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道路建设
界首历来交通闭塞。明、清时期仅有一条始建于宋代,东起颍州(今阜阳市)、穿太和、经界沟(今县城)、过郸城、西达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驿道,驿设刘营(今县城三渡口南岸)。民国21年(1932年)国民政府于汉口召开豫皖苏湘鄂赣浙7省公路会议,决定兴修临(汝)至太(和)线公路,路经界首,全线302公里。是年11月动工临汝至界首段,长273公里,征派民工义务筑建,至民国24年8月竣工。土路面,晴通雨阻,时为界首第一条简易公路。民国23年安徽省内联络支线公路阜(阳)周(口)线破土动工,路线沿颍河南岸经刘兴镇去周口镇(今河南省周口市),长150公里,6月底修通。抗日战争时期,界首三镇商业兴起,一时成为豫东皖北经济、政治中心。民国31年国民政府为发展偏僻的淮北交通运输,规划修建界首至流坡疃(柴集)公路,施工后,因战争影响,叶集至流坡疃段停工,叶集至界首段于民国32年7月告竣,习称界柴路,是境域西去的主干路,由颍河南岸刘兴镇西去,沿阜周线经莲池(沈丘县境)、水寨(今项城县)、周口至漯河,再西去叶集直达洛阳,全程380公里。同期修建界(首)阳(南阳市)线,全线411公里。起自刘兴镇经沈丘(今沈丘旧城)、谢桥、诸市店、沙河店、赊旗镇至南阳。界首东向土官路有至正阳关(今寿县境)线,自县城东去沿颍河北岸,经税镇、旧县、太和、行流集、阜阳、洄流集、颍上、杨湖镇至正阳关,全线155公里。界首至河溜线,长149公里,由县城东向分南北两道:北路经太和、关集、王市集、周集、蒙城、龙亢至河溜(时为日本军侵战区边沿);南路由太和岔道,经董集、黄龙集至河溜。民国32年界(首)立(煌)路施工,由刘兴镇起经临泉、会龙集、公主桥、地里城、固始至立煌(今金寨县),长225公里,次年2月竣工通车,时为军政要道。解放后,界首市人民民主政府为适应解放战争需要,积极组织广大民众依原土官路截弯取直,加高拓宽修建简易公路以利人行车通支援前线。建国后,界首境内陆续兴建和拓宽公路17条(干线5条69.5公里,支线12条71.8公里)乡村道路12条74.5公里。
〔干线公路〕三界路自县城沙河大桥北端东去,经徐寨、税镇、旧县至三角园接阜(阳)亳(县)公路,全长25公里,县境9公里。该路原系颍陈驿道,解放后改造为土公路,1952年后全线路基加宽至7.5米,1965年拓宽至9米,砂礓路面宽3.2米。1972年路基加宽至16米,砂礓路面加宽至6.4米铺渣油路面6米。1984年秋水毁,1985年修复路基更新底铺粘土、石灰混合土,表层石子,渣油路面宽7米。全线各种标志由阜阳地区公路局设置,为阜阳地区通往河南省省道,车流量日平均1156辆次。
界周路由县城沙河大桥南岸西行,经周营、毛营、莲池、郑郭集、项城、诸集至周口市,全线82公里,县境2.5公里。原系界漯线简易公路。1952年修复路基加宽至9米,1967年铺砂礓路面6.4米,1972年更新渣油路面6米并埋设了省界牌。1977年路基加宽至11米,1985年县城中段移至城郊南路,东接界临路,西至界临河路口入原路。路基拓宽至18米,底层混合土表层石子,渣油路面宽9米。
界沈路自县城环城北路西上经纸店、新安集至沈丘县(原槐店镇),全长30公里,县境3公里。1954年修简易公路,宽7米,1967年改造为砂礓路面3.2米,路基加宽至8米。1977年路基宽至10米,加宽砂礓路面至8米并更新渣油路面,1985年渣油路面加宽至9米。此路自县化肥厂至北环城路口约1公里,段内1980年前后车祸屡有发生,被列为“事故多发段”,多处埋设指示牌警告牌。车流量1100/日辆次。
界郸路自县城向北经张大桥、光武、芦村入河南省过宜路至郸城县城,全线58公里,县境29.5公里。1956年兴修,1958年县城至光武段路基加宽,铺砂礓路面3.2米,1964年县境段砂礓路面铺通,1974年铺渣油路面6米并先后设置各种路牌。
