修筑淮、洪河堤225公里,治理谷河、润河,新挖界南河,筑圈堤圩坝,打机井、电井,建涵、闸、排灌站等大批水利工程,增强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加之农业生产关系的变革,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优良品种的普及,化肥施用量的增加,农业生产有了一定的保障。粮食总产量1949年18.37万吨,1978年增加到23.87万吨,比1949年增长29.9%,平均每年递增0.9%;棉花总产量1949年666吨,1978年增加到1249吨,比1949年增长87.5%,平均每年递增2.19%。油料生产,由于偏重“以粮为纲”,播种面积减少,1978年油料总产量仅相当于1949年的68.4%。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业生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农业种植结构发生变化,加上新中国成立后多年来形成的生产力,农业生产有了较快的发展。1985年,粮食总产量比1978年增长15.2%,平均每年递增2.04%,比1978年前平均递增率增加1.14个百分点;油料总产量比1978年增长10.6倍,平均每年递增41.%%。比1978年前平均递增率增加43.33%;棉花由于播种面积减少51%,总产量基本持平;麻类总产量1949年215吨,1978年增加到22565吨,1985年增加到98494吨,是1949年的458倍,是1978年的3.4倍。林业生产有较大发展,50年代响应毛泽东主席倡导的“实现大地园林化”,开展植树造林,1985年农田林网已达到万亩,四旁植树4165.9万株,活立木蓄积量84.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10.37%。大牲畜年末存栏量,1985年达到13.07万头,比1949年增长67.3%,平均每年递增1.44%;生猪年末存栏量,1985年达到25.16万头,比1949年增长2.8倍,平均每年递增3.82%;羊年末存栏量,1985年达到4.91万只,比1949年增长27.9倍,平均每年递增9.8%;家禽年末存栏量1985年达到158.8万只,比1949年增长2.8倍,平均每年递增3.82%。水产品产量,1985年达到2056吨,比1949年增长1。2倍,平均每年递增2.48%。农业总产值(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1985年达到20593万元,比1949年增长2.35倍,平均每年递增3.42%;比1978年增长79.6%,平均每年递增8.7%。
纵观37年,全县粮、棉产量之所以以极低的速度增长,长期处于贫困县的地位,除了“左”的错误困扰外,主要是还没有摆脱严重洪涝灾害的制约。为了确保津浦铁路、淮南市、蚌埠市、淮南煤矿、电厂的安全,1953年修筑濛洼蓄洪库,1区8乡11万人和18万亩耕地在蓄洪库内,1954—1983年10次蓄洪,最大蓄洪量12.2亿立方米,每次蓄洪造成的损失无法估算。1975年8月大水,为了河南省数县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4次炸坝行洪,数十亿立方米洪水穿境直下,沿洪洼地区十数万人民群众的家园淹没于洪水中,几十万亩良田被冲毁,数万耕畜猪羊死亡,数万间房屋倒塌,数万吨粮食被冲走,惨重的损失,给本来十分贫困的人民无疑是雪上加霜。建国以来虽然党和国家在阜南每次受灾后都给予多方面、多种形式的支援和救济,但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毕竟难以完全弥补。由于阜南县处于特殊地理环境,1950—1985年36年间,发生特大和重大洪涝灾害14次,平均每两年半就有1次。尤其1975年8月,洪河上游班台闸被炸毁,宿鸭湖排水流量稍有加大,洪洼地区则一片汪洋,几十万亩庄稼受淹受涝。每年汛期,全县要有数万人上堤设防抢险,与洪水搏斗。每年冬季,全县要有数万人上堤修复加固,以防患未然。为了友邻多一分安全,严重的洪水威胁、重大的经济损失,阜南县人民在默默地承受着;为了顾全洪、淮二河上下游广大地区的大局,阜南县人民在默默地奉献着。
(三)
阜南县工业基础十分薄弱。
建国前,阜南工业一片空白;建国后,虽然发展很快,但仍有很大局限。1950年兴办了1家国营小窑厂和1家私营柳编厂。国家实行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后,1956年实现私营手工业全行业合营,开始有了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11个,主要生产铁木制中小农具和针织、缝纫、印刷、纺织等。1958年大办工业,全县匆忙上马62家国营企业、206家集体企业,缺乏厂房、设备、技术人员和资金,又遭受“大跃进”挫折,在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时,多数关、停、并、转,1965年调整结束时,全县尚有国营企业7家、集体企业33家。1970年贯彻“五小工业”方针时,积极、稳妥、慎重地选择项目,开始地方工业新的起步,到1985年相继兴办化肥厂、橡胶厂、麻纺厂、轮窑厂、人造板厂、饲料厂、油厂、焦陂酒厂等骨干国营企业,同时兴办一批县属集体所有制企业和乡镇企业。
