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耕地使用变化及主要农作物结构
1949年,全县耕地面积1849890亩,农业人口549941人,人均占有耕地3.36亩。1958~1969年,水利、交通、林业、基建用地扩大和人口的增长,耕地减少到170多万亩。1970~1987年减少到160多万亩。1988年,全县耕地面积1651125亩,比1949年减少198765亩;农业人口1154182人,人均占有耕地1.43亩,比1949年减少1.93亩。
1949年,农作物播种总面积333.5万亩,复种指数180.3%。1958年,耕地面积1773872亩,农作物播种面积353.32万亩,复种指数为199.2%。1962年以后,复种指数均在159~168%之间。1982年以后,全面实行包产到户,复种指数提高。1988年,农作物播种面积300.08万亩,复种指数为181.7%。1949年,粮田占用耕地1741764亩,占94.2%;经济作物占用耕地总面积的5.8%。1958年,粮田占用耕地1706465亩,占耕地总面积的96.2%;经济作物占用耕地总面积的3.8%。1970年以后,粮田占用耕地154万亩左右,占耕地总面积的91%,经济作物占9%。1984年以来,粮田占用耕地135万亩左右,占耕地总面积167万亩的80.8%,经济作物32万亩,占19.2%。全县耕地分旱粮产区,水稻产区,沿淮行洪地区三大类型。在旱粮产区中,岗洋地区如耿棚、六十铺、新集区的南半部,南照区的北半部,江口区的北半部,陈桥、谢桥一带,主要种植小麦、红芋和一部分大豆、玉米、芝麻、棉花等;近10年来,圆竹在沙北地区发展很快,有些村庄,家家小竹园;并在沟塘岸边栽植荆条、芦苇。沙湾地区如颍河两岸的新集北半部,城郊东部、西北部,江口南半部,谢桥区的西南部,夏桥区的南半部,王岗北半部,以及杨湖一带,主要种植小麦、大豆和一部分红芋、花生,并有较大面积的蔬菜瓜果,圆竹正在积极发展。水稻产区,主要种植小麦、水稻、红麻和一部分蔬菜、池藕。沿淮行洪地区,以小麦、大豆为主,少量种植蚕豆、花生;近几年低洼地区和堤坝沙坡两岸大力发展杞柳、荻柴等耐水经济作物,面积已达6.7万亩。
二、粮食作物
粮食在本县农产品中历来居于首位。小麦、红芋、水稻、大豆,是目前全县主要粮食作物,玉米、高粱面积较小,此外还有大麦、蚕豆、碗豆、豇豆、绿豆、小豆等。谷子、稷子现已很难见到。建国以来,农业生产结构不断调整,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相应发生很大变化。总的趋势是“两个扩大,两个缩小”,即扩大水稻、红芋面积,压缩高粱、大豆面积。1949年,红芋36.1万亩,1958年,82万亩,近几年稳定在50万亩左右;1949年,水稻2.36万亩,到1982年前,稳定在10万亩左右,1988年,实种面积30万亩;1949年,大豆92.91万亩,1958年,压缩到23万亩,1965年,又恢复到63.98万亩,直到80年代初期,仍保持在57万亩上下,1988年,为38.85万亩。建国初期,高粱面积近50万亩,1965年,缩小到31.62万亩,80年代初期,6万亩左右,1988年,2.49万亩。粮食作物结构的变化,使低产变高产,粗粮变细粮。优质麦、米目前已成为人们的主要食粮。
小麦颍上粮食作物分午、秋两季,午季粮食作物(即秋播作物),历年均以小麦为主。年播种面积一直稳定在110万亩至120万亩左右,最多为134万亩,平均占耕地面积75%左右,小麦产量占粮食总产量40%以上。1949~1964年,小麦亩产50公斤左右,最低年份亩产16.05公斤。鉴于小麦面积大,产量低而增产潜力大的情况,把“主攻小麦”当成农业硬仗来打。1965~1975年,小麦亩产上升到93公斤左右。1976~1980年,小麦亩产125公斤左右。1981年后,小麦亩产150公斤到200公斤左右,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田块,亩产高达300~400公斤。“一季小麦吃全年”,农民一年到头吃杂粮的时代已宣告结束。小麦在我县秋季播种时,常因旱涝灾害影响,推迟播种期一月左右;收割季节,有些年份汛期早来,突降大雨,形成湖地在水里涝麦,岗地在泥里收麦,收到场上在垛里沤麦,造成严重损失;行洪地区几次出现“半年辛苦一浪漂”的情况,丰产不能丰收。
