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刘福通
刘福通(1320—1365年),汝宁府颍州西刘营(今安徽界首县城区颍河南岸旧刘兴镇)人。家巨富,性豪爽,早年加入白莲教,为颍州教首之一。曾任朱皋镇巡检。
元顺帝时,黄河屡次决口,黄淮平原常发生严重水灾,疾疫流行,民不聊生。至正十一年(1351)四月朝廷征发民夫15万、戍卒2万,派贾鲁主持治河。时有白莲教首韩山童与刘福通、杜遵道、罗文素等人乘机造石人预埋于沿河工地黄陵岗(今河南兰考县东北)、下河口(今界首余渡口附近)等地,背刻“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字样,以童谣传颂,大造起义舆论,又于刘福通北花园(俗名白鹿庄,以园内饲养白鹿二只,故名。今界首县城区西部旧皂庙镇)聚众数千,人人头扎红巾,杀牛宰马,誓师起义,号为“红巾军”,又称“香军”。不幸消息走漏,韩山童被捕牺牲,其妻杨氏与子韩林儿逃入武安县(今河北武安县)山中。
韩山童牺牲以后,刘福通继续领导起义,屡败沈丘、太和等地元军。五月三日,一举攻占颍州。继又乘势攻下朱皋镇,并分军连陷罗山、上蔡、确山、舞阳、叶县,及于汝宁(今河南汝南县)、光州(今河南潢川县)、息县,江淮一带人民不堪元统治者的压迫,纷纷响应,从者如流,众至10万。
韩林儿闻刘福通起义军声威大振,自武安县山中出居砀山县夹河。至正十五年(1355年)二月,刘福通迎韩林儿至亳州(今安徽亳县),拥立为“小明王”,建国号为“宋”,年号为“龙凤”,遂定都亳州,刘福通自为平章。七月,刘福通大败元将答八鲁都于长葛,继又败于中牟,活捉其子罗素帖木儿,并分军北上,威逼京师大都(今北京市)。次年,答失八都鲁乘虚袭取太康,进陷亳州。刘福通与韩林儿南徙安丰(今安徽寿县)。
刘福通迁安丰不久,兵势复振,分兵遣将进军各地:以毛贵东攻胶州(今山东胶县)、莱州(今山东掖县)、益都;以李武、崔德等西攻武关,直趋长安,分略同(今陕西大荔县)、华(今陕西华县)诸州;以破头潘北攻山西,转赴关中;刘福通自领重兵平定中原。至正十八年(1358年),刘福通攻下汴梁(今河南开封市),定为国都,徙韩林儿居此,刘福通为太保。
由于义军远征,兵力分散,至正十九年(1359年)元将察罕帖木儿乘机进围汴梁。刘福通困守孤城,外无救援,终以粮尽力竭,率数百骑与韩林儿突围南奔安丰。时张士诚遣将吕珍来攻,朱元璋遣廖永忠率兵往救,迎韩林儿与刘福通去滁州。至正二十五年廖永忠奉朱元璋之命又迎韩林儿与刘福通去应天(今江苏南京市),至瓜埠覆舟,二人同溺死于江中,时福通年四十有五。
郭其昌
郭其昌,(1866—1903),字世五,界首城关大郭寨人。清末武举,皖北“哥老会”主要首领。
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其昌赴京会试,目睹清廷腐败,列强霸道,愤慨异常。遂与豫人武举马铁通、长江水师提督程文炳之子程绍周密议,决心抛弃功名利禄,返乡组织“哥老会”。十六年,郭、马、程等人于农历三月初三在界首集密会,公推郭其昌为总督。组织有军师、都督、大将、头目等一套班子,制订有起义纲领,旨在“反清驱洋,打倒贪官污吏,土豪劣绅,绥靖天下,保护百姓。”诡言郭其昌是“真龙下世,当作天子”,暗中广为传播借以发展会众。不数月,在界首附近数县境内发展几万人。
光绪十九年秋,郭其昌策划刺杀太和知县袁学昌,夺取县城,以岳山在县衙作内应,一切就绪。因叛徒王立本、劣绅饶遇道告密,遭清兵围剿,哥老会众虽奋力反击,终寡不敌众,马铁通、李资贤等战死,郭其昌被俘。其昌被判刑20年,投入安庆本白司大狱。
其昌在狱中仍不忘反清大业,秘密指挥会友程绍周、郭廷康、余亚农、柏文尉、陈仲甫等,在安庆、青阳、望江、怀宁等地发展会众万余人。光绪二十九年,准备二次起义,因叛徒朱霈霖告密,暴动之夜,郭其昌被绞死在狱中。虽然起义失败,其昌捐躯,但许多哥老会成员以后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成为辛亥革命的骨干力量。
朱在东
朱在东(生卒不详),外号朱华子,陶庙乡大朱寨人。皖北界首捻军起义首领之一。家庭贫穷,未能入学,成人后帮家务农。在东20余岁时,正值皖北捻军总领张乐行的义军势力活动在太和、旧县、大朱寨一带,在张的影响下,决心聚众起义。
同治元年(1862年),众人于朱寨西北岔路口行拜旗仪式,在东被推为旗首。后联络邢寨、张寨、魏寨、忘王庄等人众,攻打税子铺、陶寨。随捻军攻占界首、邢寨、洪山庙。又东征双沟、淝河口,西征周口等地屡胜,惊动了清政府。
捻军远征时,在东转回故地大朱寨,被清军僧格林沁部包围,在东率众坚守数日,终因寨破,突围逃匿他乡。
王希孔
王希孔(1833—1907),字继圣,光武庙西南李庙村人。自幼读私熟,清时拔贡。是时乡村缺医少药,为解人民疾病之苦,希孔立志习医,主攻痘疹科,10年出师回乡,悬壶行医。乾隆年间,在光武集开设阳春堂药店,医术高超,医德高尚,对病人热情,药价公道,深得乡邻敬重。
为济世乡民,教子孙攻读医学,言传身教,儿孙多成为地方名医。其子王兆年,方脉精通,乐善好施,贫穷孤寡者,前往看病,不收药费,清恩贡郭桂芳赠匾额“仁昭义立”。其孙王德馨(兆年长子)医精咽喉科,王德沛(兆年次子)方脉独到,有妙手回春之术,沙河两岸求医者盈门,界首李春荣赠匾额“妙手回春”。自希孔行医,乞今已家传六世,从医者数十人。
段希文
段希文(1871—1925),字绍武,芦村乡段老庄人。芦村小学校创始人。幼年入塾就读,刻苦好学,22岁即被举为塾师,专心致志,教学严谨,深得乡里称道。
民国12年(1923年),希文邀集近村长者商议:称芦村距城(太和)百里,地处偏僻,文化落后,为了孩子们读书识字,建议把芦村三霄殿段姓庙地作为学田基金,以课养校,自献茴草地3亩,碾坯修葺教室住房。此举获得一致赞成。未及百日,太和县第六区第七初级小学校落成。
