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清光绪29年(1903)知县王树中将文峰书院改为经正学堂,招收学生53人。后又改称太和官立高等小学堂,这是本县第一所新式学校。光绪31年(1905),王树中捐资又在西大街关帝庙创办官立中一区第一初等小学堂,在城东关创办官立中一区第二初等小学堂。光绪34年(1908),知县田毓王番在文峰书院创办官立暂附设初等小学堂,四所学堂计有学生106人。
民国6年(1917),县劝学所成立,倡导扒神办学,小学增加很快。至民国13年(1924),全县有初级小学66所,高级小学8所。
民国16年(1927),国民革命军暂编第十军杨虎城部进驻太和,中共皖北特委在太和成立。在民主进步思想影响下,县教育局曾派“打神委员”到各地动员打神办学,收庙产作学田,全县小学取得较大发展。杨军移防后,地方封建势力操纵僧尼闹事,教育局长张鹤云被迫离职,县文峰小学校长李弼汉被捕入狱,险遭枪杀。加之兵燹匪祸屡起,小学校数骤减。民国19年(1930)安徽省督学李光烈在报告中称:“此次视察各县学校,亳县而外,以太和为最少。”
民国20年(1931),国民政府推行义务教育,全县小学增加到101所,并办短期小学20所,学生4094人。
抗日战争爆发后,人心惶惶,加之全县90%以上的土地遭受黄水,民国二十七年小学全部停办。民国28年(1939),各地筑堤防黄,小学逐步恢复。民国29年(1940)奉省教育厅指令,于县城西大街创办省立太和临时小学。次年与文峰女子小学合并,改称细阳镇中心示范小学,实际上是县教育科的重点小学。在以后几年内,它对我县小学教育起到一定影响。
民国33年(1944),全县有乡镇中心小学47所,266班,学生12377人,保国民小学272所,408班,学生17965人,达到每乡镇都有一至二所完全小学,每保都有一所初级小学。全县小学教师为876人。
民国36年(1947),太和开始解放战争,一度呈拉锯状态,小学全部停办。
1948年3月,太和解放。秋,蔡庙、肖口、原墙等一批农村小学恢复。1949年,全县设公立小学15所,办起民办小学214所,学生27567人。
1950年夏秋,全县遭受严重涝灾。广大教师提出:“咬咬牙,紧紧带,不让学校垮了台”的口号,以半日制,间日制,送教上门等多种形式坚持灾区教育。人民政府采取“民办公助”的办法,对全县民办小学给予每班30斤至60斤大米的补助,使全县小学教育得以渡过灾荒。
1952年7月,全县645所民办小学转为公办。1953年,遵照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的指示,加强了学校的正规化建设,到1954年,全县小学合并为333所。
1958年,受“大跃进”影响,小学又增到583所,在校学生达102471人。1959年减少到456所。1961年,贯彻中央“整顿、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和《全日制小学暂行条例》(四十条),小学调整为310所,教职工2143人,另有民办教师35人,在校学生48206人,占学龄儿童的46.1%。
1963年,贯彻中央提倡的两种劳动制度和两种教育制度,创办耕读小学77所,85班,学生2251人。1964年,耕读小学达1385所,1443班,学生40857人。连同全日制公立小学,在校学生达101556人。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正常的教学秩序遭到彻底破坏,大批骨干教师受到批斗。1969年,《人民日报》推出“教师吃工分”的候、王建议,全县大部分教师回到本乡本村任教。公办小学下放社队管理,学制改为五年。1970年提倡村村办小学,全县小学多达2096所,教职工6422人,民办教师5080人,在校学生188851人,入学率97.4%。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对小学进行了一些整顿,恢复正常教学秩序,撤并一批“戴帽”小学的初中班,改村办初小为联办完小。1979年,全县小学为842所。
1984年,大力普及初等教育,以9月份为普及教育宣传月,组织力量对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进行检查验收。
1985年,全县有小学577所,在校学生176136人,有54个乡(镇)普及了初等教育。
附1:旧县小学简介。
旧县小学是一所农村小学,早在50年代就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出席过全国群英会,受到国务院奖励。该校勤工俭学活动根据农村特点和小学生的实际,因地制宜,以农为主,小型多样。学校有三亩耕地,建立一个校办小农场。学习先进农业技术,种植高产作物;有一个小饲养场,饲养良种家畜家禽;还充分利用学校周围空闲土地。育苗、造林,既美化校园,又增加收益。
这所学校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的形式有两种:一是劳动课,一是各种课外劳动小组。劳动课三年级以上学生全部参加,每周安排一节课,边劳动,边学习农业生产知识和技术,这样学生到毕业时,可以学懂当地主要农作物栽培的基本知识和掌握一定的生产技能,学会家禽、小家畜的饲养和病疫防治。劳动课的教材学校自己编写,内容浅显生动,适应儿童的兴趣和接受能力。课外劳动小组有养鸡、养鸭、养羊、养兔、养蜂、养蚕、养鱼、还有育种、育苗、生物防治病虫害、气象,以及理发、缝纫等。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爱好,自愿报名参加,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劳动实践,学习多种知识和技能。由于坚持小型多样,学生劳动负担较轻,一般安排在饭后和课外活动时间进行。养鸡、养羊等小组劳动强度大些,采取轮流值日的办法,每人每周值勤一次。
勤工俭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以农为荣的思想感情。上学期两个毕业班学生,在《我长大做什么?》的作文中,90%的学生都表示愿意扎根农村,为建设家乡实现农业现代化作贡献。有些学生不仅在学校积极参加劳动,回到家中还搞作物栽培试验。勤工俭学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高,今年两个毕业班,105名学生,就有101人考入初中。近年来,该校农、林、副等项勤工俭学收入每年都在3000元左右,学校用勤工俭学收入购买了4间砖瓦结构的教室,添置了课桌、乒乓球台等设备,还给了附近兄弟学校一些支援。区委多次在该校开现场会,组织参观学习该校以生物防治病虫害为主的植棉经验,并在全区大面积试验取得成功。受到县政府和县科技部门的奖励。
(摘自1982年4月8日《安徽日报》)
附2:部分年度小学教育情况统计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