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太和境内,有颍河、茨河、西淝河3条主道。78条大沟,其中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12条;10~50平方公里的66条,流域面积1~10平方公里的中沟757条。流域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的小沟数千条。这些沟河在八年黄泛期间几乎全部被淤塞,原来十分薄弱的水利设施被冲毁。建国以后,为了人民安居乐业,发展生产,党和政府领导人民开展了大规模的治理工程,对全部沟河进行了一次或多次治理,共完成土方2亿多立方米,国家累计投资4000多万元,是空前的历史壮举。
一、茨河治理
1948年,太和初告解放,中共太和县委、县政府鉴于水灾严重,决定首先治理茨河,当年动员关集一带人民,开挖茨河下游被淤塞的堵水浅段,解决临时排水困难。
1949年初,县成立水利委员会,指派周云等人对茨河淤塞情况进行勘查。据查,从茨河铺(入颍处)到张泮店(河南入境处),有28处河床被淤浅,排水困难。当年春季,发动关集、原墙两区民工,对曹谷堆、傅腰庄两处淤塞段进行疏浚。
1950年,县成立治淮总队。根据中央和省关于治淮工程的布署,把颍河复堤、茨河治理以及谷河、黄姑河、北八丈河的疏后工程列入治淮项目。因此,治淮总队队部设于茨河右岸的草寺集,县长吕超兼任总队长,李绳祖任秘书科长、周云任工务所主任、张秀生任财务科科长、宋正遵任政治部主任。由淮委工程师廖会宗及清华大学10余名水利系实习生负责测量放样及施工技术指导。并提前做好施工人员培训、民工组织动员、粮煤运输、工棚工具配备等工作。1951年春,县直抽调百余名干部和地区、县培养的收方员、财供员、卫生员共300余人,分赴各区,协助做好各区的本段工作。
茨河疏后工程分三期进行。第1期自下游阜,太交界处的邵台子至鲍楼村,工段长15公里。民工分为12个大队(区编制),82个中队(乡编制)、365个分队(行政村编制),2367个班,共计70400人。由于对施工难度估计不足,计划不够准确,缺乏治水经验,在开挖河身淤泥时,约30公分的表层挖去后,以下淤泥似水豆腐,挖掘极易塌方,民工稍有不慎。即陷入泥潭,工效极低。后来动员群众筹集大量门板、木板,在河身铺设木板路,工效稍有提高。最后采取人海战术,将民工增加到10余万人,才完成任务。自1951年3月开工,至5月27日结束,实做工日350万个,开挖土方334.46万立方米,挖压土地38.87亩,国家发工程粮520.06万斤,用资50.24万元。本段工程结束后,进行检查评比,其评出特等模范12人,县长吕超请他们一同吃饭,各奖给大黄牛一条。
第二期工程自鲍楼至火烧王庄,长66.6公里,加上前段河底再加深1米,全长75.6公里,计划土方418万多立方。由于本期工程浩大,地区治淮指挥部组织阜、亳、太三县联合施工。组成工程统一指挥所(设原墙),由副专员徐士奇任指挥兼政委,三县县长任副指挥。共出民工14.16万人,其中太和8.16万人,阜、亳各3万人。区、乡、行政村负责人均带队上工。
这期工程自1951年10月28日开始,先动用少量民工开挖龙沟,11月3日全面开工,至12月29日因雨雪被迫停工。原计划土方418万立方米,实际完成408.87万立方米,占计划的97%。实做工日574.49万个,国家拨粮米460.16万公斤。投资60.03万元。