首届招收学生64名。分甲乙两班。校田地产收入,奉作师薪,学生免收学费,对贫穷学生并给予照顾。如学生程元凯、马国安等课本笔墨由校方供给。逢暴雨时,希文留生家中食宿,夜读生则护送回家,深受家长敬佩。学期开学、结业时,凡聘请的老师,希文亲自用大车迎送,节日亦必盛情款待和慰问,尊师之风,流行乡里。
希文患多种疾病,加之办学理家,操劳过度,不幸去世。临终前,把学田地金交族长段希孟先生代理,并嘱“继续办学”。
王朝隆
王朝隆(1847—1926),字启廷,号荷亭,光武老王寨人。清光绪拔贡,豫皖边区的著名塾师。一生从教50余年,太、界、阜、临、亳、以及河南省沈、鹿、郸等地有其学生数百人,其中考取进士、举人、秀才者80余人。
朝隆一生热爱教育,淡泊名利。他有位至亲在袁世凯手下任职,多次保荐他出仕,他坚辞不赴。和他同年拔贡的泗县杨士襄,后来点了翰林出任河南省大员,曾两次修书差人,请他去参助政事,他婉言谢绝。
朝隆在教育中,实践了孔子有教无类和循循善诱的原则。在他的学生中,不乏寒素出身的子弟,刁际昌、王纯儒、郭占鳌等,皆一贫如洗,因其好学,被留门下,不收学费,且资助伙食,后皆成为禀贡生。当时有位家有数千亩良田的纨衤夸子弟,去馆中读书,不久便拉扯同学吃喝玩乐,先生发觉后,立即逐出学门。他在教授学生上,采取读、讲、议、写诸法。要求学生每天自己独立阅读一定数量的经史资料,提倡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质疑问难。他主张师道尊严,也反对冷酷的师生关系。他晚年的学生李夺锦在回忆文章中说:“先生循循善诱善发人思,从先生游,如坐春风。”朝隆一生勤奋好学,雅爱抄书。至今其后人尚存有他78岁时写的《记萝》、《华胥国萝》等文稿。他手抄的亳人梁山献《承晋斋积闻录》,1983年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将他写的“前记”影印在卷首。
民国13年(1924年),太和县知事丁炳烺倡修县志,亲去老王寨,请王朝隆担任总纂,他以年老辞谢,终被聘为首席参订(即今之顾问)。成书,审阅定稿,并为志书写了序言。
王升堂
王升堂(1909—1938),字象贤,大黄乡庙王村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入党时间不详)。升堂幼读私塾,后进学校读书,学生时代,思想进步。
1927年12月,参加魏野畴在太和创办的太和青年革命训练班。后到中国安徽公学读书。1930年冬,在上海资助过地下党员徐子佩(同乡关系),1931年,回到太和成立旅外同学会,与国民党太和县党部进行斗争。是年12月,建立中共太和县委,升堂任委员兼宣传部长,为开展地下工作,以水灾救济委员会委员的身份进行活动。
1932年,太和“4·19”大暴动失败,升堂脱险,逃到涡阳组织反帝大同盟,发动群众与反动势力进行斗争。1933年,任中共涡蒙亳区委书记。1933年冬,因叛徒出卖,党组织遭到破坏,升堂逃往北京组织读书会,出版刊物《北风》,任主编。
1937年秋,升堂返回到太和县参加抗日总动员委员会工作。1938年夏,负责领导大黄、蔡庙一带的抗日自卫军。是年9月17日,升堂带领抗日自卫军住在大黄集,突遭国民党大黄庙联保主任李世芳纠集高庙、亮集、邢小街、十里沟等几个联保武装和太和县大队的袭击,升堂殉难。
臧致平
臧致平(1869—1944),界首城关人。幼家贫,成年后以卖水为生。因生活所迫投身清军,先在第一协统张怀芝部任标统,后为冯国璋辖部。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被选送吉林讲武学堂学习,肄业后返部。1913年11月,被北洋政府任命为第十四混成旅旅长。1917年9月12日,任漳汀镇守使。翌年移驻厦门提升福建第二师师长,属皖系李厚基部。1922年,因反对李厚基、陈炯明“联省自治”的主张,被削去师长职务。遂投靠皖系芦永祥部。在芦的授意下,于11月7日夜发动倒李(厚基)兵变,将李驱逐出福建,致平自任闽军总司令。北京政府看到臧兵力强大,想利用臧为其卖力,以总统黎元洪的名誉任命致平为漳厦护军使。臧对此表示冷莫。
1923年,北京政府命直系孙传芳督闽,致平与王永泉联袂电京,力拒孙督闽。及孙入闽抵南平,致平于3月9日赴福州与刘冠雄等协商阻止,并调兵北上,联合王永泉部抵御孙传芳。因王背臧投孙,致平于4月17日正式发表通电,实行反孙独立。于4月30日在厦门召集福建各军将领举行联合讨伐孙传芳的军事会议。会议决定民军、粤军、闽军分三路进攻福州。此时臧以厦门为中心,包括金门、同安、海澄、龙溪、南靖、平和、漳浦、云霄、东山、诏安、长泰等11县皆属其势力范围。厦门成为各派军队反孙的指挥部,致平成为左右闽局的重要人物。
是年5月,因许崇智被陈炯明部林虎击败,致平率部救援,不料赖世璜、苏世安两部战败向林虎投降,许崇智部黄大伟叛变,联军腹背受敌,致平无奈,退守厦门,联军解体。7月,林虎、王永泉联合海军三面袭击厦门,在多方受敌的情况下,致平坚守厦门。后在孙中山派许崇智等部援助下,转危为安。
1924年2月5日,致平获悉日籍浪民联络王献巨部准备袭击厦门,遂令警察收缴浪民枪械,双方发生枪战,浪民被打死7人。日本驻厦门领事向致平提出惩凶赔偿,并电召军舰到厦门示威,致平不惧。后经谈判解决。
孙中山为巩固与闽军、海军的联盟,与致平协商将厦门交海军管辖,以换取海军支持孙中山在福建活动。致平遵照孙中山意见,交出厦门。芦永祥将其部编为浙江边防军,委致平为边防训练处处长。
在孙中山出师北伐时,因浙军叛逆,致平被迫同芦永祥、何丰林下野。后隐居常州,于1944年病逝。
郭庭杰
郭庭杰(1891—1946),字时俊,又名郭庭举,河北乡大郭寨人。是境内任教较早的一位著名蒙师,1929年被聘为界首集公办小学教师。
