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950年,洪水成灾,群众生活贫困,卫生环境恶劣。10月,中央第六防疫大队来颍,深入灾区农村,开展卫生宣传工作。1951年,县成立卫生委员会,开展以生产救灾为主的卫生防疫工作。全县共建区卫生委员会11个,乡卫生委员会75个,培训卫生骨干876人。全县行洪区新建水井1150个,改造吸水码头23处,井水消毒201眼,城乡建厕所1320个,改造露天厕所6264个,拆除不合理厕所2295个,培养卫生模范家庭725户。1952年,为粉碎美帝国主义细菌战的阴谋,成立县卫生防疫委员会,开展消灭“五毒”(鼠、蚊、蝇、臭虫、蟑螂)的爱国卫生防疫运动。1954年大水后,全县开展两次大规模的爱国卫生活动。1955年结合生产积肥的办法,掀起积肥高潮,杨湖区半个月积肥4698大车,户户订卫生积肥公约,区、乡订检查评比制度。1958年,县成立以除“四害”(蚊、蝇、鼠、雀)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各区成立除“四害”领导小组,掀起全民性的除“四害”讲卫生高潮。1975年以来,城关街道沿街设置垃圾箱,增设街道清洁工30人,公共厕所划分卫生区,固定专人打扫。打深井1眼,供全城居民、工厂、单位、学校用水。1981年,谢桥小张庄建成讲卫生、环境美、园林化的集体新村。
二、传染病、地方病防治
出血热出血热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1957年12月上旬,王岗区群众中先后发生以发热、恶心、呕吐、皮肤粘膜充血、出血、热退病情加重,无脉等症状的急性病人。到12月底,该区共发病13例,死亡6例。经华东地区派专家确诊为出血热,是一种严重的急性传染病。该病特征为:
(1)流行强度大:1957年以来,出血热在县内发生两次大流行,第一次1960~1963年,年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960年,0.31%和3.1%;1961年,0.18%和9.98%;1962年,0.14%和9.94%;1963年,0.05%和6.67%。第二次大流行1980~1984年,年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980年,0.07%和6.77%;1981年,0.16%和4.66%;1982年,0.17%和2.77%;1983年,0.07%和2.95%;1984年,0.03%和3.81%。流行形式以点状散发为主。
(2)地区分布:60年代主要分布于颍、淮沿岸的王岗、杨湖等区的河湾洼地。70年代开始,沿淮上游的半岗、耿棚、润河、南照发病相应增多。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疫区进一步扩大,城镇发病增多。颍河以北的江口、谢桥、陈桥、夏桥发病明显高于颍河南岸。王岗、赛涧、鲁口、沫口、赵集、南照、江口等乡是出血热稳定的高发区,六十铺一直处于低发水平。
(3)季节分布:出血热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是9月份发病,10月份上升,11~12月达高峰,次年元~2月下降,3~4月份基本终止。
(4)人群分布:大流行式散发年份,发病均以青壮年为主,21~25岁约占70%以上。男性多于女性,约为3:1。农民发病最多,约占90%以上,城镇居民较少,主要是与传染源接触机会有关。
(5)临床表现:分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并发症等。
(6)传染源:经过专家的鉴定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是“黑线姬鼠”、“褐家鼠”。
(7)出血热的防治:治疗要抓“三早”,即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预防要注意“三关”,即发热期要注意预防休克,休克期预防少尿,少尿期预防心衰、肺水肿。在预防措施上,减少野外留宿,加强个人防护,大力开展防鼠、灭鼠为主要内容的秋冬季爱国卫生运动。
结核病县卫生防疫站成立后,确定专人负责结核病防治工作。1978~1982年,在半岗区关屯公社和江店区江店公社进行结核病检查1922人,查出结核病患者14人。核查15周岁以下儿童699人,阳性144人,感染率为20.6%。
梅毒梅毒是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性病,又叫“大疮”。分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它不仅病程长、治疗难,而且有遗传性病毒。1958年,在全县进行梅毒病例普查普治,用新集区老中医王锦章献出的秘方“九转金丹”治疗,很短时间内,对115例患者疗效显著。
钩端螺旋体病1963年7月,连降暴雨,内涝严重,青壮劳力上堤,抢险防汛,行洪区迁安移居,赤脚涉水。7月中旬,县内开始出现钩端螺旋体病人。8月达高峰。9月底统计,患者1919人。南照、六十铺、耿棚、城郊、谢桥等区经治疗于9月份发病停止。赵集、垂岗两个行洪区到10月还有散发病人。这年县内先后共发病2.32万人,死亡1人。
麻风病1957年,开始对麻风病线索调查。1973年,线索调查和普查,共发现麻风病患者81人,其中瘤型36例,结核样型44例,界线类1例。入院治疗的49例,在家隔离治疗的32例。到1984年,已治愈24例。现有34例在续治中。
疟疾1947年,六十铺双墩村和谢桥王庄,疟疾发病率平均在总人口的60%以上。1959年,通过4~7月的两次抗复发治疗。全县发病人数为968人,占总人口的0.14%,出现不少无疟村。1961年,又一度出现疟疾大流行。1964~1965年,两次进行全民休根治疗,发病率控制在5%以下。70年代,耿棚公社被评为疟疾防治先进单位。1971年,部分地区疟疾病再度上升,发病率在16.73%以上。1973~1982年,每年都进行全民服药(乙盐)预防和疟史休根治疗,现发病率控制在4%以下。
狂犬病1958年,县内已有狂犬病发现。到1982年,全县被狂犬咬伤者1554人,发病28人均死亡。1983年以来,防治工作主要抓灭犬和疫苗注射,被咬者1446人均注射狂犬疫苗,仅2人死亡。
头癣病1971~1981年,全县进行头癣病普查和免费治疗。1981年以后,又进行查漏补治。全县共发现头癣病患者288例,其中黄癣228例;黑癣60例。已治愈274例,尚有14例未愈。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