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北宋始建泰和县。元初省入颍州,大德八年(1304年)复置县,改泰为太。太和,吉祥语,古人以阴阳会和为之太和,《易·乾·象辞》:“保合太和,利乃贞”。
太和位于安徽省西北边沿。四周与阜阳、界首、亳州、涡阳、利辛为邻,西北与河南之郸城接壤。总面积1826平方公里,耕地210万亩,人口120余万。辖14区、1镇、80个乡(镇)、872个行政村。
境内地势平坦,沟渠纵横。颍河横贯境南,西肥河逶迤东北。茨河.鞠刂饕恿鳎岽┠媳保71.5公里,流域面积占全县面积70%。年平均气温14.9度,雨量800毫米,无霜期214天。
太和物产丰富。农产品有小麦、大豆、玉米、红芋。经济作物有棉花、芝麻、薄荷、烟叶、药材。土特产有香椿芽、樱桃、粉丝等。工业产品有酒精、饴糖、色织布、丝绸、油毡、原纸、薄荷脑、化工产品等。近年获得省优、部优称号的有康乐饴软糖、果汁软糖、贡椿芽、国畅呢、油毡原纸、皮革加脂剂、碳铵、镜湖白酒等。已探明的地下矿藏有石油。
太和交通便利。公路四通八达,每日有班车开往南京、合肥、蚌埠、宿州、徐州、开封、郑州、漯河、武汉等地。漯阜铁路、商阜铁路穿境而过,水路有颍河、茨河通航。

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社会,广大农民受封建地主阶级残酷剥削,无力发展生产,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粮食每亩产量仅为百斤左右。抗日战争时期,黄水夺淮,太和为皖省第一重灾县,滔滔黄流,连续八年,沟河淤平,林木淹死,房屋倒塌,村庄荡平,每年有20万灾民流离失所。1948年全县解放以后,太和人民才在党的领导下重建家园,发展生产。经过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1952年,全县粮食产量达2亿公斤。以后经过合作化运动和“三改”、“八字宪法”等技术改革,粮食产量不断提高。自1958年以后,在“左”的思想影响下,错误地开展了大跃进、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加上1958年至1960年的三年自然灾害,制约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使全县粮食产量一直在2.5亿公斤左右徘徊。
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出现了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新局面。1983年,粮食总产量达到4.33亿公斤。1985年,因调整作物种植结构,扩大经济作物面积,粮食总产为3.9亿公斤,烟叶8551吨,棉花2059吨,油料12018吨,麻21562吨,农业总产值3.33亿元。是1980年3倍。林业生产获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称号。1985年林木覆盖率为14.7%,立木积蓄量105万立方米。畜牧业发展较快,1985年底,大牲畜存栏16.67万头,生猪存栏23.93万头,羊4.99万只,兔40万只。年禽蛋产量2974吨,肉类16245吨,成鱼1400吨。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由于八年黄泛的淤塞,解放后太和人民开展了浩大的治水工程,疏竣了茨河、谷河、氵名河、西淝河、开挖了界洪新河、太临河、泉河、茨淮新河。治理了45条大沟和几百条中小沟。兴建大小涵闸83座,建桥1000多座,打机井1万多眼,建电灌站49座。累计动用劳力千万人次,国家投资亿元以上。全县有农用汽车132辆,大中型拖拉机154台,手扶拖拉机7562台,小四轮800台。打面机3376台,榨油机769台,水泵4923台,喷灌机893套。

太和工业起步迟。建国前,境内只有几家手工作坊,没有现代工业。1959年兴建750千瓦发电厂,1969年开始使用淮南电,现代工业才逐步发展起来。从1958年至1966年,先后建立起化工、机械、建材、酿酒、食品、纺织、服装、造纸、印刷、粮油饲料加工等现代工业体系。“文革”期间,在“左”的思想影响下,对工业生产管得多,统得死,造成企业缺乏应有的活力。1980年以前,工业年总值一直滞留在3000万元左右。三中全会以来,企业实行了承包经营责任制,打破了铁饭碗,激发了职工的劳动热情和主人翁精神,全县工业获得了长足的进展。1985年乡以上工业总产值7084万元,是1980年的2.08倍。年产合成铵7780吨。塑料制品186吨,配合饲料7751吨,棉布146万米,丝织品40.34万米,饮料酒6800吨,机制纸2205吨,罐头513吨,皮鞋9000双,麻袋40.5万条。
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是改革开放的一项重要成果。三中全会以来,境内各种专业村、专业片、经济联合体蓬勃兴起,1985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1.5亿元,其中乡镇企业产值3000万元,村办、联办和家庭企业产值1.2亿元,在全县经济领域里占有重要地位。
三中全会以来,太和交通电信事业也获得较大的发展。目前,全县有干线公路6条,长172公里,其中油渣路面157公里。区、乡晴雨通车公路39条,长308公里。有各种汽车461辆,轮船16艘,其它船只315条。1985年水陆运输量40余万吨,周转量9420万吨公里,客运212万人次,周转量7649万人公里。全县有各种邮路31条,长1134公里。报刊年发行量1200多万份。能直接通话的电路10条,其中太和—阜阳载波电话线路5条,实线3条;太和—界首实线1条;太和—合肥载波电路1条。县城电话交换机容量600门,话机385部。县内农村电话用户262户。

