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中医解放前,太和人民的疾病防治主要依赖中医中药。当时的中医大都在城镇开设药铺,坐堂行医。县城以万森堂、三多堂、盈丰谦三家声誉较高,他们不仅有医术较高的中医坐堂治病,还炮制膏、丹、丸、散等中成药出售。在城乡中医中,有不少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名医,他们救死扶伤,怜贫惜老,至今仍为乡里所传颂。
建国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祖国医学的继承和发展,使中医中药不断发展壮大。1985年全县中医有437人,中药人员57人。其中1974年~1980年晋升中医、药师的75人,中医、药士39人,中药剂士28人。建国后,几位著名老中医张仲田、王和生、曹朗斋、李谦和等相继去世,但他们生前都带有生徒,后继有人。太和目前中医机构有县中医院,县人民医院中医科和以中医为主体的乡卫生所。
太和县中医院1958年6月由原城关卫生所扩建而成。当时有工作人员16人,租房20余间,设病床20张,资产1.6万元。1985年工作人员发展到124人,其中医务人员98人(内有中医中药人员48人,西医13人,护士19人,其他技术人员18人),管理、工勤人员26人。设病床190张,其中骨科68张,内科55张,外科43张,妇产科12张,其他12张。资产总额达40万元。1983年新建门诊、病房3层楼两幢,面积4480平方米。设有内、外、妇、骨、眼、喉、针灸、放射、检验、心电图等10个科室。医疗设备不断增加,主要有:X光机5部、显微镜2台、心电图机1部、A型超声波1台,恒温、干燥、冰箱各1台、综合手术床2张。
骨科是中医院建院以来的重点科室。1959年,由本籍祖传骨伤科医师张仲田(另有传)开设,到1983年,骨伤科医生增到17人,平均每年诊治病人4万多人次,求医者遍及全国各省、市。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治愈率达90%,有效率达100%。
1974年以来,政府为扶植县中医院,累计拨款76万余元。
县人民医院中医科:建于1956年,当时从集体医疗单位吸收一批地方名医开展中医门诊。其后经带徒、院校分配、进修等渠道,力量不断充实。1983年设有中医门诊、中医病房、中药调剂室、中药库。1985年就诊人数42728人次。
乡卫生所建国初期,全县各集镇以中医为主体组成联合诊所,1958年大都改为乡卫生所。1985年全县有乡卫生所61个,医务人员324人,大都是中医,担任着基层防病和治病的任务。
二、西医民国时期,太和仅县城、旧县、原墙、税镇有几家私人开设的西医诊所,他们只能治疗常见的小伤小病,能做肌肉、静脉注射,少数医术较好的也只能达到医士水平。常见的阑尾炎,也要到怀远外国教会医院手术治疗。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曾在县城设置太和卫生院,工作人员5人,设备简陋,而且只给公务人员看病,不对外营业。
建国初期,太和没有西医师。到1985年,全县已有西医师118人,药师4人,护士师12人,检验师5人,医士114人,放射技士28人,技师7人,护士131人,助产士37人,药剂士32人,检验士24人,其他医务人员615人。全县以西医为主体的医疗机构有县人民医院和区、镇(乡)卫生院33个。
太和县人民医院1950年筹建。1951年有工作人员20人,病床20张。1985年医务人员增加到235人,其中主治医师8人,医师(士)66人,护士(师)75人,医技师(士)20人,门诊部设有急诊室、中医内外科、西医内外科、五官、妇产、检验、放射、针灸、心超室、理疗室等。住院部设有普内科、普外科、小儿科、中医科、传染科、骨外科(包括脑外、胸外、泌尿)、妇产科、五官科、手术室、供应室和急诊观察室等。床位共322张。主要医疗设备有心电图机3部,超声波诊断仪2部,超声多普勒1部,400、200、50毫安X光机各1台,综合手术床3台,万分之一平析天平2架,心脏监护器1部,电动呼吸机2部,水箱、恒温箱6台,骨科牵引床3张、综合产床1台,无影灯3台,高庄灭菌器2台,显微镜5台,大型蒸馏器2台,救护车1辆。该院除做一般手术外,已能开展甲状腺肿癌切、肾摘除、脾切除、肝破裂修补、肺叶修补、胆囊摘除、断指再植等手术。近几年每年手术量达1300例以上。据1974年至1985年统计,平均每年门诊量14.3万多人,年住医4890人。医院主要建筑:门诊楼2240平方米,病房楼3200平方米,传染科351平方米,制剂楼334平方米,职工宿舍楼4200平方米,办公楼300平方米。1974年至1985年,政府为该院拨款225万余元。
区、乡(镇)卫生院全县有15个区(镇)卫生院,18个乡(镇)卫生院,共有医务人员1139人,设病床1012张。各院都设有西医内、外科,妇产科、五官科、中医科等科室。各院都配有X光机和显微镜。总计有30—50毫安X光机36部,显微镜36台,有9个区卫生院有心电图和A型超声波机。半数以上卫生院可做下腹部外科手术,原墙、倪邱、李兴、坟台、赵庙、洪山、三堂等卫生院能做上腹部手术。政府为扶植区、乡卫生院,1974年以来,共拨款512万余元。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