1985年,全县有国营企业24家,县属集体企业15家,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54家。国营阜南县油厂,是由安徽省粮食厅和国家粮食部投资兴办的大型食用植物油厂,可生产加工油菜籽、花生、芝麻、大豆、棉籽,生产能力可年加工3万吨原料,产品均达国标2级。焦陂酒厂,是由安徽省商业厅投资兴建的大型饮料酒厂,年生产能力大曲酒7000吨,产品20多种,畅销省内外。阜南县麻纺厂,是80年代兴建的大型麻纺企业,可年产麻袋400万条。阜南县面粉厂、阜南县酒厂、阜南县轮窑厂,阜南县化肥厂、阜南县针织厂等工业企业,都具有相当规模。1978年以后,乡镇企业崛起,广大农村利用地方资源优势,兴办柳编厂、砖瓦窑厂、面粉厂、油厂、水泥预制厂、脱水蔬菜厂等企业。尤其杞柳编制,有14个专业村,1600多家专业户,生产柳编工艺品50多种,出口许多国家;脱水姜片、蒜片、姜油,出口国外供不应求。建筑材料工业蓬勃发展,全县有各种砖瓦窑1162座。西刘村是个只有20户、100多口人的小村庄,全村联合集资兴建12门和14门轮窑各1座,不仅全村没有剩余劳动力,而且带动周围8个村庄共同组成专业村。工业总产值(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1985年达到11928万元,是1949年的68.3倍,平均每年递增12.5%;是1978年的4.6倍,平均每年增长27.8%;其中村及村以下乡镇,1985年总产值达到5994万元,是1978年的40.3倍,平均每年递增70.2%。
阜南县工业,虽然发展较快,已有一定基础,但大型企业不多,创汇企业不多,名牌产品不多,高科技含量的不多,这些都有待于进一步努力改善。
(四)
在抗日战争时期,沿淮、洪河中岗、方集、地城等集镇,商业贸易繁荣一时。中岗、方集是通往河南省的要津,淮河、洪河舟船穿梭,帆樯如林,商贾云集,店铺栉比,成为大别山区和淮河平原大量农副产品的集散地,大批粮、油、棉运往蚌埠、上海、芜湖、杭州等大中城市,换回农民需要的日用工业品。在解放战争时期,土匪横行,国民党政府滥发纸币,造成恶性通货膨胀,使繁荣一时的商行店铺纷纷倒闭,至40年代末,已集市萧疏,商贸败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鼓励私营商业恢复经营,搞活贸易。1950—1955年,集市贸易活跃,庙会重兴,市场一派繁荣景象。1950年起,国营企业、供销合作社逐步占领市场,起到“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主渠道作用。在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私营商家自愿组织起来,成立合作店、组,1956年实现全行业合营,成为社会主义的集体商业组织。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商业流通体制,在发挥国营商业主渠道作用的同时,放宽对集体、个体商业的限制,并允许农民进入集镇、城市开商店、办企业和从事饮食服务业;商业销售采取多种经济形式、多种经营方式、多条流通渠道并存,以减少流通环节,货畅其流。经过改革,城乡市场空前繁荣,贸易兴隆,商品充裕,消费水平逐年提高。1985年,全部商业机构已有4934个,比1979年增加3004个,增长1.6倍;其中零售机构4227个,比1979年增加2514个,增长1.5倍;商业人员已达到13713人,比1978年增加7319人,增长1.3倍;饮食服务业机构已有1372个,比1978年增加1101个,增长4.1倍,饮食服务业人员已有2983人,比N78年增加540人,增长22%。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985年已达到15889万元,比1949年增长21倍,平均每年递增8.97%。社会农副产品收购总额1985年已达到14442万元,比1949年增长93倍,平均每年递增13.46%。粮食收购量1985年达到57993吨,比1949年增长9.8倍,平均每年递增6.8%。油料收购量1985年达到13197吨,比1949年增长126倍,平均每年递增14.4%。生猪收购量1985年已达到11.92万头,比1950年增长19.5倍,平均每年递增9%。棉花收购量1985年已达到350吨,比1950年增长2.4倍,平均每年递增3.6%。外贸出口总值1960年40万元,1985年已增长到1792万元,是1960年的43.8倍,平均每年递增16.4%,出口商品有蜂蜜、苟麻、红麻、苟麻子、薄荷油、黑白瓜子、红枣、油菜籽、红芋粉渣、红芋淀粉、槐叶、槐叶粉、半夏、杂豆、槐米、脱水蔬菜、黄牛皮、山羊板皮、黄鼬皮、杂皮、猪羊肠衣、兔毛等40余种。