大豆是以夏播为主的大宗作物,也是阜阳地区的大豆主产区。1949~1953年,年播种90—100万亩左右。此后,一直保持在60万亩左右。1982年后,又减少到50万亩左右。由于我县夏秋之间不旱即涝,灾害频繁,不利于大豆生产,因此产量低而不稳。50年代到70年代,为亩产50—75公斤左右,1982年,因灾大减产,亩产仅16.5公斤。1984年后,在一些旱粮产区发展水稻生产,大豆面积减少。目前主要集中在颍河两岸的沙湾地区种植,岗地仍有一定的面积。
红芋是秋季一大作物。栽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逐渐提高,并实行大面积的夏栽。1949年,栽植36.1万亩,亩产折红芋干93公斤。1962年,栽植48.1万亩,亩产红芋干112公斤。1978年,栽植55.8万亩,亩产折红芋干233公斤左右。近几年面积略有缩小,亩产提高到300—400公斤左右(折粮)。60年代,红芋在我县称为救命作物,当时农村有“红芋面,红芋馍,离开红芋不能活”的说法。红芋面积大,产量高,促进了养猪事业的发展。进入80年代,红芋由原来人们食用的主要口粮变为畅销的工业原料和当地农户加工粉丝的主要原料。
水稻在颍上栽培历史悠久。建国前,多是春季直播,很少水栽。1949年,23630亩,亩产79公斤。1958~1960年,水稻面积达19~26万亩,亩产50.5~82.5公斤,由于没有因地制宜,遭到失败。此后突降到2万亩左右,亩产提高到100公斤以上。1970年,水稻开始发展。1976年,达8.2万亩,亩产261.5万公斤。1987年24万亩,亩产317公斤。1988年实栽30万亩,亩产351公斤。70~80年代,水利工程配套落实;水稻生产主要集中在南照、润河、半岗、王岗、杨湖、城郊、八里河等区。近几年,在老灌区不断扩大的同时,又在江店、夏桥、陈桥、谢桥等地.傩碌厩1988年,江店区水稻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县首位。
高粱建国初期曾是全县大宗作物。春种秋收,一年一熟,与红芋轮作换荐。1949年,种49.99万亩,亩产60公斤。是当时人们的主要食粮。1956年,推行“三改”,把高粱作为低产作物压缩;1960年,只有5.24万亩。1961~1970年,种20~30万亩,1970年后,又逐渐减少到15万亩左右。60~70年代,亩产75~100公斤,此后上升幅度不大。近些年,高粱主要用于酿酒,其秸杆建造农房。
玉米1968年前很少种植,1969年开始发展。1970年,种植12270亩,1975年,5.28万亩。1977年,8.7万亩。亩产均在150~200公斤之间。1982年,减少到143亩,亩产71.5公斤。近几年,虽大力提倡,但发展很慢。1988年,恢复到0.96万亩,亩产162公斤。70年代,在春播红芋沟里套种面积较大,近年主要搞夏播。
绿豆属小杂粮之一,是人们喜爱的食粮,与主粮配合食用。利用不同的品种,春、夏、秋三季都可播种,以单种为主,也有在红芋沟里和玉米行间套种。因为绿豆对播期要求不严,且生长期较短,夏季一遇洪涝,夏播作物受淹,就把绿豆作为晚秋进行补种。正常情况,播种面积有限。
建国以来,粮食产量在各个年份虽有升有降,但仍保持持续上升趋势。“责任制”以后,粮食有较大幅度增长。1949年,粮食总产170593吨,1978年,粮食总产量239902吨,年递增速度为1.18%。1983年,粮食总产量361672吨,年递增速度为8.56%。1988年粮食总产量444173吨,人均占有粮食371公斤。

几个年份粮食作物面积、产量、人均占有量
表12
年度项目194919551965197519831988耕地面积(万亩)184.99183.8186.29169.17167.17165.11总播种面积(万亩)333.5422.65286.69261.9292.1293.8粮食作物面积(万亩)占播种面积(%)平均单产(公斤)总产(吨)314.094.254170593395.4393.655217973276.2896.484231747249.895.491228363252.686.5143361672〖〗259.188.2171444173午季面积(万亩)单产(公斤)总产(吨)125.164657911169.924880962112