界临路由县城向南至临泉县城,分东西两路:东路起自沙河大桥,经罗庄、陶庙、王集、砖集、黄庄至临泉县城,全线28.3公里,县境25.5公里。1957年兴修简易公路,1959年铺砂礓路面,1974至1976年筑渣油路面6米。1961年置里程牌,后设置各种路牌,西路原系界(首)立(煌)简易公路,自刘兴镇起经荣庙、陈平营至泉河北岸于老庄,全长24.8公里,县境22公里,砖渣砂礓混合路面,1959年东路启用后为民间道路。
〔支线公路〕光马路由光武东街口起至马集北宋桥,长9.3公里,1960年筑土路,宽10米。1964年铺砂礓路面3.5米。
芦枣路芦村至枣林,长4公里,1965年修土路,宽10米,1966年铺砂礓路面3.5米。
胡王路起胡集止王烈桥,长4公里,1970年修,1972年筑砂礓路面3米。
冯顾路从冯庙至顾集,长6公里,1966年筑土路基宽10米,1967年铺砂礓路面3米。
顾舒路自顾集向东南至舒庄,长7.5公里,1977年修土路基,同年铺砂礓路面3米。
光小路由光武至小黄庙,长4公里,1976年筑宽8米土路基,次年铺3米宽砂礓路面。
靳邴路小靳庄至邴集,长2公里。1980年修路基6米面宽3米砂礓路,接界郸公路。
大大路张大桥至大黄庙,长4公里,原系界亳土官路,1982年修整路基加宽至12米,铺砂礓路面3至5米。
陶杨路从陶庙向东南经大桥集、胡集、舒庄至临泉县杨桥镇,长22公里,1957年修土路基9至14米,1959年至胡集段铺砂礓路面,1964年铺通,面宽3.2米。
胡宁路由胡集向东南经王烈桥、尹庄至阜阳县宁老庄入阜(阳)亳(县)公路,全长12公里,于1970年修土路基宽9至12米,1973年铺面宽3米砂礓路。
胡闻路由胡集至阜阳县闻集,长12公里,1970年修宽9米土路,1972年铺砂礓路面宽3米,1984年整修加固。
〔乡村道路〕见表
界首县乡村道路一览表

二桥涵建设
民国36年(1947年)前,县境各沟河上桥涵少、孔径窄,桥型陈旧,束水严重,多塌毁失修。1948年,界首市人民民主政府动员邻近群众或开明富户捐料献工,于路道沟河上修建简易涵桥,木柱桩木板面或砖墩木面以应急需。1950年后,随着工农业生产发展和交通运输需要,建桥量日增,构型日异。1952至1957年建砖腿木面桥涵28座。1958年后农村掀起兴修水利热潮,实现河网化,沟河纵横交错。为便利交通运输,县水利、交通部门至1965年先后兴建改建砖腿钢筋水泥桥面40座,分建于各干道路和主要沟河上。1970年引进双曲拱桥建桥新技术,1975年所有砖木结构桥涵全更新为永久性桥涵,或砖石浆砌混凝土墩式,或预制混凝土管式。1979年后除建双曲拱桥外主要兴建适宜于中小沟跨径10米薄壳和跨径3米三铰拱桥。1985年县境各干、支线路建大中型桥10座、小桥涵169座。
沙河大桥沙河大桥位于教门街东200米、蔡庄西100米处,斜杆式多孔桁架拱桥,6孔,净跨30米全长210米,桥面净宽7.5米,两侧人行道各1.75米,桥孔由矢跨比1/86片桁架拱片组成。上弦直线,下弦圆弧线,拱片中距1.6米,拱片下弦由空格式横系梁,上弦由实体隐蔽式横系梁联接。桥面系少筋微弯板和现浇混凝土组成。桥下部采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基,深30米,柱式墩稳固性能可防8级地震,荷载汽—13吨,拖—60吨。1978年筹建,由阜阳地区公路总站施工队首采无支架缆索吊装法施工,1978年8月竣工交付使用,10月1日正式通车。实际投资计98.52万元。
砖集桥砖集桥系古桥位于街西首白莲沟上,1965年复建,双曲拱混凝土双层预制板桥梁,石块水泥浆砌台,净跨38米,拱矢度1∶5,净宽4.9米,载重汽—10吨,县水利局工程队施工。
冯庙桥冯庙桥位于庙东侧黄沟上,1958年建水泥浆砌砖台木面,桥长29米,净宽4米,桥高5.5米,1976年改建为混凝土预制板面,载重汽—10吨,县水利局工程队施工。
王集桥王集桥建于界临路王集北首淇孜沟上,系古桥,1957年复修,砖灰结构石磙基,3孔,中孔大于侧孔,净跨8米,宽5米,高5米。1976年易成双曲拱混凝土结构,净跨10米,拱矢度1∶5,净宽7.5米,桥长24.5米,高4.9米载重汽—12吨,县公路站施工。
