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集镇建设
民国时期,本县除城关、南照、杨湖、江口、新集5大集镇外,乡镇公所驻地和交通要道地方,大都因人口稠密而发展为农副产品集散和生产生活资料供应集市。其集市规模一般有一条狭窄的街道,几家店铺,房屋多是低矮破旧的土房草舍,只有少数砖瓦结构的房子,没有其它公共设施。
建国后,集镇建设得到逐步发展,特别是70年代以后,建设速度加快,县镇公路先后通车,为集镇增添了生机。全县各乡镇政府驻地的旧集镇,普遍进行扩建,并新建了宽阔平坦的街道,多数为砂石路、渣油路或水泥路面,集镇普遍通电,有的街道还设置有路灯。进入80年代,房屋建设开始向高层发展。县在抓集镇管理的同时,抽出专人做好集镇建设和规划工作。1988年全县有12个区、60个乡、33个旧集镇和3个新兴集镇完成了总体规划。县西三十铺乡原来是骑路就市,几家零散商店、饭铺、乱杂无章,极不卫生,又影响交通。通过规划在公路南侧,建成500多米的“丁”字形大街,建标准统一的营业房151间。设有杂货店、饮食、百货、医院等。滨临淮河的润河镇,是个古老的旧集镇,房屋破旧,街道狭窄,通过规划,有92户农民进集经商开业,有108户农民申请进街办厂,并集资71万元建商品房124间(其中楼房50间),铺设中心街水泥路面550米,集镇公共设施初具规模,以商业、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建设为多,整个集镇建设按照统一规划,显得井然有条。
二、农房建设
建国前,农村建房普遍是土坯垒墙,茴草或麦草盖顶,低矮阴暗,一户两间、三间不等,民间流传谚语有:“要住还是门朝南的房,冬天暖和夏天凉”。因此建造农房多是坐北向南,少数中等农户才能盖有出檐带走廊砖瓦结构的房屋,个别富豪则多择地势高坦、向阳之处建造二或三进、两旁带厢房的深宅大院。
建国后,农民住房有显著改善,要求不断变化。50年代和60年代普遍建新房,多以土木结构为主,但样式呆板,不脱旧俗。进入70年代,农民开始建砖木结构的瓦房。1980年后,农房建设发展迅速,标准不断提高,建筑结构有较大改变,一般为砖瓦房,三间、四间不等,或明三暗五,此类房屋已村村皆有。部分农民盖起砖混钢筋结构的平房,城郊及集镇少数农民已盖起两层以上砖混钢筋结构的楼房。其建筑形式日趋新颖,注重通风采光,前后有室,采光面积30%,窗上安装元钢栅栏、窗纱和玻璃,室内为砂浆白灰墙壁,在主房前搭起院墙,院里建有厨房及杂物房,或为独家院。此类房屋为现代典型农舍。但农村建房由于封建迷信和地基问题,多是各自为政,各取方便,自由选择,自由定向,因而新建房屋,多呈参差不齐,结构也为旧式。1980~1988年,颍上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通过抓规划、抓管理,把村镇建房从自由发展状况引向了有规划建房的轨道,有效地制止了滥占耕地建房的现象。如颍河乡新庄村,不仅瓦房林立,茅屋绝迹,而且新建房屋800余间,整齐美观。全县农村建房,大都作统一规划,多数实行列式、纵横成行。除农房建设外,不少地方还整治了村容村貌,打了新井,修建了洗衣码头,搬迁了厕所,建立了管理制度,少数村庄还铺设水泥路,通了电,修下水道,清理卫生死角,四旁植树,家家户户讲卫生。农村建设已开始步入新的发展时期。
附:新农村简介
小张庄位于县城东北17公里,与凤台接壤。全村共有农户697户,2907人,耕地4875亩。以前一直是个旱涝频繁、生态环境恶劣的偏僻农村,农业结构单一,亩产粮食不足50公斤,平均收入不足百元。70年代中,全村人民自力更生,开展以植树造林、改土治水为主要内容的农业生态工程建设和两个文明建设,统一规划林、田、沟、路和住宅。经历十多个冬春的奋战,挖沟24条,打当家塘6口,修筑交通便道24条,桥涵12座,形成沟直路通树成荫,能排能灌旱涝保收,成为较完整的农田综合体系。土壤肥力增加,粮食亩产1030公斤,比1976年提高20倍,人均纯收入800多元,比1976年提高15倍多。在改变生产条件的基础上,统一规划建成4个新村,村部坐落在中央,学校、浴池、供销社等分布在中心街上。已建砖瓦房和楼房1960多间,90%以上的农户搬进新居,家家有庭院,户户有沼气,门前有小花园、小水井、小竹园、小果园,院内有小饲养场、小厕所,布局合理科学,既美化了村庄,又净化了环境。全村共育苗40亩,植树16.7万株。已建成48条防护林带,做到乔(木)灌(木)结合,落叶树与常绿树相结合。同时发展果园420亩、竹园160亩,基本形成了新村园林化,道路林荫化,沟塘林带化,农田林网化。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林木覆盖率达26.2%。在兴修水利的同时,还兴建一座面积为60亩的农村公园,并开挖蓄水养鱼塘1口,利用弃土,人工堆起一座37米高的小土山,名“望富山”。小张庄被颍上县委、县人民政府授予“文明村”称号;阜阳地委、行署命名为“文明村红旗”;安徽省委、省政府誉为“全省平原绿化、农村园林化和生态农村建设的曲型”。1987年5月,出席华东地区生态农业研究会的专家、学者到小张庄参观后评价为“淮北平原上的绿洲仙境”;林业部专家、领导来张庄视察时赞许是“全国少有”;新华社又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专题报道了小张庄生态农业发展状况。联合国环境署两次派考察团到小张庄参观,赞扬小张庄是“中国的骄傲”。并被联合国环境署授予“全球环境保护500佳”称号,获“世界环境日”金奖。
