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颍上自然灾害主要有洪、涝、旱、虫、风、雹、霜、震等,八灾俱全,洪、涝为甚。自西汉初元五年(公元前44年),迄今2032年间,共发生洪、涝灾害123次。特点是:有一定的连续性、交替性、周期性,而且一年内,洪中有涝,旱、涝交替,春旱夏涝,晚秋又旱的规律。县内自然灾害,大部分是全县性的灾害,也有地区性的灾害和局部性的灾害。
一、洪涝
西汉
初元五年(公元前44年)汝阴慎县,夏及秋,霪雨连旬,坏民舍及流水杀人。东汉
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六月,汝阴慎县大水,伤稼。隋
开皇五年(585年)汝阴大水。唐
咸通元年(861年)大水溢,民罹其害。五代后唐
长兴三年(932年)诸州大水,颍尤甚。北宋
.Χ(969年)七月水害秋苗,民艰于食。
.λ哪(971年)六月水势涨溢,田畴禾稼尽坏。
.α(973年)六月水溢,淹民舍、田畴甚众。
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六月水溢,淹城门军营民舍。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九月霪雨不止,秋稼多坏,颍水溢坏堤。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五月颍水溢,坏堤及民舍。
淳化五年(994年)颍州,颍上县,秋雨水溢,禾稼皆腐。
治平元年(1064年)水溢害稼,民不聊生。
治平三年(1066年)颍州大水。
重和元年(1118年)江淮大水。
绍兴四年(1134年)颍州、颍上淮水溢。南宋
绍熙五年(1194年)大水,是年黄河夺淮。元
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大水。
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大水。
元贞二年(1296年)大水。明
洪武八年(1375年)黄河在开封大黄寺决口,颍河受灾20多年。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黄河决口由原武、开封入颍,为害38年。
正统二年(1437年)沙河水泛溢,街市民舍水浸者旬日,卧塌下尽鱼鳖,李黄门牌坊为之倾圮。
天顺四年(1460年)沙河大溢,民舍多没之,河东码头一空,始移河西立焉。
成化二年(1466年)大水浸城尺许,岁大饥,民死者半,斗米值白银乙钱。
成化十六年(1480年)秋,霪雨,谷粟无成,豆米多腐坏。次年大饥大疫。
正德十二年(1517年)夏大水。
嘉靖二年(1523年)夏大旱。秋霪雨连绵,数月,百谷无登,河水五经泛涨。冬月积阴无霁,六畜伤损殆尽。
隆庆六年(1572年)八月大水。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夏,久雨伤麦,颍水入城东门,深丈许,城半圮,庐舍禾稼一空,人畜漂没挂树间,树巅生根,冬大饥。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八月二十九日地震,淮颍水沸为灾。
万历三十年(1602年)五月大雨腐麦,秋大水。
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春荒,大疫,八月大水,陆地水深丈余,禾稼庐舍一空。
天启七年(1621年)五月大水,谷无遗种。
崇祯四年(1631年)六月大水。
崇祯五年(1632年)七月大水,霪雨两月,洪涛入东门,郊村人民淹死者甚众。
崇祯十四年(1641年)四月淝水溢,坏民庐舍。清
顺治五年(1648年)五月大水,淹没人畜无数,二麦冲去,人尽巢居。七月大旱,禾稼不登。
顺治六年(1649年)六月淮水溢,坏民田庐。
顺治十一年(1654年)大水。
顺治十二年(1655年)春,霪雨弥月不止,大水泛涨,二麦收不及半。六月大旱。
