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建县前党组织
〔驻界首国民革命军中的党支部〕民国17年(1928年)2月上旬,中共皖北特委于阜阳成立,书记魏野畴。特委成立后,即积极筹划起义事宜。遂派共产党员王汝辑来界首,在地方和驻界首的国民革命军第十军暂编一师肖之楚部秘密开展活动,发展党员5名,建立中共肖之楚师支部,支部书记李宣。这是县境内第一个党支部。4月初,特委派宣传部副部长刘明轩(字贯—河北通县人)来界首,会同王鼎(肖师政治部主任已经组织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尚未宣誓)和支部书记李宣,召开支部扩大会议传达特委关于阜阳武装起义的指示,研究制定行动方案,深入基层做各项准备工作。4月9日阜阳起义失败,党支部失去与特委的联系,活动中止。
〔亮集党支部〕民国19年(1930年),中共太和特支干事会(原中共太和特别支部改),派共产党员徐延凯到县境亮集发展党员,开展活动,是年底建立中共亮集党支部。党支部成立后,积极宣传革命道理,组织读书会、农民协会和农民赤卫队,开展均粮斗争,深得穷苦人民的拥护。1932年4月19日,中共太和县委发动的武装暴动失败,县委书记由亮集党支部掩护脱险。9月,白色恐怖加剧,党支部主要领导和部分成员转入大别山参加红军,支部活动中断。
亮集党支部先后共有党员16人,首任支部书记冯启元,继任书记段恒昌。
〔太鹿工委在境内建立的党组织〕民国28年(1939年)12月,中共太北鹿工作委员会成立,工委在县境光武、芦村地区积极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救亡活动,秘密发展党员8名,先后建立段庄、老王寨、谷庄3个党小组(即联络点)。民国30年4月,豫皖苏区党委随新四军四师转移到津浦路东,中共太北鹿工委与上级党失去联系,在境内的党小组停止活动。
〔界首特支〕民国29年6月,中共沈丘县委由豫东地委划归阜临太中心县委领导。7月,中心县委书记李轩召集沈丘、临泉、太和3县委负责人丁兆一、宋梦麟、宋英在界首开会,决定改原属沈丘、临泉、太和3县党组织分管的皂庙、刘兴、界首3镇党员为沈丘县委统一领导。随后,沈丘县委迁驻界首城内,并建立中共界首特别支部(简称特支),先后有党员14人。界首特支与沈丘县委是一个机构,先属阜临太中心县委领导,后归皖北地委领导。其任务除接受中心县委和皖北地委的指示外,还和驻涡阳新兴集的豫皖苏区党委有直接联系,递送情报、接受任务、掩护同志过境等。机关设界首城中山路北头,先后以“益友筱商社”、“益友花布行”和“益丰花布行”命名。界首特支是豫皖苏区党委和中共河南省委、新四军四师和五师的秘密联络站。
民国31年4月,白色恐怖加剧,界首特支领导人及大部分党员奉令转移到大别山新四军五师工作,县人董连捷(董种珊)等4人留守坚持活动。民国32年,李文钦(特支原书记)从大别山返界首中途遇敌牺牲,留在界首坚持活动的几位党员和上级组织中断关系。民国33年(1944年)初,他们先后离开界首。
特支首任书记丁兆一(民国29年7月至民国30年9月),继任书记李文钦(民国30年7月至民国31年4月)。
〔黄桥区委和光武区委〕民国36年(1947年)中共沈鹿淮县委在境内先后建黄桥区委和光武区委。
中共黄桥区委,民国36年8月建,民国38年3月撤销。区委机关先后驻黄桥、郭洼、饶楼、肖寨、桑树行等地。区委书记先后有徐守政和王剑一。
中共光武区委,民国36年9月建,民国38年3月划归中共太和县委领导。区委机关先后驻孙寨,徐老家、邴集(曾称邴集区委)等地。区委书记先后有宗耀、巫忠义、朱子贞、汪淑媛、范占领。
黄桥、光武2区委根据沈鹿淮县委的指示,积极领导并发动群众开展剿匪反霸,建设基层政权,宣传贯彻党的新区政策,发展生产,组建地方武装,组织农民担架队支援前线等工作,同时设法解决赤贫户的生活困难,开展减租减息和均粮斗争。
〔沙河工委〕民国37年(1948年)5月,中共沙河城市工作委员会成立,时辖界首、槐店、周口3个市党委,翌年3月撤销。工委首任书记张柏元,继任书记盛北光;副书记田裕民。工委委员有沈秀清、王允敬、乔道三。工委机关设在界首城关。
〔泉阳县委〕民国36年(1947年)12月,县境南部置泉阳县人民民主政府,翌年2月成立中共泉阳县委。机关初设杨老家、继迁彭湖、赵大庄、朱大庄,最后驻洪庄,民国38年3月撤销。县委设有组织部(部长由副书记胡文兼)、宣传部(部长于子龙)、秘书室(秘书先后是连千祥、王任先)。县委书记先后有冉宪生(军区三十团政委1948年2月—1948年6月)、胥光义(1948年6月—1949年3月);副书记宁之祥(1948年2月—1949年3月)、胡文(1948年3月—1949年3月)。委员先后有苗宗路、王挺、杨尚宇、崔如泰、孔庆祥、于子龙。
