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农副产品
界首境内农副产品主要包括畜、禽、蛋、棉花、烟叶、三粉(粉丝、粉面、粉渣)、中药材及麻类等。1949年前,境内农副产品自由上市交易。建国后,多集中于国营商业系统,集体店、场也有少量购销业务。
〔畜、禽、蛋〕1949至1955年,商业系统经营的畜、禽、蛋均由供销社开票、发款、饲养、保管、运输、加工和销售。1956年实行生猪派购、派养加奖励办法,每养一头猪发放预约订金10至12元,签订合同,育肥后交售。在此以前,猪肉供应全是私营屠商,平时供应较紧。每逢节日,商业系统增加人员、增设网点,满足群众需要。1957年,除经营生猪、鲜蛋外,又开展菜牛、菜羊、鸡、驴等购销业务。当年收生猪1.9万头,占计划239%;购进菜牛369头,占计划123%;购进鲜蛋13.95万公斤,占计划93.2%;购进菜羊3961头,占计划396%。1964年,完成收购生猪计划110.8%,比上年上升21.9%,鲜蛋完成计划133.5%,比上年上升97.5%;家禽完成任务的24%。当年销售生猪0.5万头,鲜蛋8500公斤。1966至1976年,对畜、禽、蛋采取派购办法,根据各公社交售情况,以行政命令逐级分配到生产队,且层层加码。由于不正之风的影响,10年内仅收购病猪、死猪、“人情猪”,食品公司损失116万元。
70年代初,对城镇干部职工节日供应猪肉,采取凭票、定点、定量供应的办法。1978年市场活跃,此办法自行取消。1979年,集市贸易开放,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群众购买力相应增大。市场开放搞活,调节了供求矛盾,形成商品纯购进下降趋势,当年收购生猪3.06万头,采取就地收购、就地供应、就地调拨办法。每头猪可盈利2.5元。1982年,收购生猪3万头,鲜蛋3.5万公斤。全年销售猪肉125万公斤,基本上满足了市场需求。1985年,对畜、禽、蛋收购除增设收购网点外,又增加了收购设备与技术力量。收购生猪4.6万头,菜牛1000头,鲜蛋2.8万公斤。
〔烟、棉、麻〕建国前,在界首城关的张庄及沙河两岸有小面积的烟草种植。棉花、大麻类经济作物,大都自种自用或少量上市交易。1948年,豫丰贸易公司在境内收购烟叶,由私方出面,运往蚌埠、上海等地销售。1950年,烟、棉、麻收购业务由界首市土产公司经营,1952年,由合作社推销经理部、供应经理部经营。此后由花纱布公司经营。1955年归口农产品采购站。1958年,农副产品采购经理部改为采购中转站,负责烟、棉、麻的收购和调运。1964年8月,农副产品采购中转站撤销。棉麻业务交县土产公司。1978至1985年,分为棉麻、土产两公司。
1949至1962年,烟草、棉花、麻类大都自由种植自由销售。1976年前后,棉花、麻类种植面积较前扩大,但由于管理、技术跟不上,麻类种植严重受挫,几乎绝种。1979年,实行土地承包到户,烟、棉、麻种植面积扩大,收购量随之增大,年收购棉花57万公斤,是1962年的16倍。年收购麻类13.5万公斤,为1962年的27倍。1985年,国家对烟草、棉花下达指令性指标,任务自上而下落实到户,实行超奖归己的办法,鼓励群众多种烟棉。是年,收购棉花148.5万公斤,黄、红麻25.5万公斤。
〔三粉及中药材〕“三粉”(粉丝、粉面、粉渣)加工早在清代就有,红芋为原料。在建国初期一段时间内,红芋是境内人民生活主食。“三粉”加工大都在秋季红芋收获后。每年秋季,县供销社召开“三粉”会议,研究收购方案及销售措施,组织力量,增加摊点。1953年收购粉丝6750公斤,1954年收购粉丝49.945万公斤。1978年为“三粉”收购高峰年,全年收购粉丝940.5万公斤,粉面85.5万公斤,粉渣71万公斤。1972年后,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小麦、玉米等优质高产品种的引进,人民的主食结构发生变化,农民亦随之改变种植结构,红芋种植面积逐年减少。1982年全县红芋种植面积比1952年下降40%,“三粉”收购也随之下降,1985年全年收购粉丝6.935万公斤。
1949年前,境内的中药材市场处于自由状态,各大药庄及药商廉价收购本地野生药材。除本地销售外,多余部分运往禹州、祁州等药材集散地,价格双方协定。新中国建立后,商业系统建立中药材收购门市部,负责中药材收购、质量检验及销售。60年代,药材收购以家种药材为主,白芍、生地、板蓝根为大宗。1985年,中药材收购政策放宽,竞争激烈,价格波动大,收购部门根据信息组织收购,实行快收快调的办法,增加效益。