芦村桥芦村桥位于界郸路芦村集西北隅芦草沟上混凝土结构双曲拱预制件安装,净跨18米,拱矢度1∶5,净宽7.5米,载重汽—10吨,1965年修建,县公路站施工。
东西张大桥张大桥位于界郸路靳寨西侧万福沟上,分东西两桥,系古桥,民国27年黄水冲毁。而桥均于1952年复修。西桥长23米,3孔,净宽6米,高5米,习称三孔桥。1965年公路站施工改砖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载重汽—10吨。东桥长20米,净宽5米,高5米,1958年县水利局工程队改建,1965年公路站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载重汽—10吨。
大桥集桥大桥集桥位于周(口)阜(阳)路岳刘北淇孜沟上砖灰结构,经数次复修定型,全长24米,净宽4米,高4.5米。1976年桥址南移百米,双曲拱水泥结构,净跨8米,拱矢度1∶5,净宽7.5高4.9米,预制件安装,载重汽—10吨。公路站施工。
胡集桥胡集桥原为古桥,位于胡集北方沟上,1955年重修砖孔涵,糯米汁灌浆,净跨8米,净宽5米,高3米,加建砖栏。1975年改造为双曲拱水泥结构,预制件安装,净跨18米,拱矢度1∶5,净宽7.5米,载重汽—10吨,公路站施工。
蒋桥蒋桥位于舒庄乡张寨东南蒋沟上,古桥。砖灰结构石磙基桩,3孔,长10米,宽5米,高5米。1955年复修,中孔大于两侧孔,置利水剑。1976年改为双曲拱混凝土结构,净跨18米,拱矢度1∶5,桥长30米,净宽7.5米,高4.9米,预制件安装,公路站施工。载重汽—10吨。
界首县公路桥涵一览表

三运输工具
木质独轮车车身架、车轮尽硬木料,形有二:车身平框架前窄后宽称“土牛”,车身“凸”型架隔两边装货谓“红车”。两车车把朝后,攀带执把推行。土牛载重100公斤,红车最多载重250—400公斤,历代民间延用,民国30年界首三镇有营运车达400余辆,民国37年“土牛”淘汰。1955年有红车200多辆,1958年红车易木轮为钢圈轴承橡胶胎参加治淮工程,1966年后逐步消失。
平板车平板车俗称架车子,双钢圈轴承橡胶胎,平板木质框架。民国31年后界首三镇始有大钢圈(直径米约1米)营运车300多辆,最大负荷500公斤。50年代有中圈车,1960年后650型车应世,负荷650至1000公斤。1965年后农村有发展,1978年后遍及农户,1985年农村户均有平板车1辆。
太平车太平车习称大车,木质四轮,轮箱镶嵌铁器,畜力牵引,载重1吨上下。农村沿传主要运输工具。民国31年三镇营运车50辆,农村3至5户拥有1辆,1958年后淘汰。
轿竹木扎制,内设座椅,外裹轿衣(布料),两杠平穿轿身两侧,有2人抬、3人抬和4人抬之分。2、3人抬谓小轿,也称“官”轿,供富绅官吏专用。4人抬谓大轿,外裹蓝衣称蓝轿,供一般农户嫁娶之用。外裹彩衣称花轿,专供嫁娶。1949年后小轿销迹,1966年大轿以“四旧”被毁废。1982年后县内民间复有。
黄包车双钢圈直径1米橡胶胎,车身架上设座斗,两把向前,人力架把拉行,专供客运,民国25年界首集同乐轩行有营运车2辆,民国32年三镇约有10辆,民国34年后消失。
马轿车木质双轮铁嵌边车。辕前伸,畜力牵引,车身装拱型篷(布料),民国年间供富绅或其接亲送宾用,民国30年消失。
马车双轮(先为木轮后有钢圈胶胎)车,车架木质,两辕前伸,畜力牵引。民国29年界首驿运站有25辆,1955年县马车运输社有13辆。1958年易双轮为四轮,车型仿汽车,前设驾驶室,载重3至4吨,1978年后淘汰。
三轮车车分人推三轮和机动三轮,人推三轮28型钢圈橡胶胎,木质车斗设两轮中间,骑座于后轮前,车夫脚踏两轮链带前转行驶,为客运工具,建国后县内始有,1985年县境有人力三轮218辆。机动三轮客运车称大篷车,货运车称三轮。驾驶室设于车箱前,车篷拱型或敞斗,8至12马力柴油机牵动,载人8至10位载货1吨上下。1982年货运三轮销迹,客运三轮在发展,1985年有机动三轮209辆。