泉阳县委在县境内先后辖3个区委,即一区委(今砖集),1948年3月设,翌年3月划归中共临泉县委领导,区委书记孔庆祥。二区委(今陶庙),1948年11月设,翌年3月划归临泉县委领导,书记苗宗路。三区委(今胡集),1948年3月设,是年3月划归临泉县委,书记刘玉林。
〔界首市委〕民国37年(1948年)5月中共界首市委成立,属沙河城市工作委员会直接领导。翌年3月划归中共阜阳地委。1953年9月21日,撤销界首市建制,界首市委改建为中共界首县委。
界首市委初建时设秘书室,6月增设了宣传部,7月增设组织部。1949年10月1日后,市委机构逐步健全,设有秘书室、组织部、宣传部、纪律检查委员会、保密委员会。
界首市委在辖区内曾设置4个区委,即一区委(刘兴区),民国37年(1948年)5月建,1949年9月撤销,区委书记先后有孙延岑、林佩年。二区委(皂庙区),民国37年(1948年)5月建,1949年9月撤销,区委书记先后有张永忠、史波。三区委(界首区),民国37年(1948年)5月建,1949年9月撤销,区委书记刘善修。市郊区委,1949年7月建,1951年7月撤销,区委书记先后有赵超、郭靖唐。1953年全市有党支部9个,党员计227名。市委主要领导人员更迭见下表。
中共界首市委正副书记更迭表

二界首县党组织
〔县委会〕1953年9月21日,中共界首市委改建为中共界首县委。1958年11月27日至翌年4月底,界首县委与太和县委合并为首太县委,设书记处,县委机关仍驻界首城关。1959年5月,析首太县为界首、太和2县,复建界首县委,设书记处。1962年9月16日,撤销县委书记处。1967年元月28日“文化大革命”造反派夺权,县委及其工作机构停止行使职权。1969年12月3日,成立中共界首县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小组,代行原县委职权。1971年6月,撤销县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小组,恢复成立中共界首县委。1984年7月第五次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县委会设县委顾问。
〔县委机构和基层组织〕
县委机构县委建立后的工作机构走过了一个由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由与行政机构重迭到逐步精减设置的过程。
办公室1953年9月,设县委秘书室。1956年10月,撤销秘书室设县委办公室。1958年11月至1959年4月,为首太县委办公室。1959年5月,恢复界首县委办公室至1967年元月,因“文化大革命”造反派夺权停止办公。1968年7月31日,建县革委会办事组,并代行县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办公室职权。1971年6月,县委恢复后设立县委办公室与县革委会办事组合署办公,即一个机构,两块牌子。1977年2月,县直机构调整,县革委会办事组撤销,县委办公室保留。同时设立县革委会办公室,与县委办公室系一个机构两块牌子。1980年分设县革委会办公室后,县委办公室仍保留至1985年。
组织部1953年9月设县委组织部。1958年11月至1959年4月,为首太县委组织部。1959年5月,恢复界首县委组织部至1967年元月停止办公。1968年7月31日,建县革命委员会政工组。1969年9月,政工组设组织小组代行原县委组织部职权。1977年3月,恢复县委组织部至1985年。
宣传部1953年9月,设县委宣传部。1957年4月,文化教育部(1956年3月设)与宣传部合署称宣传教育部,是年12月恢复宣传部旧称。1958年11月至1959年4月,为首太县委宣传部。1959年5月,恢复界首县委宣传部至1967年元月停止办公。1968年7月,设县革命委员会政工组,1969年9月,政工组下设宣传小组,代行原县委宣传部职权。1977年3月,恢复县委宣传部至1985年。
统战部1954年10月,设县委统一战线工作部(简称统战部)。1958年11月至翌年4月,为首太县委统一战线工作部,1959年5月,恢复县委统战部。1967年元月停止办公。1968年7月,由县革委会政工组(1969年9月下设群工小组,1973年分设统战小组)代行原县委统战部职权。1977年3月恢复界首县委统战部,至1985年。
农工部1954年4月,设县委农村工作部(简称农工部)。1958年11月至翌年4月,为首太县委农村工作部。1959年5月,恢复界首县委农工部,至1967年元月停止办公。1981年重设农工部,至1985年。