这期工程特点是战线长,民工多,天气冷,雨雪多,加之工程布置不周,致使3%的任务未能完成。特别是民工精选不够,有多名民工因身体弱天气冷和劳累而病死工地,受到上级的严厉批评,也是太和治水历史上的一次惨痛教训。
第三期工程由火烧王庄至张胖店附近的任庄。长8.12公里,土方任务113.8万立方米,加上上期尾工长20.4公里,土方5.74万立方米,共计土方任务119.54万立方米。另外,列入本期工程的还有茨河两条支流—.卑苏珊雍突乒煤印1卑苏珊庸こ坛19.3公里,土方任务46.36万立方米。黄姑河工程长15公里,土方任务26.64万立方米。这期工程由本县治淮总队负责施工,县长兼总队长周振达坐阵指挥。动员李兴、洪山、赵庙、茨谷、双浮、税黄、光武、大新八个区劳力8.62万人,其中有妇女474人,党员96人,团员1064人。共编为大新、税光、洪双、李茨、赵庙5个大队,43个中队,484个分队,1942个班。李兴、税黄、大新三区承担茨河部分工程和黄姑河的全部工程,他们于1952年3月25日完成茨河工程后,立即转战黄姑河工地,至5月26日竣工。赵庙、双浮、光武三区也是承担茨河部分工程和北八丈河全部工程。3月28日完成茨河工程后转战八丈河工地,至5月28日竣工。茨谷、洪山两区专任茨河工程,他们自2月5日开工,至5月4日竣工。上期遗留的茨河尾工,由宫集、关集、原墙三区承担,出民工1.6万人,开工30余天,工竣即返。
第3期工程共做工日170.2万个,贷粮108.17万公斤,款21.085万元。
茨河在本境全线疏竣之后,达五年一遇除涝标准。河槽断面分别列为:任庄至范渡口,河底比降为0.00012,设计水深 3.5米,流量100秒立方米,河底高程31.15~28.82米,底宽25米,边坡1:2;范渡口至太、阜交界处,河底比降为0.00094,设计水深4米,流量133秒立方米。河底高程28.82~24.02米,底宽30米,边坡1:2。
北八丈河是连接河南郸城县蔡河的一条大沟,古时又名“邓艾沟”传为三国时邓艾开凿。黄泛时期曾是黄流主道,南北10余里宽,直达茨河。疏竣后的标准是,自歪陈庄至宋桥,河底比降为0.0001,设计水深 2米,流量6.3秒立方米,河底高程32.19~31.73米,底宽3米,边坡1:2;自宋桥至两岔口,河底比降为0.00012,设计水深2.4米,流量17.3秒立方米,河底高程31.73~30.36米,底宽7米,边坡1:2;自两岔口至范渡口,河底比降为0.00015,设计水深 2.4米,流量25.5秒立方米,河底高程30.36~29.85米,底宽10米,边坡1:2。此次治理后,达5年一遇除涝标准,效益0.6万亩。
黄姑河的疏竣标准是:自秋渠境(属河南省)至朱桥,河底比降0.00012,设计水深 1.6米,流量4.7秒立方米,河底高程33.62米~32.83米,底宽3.5米,边坡1:2;自朱桥至莲池沟口,河底比降为0.00012,设计水深 1.6米,流量6.2秒立方米,河底高程32.83~31.87米,底宽4.5米,边坡1:2.5;自莲池沟口至两岔口,河底比降为0.00015,设计水深1.6米,流量8.4秒立方米,河底高程31.87~31.17米,底宽6米,边坡1:2.5。竣工达五年一遇除涝标准,效益3.8万亩。
流入茨河其他诸沟的治理情况:
莲花沟又名魏沟,1982年竣。
顺堤沟1978年竣。
柳沟1984年竣。
响沟1985年竣。
青阳沟1965年竣,1982年重竣。
黄沟1983年竣。
杜沟1982年竣。
宋塘河又名宋汤河、宋唐河。1952年竣,1960年重竣,1978年再竣。
东顺堤沟1980年竣。
大涧沟南段1951年竣。
黄连沟又名红丝沟,1958年竣。