太和商业在民国时期,曾出现几次大起大落。民国元年至14年(1911年—1925年),地方秩序安定,商业由原来的600户发展到1100户,其中外来商家由18户增加到118户。民国15年以后,迭遭兵灾匪祸,境内重要集镇李兴、旧县等屡受焚掠,商业又转向萧条。抗日战争期间,本县未曾沦陷(1941年春,日军过境骚扰一次),一时商贾云集,全县商家多达6000余户(不含界首),旧县、原墙、税镇皆为一时商业重镇,抗战胜利,立即烟消云散。建国以后,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商业逐渐兴盛。1956年,经过对私营工商业的改造,全县商业主要为国营、集体两大部分。1978年以来,改变以往管得过死,卡得过严等“左”的做法,贯彻了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政策,本县商业日趋繁荣。1985年,全县商业零售总额1.77亿元,是1980年的1.57倍。目前,除国营、集体商业外,全县有证个体商业发展到4108户。
太和外贸商品以农副产品为主。民国13年(1924)前后,每年向上海提供烘茧15万公斤,向武汉等地出售毛毡5万余条。1980年以来,以薄荷油、羊皮、牛皮、牛肉、兔毛为大宗。仅1985年,向国家提供薄荷油出口671吨,山羊皮4.7万张,兔毛2.4万公斤。
1985年,县财政收入1885万元,是1980年的1.85倍。农民人均收入261元,全民所有制职工人均年工资918.2元,集体所有制职工人均工资580.7元。城乡居民年末储蓄存款余额1224万元。居民在吃穿居住诸方面均有明显改善。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本县创办第一所城区高等小学校。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县人徐北拱创办全省第一所县级蚕桑学堂。民国13年(1924年)知事丁炳火良兴办太和初级中学。民国21年(1932年),太和发生了党领导的“四·一九”暴动,国民党下令停办太和初级中学和乡村初级师范。此后八年,太和境内竟没有一所中等学校。建国以后,太和教育事业得到迅猛发展。目前,有小学577所,学生17.6万余人,普及率为95%。普通中学84所,在校学生4.5万余人。职业中学21所,在校学生5173人。师范1所,在校学生493人。全县教职工11186人,其中民办教师5313人。1982年至1985年,本县毕业生考入大中专学校共1607人。
县直医疗机构有人民医院、中医院、痔瘘专科医院、防疫站、保健站等。有区、乡、镇卫生院33个,卫生所61个,共有病床1452张,正式医务人员1770人。
有县文化馆1个,区、镇文化分馆15个,乡文站85个。县、区图书馆各1个,藏书6万余册。
县城有大戏院1个,影剧院两个,区、乡影剧院14个,电影队58个,职业剧团、杂剧团各1个。民国16年(1927年),始于南关外建立体育场,解放后废弃。1951年,在县城中心县公署旧址建设体育场,1959年废弃,复于城南建大型体育场,占地70亩,1961年将土地退还生产队。1962年于人民中路西侧建小型体育场,场地仅7亩。近年已开始于健康路南侧筹建体育场,计划设三大球比赛场地及游泳池等。1984年,在阜阳地区第一届青少年、伤残人、工人运动会上,太和运动员获金牌24枚,银牌11枚,总成绩居全区第3名。
民国后期,太和创办多种新闻小报,大都时间短暂,较长者有《太和民报》、《动员导报》、《太和导报》等。
建国后,中共太和县委于1956年创办《太和报》,四开双日版,铅印,1966年停办。
近年出版的刊物有太和政协主办的文史资料《细阳春秋》,一年一期,每期10万字。
太和有线广播始于1957年。目前调频发射机功率100瓦,频率104.8兆赫。电视转播始于1983年,有米波彩色电视发射机一部,输出功率50瓦,发射频道为6频道,频率为167—175兆赫,图象清晰,声音宏亮。

太和人民具有光荣的斗争历史。秦二世二年(前208年),陈胜、吴广起义失败以后,他们的旧部吕臣,就从这里起兵,“攻陈下之”,捉住叛徒庄贾正法,重新树起陈胜的大楚旗号。生于清朝“乾嘉盛世”的原墙人刘之协,是当时全国白莲教领袖。他领导的教军起义,席卷川鄂五省,与清王朝战斗了十年之久,他以“神奇莫测、飘忽无定”的游击战术,打破了八旗兵不可战胜的神话,开太平军起义先河。
在新民主义革命时期,太和人民前赴后继,英勇不屈。1927年,魏野畴领导的中共皖北特委在太和成立,为开展土地革命进行了艰苦的斗争。1932年,中共太和县委发动了“四·一九”暴动。暴动虽然失败,但太和人民革命斗争并没停止,境内的抗暴、抗税、抗捐斗争此伏彼起。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曲折奋斗,终于在1948年在共产党领导下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建国35年来,太和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赢得了全县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经济稳步协调发展的好形势。80年代末及90年代,是太和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本县的指导思想是:胆子再大一些,步子再快一些,在党中央的正确路线领导下,团结全县人民,大办工业,大办乡镇企业,稳定发展农业,开拓商品市场。使太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迈得更快更大,让人民群众尽早过上比较殷实的小康生活。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