.366472372105.2396100516〖〗115.85166191759123.7191236495其中小麦面积(万亩)单产(公斤)总产(吨)109.424549728〖〗127.934963319104.4664.56754599.799392449111.02166184512118.63193229069秋季面积(万亩)单产(公斤)总产(吨)188.8560112682225.5161137011163.9297159375144.5788127847136.75124169913135.4153207678水稻面积(万亩)单产(公斤)总产(吨)2.367918677.386547852.910028925.43182987712.123494231430.66351107633红芋面积(万亩)单产(公斤)总产(吨)36.1933365245.49954335250.531527690955.861468156852.791769304351.0413870662高梁面积(万亩)单产(公斤)总产(吨)49.99602983347.95643057131.62902855913.24863226.657952282.49741839大豆面积(万亩)单产(公斤)总产(吨)92.914743696〖〗63.9863.54066163.98674315358.86382239957.77462660938.855621757玉米面积(万亩)单产(公斤)总产(吨)0.3388292.4671.517655.2812365110.961621551人均占有量(公斤)344359248337〖〗371

三、经济作物
颍上经济作物种类有棉、油、麻、瓜、菜、果、烟、蚕、药、糖等十类。1961年,3.19万亩。1986年,达46.19万亩。1978年以前,以棉、油、麻为主,推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油、麻、瓜、菜始有较快发展。
棉花1984年以前,是指令性计划作物,绝大多数年份载培4万亩上下。1984年后,指令性计划取消,面积下降在2万亩以下。1963年前单产在10公斤以下,其后年份10~30公斤。1984年后,稳定在30公斤以上。1957年以前,种植中棉,引进“岱字15号”美棉后,很快取替了中棉。80年代前,栽培方式为一季春棉,80年代后,推广夏棉(小麦、油菜接茬播种或育苗移栽)。
油料种类有芝麻、花生、油菜,统称“三油”。1951年,总面积15.25万亩。“文革”10年,有8年在万亩以下。“责任制”后的1981年,又恢复到15.36万亩。1985年,猛增到35.71万亩。
(1)芝麻有单种、混种;春播,夏播,以夏播为多;黄豆地混种,不列为统计面积。年际播种面积和产量相差很大。1959年前,播种1.5万亩以上。1955年,达6万亩。1960年后,不到万亩,1975年仅300亩,1979年后,又回升到10—14.11万亩,亩产一般25公斤左右。大丰收的1979年,单产96公斤。芝麻的生理特征怕涝,产量低而不稳。
(2)花生建国后以沿沙(颍河)种植较多,春种或麦棵套种。1962年前,每年种植2~3万亩,总产超过千吨。1963~1979年的17年,有16年面积在万亩以下。1980年后,达万亩以上,近两年有发展趋势,种植区域也由沿沙扩展到润河、南照、耿棚等地。
(3)油菜50、60年代,年栽培2万亩左右,1962~1970年,有8年面积在500亩以下。1963年总产仅3吨。以白菜型和芥菜型品种为主,多秋、春直播。70年代开始推广甘薯型油菜和育苗移栽技术。1978年后,大力提倡“冬闲田扩种油菜”和推广小韩庄育苗移栽经验,面积扩大,到11万亩以上。总产菜籽在万吨以上。1985年达24万亩,总产2.1万吨。1988年,育苗移栽面积减少,直播晚种面积加大,造成越冬期大面积冻伤死苗,使油菜生产大滑坡。这年仅有4800亩,总产289吨。
麻类50、60年代以茼麻生产为主。70年代开始推广红麻,“责任制”后,形成较大规模商品生产。1985年,红麻面积猛增到31万亩,总产7.4万吨。因市场过剩价低,次年面积即下降到8.99万亩,近几年面积多在8~10万亩之间,年产红麻2万吨左右。颍上县为安徽麻类主产县之一。麻纤维经1983、1984年吉林、蚌埠麻纺厂检验鉴定:纤维支数为290—315支纱,强力高达54.6公斤。商品远销7省、市,同时出口到孟加拉、泰国、新加坡等国。
