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教师队伍
民国20年(1931),太和有小学教师178人,中学教师11人。民国36年,有中小学教师521人(塾师未统计在内)。
民国时期学校教师一律实行聘任制。上级任命校长,校长聘任教师。校长和教师都有选择权。校长在聘书上写明所任年级、学科、每周教学时间(包含批改作业)和月薪多少。聘期一般为一学期(按半年计酬),到时自动解聘,连聘连用,不聘不用。教师也可以不受聘,另选别的职业和学校。
抗日战争后期,初中以上毕业生增多,境内出现争当教师的现象,常有几人合伙出资,举出一人到教育局买校长,校长买到,出资者都能聘任为教师。
解放后,对教师实行选用和分配制度。从1948年开始,境内出现公立和民办两类学校,公立学校由教育局(科)直接分配教师,民办学校由各区自行选用。公立和民办教师的来源,主要是社会知识青年和民国时期的教师。1952年以后,教师来源主要靠上级政府分配的各级师范毕业生。1952年,政府将全县两千余名民办教师转为公立教师,小学全部实行公办。这一措施对小学的巩固起到保证作用。缺点是一律承包,泥沙俱下,许多不称职的教师也都包了下来,不能保证教学质量。为此又采取整顿办法。1954年以后,陆续将一批不称职的教师下放农村生产和转移工作部门。
1963年,实行“两种教育制度”,大办耕读小学,缺额教师全部聘用民办教师(又称耕读教师)。1965年,全县教师为4548人,其中民办教师有1227人。
1970年以后,中小学迅速增加,教师严重缺额,每年都从回乡,下放知青及转业军人中聘用民办教师,致使民办教师的数量逐年扩大。至1978年,中学民办教师占教师的48.4%,小学民办教师占81.1%,民办教师总数达6607人。
1978年,对民办教师进行整顿,辞退1521人,并向849名合格民办教师颁发了任用证书。自1978年起至1981年,有225名民办教师经考试转为公办教师。
1985年,全县教师为9862人,其中幼儿教师138人,小学教师6465人,中学教师742人,农职中教师617人,师范教师100人。民办教师总数为5313人,中学民办教师占24.4%,小学民办教师占68.8%,整个教师队伍中,大学本科毕业者292人,大学专科毕业者419人,中专毕业者2470人,大学、大专结业者10人,其余为高、初中毕业水平。
二、教师待遇
民国20年前后,小学教师月薪为14元,师范学校教师月薪为40元。抗日时期改为实物,小学教师月薪为170~250斤小麦,中学教师250~400斤小麦,另每月烧柴100~150斤。由于地方财政困难和政府腐败,教师薪金往往不能按时如数发给,民国20年春,曾连续数月扣发,引起全县数百名教师和数千名学生陆续到县城游行示威。民国31年春,县示范小学教师断炊,举行罢课。民国34年,太和参议会议案提出:“本县各乡保学校近年以教师待遇过低,一般优良教师纷纷改业。”
解放战争时期,教师待遇无定额,由各区自行规定,一般每月60~100斤粮食。建国初期,公立小学教师每月170~240斤小麦,民办教师由各区自筹。1951年改公办教师工资为工分制。1952年国家承包以后,小学教师工资平均26.81元(当时折合小麦200公斤),初中教师平均工资45元。1956年实行工资改革,小学教师工资平均38.13元,初中教师平均50元。在以后10余年中,大部分教师工资未动。1981年至1984年,教师工资连续普调,中小学教师工资分别达到52元和49元。1985年调整工资,教师每月工资平均增加22元。并享受教龄津贴。与此同时民办教师工资也有所提高,中学民办教师月工资为52元,小学46元。
1983年以来,166名中学五级教师和25名小学三级教师享受讲师待遇,其家属子女为农村户口的转为城镇商品粮户口。
民国时期,一般教师的社会地位较低,所谓:“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人到兵,铁到丁,学生到了师范生。”说明社会上对教师职业的鄙薄。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党和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重视,中小学教师的地位有明显改善。1954年,全县有20余名教师被选为县人大代表,有两名教师担任县人民委员会委员。1952年开始,县成立教育工会,各区也都成立基层委员会,组织广大教师开展读书活动,文体活动,并做好教师的福利工作。1955年5月,县人民委员会召开了400余人出席的教师代表大会,省教育厅派初教处长前来参加。鼓励教师以主人翁的姿态对待教育工作。