注入茨河的还有高沟、黄沟、西白莲沟、大王沟、凤凰沟等数十条,工程较小。
二、谷河治理
谷河也是八年黄泛主流河道之一,黄泛后自关集入茨河处到张桂桥段被淤为平地。局部堤外淤积地高于堤内地面1米左右。造成上游来水受阻,横流成灾。1950年夏,曾动员两岸民工3万人,对淤塞段进行了初步疏通,工程长15.64公里,完成土方65.55万立方米。这次施工主要是在淤平的河床上新开一条排水沟,能临时通水,为以后治理创造条件。
1951年春,国家采取以工代赈的方法,与茨河工程同时并举,将关集至吴孤堆一段,长18.8公里,进行治理,挖土方97.28万立方米,国家发给救济大米1427.97万公斤,投资34.59万元,基本解决了小流量泄洪问题。这次施工,遇到的难题是,河槽积淤3米来深,上干下稀,表层土过后,下面呈稀糊状态,锹挖泥流,筐抬泥漏,民工偶有疏忽便沉陷泥中,数人始能拉救上来。为此采用簸箕拉泥法,但工效甚低,后采用布兜抬泥,工效略高。另一难题是龙沟难立。曾用门板作龙沟埂堰,仍不能解决问题,后来采取把龙沟开在岸上,用戽斗,龙骨水车把河里水送入岸上龙沟,始得顺利施工。
1955年冬,对谷河进行第3次治理。上自西蒲沟下至关集,39公里全段施工。采取国家补贴、群众自办的方法,动员关集、赵庙、税镇、双浮、茨谷、旧县6区劳力3万人,于10月25日开工,至12月底完成。挖土方75.6万立方米,同时沿河建木桥5座,省投资23万元,实支22.45万元。
谷河竣后的标准是:自东蒲沟至唐河口长8公里,设计水深 2.5米,流量16.5秒立方米,底宽6米,边坡1:2。自唐河口至双浮集长6.3公里,设计水深 3米,流量34.8秒立方米,底宽9米,边坡1:2。自双浮集至港沟口,长7.1公里,设计水深 3.2米,流量41.7秒立方米,底宽10米,边坡1:2,自港沟口至红丝沟口,长16.8公里,设计水深 3.7米,流量61.6秒立方米,底宽12米,边坡1:2。自红丝沟口至茨河,长1.2公里,设计水深 3.7米,流量70秒立方米,底宽14米,边坡1:2。疏竣后达五年一遇除涝标准,效益6.31万亩。
1969年冬,国家投资7.5万元,按五年一遇标准,对谷河进行第4次全线治理,拓宽加深,挖土方42万立方米,使河槽上宽34米,底宽14米,一般深度5米。
1970年后,先后将谷河上的原木板桥改建为混凝土永久性大桥。1972年和1974年,建闸两座,改善了沿岸27万亩土地的防旱条件。
按20年一遇洪水流量推算,谷河之双浮集水位仍达35.03米,超出地面0.5米左右,故自双浮集以下,仍负有防洪任务。1969年治理时,曾利用弃土,自关集至双浮段筑成堤防,与原来防黄大堤相接,堤顶高程34.5米(关集)至36米(双浮),但未统一整理,顶宽仅2~3米,有待加高培厚。1980年,左岸防黄干堤自高沟嘴以上,右岸自王店以上,已被平毁,转向圩堤防洪。
流入谷河的主要沟河治理情况:
红丝河1957年竣,1973年重竣。长15公里,宽20米,深3米,建桥8座,防洪涵1座。
南二贤沟1956年竣。长9公里,宽10米,深3米,建桥8座,防洪涵1座。
倒流河又名太亳河,1975年竣。长12公里,宽5米,深4米,过桥16座。
东蒲沟1956年竣,1982年重竣。长18公里,宽20米,深5米,建桥6座。
文昌沟1982年竣,建桥6座。
唐河即北八丈河下段,。原从范桥南流经胡集、黑虎、至张桥入谷河。1943年修筑防黄大堤时,从范桥截断,西来之八丈河汇黄姑河东去入茨河,截后之南段仍沿旧道入谷河,俗称此段为唐河,长10公里,宽20米,深4米,1981年竣,建桥4座。
流入谷河的还有南二贤沟、北二贤沟、双涧沟等10余条,工程较小。