1949-1985年主要农副产品购进情况表

1949—1985年主要农副产品纯销售数量统计表

二副食品
新中国建立前,境内副食品均由私人经营。1944年始,清真宏兴果品畅销,1953年实现合作化,宏兴果店停业。1963年,副食品经销遍及城乡,主要品种有糕点、红糖、白糖及酒类产品。食糖销售一律凭票定点供应。“文化大革命”期间,红白糖、高档烟酒一律由烟酒专卖公司凭粮本核发票证,定点定量供应,节日期间只能供应老红军、老干部等。豆制品由粮站按粮本核发票证,每人每月供应0.5公斤。1980年,成立副食品公司,经营品种随之增多,增加了葵花籽、蔬菜购销业务。由于市场活跃,商品充裕,以前凭票供应的副食品一律敞开销售。1985年,宏兴果品、沙河特曲等产品供不应求。每年入腊,宏兴糕点店门前顾客如云,竞相购买。
三工业品
1949年前,境内的日用工业品品种少,质量差。主要工业品有土布、纱手套、卷烟、火柴、煤油、肥皂、元钉等。1954年,日用工业品供应包括大小百货、五金、化工等。商品的购销大都控制在国营商业手中。金属材料供应由计划部门审批,物资局供应。1964年,日用工业品较前充裕,但名牌自行车、缝纫机等产品凭票供应。商业部门及供销社网点增多,供求矛盾较前缓解。钢材、有色金属材料及建材均由计划部门下达指标,定点供应。或用材单位提前写出用材申请,主管部门批准后,再由计划部门供给。1979年,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经济政策放宽,金属材料采取计划供应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办法,除积极调进计划分配物资外,还多方面组织货源,疏通供销渠道。1985年,取消名特产品购物票证,金属材料供求矛盾较前缓解,商业网点遍及城乡,自行车、缝纫机及各种家用电器随时随地都可买到。
主要工业品购销情况表

四生产资料
〔农药〕新中国建立初期,境内已施用六六六粉剂、滴滴涕喷洒作物,效果显著。自县农药厂投产后,多硫化钡、可湿性六六六粉广泛施用。随着科学种田及“农业八字宪法”的推广实施,用药数量日增。1955年销农药4吨,1965年销农药159吨,1975年销农药299吨。1985年,虫灾轻微,加之调进药品少于往年,仅销农药67吨。
经营农药的主要品种有可湿性六六六粉、滴滴涕、1059、1605、3911、敌敌畏、乐果、敌百虫、呋喃丹、敌杀死等。
〔肥料〕新中国建立前,化肥俗称“洋粪”,已在境内施用,用户极少。1955年,县供销社购肥田粉1吨,供农业实验使用。肥料属于计划物资,由物资局划拨指标,供销合作社销售。1958年,销售化肥1110吨。1966至1979年,农业提倡科学种田,化肥销量日趋增大。1979年,销售化肥22067吨,为1966年的10倍。县化肥厂投产后,化肥紧缺局势基本缓解。但每年小麦下种前,时有抢购化肥事情发生,少数人利用职权套购计划内化肥高价出售,或从邻省、邻县打通关节贩运外来化肥牟取暴利。1983至1985年,化肥采取多渠道进货,敞开供应,购销基本平稳。年销化肥23450吨。
经营化肥品种有过磷酸钙、碳酸氢铵、尿素、磷酸二氢钾、复合肥料、硫酸铵、硝酸铵等。
〔农具药械农膜〕农具供应包括人力车、水车及中小型农具、竹木柳农具等。50年代,小农具多是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就地供应。同时推广先进农具,如新式步犁、排灌机械等。1953年,界首市成立新式农具推广站,专门负责新式农具采购、供应和维修。1956年,耕作技术有所改进,各种新式农具、药械需求量增大。年供应双轮双铧犁1594部、铁制水车56部、药械290架。60年代初,由于科学技术普及,开始供应喷雾器、喷粉器。1962年,供应喷雾器54架,喷粉器28架,铁制农具3万件,人力车1782辆。1965年,供应各种小农具16万件,推广供应半机械化农具1300部。1967年,农用塑料薄膜开始使用。当年供应农膜3吨。1976年供应农膜15吨。1978年,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具、药械、农膜采取多渠道供应,敞开销售。1985年,供应中小农具5.6万件,人力车底盘5932件,农用薄膜17吨。