顺治十三年(1656年)春,水灾。六月旱。
康熙元年(1662年)九月,颍上大水。
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秋大水。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霪雨无麦,颍水入城东门,岁饥。
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水灾。
雍正五年(1727年)秋七月水灾。
雍正十三年(1735年)秋,水灾。
乾隆元年(1736年)秋,水灾。
乾隆四年(1739年)颍水入城东门。
乾隆六年(1741年)秋,大水。
乾隆七年(1742年)七月旱,八月大水。
乾隆十年(1745年)秋,水灾。
乾隆十一年(1746年)大水。
乾隆十二年(1747年)水灾。
乾隆十三年(1748年)五月,水伤麦。
乾隆十四年(1749年)五月,水伤麦。
乾隆十五年(1750年)水灾。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水灾。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水灾。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大水至县城东门。是年河决。
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大水至县城东门。是年河溢。
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大水至县城东门。是年河溢。
道光十二年(1832年)河溢,大水,庐舍漂没过半,九月地震,岁饥。
道光十三年(1833年)岁荐饥,斗米两千钱,饿殍载道,秋大水。
道光十四年(1834年)大水。
道光十九年(1839年)河溢,大水。除夕雷震。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河溢,大水,大风。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河溢大水。
同治五年(1866年)秋初霪雨连旬,沙河水涨,禾稼俱空,岁饥。
同治六年(1867年)水灾。
同治七年(1868年)河溢,大水。
光绪九年(1883年)夏秋之间,雨多淮涨,淮滨、阜阳、颍上等七州县低洼田地悉被淹没,灾民流离。
光绪十三年(1887年)8月郑州河决,黄流南趋,浸入沙、淝、茨、涡等河,阜、颍、太、凤灾民342255人。
光绪十四年(1888年)黄泛继续,岁荐饥。
光绪十五年(1889年)水灾,岁荐饥。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水灾,岁大饥。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秋,大水,岁荐饥,饿殍载道。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夏,大水,岁荐饥。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夏,大水。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夏,大水。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夏,大水。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夏,大水,岁大饥。
宣统元年(1909年)六月六日,连降大雨,河水涨,堤破,淮水为灾,秋禾无收。
宣统二年(1910年)五月,连雨三昼夜,积涝成灾,夏、秋大水,岁荐饥,饿殍载道。中华民国
民国元年(1912年)夏,淮水溢。
