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县城
县城位于县境南部边缘,沙河北岸。地理座标:东经115°37’,北纬33°11’。面积4平方公里。人口23123人,汉族占总人口的71%,其余是回族。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旧城始建于元大德八年(1304年)土筑城墙,设5门(南为2门)。明正德九年(1514年),知县赵夔以砖石重修。城墙于抗日战争时毁弃,城楼于解放战争中拆除。
旧城总面积1平方公里,以南北大街和东西大街为骨架,骨架的中心交叉处称“大街口”骨架之间有背街14条。骨架向城外四面延伸,通往郊区。大街为店铺,背街多为住宅。
解放后,县城建设速度加快,依旧城向东、南两面扩展,东至小金庄,南至郑渡口。由旧城纵穿小南门向南新辟一条大街曰“人民路”。于人民路中段东至潭方庄,西至曹庄新辟一条大街曰“镜湖路”。以此两条路为纵横轴线构成一个新的城市骨架,骨架的中心是当年的宝镜湖心。围绕这一中心有纵向大街3条,横向大街5条。人民路为商业大街,设有各类公司,商店247家,旅社33家。新建百货大楼、五交化大楼、供销总社大楼、水上商场、广播电视大楼、交通商业大楼、大戏院等建筑矗立两侧,日集商旅近万人。镜湖路为机关大街,财政局、工商局、邮电局、卫生局、党校、城建局、民政局、粮食局、人武部均设于此。镜湖东路南侧新建镜湖新村,总设计面积2万平方米,已建住宅楼1.3万平方米。人民路南端,沿西沙河路为工业区,县属80%的工厂建于此。城西北部的旧城区已变成居民区,70%以上的市民居于此。
工商业解放前,仅有几家手工作坊和几十家店铺。从解放后至1985年,先后建成农机厂、化肥厂、织布厂、酒厂、鞋厂、帽厂、针纺厂、无纺布厂、汽车修配厂、筛网厂、造纸厂、印刷厂、面粉厂、食品厂、冷冻厂等17个工厂,产业工人3025人,1985年工业总产值为3068.1万元。商业有百货、五金、食品、医药、燃料、木材、粮油、蔬菜、外贸、土产、建材、信托贸易、饮食服务、农业生产资料等专业公司,还有农村贸易、小商品、家具交易等专业市场。国营、集体和个体商业网点遍布城区。
交通邮电105号公路穿城而过,汽车通往阜阳、合肥、淮南、淮北、蚌埠、南京、徐州、亳州、商邱、荷泽、郑州、漯河、开封、武汉等地,日有班车。沙河水运上通界首、沈邱,下达阜阳、蚌埠、南京、上海、杭州等地。县邮电局开设函件包裹邮寄、汇兑、电话、电报等业务,可与全国各地及国际部分地区通话通报。
文化教育普通中学4所,其中完中2所,师范1所,职业中学1所,小学4所,幼儿园6所、文化馆、图书馆、新华书店、影剧院各1所,电影院2所,医院4所,防疫站1所。
二、集镇
旧县镇位于县城北7公里三(角园)界(首)公路线上,南临沙河,东经115°35’,北纬33°35’,为宋代泰和县治,故名。是本县历史名镇。乾隆十六年(1751年)县志载:“该镇本土之人少,徽、川、山、陕之人多,太和第一市镇也。”抗日战争时间有“小后方”之称,70余县的流亡者经商、寄居于此。解放后为旧县区公所,旧县乡、镇政府所在地。制毡是该镇的传统工业,始于明朝,盛于乾隆。桌毡曾远销日本、南洋诸国,墨客誉为“文房五宝”。1980年所建家具厂,生产的家具式样美观,独具一格,畅销河南、山东、江苏。1985年产值408万元。镇上设初级中学1所,小学2所,电影院、文化站各1家。
原墙镇位于县城东北23公里太(和)涡(阳)公路线上,茨河从西南两面抱镇流过。
地理座标;东经115044’,北纬33017’。汉细阳县治,唐百尺镇、宋万寿县治均在此。后更名“玄墙”,清避康熙讳改“玄”为“原”。解放后历为原墙区公所,原墙乡、镇政府所在地,周围多古迹。镇北的“城地垅”是古城遗址;东有歇马厅,传为黄巢西征歇马处。交通便利,商业繁荣。筛网和鸡毛掸子是该镇的拳头产品,畅销省内外,历久不衰,1985年产值493万元。
“原墙烧饼”色泽金黄,香酥可口,历史悠久,极负盛名,1978年以来,广州、深圳、湛江、成都、长沙、福州、厦门等地均有原墙人打卖烧饼。现有中学2所,其中原墙中学为完中,小学2所,医院2家,电影院、影剧院、文化站各1家。