政法委员会1956年5月设县委政法部,1957年3月撤销,设县委政法党组。1958年11月至翌年4月,设首太县委政法部。1959年4月,恢复界首县委政法部,1963年9月撤销,设政法领导小组,1967年元月停止办公。1979年7月复设政法小组,1982年5月撤销,建县委政法委员会至1985年。
纪律检查委员会1953年9月设县委纪检委,1955年12月撤销,建中共界首县监察委员会。1958年11月至翌年4月为首太县监察委员会。1959年5月,恢复界首县监委,9月改为县委监委,1967年元月停止办公。1979年7月,建中共界首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1984年7月升格为中共界首县纪律检查委员会,至1985年。
信访办公室1953年2月设群众来访接待室,1956年10月改称人民来信办公室,曾几度与县政府信访办公室合署办公,1967年元月停止办公。1969年9月始,先后设信访小组,信访科。1982年7月成立县委、县政府信访办公室至1985年。
县委党校1953年11月建中共界首县委党员轮训班。1958年11月县委党员轮训班改称中共界首县委党校,是时至1959年4月为首太县委党校。1959年5月,恢复界首县委党校。“文化大革命”时期,县委党校曾改作毛泽东思想学习班。1978年2月复改为县委党校至1985年。
保密委员会1953年9月设保密委员会,1967年元月停止办公。1971年复设保密委员会及其办公室至1985年。
《界首报》社1958年3月建,11月至翌年4月为《首太报》社,1959年5月恢复《界首报》社,1961年3月撤销。
政研室1958年11月设政策研究室,1962年撤销。1984年5月,设县委办公室政策研究室。1985年升格为县委政策研究室。
工交部1956年5月设县委工交部。1958年11月至翌年4月为首太县委工交部。1959年5月恢复界首县委工交部。1960年元月,撤销县委工交部,分别建立工业部和交通部。1962年9月工业、交通2部均予撤销。
工业交通政治部1965年7月设,1967年元月停止办公。
财政经济贸易部1959年4月设,1963年5月撤销。
财政贸易政治部1965年7月设,1967年元月停止办公。
党史工作委员会办公室1981年10月设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办公室,1982年7月改为党史资料征集小组办公室至1985年。
老干部局1981年设县委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1984年4月改建为县委老干部局。
基层组织和党员1953年9月,县境设6个区党委(县委派出机关)。1956年1月9日,全县84个乡(镇)、港党支部,合并成立28个乡、镇、港党总支委员会。1957年3月撤区并乡,合建21个乡镇党的基层委员会,简称基委会。6月1日,乡镇党的基层委员会改称党委会。1958年6月,全县乡镇党委合并为11个,是年9月1日,11个乡镇党委会合并成立5个人民公社党委,辖86个大队总支571个农村支部。1961年5月1日分设为26个人民公社党委会。1965年全县有基层党委32个(含1961年重设的5个区党委),总支委员会14个,党支部计405个(其中县、区直支部154个),党员8876人,党员行业分布是:工业交通邮电314人;农林水7130人;商业金融服务436人;文卫科研244人;党政机关686人;其它66人。1966年县内重点“四清”运动尚未结束,“文化大革命”开始,1967年元月党的组织停止活动。
1969年1月,全县开展恢复党组织生活工作。自是年12月21日砖集、胡集、顾集3个公社建立党的核心小组始,各基层组织逐步得到恢复,党员的组织生活和发展新党员工作也逐步正常。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运动”结束时,全县有基层党委会19个,总支委员会10个,党支部529个、党员17980人。1977年3月开始,县直和社直进行机构调整,党的基层组织又有新的变动。1985年底,全县有基层党委会41个,其中区级党委7个(6区和界首镇),县直3个,乡镇(光武镇)31个;总支委员会30个,支部980个,其中县、区直支部379个,乡村支部601个,党员21940人,其中男性18505人,女性3435人。按行业分布:工业1226人,基建79人,农林水14783人,交通邮电305人,商业服务1129人,文卫科研2128人,金融212人,城市公用事业43人,党政机关1935人,其它100人。
界首县1953—1985年党总支、支部统计表(一)

界首县1953—1985年党员统计表(二)

1985年中共界首县党组织系统图

〔党的代表大会〕1955年3月至1984年7月,中共界首县委计主持召开5次党的代表大会。党代会的主要任务是宣传贯彻党的方针、路线、政策;决定重大人事变动;对县内各项中心工作作重要决策。