2年(1913年)夏,淮水溢,秋大旱。
3年(1914年)小麦扬花,霪雨成涝,伤麦,岁饥。
5年(1916年)5月上旬,阴雨成涝。晚秋被淹。
10年(1921年)久雨成灾,淮堤溃决,沙河溢,全境受淹倒塌房屋6万4千余间,淹死52人,午季仅收两成;秋季全淹。
11年(1922年)7~8月霪雨,受涝面占50%。
13年(1924年)夏,淮、颍河水溢。
14年(1925年)夏,淮水溢。
15年(1926年)夏,霪雨,大水,岁饥。
20年(1931年)大水两月余,全县受灾面积37万亩,受灾人口216153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2%,死亡2870人,淹倒房屋28675间,漂没牲畜437头,财产损失总额359195元。
27年(1938年)河决,大水,黄泛为患,岁饥。
28年(1939年)河决,大水,颍左,岁荐饥。
29年(1940年)河决,大水,县西北境荐饥。
30年(1941年)河决,大水,县西北境,荐饥。
33年(1944年)夏,黄水暴涨,济北支堤溃决,江刘,江东,汤谢等乡受灾惨重。
34年(1945年)秋,因阜境口枣堤溃决,影响县内济北堤失效,惨遭巨灾。
37年(1948年)春涝、秋旱,黄豆减收五成。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夏,雨量集中,水位超过1931年0.5米。加之,虫害为患,午、秋两季农作物连续失收,受害面积15.4万亩。
1950年6月下旬进入汛期,6月21~7月13日,连降大雨、暴雨。其中:6月26~7月20日,降雨656毫米,河水上涨。7月23日,淮河南照集水位27.0米;颍河新河口7月18日水位达24.8米。全县132个乡镇,受灾113个乡镇,1568个行政村,40万余人。耕地全淹的121万亩,半淹的20万亩,倒房14.4万余间,死亡62人(淹死38人,砸死24人)。10月6~25日又连阴雨,大水后补种的绿豆、荞麦生芽霉变,全县减产1298万公斤。
1952年5~7月干旱,8月大雨,内涝成灾,成灾面积44.4万亩。
1954年6月少雨,7月2日连降大雨、暴雨,7月4~5日,各河水位陡涨,沿淮各洼地,先后漫决行洪。7月6日,淮水从垂岗西柳沟口处灌入八里河、第三湖、五里湖及曹沟、池沟内。7月17日颍右朱土楼溃决,洪水漫流,箭井岗、宋洋、邢洋、西十八里铺、淮上公园、县城四郊,均陆地行船。7月20日后,淮北大堤禹山坝溃决,毛集焦岗湖闸被洪水冲倒,淮水漫延由西淝河、济河、浊沟、花水涧、老墩沟逆灌西上,祸及颍左、颍右大片低洼地农田。当年淮河各地水位:南照28.4米,润河28.1米,正阳关26.6米,颍河新河口27.0米。全县受洪、涝、渍面积1669069亩。
1955年6月下旬~8月24日降水集中,沿淮3个区6个乡行洪。湖洼积水不能排泄,酿成内涝成灾面积17.4万亩。
1956年6月4日前小麦收割,未及脱粒,大雨、暴雨45天,降雨量840毫米,淮水急涨。6月8~11日,沿淮南润段、润赵段、赵庙段和庙垂段等洼地行洪漫决。淮河洪峰水位:南照27.6米,润河26.8米,超过当地历史最高水位0.2米,集西溢水漫岗北下。沿淮5个区16个公社,85个大队,789个小队,54万亩农田淹没,并有23个公社,212个大队,2102个小队的24万亩土地遭涝、渍灾害。
1969年9月下旬连阴雨达10天,降水120毫米左右,湖洼地遭受渍涝,红芋有不同程度的坏烂。
1970年夏局部内涝,9月降雨16天,雨量达204毫米,由于阴雨持续时间长,土壤水分饱和,湖洼红芋普遍遭受渍涝,造成坏烂,减产一般达30%。黄豆、棉花减产20~25%。
1971年6月3~19日降雨11天形成烂场雨,沿淮雨量最大达238.6毫米,特别是6月9~16日连续降雨8天以上,影响小麦收割脱粒,使绝大部分已收割的小麦烂在场上,麦垛漏水生芽,发生霉变。6月3日后连续降雨,淮河上游和大别山也降大到暴雨,至淮河水位急剧上涨,润河集水位涨到26.6米,润赵段、唐垛湖等行洪区先后行洪。
1972年6月18~30日降水238.6毫米,到7月10日降雨量326.9毫米,受灾面积48.32万亩。