新庄村位于颍城西郊,是一个环湖凭岗地带,全村两个自然庄,174户,735人;耕地752亩,其中湖洼地125亩,历史上是不旱就涝,十年九灾的穷地方,最好年成粮食亩产也不过150公斤。1980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这个村利用临城近便的优势,在狠抓农业生产的同时,大搞多种经营,终于走上治穷致富的道路。从1977年起,他们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农田水利建设,经过五冬四春的苦战,先后平掉16座高墩、3个黄土岗,填平3条废沟,平整土地400亩,彻底改变原来的“三弓脊子六洼腰”的易旱易涝田,同时,改变了农林种植布局,在湖坡栽植耐水树木,原来的旱地改为水田。修干渠1600米,支渠2400米,灌溉斗门12座。原来的跑水、跑肥、跑土的“三跑田”,变成旱涝保收的丰收田,粮食产量连年增长,1988年亩产超过675公斤。1981年开始,对全村进行沟、田、路和居民点统一规划,草房绝迹,新屋林立,整齐美观。全村新建瓦房752间,174户全部搬进新居,有的户楼房新式,上有阳台、卧室、下有客厅、厨房。高档家具、小汽车、摩托车已进入农家。群众和村办企业集资6万元,建小学教学楼1座,还建起1所敬老院和1个广播室。这个村有村办兔毛加工厂8个、轮窑1座。为轮窑厂服务的搬运队2个,小四轮拖拉机6部、架子车50辆,面粉加工厂1个,农副产品交易所2个、百货商店4个。1988年,全村共有10个经济实体,总产值563万元,年利润超过70万元,人均收入(包括农业和家庭养殖业等)达1237元,集体积累达85万元。1985~1988年,为国家创利税46万元。一切提留款项全部由村办企业利润中支付,共免除群众负担21万元。人均272元,仅李家甫1户,就免去1904元。
溜子口村溜子口村地处颍、霍、寿3县交界的淮河岸边,属王岗区赛涧乡。全村共104户、449人,耕地980亩。解放前后到1980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这个村一直是“水来一片汪洋,水后满目凄凉”的不毛之地。1980年以来,这个村的广大群众充分发挥本地自然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制订以农业为基础,以编织业为龙头,运输、养殖、捕捞为配套的致富方案。1986、1987两年,全村人均收入1100元,使以前吃粮靠救济,花钱靠贷款的老灾窝走上了富裕之道。现在全村农户建砖瓦房263间、楼房60间;拖拉机21台、发电机1台、磨面机2部、机驳船8艘;村办戴帽中学1所,教学楼1座。1985年,县委、县政府为溜子口村命名“文明村”;1986年,被省人民政府誉为“生产救灾先进单位”;1988年,省委领导称溜子口村是“淮河岸边的一颗明珠”。
詹家岗村位于颍城东郊,全村400户,1570人,仅有耕地61亩,是出名的穷地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农村经济政策的落实,在党支部书记金汉明的带领下,依靠颍城技术密集,市场广阔,交通方便的优势,积极发展村办企业,1983年将全村的木工、瓦工组织起来,成立了村建筑队;1985年投资20万元,建起一座年产700万块红砖的14门轮窑;1988年又将个体运输户组织起来,成立了“颍上闸东汽车队”,有汽车52辆、小四轮47辆,营运额达248万元,向集体上缴管理费7万元。4个集体企业成为村级经济的支柱,共安排443人就业。全村企业已发展到20个,固定资产净值达295万元。工农业产值达330.7万元,上交国家税金30.3万元,集体提留20.3万元,人均收入970元。村办企业的迅速发展,促进詹家岗村的文明建设。他们从村办企业利润中投资20万元,大搞新农村建设,新建瓦房970间,修主干道路7条,群众门前屋后通道40条,全长7000米,建桥涵64座,花坛14个,改造旧塘12口,架设高压输电线路4300米,建2条长900米,宽22米的街道,集体植树3万株,又投资15万元,建起1600平方米的文化大院,内设广播室、图书室、阅览室、游艺室、展览室、电视录像室、老干部活动室和业余学党校、科普学校。从1986年起,先后投资22.3万元,新建小学校舍30间,对住校教师提供一套“三室一厨”的住房,实行小学免费教育,从1981年起,村队干部报酬、教育经费、新村建设、上交各项提取等,均由企业利润中支付,为群众减轻各项负担51万元,群众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4大件(自行车、缝纫机、收录机、电视机)已进入农家。人们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先后有2人入党,14人入团,有3户被县命名为“五好家庭”,2人被评为“三八红旗手”。1986年被县政府命名为“文明村”,1987年被地区评为“文明建设先进单位”,1988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先进党支部”称号。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