自行车自行车又叫脚踏车,俗称“洋车子”民国18年(1929年)县境始有,如凤毛麟角。民国29年三镇有自行车300多辆,多是小商人交通运输工具。1950年后发展迅速,1970年后遍及城乡,除家庭个人代步外,也是贩运农副产品工具。1985年户均1至2辆。
拖拉机拖拉机县境于1954年后始有,用于耕地,有履带链轨式,手扶和胶四轮3种,1957年有5台,119马力。1975年有大中型164台7220马力,小型211台,9861马力。1985年有大中型96台,3418马力,小型(手扶四轮)2579台。1976年用于农田作业和陆路营运。
汽车汽车现代化交通运输工具,大小江淮、解放、黄河等型号。1976年有货车20辆,1978年有31辆,其中农用17辆。1985年拥有大轮车530辆,小货车205辆,挂车302辆。大客车12辆,小客车42辆。
摩托车摩托车轻重型两种,1975年仅有2辆(公用),1985年有11辆,势在发展。
四客货运输
〔货运〕民国26年(1937年)前,县境交通不便,集镇商业平淡,货物运输量小。民国27年界首三镇一时成为衔接、勾通平、津、京、沪的交通孔道,各地货物多经此转运至陕、甘、川、黔、粤等省,货运量日益增大,推土牛、红车,赶太平车、赶马车者纷纷参加营运。时设车业事务所下辖车行31家,专司货物托运,货源自寻,运价面议。民国29年河南省于皂庙镇设驿运站(叶界驿运支线界首驿运站),拥有各类车600多辆。次年安徽省于界首镇设驿运站,拥有各种车459辆,运夫264名。官办驿运负责军工商邮货运。此外,尚有农户近百家以肩挑车拉参与营运。界首至河溜(日本军侵占区边沿)线货运悉人力挑担或红车推,以针织、五金、医药、颜料及小商品居多。至亳州双沟线(边沿区)以煤油、卷烟、盘纸为主。抗日战争胜利后外埠籍商人纷离,三镇商业衰落,货运量日益减少。建国后,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运输业开始复苏。1950年市人民政府颁发《界首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交通运输复理办法的暂行规定》市总工会组织60名架车工人成立运输工会(1955年名长途运输站、1978年易名第一运输公司),承运工业品下拨和农副产品入库调运。1952年土地改革后,工农业生产发展,人民生活物质需求增加,运输业一时兴旺,市内无固定职业居民以拉平板车为业,农村中部分农民也进城参加营运,时组编4个专业运输队,269人。1955年马车运输合作社组建,马车13辆,23名职工投入营运。年底全县专业运输完成货运量1.10万吨,周转量73.10万吨公里。1958年油粮及农副产品调运任务大,货物运输量猛增,除专业运输社队营运外,各公社共抽调万余人组建大炼钢铁专业运输社,全年完成货运量7.5万吨,周转量423.6万吨公里。1959年为确保大炼钢铁,县调两个运输队往返于阜阳淮南专运煤炭。县境货运架车单车装载量达1吨以上,单车日周转量114吨公里(从光武粮站装车—县城下河运距19公里,日均往返3趟)。1960至1962年自然灾害期间,运输业萧条,农村运输队解散。长途站、马车社两专业队完成货运量5.28万吨,周转量135.1万吨公里。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长途站成为革命造反中心,运输业深受影响,部分工人外出自谋生计。1971年土产粉丝成为外销大宗商品,专业营运力量不足,农村部分农户进城加入营运,全年完成货运量7.11万吨,周转量489.5万吨公里。1975年县粮食局、供销合作总社车队先后成立,运输力量紧缺局面始得缓解。全县大小货运汽车82辆、简易机动三轮(长途社工人1972年自制)及拖拉机81辆,全年完成货运量8.07万吨,周转量600.14万吨公里。1978年后运输业走上正轨,个体、联户、集体相互竞争,各类型运输工具增多。1979年全县货运汽车146辆,挂车12辆,简易三轮及拖拉机191辆,完成货运量10.7万吨,货运周转量919.58万吨公里。1981年后专业运输业推行经济责任制,推行单车承包,任务到人,运输市场开放,运输车具日增,运输环节改善,货物运输加快,1985年完成货运量19.91万吨,周转量1553.53万吨公里。