1973年4月8~5月7日春雨连绵,降水达210毫米,高地小麦受渍,洼地小麦受淹,成涝。秋大旱。
1975年特大水灾,年降雨量1313.5毫米,受河南大水下泄的影响,8月18日,颍河(新河口)水位23.3米,超过保证水位1.7米,超历史最高水位0.9米。沿颍、淮河围堤决口47处,受淹面积100余万亩。两次行洪倒塌房屋42567间,水围1107个生产队。特重灾:炸坝行洪527个生产队,18571户,87990人;重灾:1283个生产队,46487户,209711人;轻灾:1681个生产队,51946户,220495人。解放军派出33218舟桥部队支援抗洪抢险。
1979年夏、秋多雨,使高地作物受渍,湖洼受涝。全县成灾面积24.1万亩。
1980年夏多雨,遭受洪涝,成灾面积80.6万亩。
1982年降雨量1256.6毫米,7月上旬末入汛,7~8月连续降雨40天,降水量达817.7毫米,淮、颍两河第一次洪峰轮换交替,第二次洪峰首尾相接,几乎同时发汛。南照水位28.4米,超过1954年水位;鲁口孜26.5米,为历史上第一位;新河口27.5米,仅次于1975年水位。由于外河水位高,内涝无法排出,形成“关门淹”,洪涝夹攻。中共中央派解放军33567部队和33453部队3000多名指战员以及省军区派出的工程兵和舟桥部队,来颍支援抗洪抢险。全县受淹地亩189.4万亩,其中行洪的221500亩,内涝绝收的667600亩,仅八里河区就达9万余亩。县境40多个湖洼地区一片汪洋,较低的庄台被水浪摧毁,房屋倒光,损失房料5万余根,粮食390万公斤,家具、农具16万余件。
1983年7月1~24日降雨264.4毫米,由于持续时间长,地面径流小,土壤水分逐渐饱和,大多数田块积有花皮水,洼地积水成涝。10月4~26日,降雨15天左右,普遍发生秋涝。沿淮低洼地区普遍积水,红芋遭受渍涝。已切的鲜红芋片霉烂,棉花烂桃,损失严重。成灾面积54万亩。
1984年6月12~15日全县出现特大暴雨,13日雨量达220.7毫米。全县受涝面积75.5万亩,其中午季作物62万亩(绝收20万亩,严重受涝的42万亩),春播作物13.5万亩,鱼塘漂串6.4万亩,损失小麦7500万公斤,冲毁桥涵151座,高压电路5条70公里,通讯电话线路150公里,公路7条240公里,被水围困的村庄1598个,倒塌房屋8804间。9月6~11日,全县范围再次出现大暴雨,时间长,雨量为历年同期所没有。淮河水位超过了夏季汛期最高水位,内涝成灾严重。粮食作物受灾面积99.6万亩,其中绝收的41.4万亩,受涝的58.2万亩,损失秋粮1亿公斤,经济作物绝收11.1万亩。后期雨水偏多,推迟小麦适时播种。
1987年3月6~9日连降大雨达85.6毫米,县南部庙台乡95毫米,由于降水多而集中,造成唐垛湖、秋稼湖、孔王李三湾、小润河一带受淹小麦约4万多亩。7月18~21日,普降大到暴雨,润河集降水达136毫米,造成严重内涝,受涝面积7.2万亩。7~8月间,淮河上游出现5次大到暴雨,淮河水位猛涨,于7月8日、23日、8月9日、26日、31日先后出现5次洪峰,除润赵段行洪堤因堤防标准太低,于7月23日漫堤行洪外,南润段、秋稼湖、唐垛湖在超过行洪水位1.0~1.5米情况下,均未破堤行洪。但受淹受涝面积仍达23.5万亩,其中减产5成以上的2万亩,8成以上至绝收的14万亩(包括润赵段漫堤行洪2万亩),秋稼湖、唐垛湖在第四、五次洪峰期间,虽未破堤,但形成了6万多亩内涝。

二、旱灾隋
开皇九年(589年)河、淮数百里,水涸无鱼。唐
永徽四年(653年)秋旱甚,地赤,二麦遂枯,百姓乏食。
总章元年(668年)江淮大旱,饥。
大和八年(834年),江淮大旱。
咸通二年(861年),江淮旱。宋
治平元年(1064年)春雨不降2月余,麦死过半。
元元年(1086年)旱,夏秋之谷既微,冬又不雨,苗多枯萎。
大观三年(1109年)大旱。
嘉泰元年(1201年)两淮旱,饥。明
成化十七年(1481年)夏,5月大旱。
嘉靖二年(1523年)夏大旱。
万历十五年(1587年)秋大旱。