庭杰教学认真,一丝不苟,字迹工整。掌握学生小、爱动、好乱、不易管教的特点,总结一套经验,正面诱导学生自觉纠正不规言行。天热时,为避免学生中暑和生病,用自己的钱买毛巾、洗脸盆,供学生洗手、洗脸。放学后亲自整队护送至校外,有时送至家中,深受家长敬佩。
王凤保
王凤保(1918—1947),又名王家彦,范寨乡老王寨村人。农民出身,家中贫寒。1938年秋参加皖北抗日人民自卫军,翌年,被调到涡北联合中学学习,在学校加入中国共产党。12月,王受党指派到太和与地下党员王振鸿、王绍舜组成中共太北工作委员会,王凤保任委员。在双庙王绍舜家以开粮坊为掩护发展党员,宣传抗日,发动群众与当地反动势力进行斗争。
1947年6月,王凤保在发展武装力量时,被本村地主王万邦、王益邦发觉,两人密谋用物资买通王万邦的外甥范明,令其暗杀王凤保。是年7月,范乘凤保外出之机,将其杀害于许寨南芦苇稞中。
李永祥
李永祥(1874—1947),字恒德,光武西小李庄人。出身农家,幼年曾在著名塾师王朝隆门下读书。目睹封建社会制度的黑暗腐败,遂无意功名,致力学医,先后拜城北名医王朝翰,郸城名医刘老芳为师。永祥勤奋好学,博采众方,对伤寒、杂病、瘟疫及妇科诸病,均有独到之处。
1932年夏,界首、沈丘、鹿邑等县,霍乱病流行,死亡惨重。李永祥不畏炎暑,日夜奔走乡村,登门医治。他采用“急救回阳汤”加管仲若干,一剂可控制病势,两剂可愈。1935年瘟病流行,先生用“清瘟败毒散”,重加石膏,达到药到病除的效果,得救者数千人。一时盛传“求神拜佛都不灵,有病快请李老恒”的佳话。
李先生素重医德,抑富佑贫,慷慨乐施,凡贫穷人家请其看病不计车马饮食药资,皆欣然前往,遇赤贫病人,除不收药费,还在生活上给予帮助。
抗日时期,先生家遭黄水灾,先后受聘于界首“永春堂”,“德济堂”,看病授徒,范清修,饶培久皆出其门下,成为名医。
晚年著有《临症经验集》,未付印,“文化大革命”遗失。
乔道三

乔道三(1915—1951),又名世纲,河南省偃师县人。幼年就读于本村私塾,后辍学在家,学习织布和木工。
“9·18”事变后,道三就读于河南省偃师中学。时值日军压境,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读书期间,多次参加学生运动。1935年参加了抗日民族解放先锋队。1937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年9月被组织选送延安,先在陕北公学和鲁迅艺术学院学习,后转入华北联合大学文学系深造。当日军大扫荡时,随部队深入晋察冀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民主政权。1944年任中共偃师县委委员、县民主政府秘书。
抗日战争胜利后,随皮定钧部到豫南光山县任沙河窝镇长。在尖锐复杂的斗争情况下,还抽闲搜集民谚,编辑民歌,做些采风工作。1946年6月,解放战争开始,在皮定钧的指挥下,亲率一团战士转战在白雀园一带,完成掩护大部队作战略转移的艰巨任务。
1947年春,调冀鲁豫党校学习,6月奉调豫皖苏区任沈鹿淮县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长。是年10月调任界首市任市长职务。就职之后,依靠群众,认真贯彻党在新区的方针、政策、并洞察百姓疾苦,共渡难关。在积极组织地方武装(市大队),消灭土顽,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巩固红色新政权的同时,十分注意保护工商业,团结工商界上层人士,恢复和发展生产,并领导全市人民先后建起机械、造船、面粉、榨油、麻袋、发电等工厂。
1951年,道三因积劳成疾,不幸逝世。省人民政府追认其为革命烈士。
刘朝敬
刘朝敬(1882—1954),字慎卿,界首城东郊夏庄人。21岁弃学习医,1903年到人和堂药店当坐堂医生。1911年在夏庄开设真心益寿局,行医界首一带,颇有影响。
1934年夏,朝敬路经沙河岸边见卧一位病人奄奄一息,遂令人抬回家中,抢救诊治,每日亲其为煮药送饭,精心调疗两月余,病愈后馈赠路费返里。
1937年,城东小沈庄王德患伤寒,无钱治疗,卧床月余,无奈令其子请朝敬,朝敬欣然徒步6里赴诊,经治疗病愈。朝敬知王贫寒,药钱不收,并送王银元2枚,小麦3斗。
1942年,豫东,皖北一带灾荒严重,灾民涌至界首集。朝敬目睹灾民露宿街头之苦,毅然将租出的20余间草房收回,收留灾民,施舍粥饭,并为他们免费治病。
王宪邦
王宪邦(1865—1956),字静臣,号松庵,光武老王寨人。宪邦幼时聪慧,17岁入邑庠第一,不久补禀入贡。后入安徽高等师范学堂读书,肄业后,返里任教。曾任太和县蚕桑学堂总董、教育会会长、文献委员会主任,并参与领导编纂《太和县志》。
宪邦对私塾教育进行许多探索。一、重视学前教育,提倡幼儿三、四岁时,要口授儿歌、五言诗,用卡片认字,以发展智力。为入学作准备;二、删除难、深教材,只要学生读《四书》、《五经》、《左传》及汉魏乐府,唐宋诗词;三、规定学生自学《纲鉴》、《史记》、《萃史精华》、《随园诗话》,以及阅览《水浒》、《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古典文学名著,并提倡阅读近代名人作品;四、提倡体育活动,早晚让学生做“八段锦”。他培养的学生文史功底深厚,适应能力较强。他早年的学生徐希三、中期的学生王丹岑等,均成为地方知名人士。他晚期的学生,解放后多参加革命工作,不少人成为地方优秀人才。
宪邦一生写下许多反映农民疾苦的诗篇,较有影响的有《黄水叹》、《感时》等。1947年,解放军到了宪邦的家乡,他高兴异常,当即口占一绝,中有“沿村老少齐欢唱,得见王师伐罪来!”