第一届党代会中国共产党界首县第一次代表大会于1955年3月26日在城关人民电影院召开,历时7天,出席会议的正式代表151人,列席代表43人。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和党的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检查总结撤市建县一年半来的工作情况,确定1955年的工作任务、选举产生中共界首县新县委。大会通过了“中共界首县委关于划县一年半来的工作和1955年工作任务报告的决议”、“关于1955年党的建设的决议”和“中共界首县第一次党的代表大会的决议”。经过民主选举并报请中共阜阳地委批准,产生了中共界首县第一届委员会,12名委员组成,书记樊耀、副书记田思勤。
第二届党代会第二次党代会于1958年11月15日在界首颍滨戏院召开,历时3天,出席会议的代表179人,列席代表20人,其他到会人员411人。大会的主要议题是:听取和审查县委1958年10个月来的工作报告;讨论决定今后工作任务;选举产生第二届县委会和县监察委员会。县委第一书记郝如意代表县委作1958年10个月来的工作报告,组织部长张友武作代表资格审查的报告,郑广文、李魁三等10人作了专题发言。大会讨论通过28项决议:一、关于1959年继续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的决议;二、关于发展机械工业的决议;三、关于加快发展轻工业的决议;四、关于保证完成1959年钢铁生产任务的决议;五、关于邮电工作的决议、六、关于发展畜牧业的决议;七、关于工业改革的决议;八、关于发展副业生产的决议;九、关于今冬明春绿化工作的决议;十、关于今冬明春实现河网化的决议;十一、关于巩固提高人民公社的决议;十二、关于全党动手办好食堂的决议;十三、关于财贸工作的决议;十四、关于开展工业投资的决议;十五、关于发展与壮大“又红又专”社会主义积极分子队伍的决议;十六、关于在农村进一步开展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育运动的决议;十七、关于发展文教事业的决议;十八、关于明年科学技术工作的决议;十九、关于组织建设的决议;二十、关于党的监察工作的决议;二十一、关于实现干部共产主义化的决议;二十二、关于政法工作的决议;二十三、关于民兵工作的决议;二十四、关于征兵工作的决议;二十五、关于交通工作的决议;二十六、关于除“八害”灭“十病”的决议;二十七、关于加强共青团领导的决议;二十八、关于做好妇女工作的决议。会议经代表充分酝酿讨论,民主选举产生中共界首县第二届委员会,委员19人,候补委员8人;民主选举产生中共界首县监察委员会委员15人。
二届一次全委会选举郝如意、樊耀、田思勤、郑广文、张友武、李魁三、谢显友、乔振中、刘子健、王任先10人为县委常委,郝如意为县委第一书记,樊耀为第二书记,田思勤、郑广文为副书记。选举田思勤兼任县监察委员会书记。
第三届党代会第三次党代会于1971年6月26日在东风剧场召开,历时3天,出席会议的代表648人。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落实党的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深入开展大批判,向全党进行一次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总结“文化大革命”以来,特别是建立县革命委员会以来的工作,讨论和确定今后的工作任务;选举产生新县委。会议根据党中央的统一部署,撤销县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小组。代表们认真听取、讨论通过了张洪禄代表中共界首县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小组所作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中共界首县第三届委员会,委员32人、候补委员6人。
三届一次全委会选举邓泽民、王培富、张洪禄、杜振华、刘树恩、张晓堂、贺素霞、王志纯、夏兰堂8人为县委常委,张洪禄为县委书记,邓泽民、王培富、张晓堂为副书记。讨论通过了《关于加强自身革命化的决议》和《关于进一步开展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的决议》。