万历十六年(1588年)淮竭。
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秋大旱。
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秋、冬大旱。
天启四年(1624年)5月大旱、蝗,斗米千钱。
崇祯十三年(1640年)5月大旱、蝗。清
顺治四年(1647年)7月旱。
顺治五年(1648年)7月旱。
顺治九年(1652年)6月大旱,禾稼皆枯。
顺治十二年(1655年)6月大旱,禾稼尽枯,颗粒无收,农无以耕。
顺治十三年(1656年)6月旱。
康熙二年(1663年)旱
康熙三年(1664年)春、夏无雨。
康熙七年(1667年)旱、蝗。
康熙十三年(1674年)6月旱。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春、夏旱。
乾隆七年(1742年)7月旱。
乾隆五十年(1785年)大旱。
咸丰六年(1856年)秋大旱、蝗。
光绪三年(1877年)夏旱。
光绪十三年(1887年)夏旱。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大旱150天,麦种干土中。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秋旱,8月全月无雨,黄豆枯死。中华民国
2年(1913年)晚秋旱,黄豆多半枯死。
3年(1914年)3月至午收后70天无雨。
4年(1915年)5~7月大旱70余天,红芋没插,黄豆未种。
6年(1917年)秋旱,作物减产。
8年(1919年)秋旱,作物减产。
12年(1923年)6月后雨少,夏、秋大旱,秋减产7成,高地无收,小麦种干土中。
14年(1925年)6月15日前大旱。
16年(1927年)5~7月大旱60天。
37年(1948年)秋旱,黄豆减产5成。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0年大汛前,6月中旬起,月余未下透雨,黄豆不能播种,秫苗等春种作物枯黄,干旱严重。
1951年春旱。
1952年初夏旱,6月9~7月1日降水1.4毫米,黄豆无法播种,旱情最重。
1953年夏、秋大旱成灾。
1954年大水后秋旱。
1955年初夏干旱严重,秋抗旱种麦。
1956年洪水后抗旱种麦。
1957年夹秋旱。
1958年旱,成灾面积7.68万亩。
1959年伏旱,夹秋旱,6月中旬~9月中旬百日大旱,成灾面积36万亩。
1960年伏旱,夹秋旱,8月只降水2毫米,粮食作物减产。
1961年旱灾面积8.75万亩,灾情严重的成片死苗无收。
1964年7月局部伏旱。
1965年5月下旬~6月29日,降水量20毫米,夏秋作物不能适时下种。
1966年特大干旱,年降雨量389.8毫米,是解放以来降雨最少年份,从7月11~11月10日,连续干旱133天,其中百日几乎滴雨未落。全县145万亩农作物受灾,县境淮、颍河断流,八里河干枯见底,大部分沟塘开裂无水。
1968年夏初干旱。
1969年沿淮洼地行洪后,秋、冬旱,影响种麦。
1970年局部受旱。
1971年汛后旱。
1972年4、5月旱。
1973年年降水量734.3毫米,8~12月降水量98.6毫米,其中8月3日~9月3日降水量3.1毫米,雨量集少。139万亩晚秋,有120万亩受旱,黄豆落花枯萎,卷叶掉荚,棉花死叶脱蕾脱桃,小麦抗旱下种。
1974年旱灾,小麦下地久旱不雨,次年2月13日方降雨雪。
1976年年降水量485毫米,大旱,受灾面积58.7万亩,成灾面积48万亩。7月初到10月中旬雨量偏少,最高气温35度,达21天,全县55个公社357个大队受旱。
1977年伏旱,面积36.9万亩。
1978年特大旱灾,旱灾面积133.8万亩。年降水量481.5毫米,4~10月降水量323.6毫米,比常年同期少400毫米,致使沙河断流,沟塘干枯,小麦推迟到11月份播种。
1979年雨水不均,断续干旱,成灾面积23.1万亩。
1980年冬旱,成灾甚微。
