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粮油加工
建国初,太和县粮油加工全靠私人的碾房、磨坊、木榨,均为手工操作。当时军政人员吃粮都是农民代加工,由国家粮库拨给原料,副产品抵加工费,拨50公斤小麦回收面粉40公斤。1956年县政府在郑渡口东侧筹建面粉厂,次年建成投产。有职工20人,小钢磨1部,用锅驼机作动力,日产面粉1000公斤。1959年,增加油脂加工业务,用4部木榨加工豆油,日产油100公斤。之后,随工、农业生产的发展,非农业人口增多,面粉,食油需用量日益增加,现有的粮油加工大大不能满足需要,1959年扩建面粉厂。扩建后生产能力提高到年产面粉23520吨。1970年由省投资在面粉厂兴建油脂车间,有95型榨油机3部,年处理油料3800吨。1972年至1982年10年间,又陆续建成原墙榨油厂、倪邱榨油厂、赵庙榨油厂,均配有3部95型榨油机,年处理油料3400吨,至此,粮油加工基本满足了本县人民生活的需要。
从1960年至1985年,共加工面粉222461.90吨,年平均加工8856.22吨。总产值8464.17万元,年平均325.55万元。总利润241.07万元,年平均9.27万元。
二、饲料加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粮食连年丰收,不少地方出了卖粮难的局面。为了加速粮食就地加工,就地转化,大力发展畜牧业生产,县粮食局于1984年7月在郑渡口东建饲料加工厂,主要生产配饲料(混合饲料),以供应乡、镇农民作饲料用。1985年加工混合饲料7751吨,实现产值321.39万元。
三、酱菜加工
太和香椿芽,历史悠久,质佳味美。用盐渍成的香椿芽,在国内外市场上颇受欢迎,.鞠刂撂夭弧
清咸丰年间,县人马金章在太和城大街口创办“宏盛”号果铺店,年制香椿芽5000余公斤,风味独特,誉满全国,远销上海、汉口、北京、天津等地。后因黄水成灾,大部分香椿树淹死,香椿芽这一经济价值颇高的土特产濒于绝迹,解放后,始得恢复、发展。
1950年,6户个体手工业户在南大街组成酱菜联营店,有职工8人。主要生产各种酱菜,自产自销。后,兼为合作社加工香椿芽、大头菜、萝卜干等咸菜。
1955年该店改为“太和县手工业酱菜生产供销小组”,职工发展到11人。是年底,旧县酱菜合作小组并入,易名为“手工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转为集体企业,同年秋在北大街路西(现食品厂)扩充生产场地。是年生产食醋28吨,蚕豆酱0.23吨,黄豆酱3.8吨,酱菜0..36吨,总产值2.89万元。1958年改名为“太和县酱菜厂”,有职工140人。厂内设酿造、腐乳、五香粉、青咸酱菜4个车间,年产值10.34万元。1964年该厂调整,保留职工26名,年产值8.3万元,利润0.7万元。
1960年与县食品厂合并。
各集镇亦有个体酱菜加工,自产自销,产销不出所在集镇。其品种有酱豆、腐乳和各种腌制的青菜等。
四、食品加工
马金章创办的“宏盛”号果铺店,不仅加工太和名特产香椿芽,还以精湛的技术制作果品糕点。该店生产的芙蓉糕、白蜜食、樱桃酥、百合酥、千层酥、蛋黄酥、旋风酥、佛手、麻片、梅豆角、鸡蛋糕、中秋月饼、樱桃干蜜饯,均以上乘质量畅销亳州、涡阳、蒙城、阜阳、界首、临泉、周口、项城、槐店等地,其中樱桃干蜜饯还远销京津。
“宏盛”号果铺店制作的果品,不仅技术要求高,而且各种糕点的制作原料特别讲究:炸果子用头槽芝麻油;灌蜜金果要全部用枣花蜜(此种蜜味芳香,色洁白,糖分高);泡糯子、拌以名贵中药材。由于用料精、做工细、制作的果品糕点,味、色、型俱佳。深受人们欢迎,经营一百多年之久而不衰。1956年该店合并于城关综合商店。
1956年县合作总社在西大街成立食品加工组,有职工8人,厂房8间。1957年迁至育贤街。主要生产果子、糕点、饼干,均系手工操作,自产自销。1958年,扩建车间15间,仓库12间,易名为“青年食品厂”,又增加了糖果、冰糖及青果类产品的生产,如桃干、梨干等,产品除在本县销售外,还销往合肥、上海等地。1959年,工厂进行技术革新,自制成功打蛋机。半自动糖果机,半自动饼干机,生产效率大大提高。1960年,生产糕点306吨,产值50万元。1960年6月与县酱菜厂合并,取名为“太和县食品厂”。工厂设备逐年增加,先后添置了硬糖成型机、奶糖手板机、饼干机等设备。由于设备更新,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又新增加了奶糖、夹心糖、卷糖、果子露、代藕粉等品种。糕点主要以蜜金果、口酥、糕点、饼干、月饼为主。至1985年,糕点由原来的20多种增加到70余种,糖果由原来的10多种增加到30多种。1985年赖氨酸酥心糖被评为“全国儿童生活用品金鹿奖”,康乐饴被省评为银杯将。是年总产值180万元,上交国家税金8.5万元,实现利润3万元。
五、制糖
1958年3月县政府工业科在谭街东头路北筹建糖厂,10月建成投产,有职工70余人。主要设备有分蜜机10台,切丝机1台,过滤机1台,熬糖锅4口。产品为红砂糖、白砂糖。1959年4月与县酒厂合并为酒糖厂。1960年在全国制糖业评比中获轻工部奖状。
1969年在郑渡口扩建糖厂,是全省地方筹建的12个糖厂之一。从1973年起,除生产红、白糖外,还增加了饴糖生产。
建厂初,制糖采取“轧”的方法,过程简单,出糖率低,质量差。1970年建石灰窑1座,生产工艺改为石灰酸法,蒸发罐由三效压力蒸发改为四效低真空蒸发,结晶罐由外循环改为内循环。出糖率由原来的5%提高到7%,此种改革为省内外首创。
制取红、白砂糖的主要原料甜菜,由县内农村栽植,甜菜的含糖率约10%—14%。生产饴糖的主要原料是红芋淀粉。由于生产原料不足,1年只能生产6个月左右,造成年年亏损。1979年7月被迫停产下马。
六、酿造
建国前,太和县酿酒业大都是一家一户用高梁蒸酒。1958年3月在县城西南沙河西路筹建太和酒厂。同年9月建成投产,年生产能力500吨,主要酿造大曲酒和白干酒。1973年为提高白酒质量,改锅式蒸溜为塔式蒸溜,白酒质量大大提高。同时开始生产酒精。1980年改造酒精生产设备,使酒精生产能力由原来年产1500吨提高到4200吨。1984年10月,增建瓶酒加工流水线1套(班产700件),生产效率提高2倍。酒的品种有“双喜白酒”、“镜湖特曲”、“镜湖春”、“双凤液”、“双喜二曲”、“细阳春”等20余种。1983年“双喜白酒”被评为省优质白酒第四名。1985年,又研制成功色味俱佳的“太乙秘酿”,产品广销河南、湖北、宁夏、上海、天津等省、市、自治区。省内销往六安、淮南、淮北、蚌埠等地,工业产值917万元,上交税金144万元,实现利润62万元。现有职工419人,固定资产净值195万元。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