1957年冬和1958年初,在中小学教师中开展“反右”斗争。全县有373名教师被打成“右派分子”,有36名教师被划为“中右”。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骨干教师。
1959年,开展“交心”运动,出身成份较高在旧社会教过书的教师,不论其长期工作表现如何,一律违心地给自己戴上“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帽子。“文化大革命”首先对知识分子开刀,全县有两千余名教师受到不同程度的批判和斗争,严重损害了教师的形象,降低了教师的地位,“臭老九”之名一度成为教师的代称。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拨乱反正,有853名教师的冤假错案得到平反昭雪,其中498人被收回工作。
党和人民政府大力提倡尊师重教。1981年10月,召开了庆30年教龄大会,向800多名老教师颁发了光荣证。1980年以来,全县有40余名教师担任了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而且在每届选举中,都有教师担任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和政协副主席等领导职务。1985年,太和县政府把2月定为“尊师月”。同年9月10日首次教师节,县委、县政府召.碚么蠡幔16个先进单位和241名先进教师颁发了奖状、奖品和奖金。使人民教师得到了应有的光荣和尊敬。
三、师资培训
民国时期,培养师资的主要形式是短训班。民国元年(1912年),民国16年,都举办过师范讲习所。18年在黉学明伦堂设师资训练班,配专职教师5人,常年经费960元。抗日战争时期,曾几次利用暑期培训师资。
解放后,师资培养的主要形式有:
假期教研会1958年以前,年年举办假期教研会,组织教师学习政治、业务,并留出相当时间进行备课。1951年暑期,曾举办1000多人参加的教研会。1954年暑假,在一小举办500余人的备课会。1955年寒假400人参加普遍话学习班。1979年,在师范举办300多人参加的备课会。1981年暑期,在旧县小学举办小学校长工作研讨会。
在职函授1956年暑期,成立安徽省函授学校太和分校,招收在职教师200人。分点定期面授。校部先在教研室,反右后迁至师范学校。1966年停办,1983年成立太和师范函授部,当年招收在职教师200人。同时,阜阳教育学院在太和招收142名高师函授学员。至1985年,全县教师参加中师函授达853人,高师函授90人。
参观访问1954年冬,由县文教科组织14名小学校长、教师去合肥、蚌埠参观访问。曾访问淮河路一小、双井巷、三牌楼等小学和蚌埠市二马路、大塘小学,历时二十余天。1982年春,县教育局组织20余名中小学教师去苏、杭参观访问,学习先进地区的教改经验。各区也经常自行组织教师参观访问以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离职进修自1951年起,不断抽选在职教师进修深造。1951年曾抽选 10余名小学教师去芜湖进修一年,结业后分配到中学任课。1956年抽选40余名小学教师去阜阳进修一年,回县后充任中学教师。太和师范还对在职小学教师进行轮训。1983年和1984年,太和师范曾招收200余名小学教师离职进修,结业后仍回小学任教,承认中师学历。
在职自学1952年秋,县成立中小学教师学习委员会,由县长任主任委员,配专职干部二人,指导教师在职自学。先后学习了《共产主义讲话》、《论共产主义教育》、《教育学讲座》等。县主要负责人分工担任主讲,定期在县城向教师作报告,然后分点向各区教师传达,1956年学习委员会撤销,改由教育工会进行辅导。
此外,还有观摩教学,印发资料,讲师团下乡举行讲座等方法,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