三、泉河治理
泉河为境外河,流经临泉、阜阳,本县只有大新区与界首、阜阳交界之棋子沟水注入,肖口、胡总两乡之2万亩农田受益。1953年春,太和根据地区布署,出民工5.4万人,参加泉河治理。工程任务是由荣庄至绝河湾一段,长9.55公里,于3月23日开工,至5月5日竣工,共挖土方202万立方米。
太和承担工程是平地开新河(老河改道),工效高,速度快,挖到出现地下水时,采用滚龙沟办法。即挖右边时,龙沟开在左边;挖左边时,龙沟开在右边。分段安装抽水机统一排水,节约了人力物力,使工程得以顺利进行。
泉河施工期间,纪律森严,赏罚分明,供应充足,民工生活全由国家供应大米、咸猪肉民工热情高,干劲大。唯于4月12日夜,天降严霜,正在拨节的小麦全部冻萎,民工悲观失望,成群结队,不假而归,使工程一度停止。后经区、乡动员,又都返回工地。计实做44天,174万个工日。
四、界洪河开挖
界洪新河是1958年新开挖的1条人工河道。原计划西起安徽省界首城东颍河左岸,东北至江苏省之洪泽湖,目的是分颍河水以减轻淮河负载,属国家基本建设项目。1959年后,因连续自然灾害而停止3年。境内河段长43.9公里,共分4期施工。
第一期工程自1958年11月至1959年4月,工程西自东蒲沟至港沟,长15公里,上宽30~45米,底宽6~15米,一般深6米。动用赵庙、李兴、城关、倪邱、关集、原墙、攻台、宫集八区民工3.5万人,实做工日212.3万个,完成土方297.3万立方米。耗资45.8万元。
第二期工程自1959年11月至12月,西起港沟,东至夏楼,长12.1公里。动用宫集、坟台、倪邱、原墙、旧县、赵庙6区1.1万民工。因灾情严重,民工生活困难,开工两个月停工,实做工日73.2万个,完成土方102.5万立方米。耗资25.8万元,
第三期工程1964春进行。由宋集公社自费开挖港沟至茨河的5公里工程。因1959年工程中断,该段工程只做半边河,宋集公社为治理港沟本干,特将此段工程继续做完。本段上宽40米,底宽10米,深6米。至此,界洪河西起东蒲沟,东达茨河一段全线开通,长32.1公里,贯通了谷河、港沟、茨河。
1975年冬,动员全县5万民工,进行第4次开挖和治理。按五年一遇标准,整修、开挖35公里,西起双浮,东至西淝河,上宽45米,底宽21米,深6米,弃土筑堤,堤顶修路,使境内之界洪河全线贯通。
五、茨淮新河开挖
茨河原是入颍达淮,淮涨颍亦涨,故逢雨季茨河常被顶托倒灌。为分减颍河洪流,减少洪涝灾害,国家水利部决定,自阜阳县境之茨河铺(茨河入颍处)到怀远县之荆山口,开凿一条茨淮新河。全长134.2公里,1971年开工,1981年5月1日全线通水,历时10年之久。
新河分怀远、大兴、阚町、插花4段施工。太和施工总长14.94公里,占全长的11.2%。累计上河民工19.04万人,实做工日1617.5万个,完成土方2057.61万立方米,国家投资1851.8万元。
怀远段长4.43公里,计划土方855.4万立方米,二年完成。1971年10月,县成立茨淮新河工程指挥所,所址设在怀远县水牛洲。倪绍贻任指挥。下设政工、工程、办事、后勤四组和一个工地医院。上工人员按军事编制,县为团,区为营,乡为连,大队为排。第一期用工5.1355万人,编为25营,232连,710排,于1971年11月底开工,1972年5月结束,干部、民工全在工地渡过春节。本期共完成标准工日299.53万个,挖土方425.4万立方米。1972年10月进行第二期施工,动用民工3.5190万人。11月开工,1973年1月15日停工,让民工返里过春节。2月复工,5月竣工。共完成标准工日401.05万个,挖土方430.01万立方米。至此怀远段太和工段全部竣工,共投资703.57万元。
