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界首县志》自1982年7月组建班子,抽调人员,至1993年7月交黄山书社出版发行,历时11载。其间7拟纲目,5易其稿,经外出学习、组织发动、培训骨干、征集资料、编写初稿、总纂评议、加工送审、审查定稿诸阶段。书成之日,作简要回顾,以为前车之鉴。

中共界首县委、县人民政府遵照上级指示于1982年7月5日决议成立县志编纂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主持县志编纂工作。8月落实人员、机构和经费,9月启动工作,曾先后派员参加省修志业务骨干培训班和赴江苏如东县学习。从10月县志编纂委员会发出界字(82)01号《关于广泛征集界首县地方志文献资料的通知》起。经广泛发动,至11月底,全县上下编纂社会主义新方志工作全面发动起来。12月2日,编纂委员会召开首次工作会议,会议决议的有关问题以纪要形式报县委、县政府批转各单位遵照办理。23日至29日举办专业志编写人员培训班,培训修志主笔和业务骨干103人。

1983年5月,组织各系统负责人,各修志单位领导和专业志主笔等120余人赴涡阳对口参观学习。6月底各修志单位普遍建立修志领导小组,组建了编写班子,落实了经费和办公设施。11月举办专业志修志成果展览。12月召开专业志主笔和老干部座谈会,总结成绩,交流经验,共同回忆界首历史。1984年3月,办公室主任戚耀华不幸病逝,使工作蒙受一大损失。7月为进一步深入发动、广征资料,县政府印发县志资料征集提纲计5项22条。10月县志办公室全体人员分赴县境农村,开展资料普查,月底举办专业志初稿展览,并评选出先进系统2个,先进单位8个,县委、县政府予以大力表彰。由于领导重视,工作得力,环环紧扣,进展顺利,是年底专业志编修工作基本结束。64部部门专业志铅印成册15部、打印装订33部、钢版刻印6部、草稿待印10部,总计1250余万字。1986年第三次全省地方志工作会议上本室被评为1985年度全省修志工作先进单位。

界首历史隶属多变,资料散落各处,为此志办不惜代价先后到阜阳、合肥、安庆、太和、沈丘、临泉等地查档近万卷。集中人力翻阅县档案馆所存全部档案,摘抄复印资料300余万字。1985年7月召开老年人座谈会,到会40余人,收集口碑资料320余条。通过查档、座谈、走访、信函和广告征集,共征得文字资料1360余万字,实物资料300多件。
《界首县志》经5次修订纲目,至1986年底写出草稿80万言,打印分送领导、县直有关单位审阅。1987年4月,本室再度被评为全省修志工作先进单位,这对全室同志鼓舞更大。是年底,《界首县志》初稿写成,打印装订120册,发至县直、区、乡及熟悉情况的人士评议斧正,广泛征求意见。我们集中归纳综合分析各方意见,第6次修订县志纲目。此次修订纲目,以经济为重点,突出了界首马铃薯、农田林网、特种养殖、大黄竹编、大梁毛织、界首彩陶、界首骡马行、农村卫生“两管”、“五改”等地方特色。1989年5月省地方志办公室王亚州副主任一行4人来县视察工作,对志稿提出指导意见。行署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吴敬人、蔡永书也曾多次为志稿加工润色。是年底,写成74万余字的《界首县志》评议稿。

1990年10月底召开《界首县志》稿评议会,邀请省、地、兄弟县市志办的同仁及县六大班子负责人等60余人参加。会上24人作出书面发言,提出改进意见590余条。
我们根据评议会所提意见和省地志办领导具体安排,将意见整理归纳为260条,并制订出送审稿整改方案。首先对县志纲目作第7次修订:撤销大编结构,实行平列设章。撤编后志书整体结构更显严谨,全篇贯通,一气呵成。然后结合县情实际,对评议意见逐条研究取舍,全室人员再次审阅专业志原稿,查档、调查、走访,进一步核实资料。1992年初写出送审稿初稿,送王亚州修改,请复旦大学魏嵩山副教授校正。1993年5月初,完成《界首县志》送审稿。经中共界首市委、市人民政府审查批准,于5月下旬报中共阜阳地委、行署和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审查定稿。7月20日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批文同意公开出版。

《界首县志》历10年余之艰辛,终告成书。是上级领导、业务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专家、学者的帮助,市内各界人士的热心配合和本室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特在此一并致谢。
修志难、广征资料更难。本着对历史负责,对后人负责的精神,我们往往为一件小事或一个数据反反复复跑单位、串村户走访“三亲”人士;查档案、找史书,翻阅文献资料数遍乃至数十遍,不厌其烦地核实、校正。修志人员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献身于“史志”事业,表现出坚强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为界首60万人民奉献了爱心。

县志为地方百科之全书,一方之信史。编纂人员能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为界首历史制造一面镜子,信守服务现实,恩泽子孙的宗旨,绝不滥用笔墨。它必将发挥“资政、存史、教化”的应有作用。但由于我们水平限制,资料欠缺、疏漏、讹错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