李兴镇位于县城西北40公里太(和)郸(城)公路线上。地理座标:东经115°28′,北纬33°29′居豫皖要冲,为县境西北大镇,解放后历为李兴区公所,李兴乡、镇政府所在地。李兴地区系黄泛冲积区,土地肥沃,素有’太和粮仓”之称。近年来林业突飞发展,盛产泡桐,材质优良,畅销省内外,出口日本。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为当地农民主要经济收入之一,早在明、清时期,该镇就是药材市场。李兴农机厂研制和生产的手压喷灌机,是农田灌溉的理想设备,畅销安徽、河南、山东等地区。现设初级中学2所,其中农业中学1所。小学2所,电影院、文化站、医院各1家。李兴医院为全县3个全民所有制医院之一。
税镇位于县城西北20公里三(角园)界(首)公路线上。地理座标:东经1150,北纬330,南临沙河,历为税镇乡、镇政府所在地,古名税子步,明代改“步”为“铺”,清末一度繁荣,大量外地人在此经商,俗有“小南京”之称。民国时间设镇,黄泛后市场萧条,解放后重新繁荣,工商业迅速发展。新建汽车修配厂、矿山机械厂、农机厂,年产值在250万元以上。家具厂生产的沙发在国内市场有较强的竞争力。镇上设初级中学、小学各1所,电影院、文化站、医院各1家。
皮条孙镇位于县城西北21公里,界洪河北岸。地理座标;东经115°27′,北纬3316′,是1985年10月经阜阳行署批准新建的集镇,系本县最大的聚丙烯撕膜绳交易市场。建镇前为农村,村民多姓孙,又多以制皮条、拧皮绳为业,故名。1980年试用聚丙烯撕膜拧绳成功,带动周围130多个村庄,形成专业加工片,当年产值20余万元。1983年自然形成撕膜绳交易市场,年产值达50万元。至1985年,全镇95%的劳力投入此项产品的生产、销售,成立了专业供销公司,先后与武汉、郑州等地大型化工企业签定了长期供货合同,从而保证了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月均加工量在15万公斤以上,年产值在500万元。随着市场的繁荣,先后办起了木器厂、汽车修配厂、百货商店、旅社、银行、卫生院、食品站等。《人民日报》、《安徽日报》、《中国乡镇企业报》、《经济日报》、《阜阳报》对该镇均有专题报导。
倪邱集位于县城北30公里,北临茨河。地理座标:东经115°36′,北纬33°24′。阜亳公路穿街而过,素有3里长街之说,历为倪邱区公所、倪邱乡政府所在地,历史悠久,古迹众多。茨河南岸有“倪邱孤堆”,考证为殷墟,省重点保护文物。集上有汉儒倪宽墓。为纪念倪宽,明嘉靖间在集上建经锄楼,至今犹存。该集镇直至清末尚繁荣,抗日战争中遭日机轰炸,几成废墟。解放后面貌日新,多次被评为省集镇建设先进单位。倪邱马尾加工厂,是1980年私人集资兴办的个体企业,1985年总产值达450万元。集上有3个马尾、羽毛交易市场,十分活跃,集日参加交易者达4000余人,有来自内蒙古、新疆、哈尔宾的北方客商,也有来自四川、广东、香港的南方客商,日成交额5万元。现设初级中学1所,小学2所,电影院、文化站、医院各1家。
双浮集位于县城北17公里,跨谷河分南北两部。地理座标:东经115°33′,北纬3318′。阜亳、太郸公路穿街而过,历为双浮区公所、双浮乡政府所在地。该集传有海眼寺1座,姑嫂二人为尼,各造七级浮屠,嫂塔早芜,姑塔1958年拆除,集名因此而得。该集.鞠刈畲笸妹灰资谐。创嗣骋渍叽锸C糠昙眨5000人参加兔毛交易,日成交额7万元,最高达10万元。
坟台集位于县城东北39公里处,东经115°43′,北纬33°26′,.鞠囟辈恐匾颍靥ㄇ靥ㄏ缯诘亍>荽焦背釉嵊诖舜Γ铺臃兀磕昱├率迦蘸褪率迦瘴廊眨录勒咴诜厣咸硗粒慊鹕跏ⅲコ筛咛ǎ拭7靥潭雇枳雍头燮ぃ酶菏⒚仁茄缈图央龋质抢≡衿贰1983年成立坟台丸子公司,于省内外设分公司和供销门市部,产品畅销,1985年总产值达270万元。近年来坟台地区是本县商品粮基地重点区。经济作物亦很著名,烤烟、薄荷和中药材逐年扩大种植面积,.鞠乜狙毯捅〔栌蜕亍O稚柚醒1所,小学2所,电影院、文化站、医院各1家。

太和县主要集镇概况一览表

上一篇:第三节 区划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