大兴段长1.79公里,动用民工2.4145万人。1973年11月开工,12月底停工。1974年2月复工,至5月全段竣工。完成标准工日225.68万个,挖土方304.15万方,用资225.68万元。
阚町段长4.2公里,分两期完成。1974年县治淮总队恢复,工程由总队负责。11月开工,1975年5月竣工。照旧春节停工,让民工返里过节。本期动员民工2.675万人,完成标准工日202.13万个,挖土方286.78万立方。二期工程于1975年11月开始,至1976年5月竣工,动用民工2.985万人,实做标准工日261.08万个,挖土方349.35万立方。本段工程共投资555.85万元。
插花段长4.7公里,由县治淮总队负责施工,刘启超任总队长。动用民工2.73万人,于1979年11月开工,1980年4月1日竣工,完成标准工日228.01万个,挖土方261.93万立方,投资366.7万元。本段为半边河工程,剩余工程改为机械化施工。
太和涝灾,多在夏秋雨季,届时淮水上涨,颍、茨雍塞,百沟不通,横流为害。茨淮新河挖成之后,茨水直入新河,洪水到来,建瓴直下,太和涝灾从此将大大减轻。
六、西淝河治理
西淝河治理是建国后治淮系统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工程,1951年和1952年,曾疏竣中下游河段。太和沿淝工程始于1957年,该年11月至次年5月,全县动员数万民工,疏竣上自随庄下至寺庙之7.5公里河段,实做工日78.3万个,完成土方113万立方。疏竣后,河槽上宽60米,底宽23~37米,一般深度4米,达五年一遇除涝标准,投资51万元。
1984年冬,经阜阳地区布置,亳县、太和、涡阳、利辛4县,联合重竣西淝河上段,即茨淮新河至亳县之淝河口一段。太和工段北起三堂区刘小湾,东南至利辛县张村区之乾溪沟口,全长12公里。动用民工6万余人。自1984年11月8日开工,至1985年1月5日竣工,历时58天,开挖土方145.5万立方。疏竣后河槽上宽70~80米,底宽45~56米,一般深度6米,投资360万元。本工程原计划土方任务为199.5万方,后经本县工程师钱胤肃建议修改原设计断面,经上级批准减少土方工程54万立方。太和施工段河槽断面为:比降1/14800,边坡1:2,设计水深5.5米。
此次淝河治理,施工极为艰苦,11月8日开工,当夜天气突变,大雨连降数日,千万民工困在途中,抵达工地者,庵棚多未搭好,锅灶未立,吃住无着。迨至12月中旬,工程进展到突击河底阶段,13日、14日出现大风雪,气温下降到零下7—9度,运输中断,不少区乡民工粮尽柴绝。河底晨冻午化,冻则坚如铁石,化则状如稀糊,施工艰难,民工备尝辛苦。
流入西淝河诸水治理情况:
天泉沟长11公里,1981年竣。建桥12座。南皂沟:长22公里,1954年、1958年、1985年分段疏竣。建桥18座。
北皂沟长24公里,1959年、1965年竣,建桥14座。
南白玉沟长14公里,1954年、1958年、1972年、1985年分段疏竣,建桥22座。
中白玉沟长11公里,上游分新、老两沟,新沟1974年开挖,建桥12座。
北白玉沟1978年新开挖,长11公里,建桥11座。
苗原河1975年开挖,长18公里,建桥19座。
另有小明河、小唐河、乌江、孙涧沟、柳沟等诸多中小沟,工程较小不记。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