1981年伏旱,大豆减产过半。
1984年旱灾面积0.6万亩。
1985年旱,成灾面积20.6万亩。
1986年全县受旱面积17.7万亩。8月7~9月6日31天降水0.4毫米,冬季降雨26毫米,较常年同期少60%,据调查一类苗占9%,二类苗占12.3%,三类苗78.2%。
1987年秋旱,9月份共降水10.7毫米,其中9月15~10月11日仅降雨8.9毫米。
1988年大旱,全年降雨721毫米,其中6月份降雨仅12.7毫米,是常年平均降雨量131.5毫米的十分之一,而蒸发量高达176.7毫米,高温少雨延至7月24日。春、夏作物有121万亩严重受旱,其中基本旱死的16.5万亩,受旱缺苗的93万亩,种后未出苗的11万亩。
三、虫灾唐
咸通九年(868年)江淮蝗。明
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飞蝗蔽空,稼、黍、树叶食尽。
天启四年(1624年)飞蝗蔽天。
崇祯十三年(1640年)旱、蝗,禾稼不登,斗米千文,人相食。十二月大雪。
崇祯十四年(1641年)四月大疫,秋末始止,士民死者过半,青蝇大如枣,飞蔽天日,丁尽户绝者无数。清
嘉庆四年(1801年)蝗。
咸丰六年(1856年)蝗。
咸丰七年(1857年)四月雨雹,蝗蝻入城;五月大疫,人死过半,白骨遍野。岁大饥,食树皮野谷殆尽。
咸丰八年(1858年)岁荐饥,人相食,蒿菜遍地,狼入境,兔成群,不避人,飞蝗蔽天。
咸丰十年(1860年)蝗。
咸丰十一年(1861年)蝗。中华民国
32年(1943年)夏蝗,谷子、高粱、玉米,被夏蝗吃光,秋起跳蝻,盖地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1~1952年唐垛湖蝗虫大暴发,每平方公尺蝗蝻1000~2000头,多达5000头。县成立灭蝗指挥部,动员组织半岗、两河(今王岗)、城郊、六十铺、杨湖5个区,民工7000余人,在唐垛湖安营扎寨,用“人海战术”先挖蝗蝻后捕打。
1952年小麦发生吸浆虫,危害严重。
1957年蝗虫大发生。
1959年在唐垛湖大唐台子建临时飞机场,并设立蝗虫测报站,配备蝗虫侦查员。
1962年在颍城东九里墩建一永久飞机场,每年均有1~2架飞机在各大蝗区进行灭蝗,小片蝗虫用人工药械捕灭。进入70年代,全县蝗虫基本消灭。
1964年红芋天蛾大发生,47万亩红芋叶食殆尽,灾情之重,历史未有。
1967年和1972年两年粘虫大发生,面积均达80万亩左右,平均密度每平方米60~80头。未经防治的麦田,麦叶吃光,咬掉穗,后成群移害高粱、玉米幼苗。
1983年六十铺、新集、江口、谢桥、陈桥等区,出现大面积豆天蛾,减产50%。
1985年全县85万亩小麦受吸浆虫危害,小麦减产4500万公斤。
1986年是小麦吸浆虫大发生年,成灾面积110万亩。
1987年小麦吸浆虫危害面积95万亩,据抽样检查,长10厘米、宽10厘米、深20厘米,平均有虫14.5头,最高的97头。
1988年全县80万亩小麦发生吸浆虫危害。
四、风灾后汉
延光二年(123年)三月丙申,大风拔木,人皆异之。明
弘治十七年(1504年)五月十二日午,飓风大作,自西而来,其猛烈可畏,昼亦为之晦,船多漂没,夜分乃止,是年大饥、疫。
嘉靖元年(1522年)七月二十四日,大风拔木,禾尽偃,岁饥。
万历三年(1575年)七月二十日,大风自西来,倾城垛。
万历十二年(1584年)元月初八日,大风拔木。
万历十八年(1590年)三月初三日,大风折树,屋瓦吹飞,城廓皆动。
万历二十九年(1599年)除夕,黑雾黄风,白昼若晦,火变异常,合邑惊怕,罔知所措,西关延烧,数百家失散,罹火难者,不可数计。清
嘉庆八年(1803年)除夕,大风拔木。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十月十五日,大风拔木。中华民国
21年(1932年)大风18次。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6月新六区林拐乡,出现龙卷风,场上已脱粒的小麦和麦稂,被卷上天空。