〔客运〕民国13年(1924年)太和县一家私人汽车公司两辆汽车逐日开驶,途经界首西抵河南省周口。民国30至50年,三镇客运汽车时有时无,商旅往返短途代步,或坐土牛,或骑驮驴。乘轿或黄包车者皆官绅富贾。
1951年县城至阜阳长途公共汽车开通。1953至1957年旅客东去阜阳、蚌埠,西去周口、漯河,客运量11.2万人次。1958至1962年除东西两向外,往南与临泉县班线,客运量20万人次。1963至1967年客流量猛增,其间由于“文化大革命”串联,交通运输一度混乱,客运量达47万人次。1969至1973年先后开通至河南省开封市、郸城县及省内涡阳县汽车班线,东西向客流量持平。1977年境内农村公共班车开通,逐日班。1980至1985年先后与河南省商丘市、驻马店市、郑州市及合肥市、蒙城县开通,由于城乡经济繁荣及社会上各种所有制车辆竞争,客运量增至162.5万人次(不包括个体户车)。
发往各地班车由阜阳地区汽车运输公司第一车队驻界首车队和合肥市驻界首第五车队对开,营运线16条,其中长途线14条,2058公里,短途2条,62公里。跨省营运线6条,845公里。日均发车30班次。过境车30班次以上。机动三轮客运车随客昼夜行驶。
界首县汽车(客运)站点里程价目表

界首三镇汽车价目表

五公路养护
1956年前公路护养由所在地段行政组织临时指派,无专业机构。1956年冬实行临路村民代表制,三(角园)界(首)路段成立4个养护小组,17人。1957年实行道群共养,沿公路区社按所在村划段分管,次年各沿线公社成立常年养护连4个,618人,由各公社统一分配,工地办食堂饭不要钱。1959年易村代表工为养路员建养路队,后转为道班工,每人月工资24元。同年始建三界路道班房,实行驻班养护。1961年建洪庄、砖集、陶庙、罗庄、张大桥道班房5处,全县6个道班,养护员44人,养护公路63公里,其中干线公路9公里。1964年推行包养制,路线所在地段生产队包养段内将因开荒坍毁路基加宽筑高退田还路,公路建设恢复正常。1966年后公路处于无人养护状,路况日趋下降。1971年恢复道群共养,公路站有养路员30人,群众代表工75人,养护公路114公里。1980年代表工辞退,由养护员专司。1985年公路站有职工99人,干部11人,各种机械13部(台)。
1950年始征收养路费,根据华东交通部一届交通会议精神,按运价6%计征,以供道路修养。1952年由皖北行政公署交通局组织上路征收。1956年县成立交通科后,固定一名路政人员征收,1978年由公路站本着“以路养路”精神,依据征收税费标准专职专责征收。
六公路绿化
1952年春,三界、界陶两条公路植树绿化,路旁株距1米各植一行。1956年县境公路两侧栽行道树2.88万株并固定专人护复,成活率90%。1958、1959年县境掀起绿化高潮,提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实现公路林荫化”,一路一统一,任务落实到连(村),以柏、柳、枫杨为主,男女老幼齐动手,扫雪破冰同植树。为筹树苗统一,社员将房前屋后乃—坟园里的成材树移到公路旁,日夜奋战,一夜成林。每侧2至4行,行距1米,株距2米,路坡栽水竹、荆条、荻草、金针菜等。春季放眼远眺,一路青竹翠柏,柳杨绿荫,树木成林,黄花绿叶,美景美观。但好景不常,夏秋之交,树萎草枯。1960至1963年行道林遭砍伐,被水毁,所剩无几。1965年县政府组织普查公路绿化状况后下达植树任务,颁发护林法规,沿公路社队成立护林组织分段护管,县境72公里干线公路植树2.2万株。1970年县革命委员会对公路统一规划,树苗按国家3集体7分配,公路两侧各植2行,柳杨楝椿榆悉有,后又补栽2行,但由于株、行距过密,影响农田作物生长,群众又疏于护管,结果树木枯萎,成材率低。1981年公路绿化实行责任制,谁栽谁管谁收益。1985年公路有行道树7.04万株,其中干线公路2.76万株。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