地方财政收入1950年万元,1985年增加到1332万元,比1950年增长43.4倍,平均每年递增11.4%;财政支出1950年35万元,1985年增加到3477万元,比1950年增长98.3倍,平均每年递增14%。历年来,县财政支大于收,需国家救济。各种税收(不含农业税)1950年4.8万元,1985年增加到960万元,比1950年增长199倍,平均每年递增16.3%。各项存款年末余额1950年15.8万元,1985年增加到5468万元,比1950年增长345倍,平均每年递增18.2%;其中城乡储蓄存款1951年3万元,1985年增加到3988万元,是1951年的1328倍,平均每年递增23.56%。各项贷款年末余额1950年62.4万元,1985年增加到15723万元,比1950年增长251倍,平均每年递增17.1%。
(五)
阜南县南有淮河、洪河天堑,历史上道路阻断,车马不通,望淮兴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首先修通阜南县城至阜阳公路。1968年12月建成洪河大桥,沟通皖豫两省,公路延伸加宽,铺筑碎石渣油、洪河南北遂成通途,1969年经中央军委批准,改为0908国防公路,成为县内公路交通主动脉。70年代相继修筑阜南至临泉、阜南至颍上、阜阳至颍上碎石渣油公路,县内干线公路总长100.2公里;支线公路先后修筑9条,总长141.5公里,沟通各大集镇和王家坝大闸。乡村道路四通八达,机动车辆可村村相通,闭塞状况已彻底改变。水路交通:洪河航道42公里,淮河航道72公里,可通行百吨级船舶。交通运输工具:民用运货汽车1970年始有2辆,1985年已增加到326辆;载客汽车:1971年始有1辆,1985年增加到95辆;消防车、救护车、油罐车等特种汽车,1985年已拥有7辆;简易机动车1971年2辆,1985年已增加到383辆;各种运输船1956年269艘,1985年已增加到559艘;运输拖拉机1979年45辆,1985年增加到317辆。旅客运量1952年0.2万人,旅客周转量9.7万人/公里,1985年分别增长到119.1万人和5796万人/公里,平均每年递增分别为21.36%和21.38%。
1950年6月建县后,即设立阜南县邮电局,办理邮政业务,1952年接受地方电信、办理电报、电话业务。邮电机构1950年1个,1985年增加到26个;邮路长度1952年918公里,1985年增加到3380公里;邮政业务量1951年1万元,1985年增加到54.8万元。长途电话线路1952年1条,1985年增加到11条;市内电话1952年交换机容量30门,1985年增加到500门;农村电话1951年线路长度109公里,1985年已增加到655公里;交换机容量1951年35门,1985年增加到1180门。电报1957年开始使用人工音响收发报机,1985年开始使用电传机。
1970年6月1日,淮南电网通过阜阳11万变电所向阜南县供电,为阜南工农业发展插上了翅膀。至1985年,先后兴建11座35千伏变电所,架设10千伏输电线路30条,长515.5公里;400千伏输电线路1519.8公里。全县供电量,1974年1083.53万千瓦时,1985年增加到4137.4万千瓦时。
(六)
清末和民国初年,县境内仅有中岗汉经学堂、骆寺学堂、冷寺学堂,都是初等小学教育。接受文化教育人数,寥寥无几。抗日战争前,境内没有中学教育。抗日战争开始后,由于阜南地处偏僻,交通闭塞,成为山东、江苏省流亡政府暂栖之地。在时局动荡形势下,一些有识之士纷纷在阜南兴办中等学校,致力培养抗日救国人才,较著名的有江苏省立成志中学、江苏省立第八临时中学、山东省立成城临时中学、回民私立树人中学、安徽省立颍州师范学校、私立丽泽中学、私立淮颍中学、私立明德中学、私立顺昌中学、私立扶风中学、私立建华中学等16所。这些中学为阜南培养了一批人才。抗日战争胜利后,这些中学相继迁走或停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发展教育事业。1951年,利用社会师资力量、兴办小学145所、初级中学1所、师范学校1所。1985年,全县小学增加到634所,初级中学增加到77所,高级中学3所,师范学校1所,农业职业中学9所,学校总数比1951年增加577所。各类学校在校学生,1951年23703人,1985年增加到227019人,是1951年的8.6倍,平均每年递增6.87%;各类学校毕业生1951年902人,1985年增加到31546人,是1951年的34倍,平均每年递增11%;专任教师1951年686人,1985年增加到8412人,是1951年的11.3倍,平均每年递增7.65%。至1985年,全县共培养初中毕业生8.8万人、高中毕业生l.9万人,为大专院校输送学生447人,为中等专业学校输送学生1479人。阜南籍大学生有4人被国家选派赴美、法、西德留学深造。
经过30多年的努力,全县文化艺术事业有较大发展。电影放映单位1954年1个,1985年增加到67个;艺术表演团体1952年1个,1985年增加到15个;文化馆、站1950年1个,1985年增加到45个,阜南县“嗨子戏”,在清嘉庆、道光年间形成,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深受沿淮一带人民的喜爱。