1953年5月12日中午新集区沿颍河地区,受龙卷风袭击,毁房1913间,其中屋顶刮光568间,折树846棵。刘海乡李郢村附近河面停泊的临泉民船,船民曹孝先父子被风刮入河中淹死。
1956年7月长林出现龙卷风,将停靠湖面的小船卷入空中,落在几百米外的陆地上,沿湖地区的房屋、树木,损失严重。
1964年7月31日,龙卷风从霍境的陈大郢方向进入县境,经赵集区的关屯、汪塘北上,纵穿县境的耿棚、城郊、江口等区,受其危害的有10个公社、32个大队,173个生产队,毁屋2285间,倒塌149间,砸死5人,伤51人,受损农作物14994亩,秫秫尤甚。
1972年4月18日,六十铺、红星、南照、润河出现龙卷风。六十铺受灾274个生产队,毁屋31693间,倒塌房屋110间,伤1人,折树6千余棵,受损农作物3229亩;南照公社六里台大队355户,毁房543间;润河六庄寺毁房7600间。
1972年6月14日下午,陈桥、谢桥、芦桥、江口、六十铺、新集等公社20个大队、262个生产队遭受风雹袭击,受害农作物16709亩,毁房33880间,倒33间,伤5人,折树65039棵,柴草334.6万公斤,较严重的是陈桥、新集两公社。
1972年7月26日,陈桥、谢桥公社遭受龙卷风,风力达12级。毁屋19885间,严重的10123间,倒塌的104间,陈桥中学3尺粗的大树连根拔起,公社礼堂围墙刮倒,医院屋顶刮光。
1982年7月4日江口、新集、城郊、渔业等4个区社,遭受龙卷风袭击。这次龙卷风始于阜阳杨楼,由江口乌江公社进入县境,自北向南,经新集区老家公社,城郊区淮颍、保丰、花园、颍河、潘郢到渔业公社,以潘郢、渔业为重。受灾面积1.6万余亩。渔业马庄村附近电杆,一次被刮倒46根;新庄大队社员王荣芳的9岁女孩,被刮到湖里,第二天才找到。
1984年7月13日下午6时许,陈桥区陈桥、宋井两乡9个村受龙卷风袭击,刮毁房屋539间,刮断树木1240余棵,作物受害6000亩。
1984年8月8日城关、城郊遭受龙卷风影响,县石油公司围墙、供电局一台变压器、四里湾小学、县农科所房屋被刮毁。
1985年5月12日县电视台发射天线被龙卷风刮断。
五、霜冻清
康熙十七年(1678年)春,陨霜伤麦。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3年4月12日,出现晚霜冻害,当时小麦普遍孕穗,由于春雨少,土壤缺墒,小麦受冻后,植株上部枯死,有些麦田被抄掉,未抄的小麦,从根部再发芽、拔节、成穗、开花、结实,但减产50—80%。
1960年4月1日,出现晚霜。
1961年,4月8日夜~9日晨,出现霜冻,受灾面积50万亩。
1962年4月14日,出现霜冻,气温-0.5℃。
1980年4月14日,出现霜冻,由于当年春雨多,土壤好,空气温度大,小麦冻伤较轻。
1987年11月27日,冻雨,48小时,日平均温度下降15.2度。大面积的大白菜冻坏,六叶一心的油菜12万亩,全部冻死;六至八叶一心的油菜死亡率60%。
六、雪灾明
弘治六年(1493年)九月二十五日,大雪,至次年二月终始霁。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大雪弥空,百鸟饿死。
天启元年(1620年)大雪深丈许,路止人行,冻死甚众。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4年12月24日——1955年1月4日,普降大雪,达73.3毫米,持续11天。一般道路积雪0.3—0.7米,河水冻封,交通堵塞,气温骤降至-19.3℃,不少房屋倒塌,人畜冻伤甚多。
七、雹灾明
万历三十年(1600年)五月初四日,雨雹大如卵。
万历三十四年(1604年)九月,桃杏开花,雨雹。清
嘉庆十四年(1809年)三月,谷雨前一日大霜,越二日,雹巨如卵。
同治八年(1869年)四月,雨雹,大如鸡卵。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2年6月7日,耿棚、南照、汪赵3个区,15个乡,144个村遭受风雹,毁屋8292间,死1人,伤10人,伤牲畜3头,受损农作物3846亩,毁树木13255棵。
