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轧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县内加工皮棉皆用脚踩皮辊轧花机(又称轧车),质量差,破碎率高、效率低,费用大。
1957年,上级拨款20万元,在县城筹建轧花厂,1958年冬建成投产。建厂初,有仓库60间,轧花、打包楼9间。安装轧花机2部,剥绒机2台、打包机1台。整个生产为流水作业。有干部职工15人,后又招收新工人130人(在三年困难时期下放114人)。1960年,小新集轧花厂建成,占地40亩,建房29间。安装轧花机、剥绒机、打包机各1台,形成加工、除尘、配棉、打包半自动化生产线。
1974年,县投资14万元建原墙轧花厂,占地20亩,建房27间。安装轧花机、剥绒机、打包机各1台。是年,该厂加工棉花2万公斤。
二、纺织
棉纺太和县素有男耕女织,户户机杼的风尚,多为自产自用。民国33年(1944年),在县城官商合办“平民布厂”,有资金26万元。生产布匹、毛巾、袜子等。解放前夕倒闭。
1966年,在县城东南沙河东路筹建太和布厂,1967年建成投产。有职工80人,生产被单,由国家包销。1978年增上女线呢、被单布、浅格呢、劳动布、印花床单等品种,职工增加到360人。到1985年底,厂内主要设备有多臂多棱织机98台、碗形卷纬机3台、自动卷纬机2台,纱线高温高压染色机3台、拼捻机4台、络筒机3台、深井泵1台。产品畅销河南、山东、浙江、福建等10多个省、市。实现工业总产值518万元,利润42万元。
是年,该厂有职工475人,建房8739平方米,占地面积32165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117万元。
1985年3月,被单车间从针织厂分离出来,在人民南路建太和县被单厂,内设漂染、准备、织造、印花、整理、机修6个车间。主要设备有2吨锅炉、炼纱精炼罐、烫平机,往复式染色机各1台,翻筒洗衣机2台,碗形卷纬机、平行筒槽筒机、宝塔筒槽筒机、捻线机、摇纱机各1台,整径经2台,各种纺机28台。主要生产床褥单、被单布等,总产量8万米,产值58.5万元。年底有职工135人。
针织民国13年(1924年),县城从事针织业的有5家,职工约40人,时有铁机11台,木机7台、毛巾机2台、袜机2台、帽机1台,资金2172元。每月生产袜子120打,毛巾120打。民国23年,工厂发展到10家,职工250人,铁机11台、木机17台、毛巾机6台,月生产毛巾720打。抗日战争期间,,县内仅有的几家工厂大部分跨台。
1955年,城内有28人联合在西大街路南成立棉针织小组,其中20人搞棉织业,8人从事针织业。1956年,针织业8人从棉针织小组分离出来,在南大街成立针织小组。同年8月从界首聘请2名技术员,该小组扩大为针织生产合作社。1958年,针织生产合作社转为地方国营企业,更名为“太和县针织厂”,厂址迁至东大街,有厂房40间。厂内设织袜、毛巾、合线、染线四个车间,职工增至127人,有毛巾机9台,手摇织袜机65台。年产毛巾1万余打,以产量大、花色全著称,是阜阳地区针织品主要产地之一。
1960年7月,针织厂和棉织厂(棉织小组发展而成)合并为“县棉针织厂”,有职工144人。1962年,工厂迁至县城内谭街路北,同时更名为“棉织社”。1963年该厂整顿,保留工人30名,织机12台,棉布停产,只生产针织品。1971年又易名“太和县针织厂”。之后,工厂逐渐发展壮大。
1974年工厂有松紧布织机12台、“1515”布机16台、手套机22台,主要生产松紧布、凡布腰带、手套和民用线。1981年7月,新产品被单投产。1982年工业总产值90.17万元,是1972年的3.75倍。全员劳动生产率3887元。”此间,为针织厂的“黄金时代”。
1983年后,由于产品质量跟不上形势发展,致使产品滞销,工厂出现亏损。
丝织染色1859年,县城内有2家丝织手工场。场主是南京人,每家有30多张大绉机,职工约70人左右,生产花绉及包头(丝织妇女头巾)。据1958年丝织老工人讲,大绉质量与现在的纺绸相仿。产品销往南京等地。
