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畜禽业
〔饲养〕畜禽农家宝,生产生活不可少。县境养殖畜禽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但畜禽多乡土品种,自然繁育,长期处于落后状态。1949年大牲畜存栏49429头,生猪24727头,羊4125只,禽类247000只。1952年土地改革后,农村呈现六畜兴旺。1953年大牲畜存栏55890头,生猪33222头,羊34900只,禽类265800只。1954至1957年农业实现合作化,牲畜并槽合犋养役或作价入社集体喂养,加上自然灾害影响,畜禽一度减少。1957年大牲畜存栏37769头,生猪42305头,羊62587只,禽类271500只。1958年人民公社化,大牲畜统一管理,限制私人喂养,畜禽再度锐减。是年底大牲畜存栏33196头,生猪36890头,羊44687只,禽类26万只。1964至1976年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家养(私人)畜禽被视为资本主义尾巴进一步加以限制,有的生产队无畜或少畜(1至2头),有的生产队无一鸡羊。1978年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个体养殖畜禽有了发展,年底大牲畜存栏24219头,生猪89889头,羊81964只,禽类298500只。1982年由于使用农业机械增多,畜力役用相应减少,畜禽结构亦发生变化。耕牛由役用向役肉型发展,生猪趋向瘦肉型,农户养鸡大发展,是年存栏大牲畜48183头,生猪81836头,羊5209只,禽类501993只。1985年大牲畜存栏60026头,其中牛占95%以上,生猪117158头,羊37312只,禽类1057261只。
1956年兴建畜禽良种繁育场,开始引进种畜配种育繁。1964年以后陆续建区社配种站点13处,年均配种千头以上,初步建立了良种繁育体系。1980年引进“西门塔尔”、“夏洛来”、“海福特”肉型牛冻精颗粒与本地黄牛进行人工授精,受孕率55%。同年农科部门进行并推广“罗斯”、“星杂288”等良种鸡品种,1985年开展猪的人工配种,受孕率80%强,县境畜禽始走上良种化、商品化道路,促进了畜禽业的发展。主要品种有:
界首黄牛界首黄牛又称本地黄,属华北型地方役用品种,毛色多种,纯黄、乳白色居多,棕红次之,灰、黑、花色鲜有。体型中等偏大,角型平伸或前伸弯曲,头适中,眼有神背腰平直,四肢坚实,鬃甲明显,体长大于体高,部分近似矩型。母牛1.5岁发育成熟,每年3至8月份发情的占发情牛群的61.6%,发情周期22天,持续期平均32.75小时,妊娠期280至290天,一胎产1头,亦有2至4头的。饲养粗放,适应性强,役用性能好,挽力中等,与南阳牛(良种)杂交后代适应县境自然环境,农户爱饲养,比例大。
猪猪的饲养县境长期多为乡土品种,体型小,黑白兼有,年生长百公斤左右。1956年先后引进“阜阳黑”、“项城黑”与本地黑杂交,其后代适应性强,纯黑色,长嘴大耳,育肥快,脂肪厚,多属个体户引种繁育。1960年后引进“巴克夏”、“洛克夏”及“内江”种猪。1970年引进“长白”种猪与内江猪杂交后代,育肥快,瘦肉率高。内江猪与本地黑杂交后代适应性能好,耐粗饲料,繁殖率高,习称“狮子头、大盖”,脂肪厚,肉松弛,饲养户众。据调查673头猪中长白杂交占17.09%,长白与内江猪杂交占12.3%,巴克夏与本地黑杂交占70.16%。杂交后代表现型复杂,毛色多种,头有长短,耳有大小,繁殖性能好,产仔多易育肥,初生仔猪重1.5公斤,双月龄断乳后重15至20公斤。
羊民国30年(1941年)后,普通羊种多为回族同胞饲养,民国32年县城有商人胡氏养荷兰羊30多只,每只羊日产奶5至10磅(2.25公斤左右),时为滋补佳品,年收益甚丰,后随商业萧衰而终。1949年后,县内多饲养阜阳白山羊。1966年后引入奶山羊,体个大,易饲养,产奶多自食,未形成商品奶。1980年后县家畜配种站又引入沙能奶山羊,细毛绵羊等。
兔养兔多庭院散养,肉型为主。民国31年(1942年)引进“安哥拉”种兔,三镇(今县城)有10多商户饲养,次年发展到500多只,豢养量逐年增多,每对兔时值3000多元(当时货币)。1949年后为发展农副业生产,1958年先后引进“日本大耳”、“西德长毛”等品种,“安哥拉”已“定居”,饲养户众。1978年有兔2375只,随兔毛走俏一度出现“养兔热”,1981年发展到22.27万只。专业户、专业村相继涌出。田营公社农户徐之亚走上养兔致富之路。1982年田营公社、胡集区又从上海等地引入皮肉并用型獭兔。后因兔毛价跌滞销,养兔业日趋冷落。1985年兔存栏27.36万只。
鸡民国32年(1943年)县城一商户引进体壮、易饲养、产蛋大的“波斯”鸡,打破了单一饲养乡土品种的局面,但由于饲管不当后退化与乡土鸡无异。1960年先后引入“来亨”、“白洛克”、“澳洲黑”等10多个良种,由于多与普通鸡混养,其后代鸡亦无优势。1980年又有“希赛斯”、“星罗布”、“海星黄”等良种鸡入境,养殖业有了较大发展。1984年出现专业户48家,户均养219只。1983年后有养鸽、养鹌鹑专业户10多家,户养多者达千只。鸭、鹅、鸳鸯等亦有农户饲养。