1955年5月3日夜,六十铺区的九宫、吴庙、马富、五十铺、新集区的刘海乡,以及耿棚区所属的8个乡,遭受冰雹袭击,受灾面积午季36112亩,春播作物36989亩。降雹持续20分钟,地面积雹4指厚,最大雹体如碗口。宁大庄宁茂国、周兰英、余得和、耿子祥4户,房屋被打通,冷雹落入房中。
1964年6月4日,城郊、耿棚、垂岗、南照4个区19个公社,遭受冰雹灾,面积54076亩。
1969年6月19和20日,谢桥区的土楼,岗店区的黄坝,杨湖区的杨湖,先后出现冰雹,雹体一般如蚕豆,大的如鸡蛋。杨湖降雹持续10分钟,雹体大约碗口,地面积雹20厘米厚,较严重的何岗、杨岗、杨湖,树枝被打断,树皮被砸脱落,有些鸟雀、塘鱼被砸死,农作物损失,个别人畜有伤。
1973年5月上旬、7月26日,陈桥、谢桥等地先后3次遭受风雹,受损农作物77565亩,毁屋85228间,倒塌125间,折树93181棵,损失粮食231500公斤。
1974年6月2日,陈桥、谢桥、江店、杨湖、王岗、半岗、红星、南照等9个公社、135个大队、1389个生产队,遭受历史罕见的风雹灾害,受灾面积27.71万亩。风雹持续13~25分钟,雹体小如指头,大似鸡蛋,地面积雹2寸多厚,砸伤18人。
1974年6月17日,沿淮红星、南照、润河、半岗、刘集等公社,遭受风雹危害,毁屋16892间,折树189700棵。
1979年6月8日下午6时至夜间,新集、六十铺、西十八里铺、下园、夏桥、耿棚、谢桥等公社,127个大队、1137个生产队,遭受风雹灾害,已割小麦被风刮跑,未割的30万亩小麦被打落籽,每亩减产20~30%;春播作物受损5.1万亩,较严重的邢洋大队的1000亩棉花,被砸断90%。全县毁屋127572间,倒塌324间,砸死1人,伤2人,折树98295棵,损失粮食370万公斤。
1986年8月5日下午17时20~45分,南照区的红星、陈店、南照乡;八里河渔场的崔台、黄刘、韩郢乡;新集区的余塘乡;润河区的洪庄湖乡、盛堂乡;六十铺区的马桥乡;耿棚区的潘庄等6个区11个乡,受到不同程度的雹灾,雹体平均直径3厘米以上,最大的重1.8公斤,风力8级以上,受灾农作物13.6万亩,其中绝收的3.2万亩,毁屋9418间,其中倒塌231间,折树89780棵,大牲畜伤亡101头,家畜3821只,死1人。
八、地震晋
惠帝四年(294年)十一月,地震如雷,邑人惊异。明
成化十六年(1680年)春颍州、颍上县地震。
嘉靖三年(1524年)正月初一夜,地震、岁饥。
万历十年(1582年)地震。
万历十三年(1585年)四月地震。
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地震,河水俱沸。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八月二十九日己时,地震,河沸渠潦,水溅途。
崇祯十六年(1643年)十二月初三日丑时,地震有声,自东北来,床屋皆动。清
顺治九年(1652年)二月十五日丑时,地震自西南起,红光遍邑,人畜皆惊,屋宇摇动,河内船只颠覆无数。
雍正八年(1730年)八月十七日,地震。
道光十二年(1842年)九月,地震有声,屋宇有至倾覆者。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二月二十八日,火光遍野,数日始灭,五月十三日地震。中华人民共和国
1969年2月28日利辛县胡集附近发生4.2级地震,震中裂度5度强,波及阜阳、颍上境内。
1972年6月11日20点31分,发生2级地震,7月18日又发生2.2级地震。
1975年颍上县的半岗,涡阳的石弓、亳县的张集、阜南、临泉附近等,均发生多次小震。
1976年在南照等地发生10余次小震。
1984年2月17日,利辛板集发生2.9级地震,波及阜阳、颍上境内。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