赵心顺
赵心顺(1891—1956),绰号“赵傻子”,陶庙乡赵寨村人。20多岁时,在沙河渡口撑渡船维持生活,工暇入“玩会班”学唱戏。心顺勤奋好学,加之身材魁梧,扮相英俊,嗓音好,浑厚刚劲,后音宏亮,唱腔别有风格。不久加入戏班,工于黑脸。
心顺擅长演包公戏。在《铡郭槐》、《铡赵王》、《铡包勉》、《铡陈世美》四大铡戏中扮演的包公,以其特有的淮北沙河调,高亢激越的唱腔,把人民心目中包公铁面无私,刚直不阿的高贵品质,表现得淋漓尽致,常常引起满场喝彩。
心顺出名后,常有戏班请他演出。有一次顾家班在王湾与另一班对戏输了,顾班主请心顺去帮忙。当时心顺正在油船,听说顾锡轩请他,放下油桶,即赶到王湾,登台演唱,群众一听,很惊奇。立刻将对方观众吸引过来,观众纷纷议论:“这是那里来的野黑脸!”知道底细的人说:“是河南岸牛行街演夜戏的,听说他一唱,在八里远的段白庄就能听得清清楚楚。”他运货到阜阳、蚌埠、淮南等地,离目的地尚有七八里时,他常大喊一声,码头上的人就知道他的船到了。因而人称他“八里嗡”。他的船常常被拦住,不唱一段不让走。心顺每到一地,附近戏班、剧场闻知都纷纷请他演出。抗日战争时期,一次心顺与其表弟摆船运货到淮南,被田家庵剧场请去唱戏,时国民党长官坐在台下,正听得出神时,心顺的表弟找到后台,与戏班说,船在河下被军队扣下了,掌班的求告台下的国民党军官,军官正听得入神说:“这好办,叫相爷唱下去!”并回头对勤务兵说:“快去通知河防,凡是包相爷家乡的船,一律放行。”于是,在凤台、淮南等地就有了“包相爷家乡的船一律放行”的佳话。
解放后,心顺虽已年迈,仍坚持业余演出,热心帮助青年演员提高表演水平,辅导刚成立的“农民剧团”排演。
杨久荣
杨久荣(1901—1956),女,光武范寨乡洼张庄人。出身雇农,中共党员,省劳动模范。
久荣7岁丧母,和3个弟弟随父讨饭为生。17岁与洼张庄贫农张殿君结婚。婚后多年和丈夫带着两个孩子仍以讨饭为生。夫病无钱治疗而去世,杨带子女苦熬13年之久。1948年家乡解放,杨久荣参加了革命工作,历任村妇女主任、乡妇代委员、省妇代表。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多次出席县、地、省劳模代表会议。
土改时,久荣身裹麻袋,足立冰雪,站岗放哨,保护胜利果实。1950年大水成灾时,久荣带动群众自救度荒。翌年冬,投身治水,奋战工地,不知苦累,平时乐于助人,待邻里如亲人。本村贫农张应春随其母在外讨饭多年,母死后,张返家身患重病,衣食无着。杨久荣与儿子张国兴挨门帮其求助,使应春过上安稳生活。
久荣一生不仅处处事事带头,还言传身教培养了一批优秀青年干部。
饶学仲
饶学仲(1872—1957),字式由,号履坦,又名饶拔,界首城北饶楼村人。出身于贫农家庭。幼年依赖舅父王朝隆多方接济,得入塾就读。22岁考中秀才,以教书为业,执教50余年,从学弟子数百人。
学仲勤奋好学,自幼养成黎明即起,秉烛夜读的好习惯,读遍经、史、子、集等书。教书时,做到讲解明白易懂,不含糊了事。新文化运动后,提倡用白话,并将四书、五经,译成白话文教学。虽受到当时旧学者的讪笑,他却不加理睬。主张做到既言教又身教,对学生不分贫富亲疏,一律平等相待。1938年,光武一带黄水泛滥,王寨佃农老吴全家逃到饶楼无处居住,学仲将自己住房让出两间,无偿让吴居住,并将吴下肢残废的儿子吴吉庆免费入学就读。饶说:“给穷人一口,胜给富人一斗。”
饶认为“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只要靠劳动养活自己都是光荣的,受到人们尊敬,故给自己儿孙因人施教,读书不行者,让其租地耕种或习医学徒或干其它职业,各得其所。
学仲严谨治学,80高龄仍不倦地读书、写文章,对《道德经》、《楚辞》等书,曾详细注批。
徐寅亮
徐寅亮(1891—1957),字朗宣,河北乡徐庄人。清末秀才,毕业于南京江南高等学堂。后参加孙中山组织的同盟会,因起义失败“亡命”日本。归国后至哈尔滨,因被人出卖被捕入狱。狱释后,在北京任《晨报》记者,主编《曙光杂志》,后到芜湖任《皖报》编辑。
1937年“七七”事变后,返回界首。曾在刘腰庄利用庙宇自办颍阳中学。1945年与饶绍周合办界首私立中学。1948年积极协助市政府筹办界首中学。1953年被安徽省文史馆聘为文史馆馆员。
王丹岑
王丹岑(1908—1959),字萍草,光武镇东街人。早年拜读于私塾名师王宪邦门下。1926年入上海中国公学读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
丹岑在校读书时接受新思想影响,思想进步,倾向革命,在上海主编《星火》文学月刊,著文抨击时弊。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丹岑返乡参加地方抗日救亡运动,并在太和县城创办私立安徽中学。1938年春,任上海私立安徽中学太和分校负责人。是年太和县成立抗日总动员委员会,丹岑任指导员,组织进步青年,宣传抗日,组建抗日武装。5月,丹岑至阜阳会见皖北抗日自卫军第五路总指挥余亚农,被任命为太和县人民抗日自卫军二支队队长,率第二支队和直属中队进驻鹿邑及亳县南部地区,阻击日军南侵,并参加收复亳县的战斗。
1939年初,阜阳行政督察专员郭造勋请王丹岑去阜阳工作,任十一纵队政治部主任。1943年秋,丹岑主办太和县私立育英初级中学,并任太和县私立槐风染织料职业学校董事长。继任国民党安徽省政府秘书、秘书主任。1946年,被选为国民党中央立法委员。后大陆解放去香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丹岑由香港回国,在上海教育学院任教。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1959年病死在甘肃。1978年甄别平反。他一生写了不少著作,如《王荆公经世文编》、《张江陵经世文编》、《中国农民起义运动史》;小说集有《丰碑》、《黄河的海》等。