1917年发展到9家作坊,大绉机及包头机共75张,职工约250人左右,资金约3100元。每年可生产起花大绉及素大绉、包头、罗底等700匹,丝绒95公斤左右。大半销往阜阳,小部分供应本县。至解放前夕,县内丝织作坊已倒闭殆尽。建国后又稍有发展。
1970年,太和帽厂内设丝绒车间,丝绒投产。1979年丝绒车间及生产设备迁至沙河西路南,继续生产丝绒产品。同年10月正式成立丝织染色厂。建厂初,有丝织铁木织机20台,上浆机1台、整经机2台、打纬机1台,割绒机1台。1981年增设染色车间。主要生产软缎被面,线提被面、丝绒花软缎等。染色车间主要对外进行丝、棉、化纤等织物的染色。
1985年完成产值700万元,实现利润14.6万元,上缴税金12.2万元。年底,有职工295人。
麻纺1958年在城关谭街建麻绳社,有职工20余人。生产靠手工操作,主要生产各种规格的麻袋及包口绳。产品柔软均匀,结实耐用,供粮食、土产、收购等部门使用。1982年不幸发生火灾,停产2年。1984年,县有关部门决定重新建厂,厂址迁至镜湖西路。1985年建成投产,有职工252人,固定资产15.4万元。由于坚持质量第一,薄利广销,产品行销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是年完成产值185.5万元,利润9万元。
制毡毡是一种毛制品,是用羊毛、骆驼毛及其它毛类,经加工制成薄厚均匀的毡片,再染成各种颜色而成。有桌毡、床毡、礼毡、毡帽、毡袜等产品,其色彩柔和,抗拉,耐磨、保温、御潮,为人们喜爱。
太和制毡,历史悠久,明清时已负盛名。旧志载:“太和毛毡,系创于明朝万历年间。清乾隆时,有盛极一时的驰名工厂”。据老工人述“明朝山西移民王学孟、王学道等兄弟3人,来太和旧县集制毡,传授技术于当地群众。”清朝时,旧县集还有字号“怀太”的制毡手工业工厂,职工80余人。产品中四道边红毡,质地特优,行销河南、江苏、浙江等省。民国初期,徐州资本家袁大个子在旧县集设厂,一时工人达500之众。所制毡裤、毡马褂、花毡等颇受欢迎,其中花毡远销日本、西德。后因交通不便,该厂迁往徐州。此后数年,县境内的光武庙,蔡庙、大黄庙等地均有用羊、驴毛捻线织制毛毡的作坊。至解放前夕,县境制毡业已了了无几。
1957年6月,旧县集成立制毡生产合作社,有职工23人。1958年5月改名为太和制毡厂,转全民企业。主要生产毛料、鞋料、礼帽、床、桌、机用毡等30余种。1960年4月,制毡厂改为毛纺厂,保留制毡车间。是年未有职工34人,年产值34万元,产品行销上海、南京、汉口、天津等地。1961年因原料匮乏被迫停产。同年12月,毛纺厂并入县棉纺厂,制毡中止。
三、缝纫
服装建国前,县内裁缝主要是手工缝纫。1951年,县工商联组织16户个体裁缝成立联营店,有职工17人。主要业务是来料加工成衣。
1954年,“联营店”改名为“太和县城关区新民服装生产合作社”。是年生产大衣313件、棉袄526件,棉裤456件、中山装1000件,总产值4.1万元。1958年又易名为“太和县服装厂”,转全民企业,有职工40人,缝纫机28台。1960年加工服装59000件,总产值31万元。
1958年县商业局派人到上海招聘缝纫技术员2人建立“太和县第二被服厂”。1959年该厂与“太和县第一服装厂”合并。之后,因两厂闹矛盾又分开生产。1960年有职工27人,来料加工服装34000件,总产值24万元。
制鞋1963年9月,12名制鞋匠在西大街成立制鞋厂,有厂房7间,缝纫机2台。主要生产塑料底布鞋,是年产量5000双,产值1.5万元。年底与皮革厂合并,称“太和县皮革制鞋厂”,有职工24人。主要产品布鞋。年产值8万元,属大集体企业。
1974年始,该厂试制皮鞋。1980年产量突破万双大关。1985年总产值117.5万元,上交税金4.5万元,实现利润1.8万元。
制帽1958年,县商业局派人去南京红星帽厂聘请制帽技术工人18名在县城北大街路西成立太和帽厂。南京帽厂无偿援助草帽机8台,压边机2台、套帽机4台,15型缝纫机8台。主要生产套帽和草帽。1985年帽厂有职工81人,中速平缝机66台,剪裁机、包缝机、锁眼机、打扣机各2台。
产品除供应本县本省外,还行销山西、河北、黑龙江、广东、广西、四川、上海、南京等地。是年创产值62万元,税金2.5万元。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