第四届党代会第四次党代会于1980年6月在东风剧场召开,历时5天,出席会议的代表328人,候补代表28人。会议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动员全县广大党员同心同德,多快好省地搞好“四化”建设。代表们听取了县委工作报告、纪检工作报告、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报告,讨论通过了相应的几项决议,即关于县委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党的纪律检查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报告的决议和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决议;选举产生中共界首县第四届委员会委员33人、候补委员6人,选举产生县委纪律检察委员会委员9人,选举杨保珍、洪秀岭、王运生、成广富、褚立民、傅存泰、胡开明7人为出席安徽省第四次党代会的代表。
四届一次全委会选举杨保珍、索维垣、李廷荣、褚立民、杨景亮、王承安、郭林芳、洪秀岭、何重缘9人为县委常委,杨保珍为县委书记,索维垣、李廷荣、褚立民为副书记。选举褚立民兼任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第五届党代会第五次党代会于1984年7月28日在东风剧场召开,历时3天,到会代表261人。会议的指导思想和根本任务是:深入贯彻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和全国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精神,认真总结过去工作的经验教训,研究确定今后的工作任务,健全和改善党的领导机构。以改革精神团结带领全县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立志改革、努力贯彻落实《界首县实行经济开放的八项规定》,招商引资、开拓前进。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为尽快实现界首财政经济状况、社会风气和党风的根本好转,为全面开创界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努力奋斗。代表们听取了县委工作报告、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讨论通过了两个报告的决议;选举产生了中共界首县第五届委员会委员33人,候补委员5人,选举产生了中共界首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13人;选举李廷荣、洪秀岭、龚在贤、李敏、马月华、韩从德6人为出席安徽省第五次党代会的代表。
五届一次全委会选举李廷荣、郭林芳、孙佩军、洪秀岭、许清平、王体堂、张瑞美、李国华、李豫徽为县委常委,李廷荣为县委书记,郭林芳、孙佩年、洪秀岭为副书记。李国华为县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领导更迭〕1953年9月至1985年12月,中共界首县委共换届五次,主要领导成员更迭详见下表。
中共界首县委正副书记(正副组长)更迭表

〔党务工作〕县委在全面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完成各项中心任务的同时,始终没有放松对党员的教育,党的纪律检查和统一战线工作。
党员教育1966年以前,在县委统一领导下,对党员进行教育的主要形式是:支部“三会一课”制度和县委党校(党训班)分期分批轮训党员和党员干部为基本形式。党风、党纪和党的基础知识教育是党员教育的经常性的内容。根据国内外形势和党的中心工作,组织党员集中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也是支部和党校对党员进行教育的主要内容。1958年在“大办党校”口号的推动下,全县5个区(后成为5个人民公社)、县直及农村生产大队党总支均办起了业余党校或夜党校。1953年10月至1958年9月,共办各种训练班43期,培训党员和极积分子14562人次。其中1954年办两期:第一期训练的主要对象是农业生产互助组、合作社骨干计297人;第二期训练的主要对象是乡党支部正副书记、组宣委员及党员中的较优秀分子计278人。学习内容主要是过渡时期总路线补课,互助合作及党的基本知识等。1955年两期学员计300人。1956年至1958年办训练班39期,学员13687人。