董种珊

董种珊(1910—1960),原名董连捷,曾用名仲三、廉洁,芦村区杨庄乡大董庄人。兄弟四人,排行第二。9岁入董庄私塾读书,15岁入小学。17岁考入河南淮阳第三中学,1930年毕业;遂考入河南第二师范,1934年毕业。是年夏到太和文峰小学任教,秋到鹿邑师范附小任教。1935年考取安庆农村合作社训练班。1936年至1937年先后任亳县、太和合作社指导员。1938年由王丹岑介绍回家乡做抗日动员工作,担任太和县第二区动员委员会主任委员,因黄水泛滥未到任。1939年考取财政会计训练班,结业后被派到寿县第十八货场检查处第一分处先当检查员,后当主任。1940年调到第四分处任主任。是年5月,辞职回到家乡从事革命工作。
1940年秋,种珊在界首结识了中共党员赵卓如、丁兆一、马建忠、马翔九等,他们于中山街开设文具广货店,字号“益友筱商社”,后改为“益丰花布行”,由董种珊任“货店”经理。实际是中共沈丘县委和中共界首特支的秘密机关。其任务是:掩护党的来往人员,在界首和太和县中上层人士中进行活动,搜集情报。种珊不顾个人安危,积极投身革命,工作卓有成效。1940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1年皖南事变后,党的组织撤离,种珊留守坚持工作。1943年至皂庙小学任教,积极宣传抗日,动员民众,写有《清算九·一八血债》、《黄水谣》等。后与党组织失去联系。
1945年种珊在倪丘私立中学任教时,经常向学生宣传形势,给他们指出前途,激励青年进步。
1947年9月,种珊和党组织接上联系,安排在沈丘县民主政府做秘书工作。1948年到界首中学任教导主任。1950年至1958年先后任亳县中学、太和中学和凤台第一初级中学副校长。种珊知人善任,大胆依靠知识分子办学,工作勤勤恳恳,以培养合格人材为己任,深受师生敬重。1953年在灾情严重的情况下,坚持灾区教育,从不嫌苦,千方百计地解决办学中的困难。
1958年,种珊被错划为“右派”、“历史反革命”,受行政开除、开除党籍、管制3年、留机关控制使用的处分。1960年调凤台李庙中学任教,是年含冤而死。1985年,其错案得到纠正,给予平反昭雪。中共凤台县委为其所作的结论是:董种珊同志入党几十年来,为党的地下工作,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他是我党的好党员、好干部。
胡国钦
胡国钦(1887—1960),字敬堂,王集乡胡台村人。祖父胡振宗是县境著名中医,尤以祖传配制风药,主治小儿4、6、7风(出生后7天之内风症)妇女产前产后风,破伤风等72种风病,至今经五辈人达300余年,代代相传。
国钦继承祖辈行善益众,济世救人的传统,对五个儿子传制药剂,言传身教。对求医者,有求必应,一年四季走村串户,送药上门,治病到人。每逢出诊,令其长子胡万平带药随行,既帮其携带衣物,又亲授医疗知识。万平1950年往阜阳挖河,途遇阜南农民孟献丽得破伤风,经阜阳医院治疗无效,出院回家准备后事,经胡诊断,一剂药服下,达到起死回生的效果,病者全家感动得流泪,孟病愈后,带150元亲赴工地酬谢,胡分文未收。说:“我们做个朋友好了!”至今孟的子孙逢年过节仍到胡家拜望。国钦的高尚医德,不胫而走,沈丘、太和、临泉、鹿邑、阜阳、阜南等县群众来求医取药者不断。
范清修

范清修(1913—1968),原名范吉士,光武区范寨村人。县境著名中医。幼年在父亲范庆岑执教的私塾就读。1929年考入太和县初级中学蚕桑班学习。1930年从父行医,博览古今医学名著,刻苦钻研,加之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在眼科、儿科、外科、妇科及内科方面均有建树,尤精内科和妇科。
范清修对《伤寒》、《金匮》的研究极深。他在临床中继承了朱丹溪的“滋阴”学说,接受了李东坦的“重脾胃”的原理。但师古不泥,敢于革新。他在“四时百病,胃气为本”的理论基础上,在前人使用的滋阴药物的成方中大胆地添加动药及健胃药,使二者结合起来,既滋阴又健胃,收到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同时范清修极为重视对民间验方的收集整理,取其精华而集其大成,在临床中灵活运用,往往药到病除,深受广大患者的信赖。
1935年,范清修携家来界首皂庙镇力行街开设“德济堂”诊所,治愈大量疑难病人,闻名前来求医者络绎不绝。河南省沈丘县患者王黑妮,肝硬化腹水,多方医治无效,生命垂危。经人介绍,慕名来到“德济堂”,住到范清修家中,治疗半年之后,完全康复。
1951年,范清修任界首市中医诊疗院中医师,每日门诊量在百人以上。1954年,界首城乡麻疹流行,患者近万人。华东局卫生部派上海市儿科传染病专家翁浚教授来界首指导防治,省、地也派出代表队支援。为控制麻疹蔓延,范清修提出用紫草根治麻疹的方剂,经临床应用,治愈率达90%以上,有效地控制了麻疹的蔓延,受到省卫生局的奖励和表彰。此方后来被上海、山东、辽宁等省市采用。1956年,范清修出席了安徽省第一次卫生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
1958年,清修任县中医院内科主治医生,兼任县卫校教师。先后带徒20余人,毕业后均在县、区卫生院工作,已大都晋升为中医师,成为界首医疗卫生界的骨干力量。
清修酷爱书法。其书法作品多次参加省、地、县书法展览,其中后期所书岳飞著名词篇《满江红》被选送日本展览。
清修曾任界首县医疗协会和卫生协会常务副主任,界首城关医疗协会主任,界首县第一、二、三届政协委员,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68年,在“文化大革命”中,清修蒙受不白之冤,被迫害致死。1978年,界首县人民政府正式下文为范清修平反昭雪。
郝广发