瓜类按用途分为两类:一是西瓜、甜瓜、酥瓜、面瓜等夏令消暑解渴的生食瓜果;一是南瓜、冬瓜、笋瓜、瓠瓜等熟食瓜。50年代,颍河湾出产的红、黄、白等沙瓤西瓜,曾销往淮南、蚌埠、合肥、南京、上海等地。南瓜、冬瓜至今仍有批量远销外地。人民公社期间“以粮为纲”,瓜菜生产常被忽略。但三年自然灾害期间(1959~1961年),提出“低标准、瓜菜代”,曾大种瓜菜。1960年,各类瓜菜种植总面积达19.8万余亩,对渡灾起很大作用。“责任制”后,瓜菜生产有较快发展。1987年后,西瓜种植面积年均超过4万亩,品种也有更新,优质、高产的杂交西瓜已代替原来栽培的土产瓜。
蔬菜种类繁多,解放以来栽培的有白菜、萝卜、胡萝卜、黄瓜、辣椒、茄子、豆角、洋葱、芫荽、菠菜、芹菜、窝苣、葱、蒜、生姜、韭菜、芥菜、梅豆、刀豆、菜豆、莲藕、茭白等。50年代,开始引种马铃薯、番茄,近年又引种甘蓝、四季豆、魔芋和多种杂交菜种。蔬菜生产的历程和瓜类大体一致,1972年前,农民自种自食,部分进入市场,每年种2~3万亩。1985年后面积猛增,年超过10万亩。出现了小荆庄、张庄、四里湾、张洋等种菜专业村和年收入万元以上的专业户,有些已形成区域规模:如杨湖区大蒜面积达1.5万亩,王岗赛涧乡超过千亩。渔业、城郊田藕超过千亩。杂交菜种普遍推广利用,保护地膜栽培面积超过万亩,塑料大棚发展到1500个,中、小棚正在普及利用。
水果有桃、梨、柿、桔、石榴、樱桃等乡土树种。下园桃和磨盘柿曾有盛名。1958年后,发展苹果和保加利亚葡萄。1986年,引进山楂和巨峰葡萄等树种,长期多以家前屋后四旁零星栽植为主。1958年,县在新庙花冲建800亩规模园艺场,各区和部分乡也纷纷建立园(林)场。其中六十铺、下园、耿棚、江口、陈桥、谢桥、夏桥等区、乡园(林)场栽植苹果、桃、梨等果树7000余亩,加上县园艺场、果园,全县成片果树面积达8000亩。后多荒废或改掉。1986年,县组织果树资源普查,全县有成片园1320亩,零星果树29万余株。1986年后,水果生产始有回升。1988年,全县有成片果园0.64万亩。
烟草历年只有零星小片栽植晒烟,产品进入集市贸易或自用。1949~1951年,面积在1.6万亩以上,以后面积减少。1982年后,恢复到千亩以上。1986年,年产量649吨。主产区在新集、江口一带。1982年,城郊、王岗、江口、谢桥、新集5区试种马里兰和白肋晾烟1008亩,当年遇连阴雨,产品质量低劣多无价值。1988年,第二次在新集、六十铺、江口等区、14乡试栽烤烟1320亩,县设烟草生产办公室,从外县聘烟师23名,试种获得成功,当年收购烟叶26吨。
蚕茧采桑养蚕为历年农村小项生产。主要利用乔木桑养蚕,总产量在20吨以下。1956年,开始推广蓖麻蚕。1958年,在城南三里墩建208亩地小蚕场(1961年停办)栽桑和饲养蓖麻蚕。当年全县产蚕茧55吨。1982年底,以江店区为重点,同时在杨湖等区发展扶桑养蚕,3年内共栽扶桑5054亩。1984~1985年,产茧69.9吨和88.5吨。1986年,蚕茧降价,伐桑还粮。
药材全县药用生物资源种类繁多,1984年,中药资源普查,共有684种,多为自然野生,人工种养的60余种。1958年,设中药材培植点2处,陆续引种白芍、白芷、生地、红花、甘草、贝母、南星、白扁豆、玄胡、桔梗、紫苏、白术等20多种,开始人工栽培。1973~1980年,白扁豆、白芍、玄胡面积稍有扩大。1974年,收白芍967.9吨。1970年,收玄胡19.78吨,白扁豆20吨。
薄荷生产曾兴盛数年,熬油设备供不应求。1983年,种植7500亩,收油44吨。1984年,种植6000亩,收油32吨。1985年,种植2.5万亩,收油130吨。这年外销不畅,生产下降。
野生半夏在国内中药界颇有声誉,称“颍半夏”,个大,粒圆、质坚、洁白、淀粉足、棕眼多。主产在夏桥、王桥、谢桥方圆数十里内。1974年,收购量达45.3吨。后随农业耕作栽培改进,引起生态条件变化,而生长量大大减少。
糖料种类有甘蔗、甜菜。甘蔗每年零星栽植,面积很小,只作生食,无加工。1958年发展甜菜。1959年中央农业部在颍上召开甜菜栽种现场会。1959~1960年,面积分别达到7000和5000亩。产量不高,仅能加工糖稀,后即停止发展。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