1960年秋至1962年冬,为配合整风整社,县委党校办培训班6期,学员1310人;农村总支党校培训党员6562人次。学习内容主要是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党政干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党的群众路线和调查研究、党的基本知识等。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县委党校停办,党的活动停止。1969年始,党支部逐步恢复活动,“三会一课”制度仍为支部教育党员的主要形式。对党员和党员干部的集中培训多在毛泽东思想学习班进行(1969至1977年县委党校曾改为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毛主席语录》(时称红宝书),毛主席著作,搞斗私批修,学习关于批判资产阶级的文章,批林彪批孔子的文章,评法批儒。1975年后,根据县委部署,各支部组织新老党员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开展做合格党员活动。1983年2月14日,中央下发《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员教育工作的通知》后,至1985年,县直以总支或支部为单位,农村以区乡为单位,每年都普通轮训党员1至2次。1983年,参加学习的党员18600人;1984年18577人,1985年20367人。重点学习了《党章》、《准则》、《关于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整党文件》和邓小平、陈云关于党风、党纪方面的谈话。1978年2月,县委党校恢复,至1983年底,先后办脱产培训班30期,学员计8148人次。其中1978年4期,学员879人;1979年6期,学员2542人;1980年4期,学员1046人;1981年6期,学员2169人;1982年7期,学员1501人;1983年3期,学员393人。学习内容主要有《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邓小平同志的谈话》、《中共党史初稿》、党的基本知识和中共中央有关文件等。
1984年秋季始,县委党校为县级党校开展正规化教育的试点单位,开办了2年制干部中专培训班,至1985年计招收本县学员(在职干部党员)两班,94人。1984、1985两年办党员培训班10期,学员计2720人次。主要学习内容是:哲学、政治经济学、国内外形势、整党文件和中央其它文件。
纪律检查1953年9月,设中共界首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1955年12月5日改建为中共界首县监察委员会,1959年9月改为县委监察委员会。1966年,党的纪律检查工作被迫中断。1974年设县革命委员会政工组监察小组,1977年县委组织部内设监察小组,均代行县委监委工作。1979年7月,复设县委纪检委。1984年7月,中共界首县第五次党的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共界首县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1人、副书记2人,内设一室三科,即办公室、信访科、检查科和案件审理科。
纪律检查委员会(含监委会)承担检查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本县执行情况,维护党的政治纪律,协助同级党委整顿和端正党风;维护党的章程及其它党内重要规章制度,受理党员的控告、控诉,查处党内违纪案件等。1953年至1984年,县委纪检委(含监委)共受理查处党内违纪案件3161件,惩处了违纪党员,年度情况,详见下表。1985年,县纪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纪检信访工作会议精神,全年共受理人民来访210件,其中属违法乱纪的37件、以权谋私的21件、生活作风2件、超计划生育29件、打击报复4件、经济贪污8件、违反财经纪律8件、干部经商2件、其它89件。立案查处26件。对上级要求查报结果的案件,做到来一件,办一件,清一件,不拖不欠,达到县区乡村四级无积案。开创了县内纪检工作的新局面,较好地发挥了“纪检工作为党的中心服务”的作用,受到省、地两级党委的表扬。
1953—1984年受理案件和惩处违纪党员统计表