郝广发(1896—1970),字润田,田营乡郭路口村人。自幼家贫,襁褓中丧母,蒙嫂嫂崔氏哺育成人。16岁入县城黄德昌商号学徒,满师后,先在太和“人和昌”、蚌埠“亚州公司”当伙计。抗日战争爆发,返里经商,曾任“万利”、“华通”等商行经理。
1939年秋,界首商业繁盛,市场兴隆。国民党税警重税盘剥,故激发商人、小贩数千人的气愤痛打国民党税警,酿成著名的界首商民“抗税斗争”事件。税警大为不满,状告到县府,广发被选为商民代表,在法庭上据实雄辩,义正词严,官府无奈呈诉省政府。次年夏,广发冒着酷暑,行程数百里,到达国民党省政府所在地立煌(今金寨)复问官司,在方振武、余亚农等人的帮助下,复诉获胜。广发平时作风正派,办事公平,得到界首商民的爱戴,被选为商会委员。1947年建市后,拥护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建县后安排在门市部当营业员。1953年在“一化三改造”中,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主动走公私合营道路。曾被选为县政协三届委员。
田思勤

田思勤(1920—1972),河南省林县人,农民出身。幼年丧母,小学毕业后在家务农。
1940年10月在本区陶村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3月入伍,先后任林县姚庄区委组织、宣传委员。1947年任县救委会主任。1948年2月南下任新兵连指导员,6月任泉南县工作组副组长,后任李桥区宣传委员。1949年在阜阳地委党校学习一年。1950年任阜阳地委工作队副组长,后任口孜区委副书记、区长。1952年任阜阳县人事科副科长,后调任界首市委组织部长,市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1953年任界首县首任县长。从1954年到1972年任界首县委副书记、县监委书记、县委书记处书记等职。
思勤对党的事业认真负责,积极肯干,忠心耿耿。1948年任指导员带新兵南下时,与士兵同吃同住,一齐步行,从不特殊。1950年至1951年在阜阳县搞生救工作时,四次获奖。1959年负责胡集地区蹲点工作,严于律己,并教育干部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与群众同甘共苦。
思勤举止稳重,态度严肃,作风民主,生活朴素。对干部重德才,知人善任,在任组织部长和县委副书记期间,为党培养选拔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对党的事业作出了贡献。在患肝炎(慢性)病期间,仍坚持工作。1972年并发心肌梗塞,抢救无效去世。
马光印
马光印(1913—1972),邴集乡靳庄人。清贫家庭。幼年丧母,随父马守仁讨饭。
1936年在河南省太康县参加中央红军第10师12团1连,历任战士、班长、排长。1938年赴延安学习。在学习期间任院作坊主任,供销股长、营业科长。
1945年光印调到张家口晋察冀中央党校任生产科长。1946年赴黑龙江省参加土改,任区长、区委书记。1948年任黑龙江省委总务科长。1949年4月奉命随部队南下,解放广州。光印任广州市人民政府行政处财会科长兼总务科长。“文化大革命”期间,因其爱人出身问题,妄加“罪名”被批斗,强迫劳动,责令离婚。光印于1971年被迫离休,带着3个孩子返回故乡(光武)。1972年7月19日病逝于光武医院。
段振民
段振民(1915—1972),字霁轩,芦村乡段老庄人。1936年毕业于河南省立第二师范,被鹿邑城厢完小聘为总务主任。1945年,应董种珊邀请,任倪邱中学教务兼总务工作。在此期间,除认真搞好教学外,对学校里学田课租、工商收入、拆庙运输、营运筹划等一切经费,均由其管理支配。工作井然有序,一丝不苟。
1948年春,因时局不稳学校停课,段又赴灵璧县师范任总务主任兼教高中数学。不久淮海战役发起,段奉豫皖苏边区教育处副处长徐子佩之命,返回界首管理界首中学总务兼教数学。对教室布局,扩建翻修等建筑事业,均亲自过问,具体安排。对学生膳食更为关心,常至厨房、饭场巡视观察。为米、面、鱼、肉、蛋、蔬菜等数量搭配,列表实施。还经常照顾清贫子弟,助衣食,献书资。在界中任教,掌管物资20余年,一身清白。1972年病故。
任效文
任效文(1905—1973),又名绍昌,马集乡任寨村人。青少年时期,攻读私塾10余年。1923年辍学随父任瑞堂习医。于光武北街开设“发源堂”。习医时博览医书,刻苦钻研,记忆惊人。《医宗金鉴》原木刻版48本,从头至尾皆能背诵。行医中,深受仲景之影响,掌握了既透表又达里,拥邪外出的和解理论。临床时能联系实际,得心应手地应用于妇科、内科。在光武一带颇有声望。
效文行医50多年来,勤勤恳恳为病人理脉诊断,因病施治,对症下药。不分富贵贫贱与地位高低,有求必应,一视同仁,药价公平,童叟无欺。
1947年,效文应王其化之倡议举办光武小学,被推选为董事长,效文慷慨解囊献资,又动员各界捐款,终于恢复了光武区第一所小学校(今光武小学)。
效文一生勤奋好学,工作之余,手不释卷,常年累月苦读,从不间辍,并将前人之经验和验方及多年临床灵效之方剂,手抄在卷,译给世人。
解放后,效文一贯拥护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有益的贡献。曾先后被选为一至六届县人民代表,一至三届政协委员,县医协、卫协副主任和光武区医协主任,对开展各项学术活动,做了大量工作。
杨玉璧
杨玉璧(1930—1976),小黄乡杨洼村人。中共党员。历任生产队会计,民兵营长,大队党支部书记,信用社主任,农中校长等职。
1959年,大黄、赵寨、陈寨3农中合为光武农中时,玉璧任校长,让有教学经验的原陈寨农中校长陈百禄负责招生和校务工作,自己身先士卒服务于全校。学校缺少经费,为按期开学,他主动和教师一齐投资办公,稳定人心,安定秩序。三年困难时期,坚持同师生同吃同住,绝不搞特殊化,深得师生敬佩。