阜南县有一批埋头苦干、不求名利的科学技术工作者战斗在农业、工业、医学、交通等战线。80年代以来,在国家和省级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90篇。阜南县生物防治研究所,是一所专门从事生物防治、以赤眼蜂、蓖麻蚕为主的综合性自然科学研究所,80年代在安徽省还是第一所,所取得的科学技术成就,已为世人所瞩目。红麻短光照制种的研究,获全国科技成果奖。
旧中国,县境内疫病流行,缺医少药,人口平均期望寿命不到40岁,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大力组织爱国卫生运动,破除迷信,讲究卫生:建县伊始,先后创办县人民医院、防疫站、保健站和各区卫生所,医疗卫生人员深入农村防治地方病、传染病。经过37年的不断努力,传染病基本上被控制,地方病基本上被消灭,人民的健康水平有了很大提高。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县平均人口期望寿命男达到70.96岁,女达到74.84岁。医疗机构1950年5个,1985年增加到60个;卫生医疗人员1950年855人,1985年增加到1454人;医院病床1951年15张,1985年增加到994张。医疗技术有了很大提高,县人民医院内科能处理呼吸、循环、消化、泌尿、神经等系统较复杂的疑难病症;外科能做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闭式分离术以及脾、胃、胆总管切除术。眼科能做人工晶体移植术及角膜移植术。
体育事业1958年曾被省体委授予“农村体育工作红旗县”。1984年10月全国第一届伤残人运动会,阜南县运动员王海清获游泳两枚金牌、1枚银牌、1枚铜牌;刘前玲获游泳、铁饼金、银牌各两枚。
(七)
建县36年来,阜南县城乡“旧貌换新颜”。县城是在一个农村小集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城市,有完整的供水、供电、排水、通讯、商业、教育、文化、卫生体系,公用设施较为完备。城乡居民住房人均在10平方米以上,农村土墙草房多已改建为砖瓦房。多数集镇已改造老街,开辟新街,统一规划,建筑整齐,分行就市,井然有序。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1949年仅78元,1985年增加到167元,比1949年增长1.1倍,平均每年递增2.14%。全民所有制职工工资1949年人均173元,1985年增加到919元,比1949年增长4.3倍。随着收入的增加,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与文化生活都发生了显著变化,缝纫机、自行车、收音机已普及城乡,电视机、录音机、录相机、组合音响、摩托车,已进入城市居民家庭。
应当看到,全县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人口过速增长,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1985年与1949年相比,减少耕地50.2万亩,而人口增加50.6万人。控制耕地占用和控制人口增长,是全县人民不容忽视的问题。
(八)
阜南人民勤劳朴实,吃苦尚强,具有优良的革命传统。早在土地革命时期,共产党员张耀先、周洪猷、聂鹤亭等,在润河边开展革命活动,组织农会,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开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民国20年(1931),中共阜阳中心县委转至赵集冷寺村,以老窑湖为中心,开展革命活动。抗日战争前期,共产党员张兰芝以阜阳抗敌动员委员会(简称“动委会”)工作队长的合法身份,活动于焦陂、三塔、公桥、王化、中村岗、许堂等集镇,宣传抗日救亡,建立抗日组织,打击沿淮西犯的日本侵略军。民国36年,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挺进大别山,经过阜南县境,人民群众热情迎送慰问,情同鱼水。为支援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阜南人民出动担架484副、2430人,运输大队2.9万人,运送粮食4500吨,制做军鞋12.5万双。抗美援朝期间,阜南有912人赴朝作战,有104人捐躯沙场。在历次蓄洪、泄洪抢险中,阜南人民顾全大局,听从党和政府的号令,一次又一次做出了无私的奉献。
阜南县人民在与敌人斗争中英勇不屈,在与自然灾害斗争中英勇不屈,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中更是英勇不屈,坚韧不拔。
阜南县经过37年的艰苦奋斗,综合经济实力已大大增强。有完整的水利工程体系,工业企业已初具规模,资源开发已探出新路,农业现代化基础扎实,这些有利条件是发展再生产的重要保障。
阜南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奋图强,扬长避短,除害兴利,在改革、开放、搞活的大潮中,一走会取得更加辉煌的胜利!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