统战工作在解放战争进行期间,县境内的党组织和民主政府就十分重视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团结各界人士发展生产、支援解放战争。新中国建立前夕,界首工商业遭到国民党、土匪严重破坏,许多工商户关门歇业。为恢复生产,稳定人民生活,市委、市政府(含县委县政府)于1949年至1954年,先后主持召开10次有工商界知识分子、宗教界、社会知名人士和著名演员等参加的界首市(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会议就界首政府工作,发展工商业、人民生活等广泛征求意见和进行民主协商。会议对巩固新政权、团结各界人士、稳定社会秩序、恢复生产等方面都起到良好的作用,爱国统一战线也得到了新的发展。
在贯彻党中央关于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过程中,县、市委统战部对原工商业者都做了大量的团结教育工作。1956年,全县顺利完成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国家与原工商业者集资兴办了公私合营界首面粉厂,实现对私营新民铁工厂等工业企业的公私合营。所有私人商业也都完成了公私合营。对私人企业中懂管理、善经营、有技术的原私方人员,都根据其特长予以重用。其中委任副厂长、副经理、技术员、门市部主任职务的共42人。
1957年9月15日始,根据党中央和安徽省委的统一部署,全县开展了整风运动。运动动员党外人士帮助党整风,对党的工作提出批评或建议,后转入反右派斗争,至翌年11月结束,全县共划“右派”分子574人。反右派斗争的严重扩大化,党的统战政策遭到践踏,一度导致言路闭塞、言论禁锢、人人自危,正常的民主生活受到压抑。1962年后,县委学习贯彻中央7千人大会精神,召开“神仙会”的办法疏通言路,号召各界人士畅所欲言,对党的工作献策献计。“神仙会”执行中央“不打棍子、不抓辫子、不扣帽子”的“三不”和“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三自”方针,解除了部分人士的疑虑,调动了各界人士关心县内建设事业和对党的工作提意见的积极性。但是活动刚刚开展起来,又被“四清”运动冲击而停止。1966年开始的10年“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使党的统战工作进一步遭到破坏,县境广大爱国知识分子,工商业者、民主人士、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和侨属、港台同胞亲属等,一时间统统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对象,又一次酿成大批冤案。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统一战线工作日趋活跃,逐步落实了知识分子、工商界、民族宗教界和起义投诚人员、港台胞亲属等各条战线、各个方面的政策,至1982年,错划右派遗案269件全部平反。其中安置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当干部的17人、中小学教师174人、改正后退休的8人、死亡抚恤70人。同时安排“右派”遗孤20人,落实“右派”家属城市户口363人。历次政治运动中受错处理的46名政协委员也全部得到纠正(其中历史案2件、右派案5件、文革案39件)。县境统战工作又出现了新的局面。知识分子的地位发生了明显变化,至1985年,他们有148人加入中国共产党,300人被选拨到各级领导岗位,其中进县五大领导班子的20人,进科局领导班子的40余人。
县委统战部在落实各项政策的同时,本着“一视同仁,不得歧视、根据特点,适当照顾”的方针,积极做好港、澳、台胞和侨胞及他们的亲属的工作,先后与侨居和旅居在美国、巴西、日本、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利比亚、智利、香港等九个国家和地区的侨胞、港胞取得联系,并对过去因海外关系被错处理回家的3名干部安置了适当工作,办理农转非的2户9人,优先解决子女就业的4户10人。对外开放和统战工作的结果,使海外华桥、华人纷纷与家庭通信、汇款、回乡探亲,至1985年,侨汇界首款额达10多万元人民币。1980年和1984年美籍华人田洪增先生两次回界首陶庙探亲,捐赠4千元人民币支援本村办学校。界首镇在美华人张竣民(西郊大张庄人)两次回乡探亲。教门街马庆仁(解放前夕去香港),1980年回界首探亲1次。对回来探亲的华人、华侨和港澳、台胞,县委、县政府和有关部门均作热情接待和欢迎。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