主要生产资料供应情况表

五医药品
新中国建立前,中药材在市场上自由购销,价格随行就市或双方协定,市场混乱,等级混杂。建国后,政府对医药行业实行统一领导,加强管理,设立了中药材收购门市部,专营购销业务。1970年后,中成药比例增大,至1985年,中成药购销占中药购销量的40%。全年中药购进31万元,销售119万元。
西药于1928年传入界首。当时群众对西药持怀疑态度,经营状况不佳。到1944年,境内使用西药大都是国外药品,少量产于上海等大城市。1954年,界首县设立医药批发部,专门从事经营西药购销业务。购进大都是从上级部门批给,根据基层需要进行销售。70年代后,购进计划有所变动,从阜阳二级站调入西药占60%,其余有本公司自行采购。1980年后,产销直接挂勾,减少购进中间环节,大量西药直接从厂方购进。1985年,县医药公司有批发部5个,全年西药购进98万元,销售339万元。
六对外贸易
1958年商业局设外贸办公室,1960年撤销设立外贸股。1961年,国营合作分开,撤销外贸股,成立安徽省对外贸易局界首县办事处。1966年7月办事处接收畜产和蚕茧业务,改称界首县对外贸易公司。1980年4月,改称界首县对外贸易局。1984年5月,撤销界首对外贸易局,设立界首县对外经济贸易局,同时又称为界首县对外经济贸易公司。
1965年以前,县内对外贸易业务均由供销系统经营,出口额徘徊在10至20万元之间。1966年对外贸易机构建立,开始经营蚕茧、畜产品。1970年经营马铃薯出口业务。1972年出口工艺品,但由于“左”的错误干扰,外贸工作发展缓慢。1974年前,县内每年出口额为百万元左右。1976年以来,立足当地,扶持生产,加强出口商品基地建设,为外贸的收购和组织出口打下基础。1979年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在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正确方针指导下,加强收购环节,广开流通渠道,注重质量检验,选准出口创汇产品,外贸事业得到飞速发展。1980年出口实绩为282.64万元,占计划126.12%,比上年净增42.61%,是1972年出口额的3.82倍。1985年,出口实绩为459万元,占计划142.19%,比上年净增37%。
〔禽畜产品〕禽畜产品是县境收购、出口大宗产品。主要禽畜产品和禽畜工业品有山羊板皮、绵羊皮、牛皮、猪皮、兔皮、黄狼皮、猪肠衣、绵羊肠衣、山羊肠衣、皮毛以及裘皮褥子、裘皮画等制品。山羊板皮、兔毛、裘皮制品等远销西欧、北美许多国家和地区。1983年全县禽畜收购总值108万元,是1966年4倍,1985年收购总值为178万元,占计划38%。
〔土产品〕1970年,本县马铃薯进入国际市场,年出口量为200至300吨,远销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红芋渣、红芋淀粉、槐叶粉、桐木等几种产品相继出口。1976年增加薄荷油、红芋淀粉、红芋渣液糖、蜂蜜、香菜子、甜菊叶以及部分小药材等出口业务。其中薄荷油生产发展较快。1974年从江苏省海门县引进种根,试种20亩,1980年发展为2000亩,1985年种植面积达17000亩,产品远销苏联、美国、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1985年,土产品收购总值248万元,占全县收购总值的54%,是1966年的10倍。
〔轻工业品〕1972年,工艺陶瓷厂陶瓷开始出口,品种有牛、狮子、梅花鹿、三彩坛、罐、瓶、钵、烟缸、笔筒、笔架、灯台、灯架等。1974年出口雕塑产品15种。1978年县曙光皮件厂劳保手套,1981年县回族皮件厂帆布箱、压模箱、皮鞋等相继出口。产品销往日本、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加拿大、英国、西德、香港等一些国家和地区。
〔粮油产品〕县境出口的粮油产品主要有小麦、大麦、芝麻、玉米等。1980年开始出口大豆、芝麻、玉米等。1981年粮油产品出口额5.7万元,占总出口额2%,1985年粮油产品出口额18.36万元,占总出口额4%。
主要土畜产品收购出口情况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