由于玉璧办学热心,师生勤奋努力,学校教学、科研及生产均取得显著成绩,地县多次总结农中办学经验,召开现场会议,省委副书记桂林栖曾莅临农校视察。1959年中央组织五省科技检查团亲临该校,安徽日报社记者两次来校采访、拍摄农作物和科研成果照片,进行总结报导。1960年底玉壁作为教育战线先进工作者出席省、全国文教群英大会,获国务院奖旗1面。
1962年农中停办,玉壁任大队党支部书记,在为群众办电、抓副业、搞水利、绿化造林、新村规划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优异成绩。1971年带队赴工地开挖茨淮新河,在工地同民工同吃同住同劳动。因操劳过度,胃病复发,经查为胃癌晚期。多方医治无效逝世。
闻兰英
闻兰英(1911—1976),女,尹庄乡张老庄人。省劳动模范。兰英性情温雅,心地善良,出身贫苦。
1951年兰英积极带头办起了张老庄初级农业合作社,并被选为社长,是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工作雷厉风行,克己奉公,勤俭清廉,带领全体群众战天斗地,改土治水,引用良种,抗灾夺丰收。1954年冬和翌年春,两次出席省劳模大会。
李绍文
李绍文(1888—1977),界首城关人。地方知名厨师。
绍文幼年时随父李关甫做小生意,16岁进“聚仙楼”投师张永太,学习烹饪技术,后经30余年的实践,技术日臻成熟。民国28年(1939年)乘界首兴盛之机,由郭在山出房,郭武臣兑资金,李绍文凭手艺,在玉皇街合开“三合楼”饭馆。绍文烧制的名菜有鱼焦炸、桂花丁、南溜片、红烧扒鸡、扒柿子、八宝梨、让桃、清蒸八宝葫芦等,色香味俱佳,闻名界首三镇。
荆吉祥
荆吉祥(1923—1978),陶庙乡黄庄村人。中共党员,三等残废军人。
吉祥幼年丧母,家贫,随父在外学木匠活。1943年受生活所迫,参加国民党军队当兵。1947年在大虎山口解放时,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任班长。
吉祥作战勇敢,屡立战功。淮海战役中,曾向首长表示:“宁向前进一尺,不往后退半寸”。1950年12月,在朝鲜带领侦察班侦察敌情,被敌军发现,战斗中吉祥左脚中弹,为不让战友落入敌手,忍痛将一名重伤员背回,受到领导的表场,荣立二等功一次。1953年学习文化运动中,小组成绩优秀,获红旗一面,吉祥个人成绩突出,荣立二、三等功各一次,又因团结、劳动好,荣立二等功两次。
1954年12月,服从组织安排退伍返乡。吉祥居功不傲,人残志坚。在生产劳动中,吃苦在前,受到群众称赞。历任民兵排长、保管员、生产队长等职,工作认真负责,积极肯干,大公无私。群众有困难时,主动相助。1960年困难时期,拿出自己的退伍金,帮群众渡过难关。1978年,为群众办电时,不慎触电牺牲。
卢之勤
卢之勤(1896—1979),田营乡卢窑村人。出身农民,务于陶窑业。幼年时勤学制陶工艺,奋练刻花技术。成年时,业熟技成,对制、画、装、烧、立窑、看火等多方面技术掌握娴熟,名闻乡里。之勤剔烧的陶瓷产品,造型新颖,色调柔和,形态逼真,美观素雅,惹人喜爱。有一次,人们倒水洗脸时,看见鱼在水盆中摇摆,都说盆里鱼活了,一时传为佳话,名扬洪河、淮河一带。
张其濬
张其濬(1900—1983),字文渊,徐寨乡巴庄村人。兄弟四人,其濬排行第三。
1914年考入上海震旦大学,1919年因参加“五四”运动被校方开除,中途辍学。1921年赴法国留学获得巴黎大学物理硕士学位,又转入巴黎高等无线电学校。后在巴黎SFR无线电公司任职,获无线电工程师职称。此间,结识革命前辈徐特立。
1928年,怀着发展中国的教育和无线电事业的爱国热情离法回国。在上海暨南大学任教。1929年受聘到安徽大学任教授兼理学院长。1930年至1940年,相继在武汉大学、广西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中法大学任物理系教授、系主任。北京沦陷后,他不顾侵华日军的威胁利诱,拒绝到伪北京大学赴任。1940年毅然乔装书商离京,辗转数日到昆明受聘于云南大学任教授、物理系主任、理学院长等职至解放。
解放后,在徐特立的勉励下,继续留云南大学任教授、物理系主任、理学院长、副教务长。还担任云南政协委员、民盟委员会委员、中国物理学会首届理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汉字信息处理研究会理事,以及全国中文信息研究会名誉理事、云南省首届物理学会理事、云南电子学会名誉理事和云南大学科普协会委员等职务。
其濬通晓法文、英文和俄文。留学国外数年,不迷信洋人。主张高等学校教学应与科研并重,科研必须结合中国的国情,着力于解决工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服务于国民经济。从法国归国以后的几十年里,坚持不懈地为发展中国无线电事业作出显著贡献。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虽身处逆境,对教学和无线电事业仍不气馁。1971至1973年主持了“原子弹爆炸探测器”(核爆炸当量方位距离的测定)的研究工作,受到昆明军区和国防部的表彰;并研究成功适用于电子计算机处理的码字最少,结构合理,使用方便的汉字编码方案。其中“汉字分解与合成”,1979年获云南省科技奖,“汉字字形三元体代码法”,获科技成果二等奖,1984年获成果二等奖,受到国内外有关专家的称赞和采纳。1982年中国物理学会给其濬颁发了连续从事物理科研教学工作50年的荣誉证书和奖章。1983年逝于工作岗位。
其濬一生献身于教学和科研事业,著有《理论力学》、《振动理论及声学》、《热学及热力学》、《教学物理方程》、《理论物理》、《量子力学》、《向量与张量》、《气体电子学》、《阴热电子学》等书。1985年,他的夫人张文霞遵照其濬遗言,将其珍藏的250余册中外文书籍赠送给云南物理研究所。
