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县体育设施民国16年(1927),在南关外建设体育场,占地约30亩,场内仅有露天主席台和跑道,主要为驻军操练和召开大型会使用,县召开的运动会在此举行。
建国后,在县城中心县公署旧址建设体育场,占地约20亩,取名人民广场。场内建有露天主席台,设木质兰球架两付,排球网架1对,单、双杠、木马、秋千、浪船和跳高、跳远沙坑。1959年因场地狭小,在城南张菜园建设新场,占地约70亩,场内设有400米标准跑道,有木质兰球架两付,足球场球门,单双杠、跳高、跳远沙坑,有草房9间。太和县第一届运动会、阜阳地区第一届田径运动会均在此举行。1961年纠正“一平二调”共产风,将此场土地全部退还生产队。1962年11月,又于小南门外人民路西侧重建一座小型体育场,场地7亩,设有灯光球场1座,水泥地面,炮式钢质兰球架两付,乒乓球室3间。因场地狭小,仅限于兰球活动。为发展体育事业,1985年开始筹建新体育场。场址在健康路南侧,计划设三大球比赛场地和游泳池等。
二、学校体育设施建国前的学校体育设施,多是因陋就简。抗日战争时期,县城中学只能设一付兰球架和单、双杠等简单设备。
建国后的1951年,太和只有1所初级中学,操场面积20亩左右,场内也只有一付兰球架。1952年,周阶平调核校任专职体育教师,争取学校领导重视,发动学生自力更生,修建350米跑道和沙坑两处。以后又在田介生老师指导下,自制和购置一批体育器材,计有兰球架8付,7级跳箱两个、平衡木两座、平台1座、平梯1座、爬竿、爬绳、吊环联合架各1座、排球网架两付、倒立架50付、撑杆跳高架1付、接力棒10根、跨拦架50支、跳高架2付、单杆4付、双杠6付、足球门1付,还购买了铁饼、铅球、手榴弹、标枪、体操垫、踏跳板等。满足了当时体育活动的需要。50年代的城关一小,体育设备也比较完善,有操场5亩,跑道300米,木质兰球架两付,乒乓球台6付、体操垫两块和一些小型器材。其他城乡中小学,都有固定操场,兰球架和少量体育设施。60年代以后,因受三年自然灾害影响,体育设备很少增加。“文化大革命”期间,大多数学校体育设备荡然无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百废俱兴,学校体育设备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