刘宗一

刘宗一(1927—1983年),临泉人。1949年毕业于震华学院,同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乡财粮、小学教师、教导主任、校长等职。
1950年在洪庄小学任教,后任教导主任、副校长。1955年9月任界首第一小学校长。“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打成“走资派”屡遭批斗,并下放农村,先后在顾集小学、砖集中学任教。粉碎“四人帮”后,又被调回界一小任校长,直到1983年逝世。
宗一多次被评为地、县先进教育工作者,系县政协二、三、四届常务委员,县第四届人大代表。他任教的界首一小成为地区、县的一面红旗,1981年被团中央命名为“红花集体”学校。
戚耀华

戚耀华(1918—1984),山东省文登县人。原界首县志办公室主任。
1940年,耀华于北京师大毕业,后分别到北京铁路局、山东杨各县县报、大众日报、工人日报社当编辑。1958年因历史问题下放到安徽,先后在合肥交通学校教研组、寿县正阳关农垦学校、界首舒庄公社中学任教。1973年11月调任县园艺场保管员。1978年被甄别平反,调县农业局工作。1982年任政协界首县委员会副主席兼界首县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耀华虽已年逾60,仍全心扑在修志事业上,不管外出参观、下乡调查,还是对64个有专业志任务的单位进行业务培训,总是满腔热忱,为后一代修志呕心沥血,从未说过一句苦。除负责县志全面工作外,还主办《界首县志通讯》,搜集编写《朱彬遇难记》、《地方志要突出地方特色》、《天堂与地狱》、《郭其昌与哥老会》、《基督教在界首》、《界首三镇的小学教育》、《中国革命历史的分期》等资料。
1983年底,耀华病重住院期间,念念不忘志书编纂工作,办公室把每期的《县志通讯》送给他后,叫儿子读给他听。1984年3月12日不幸病逝。
张洪元

张洪元(1905—1984),字济众,戴桥乡张屯人。16岁弃学随父张贵馨专习祖传喉科。
洪元随父习医,在耳濡目染,遍览医书的同时,注重收集民间土单验方,结合诊断,视听病情疗效,不断充实祖传喉科验方。1953年,洪元参加戴桥联合诊所,由于医术娴熟,加之自己炮制单、散、丸、剂,大大方便了群众,享誉泉河两岸。1959年调县城中医院工作后,张洪元主持的中医喉科更是享誉县境内外。阜阳、太和、临泉、蒙城、阜南、沈丘、郸城、鹿邑诸县,慕名求诊者日众。
张洪元60多年的临床应诊,为治疗喉科患者积累了丰富经验,撰有《喉科经验良方》一书传世。
房自婷
房自婷(1918—1984),女,出生在河南省沈丘县王路口村一个贫农家庭。13岁来界首河北乡肖庄当童养媳。1941年黄水泛滥成灾,同丈夫肖敬荣逃难界首集,在致公街赁一间草房居住,以贩卖青菜为生。
1947年界首解放时,自婷被选为致公街干部,工作认真负责,积极肯干,勇挑重担。1951年抗美援朝时,为动员群众捐款支前经常夜以继日,废寝忘食,顶风冒雪,完成任务。镇反时同公安部门,夜间行走离城几十里路的邴集收缴了张廷灿的枪支。1959年出席省劳模大会。1960年经济困难时期,自婷负责几个街道的食堂工作总是以身作则,不占不贪,千方百计想办法安排居民生活。1972年界首镇人民政府安排她到镇办编织厂任厂长,仍以厂为家,跟职工一样同班干活,实行定包、定产、定奖惩,加强管理,当年被镇评为先进单位。
饶绍周
饶绍周(1883—1947),界首城关饶楼村人。抗日战争期间,为界首三镇的青帮会首。
抗日战争前,曾往漕河投拜青帮头目曹士成为师傅,朱标为师爷。拜师后,返回界首集活动。在船民和商人中发展门徒400余众,利用帮会的财势窃取了界首镇商务会会长职务。同时强用船民经济开设“三泰店”商行。
1939年国民党骑兵第二军军长何柱国驻防沈丘城。饶乘天寒地冻之机,派人给何送栗炭数十篓,得到何的好感。何说:“雪中送炭少有”。不久任命饶为骑兵第二军少将参议。饶如虎添翼,便忘乎所以,欺压民众,利用“三番子”会首盘剥船商;借生日祝寿邀宾庆贺;挂会长之职从各大商行分红(利钱);用地租放贷坑害农民;常巧立名目搜刮市民;贿赂官军从中渔利。挖空心思敲诈勒索中饱私囊、建公馆,逛妓院,劣迹累累。
1947年5月,豫皖苏军区部队第二次解放界首时,饶被活捉,6月就地枪决。
段静斋
段静斋(1912—1948),原名段学纯,芦村乡段庄人。曾任小学教师,国民党芦村乡乡长,太和县第一联防区(又称清龙联防区)主任。
段的联防区队,群众称为官土匪,白天黑夜出没在集镇乡村公开抢劫,无恶不作。1947年后,段驻在赵庙、光武一带时,常以“八路军探子”为名勒索财物,关押吊打、活埋枪杀无辜群众。因其常隐没八丈河一带的芦苇稞中,群众称之“苇稞司令”。在蔡庙一带勒索小麦12万斤,将送款两人投入河中。到刘庄集体轮奸妇女数十人。在李兴、丁村一带杀害基层干部和家属几十人。解放军二分区独立旅一个排长,家中10口人,被段杀害8口,并暴尸路旁。1948年段匪住旧县集,附近群众受劫13次,同时还偷袭地方民主政府,杀害革命干部,二分区一个侦察参谋被其杀害。段双手粘满人民的鲜血。
1948年3月,解放太和城时,段静斋被活捉,因罪大恶极,被枪决。
翟金凤
翟金凤(1917—1951),任寨乡翟庄人。自幼不务正业。1937年乘抗日战争开始当地混乱之机,在胡集聚集周围匪众公开抢劫、烧杀、奸淫、绑架,勒索民脂民膏,杀害无辜群众。1951年镇反时,经公审:翟匪抢劫村庄100多次、牲口302头、被子223条、衣服236件及棉花布匹等物;绑架9人,勒索款3360元(法币);强奸妇女25人,烧毁民房60多间,血债累累,恶贯满盈,就地正法。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