鸡的繁殖县境长期沿袭鸡就巢孵雏,民国37年(1948年)始有土炕火孵,以后逐年发展。1958年雄鸡阉割手术成功后,雄鸡孵雏、带雏已非罕事。1980年后煤油灯、温水袋、电孵箱孵化技术得以推广应用。
〔疫病防治〕县内常见有鸡瘟、猪瘟、牛瘟、炭疽、气肿疽及流行热等30多种,寄生虫病多达百种以上。1949年前缺药少医无专管机构,畜禽养殖因疫情蔓延而深受影响。建国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重视养殖业的发展,注重畜禽疫病的防治。30多年来经采取综合防治举措,鸡牛瘟已基本控制,炭疽、马传染性贫血、流行热等病亦被控制。但由于畜禽交易市场带入、引进品种未检疫入境、饲养管理不当、时令自然变化及其它原因,有些传染病、寄生虫病仍时有发生和蔓延。几种主畜禽疫病种类及其防治办法是:
牛病牛气肿疽、炭疽病均系突发性传染,危害重,流行广,1950至1954年时有发生,1954年死亡率40至50%。病发后县政府专文布告全县封锁牲畜交易市场长达百日,对病畜及可疑畜及时隔离治疗并消毒有关场地,死畜一律深埋,严禁食用。1955年后两病均未发生。
牛流行性热,农民俗称撮蹄瘟,暴发性,突发高热达40度以上,1949年前即有。1954、1958、1966、1970、1983年均有发生流行,1983年发病率达70%,次年已基本控制。
牛口蹄疫病于1964年10月在牲畜交易市场上发现两头疑似口蹄疫例,后经建立防护带、消毒站并采取预防注射等措施,严格消毒后未发现疫情流传。是年预防注射黄牛11345头。
牛放线菌病、结核病、牛犊腹泻、霉玉米中毒及寄生虫病至1985年仍时有发生。
马病1971年发现县马车社一病马,症状为贫血、发热、心肌障碍,浮肿消瘦,血沉加速等,经县、省兽医院检诊为马传染性贫血。次年该马病死后,将其病历及有关资料送哈尔滨兽医科研所化验证实无讹。同年4月,该兽医科研所焦教授率员来县境调查“3号”疫情,发现靳寨、肖楼两公社均有此病,县政府当即布告全县牲畜交易所严禁马属动物上市,病马一经确诊,一律杀焚。1973年8月市场解禁。1975至1977年进行选点防疫注射,琼脂扩散试验始用于马传染性贫血的定性检验。1978年普查发现有48匹马患此病,除8匹病死外悉宰杀焚埋。1979年对全县21个公社马属动物普查,检出率5.1%,12月份阜阳地区于县内小黄公社召开马传贫病疫苗预防注射现场会,1980年后疫苗预防年年注射,1985年马传贫基本控制。
猪病猪瘟乃县内常见多发病,1954年前无有效防治措施,1955年首用猪瘟疫苗预防注射,后每年春秋两季由基层疫防员无偿上门施注。1958年县境猪瘟流行,死亡达5万头以上。1959年实行猪胃导管投药临床成功,猪瘟始得控制。1964年城郊区发现猪口蹄疫,死亡率高,经采取疫区消毒、屠杀、深埋等措施,制止了疫情蔓延。1971年光武、小黄两公社,1981年城郊、陶庙两区均有猪口蹄疫发生,县成立防治办公室,全县进行大消毒,疫情得到控制。1985年建立新的免疫程序,改春秋两季为四季防疫,月月查补注射,猪发病率由20%下降到6%。
鸡鸭瘟鸡鸭瘟长期发生和蔓延,病状多种。1951年防治伊始,无偿疫防注射。1970年推行畜禽合作医防,按量(头或只)计资,伤亡赔半,1977年终止。1981年开展雏鸡夏季“新成”疫苗注射后,鸡鸭瘟有所控制。1985年推行畜禽疫防承包责任制。
〔兽医队伍〕1950年县内有民间兽医20多人,以传统中医防治为主。1954年始建畜牧兽医组,承负畜禽防疫灭病。1956年有兽医联合诊所16处,兽医62人。是年组建乡兽医协会,1963年县成立畜牧兽医工作站,下设公社兽医站17处,民间兽医60人转为非农业人口,县派畜牧技术干部驻区社站辅导业务。1979年对120名民间兽医进行考核,100名合格兽医转为非农业人口。1985年县组织农村兽医400人进行考试,对139名合格人员核发了行医许可证书。县兽医站有兽医师5人,药理兽医师18人,兽医员4人。
二渔业
〔资源〕县境沿颍、泉、茨谷3河段流域有大中小沟201条,水面9441亩。坑塘沟池3562条(口),纵横密布,水质清新,水草丛生,水面共4.3万余亩,利于天然饵料繁衍,为鱼类生繁栖息提供了良好场所。1958年后颍河段水系两岸工业废水排放注入,水质污染日趋严重。夏满秋浅冬季干的坑塘占坑塘总数的1/2以上,1978年水资源利用率低,渔业生产发展慢。
放养县内放养鱼类多属江淮平原型,经采集调查38种属7目15科,鲤型29种,占总鱼类的76.3%。历年放养有草、青、鲤、鲢、鲫、鲂、鳜、鳝、鲶等品种20多个。1978年后引进团头鲂、日本大板鲫等。鱼苗大部分来自渔贩商从淮河中捕捞剔杂提纯或从豫省商城、固始一带入境(习称贩鱼秧子),1954年鱼苗从安庆、芜湖购进。1958年县建渔场后,靠引进毛仔培育成片供县属各村乡放养至1964年。后县渔场人工繁育青、草、莲、鳙等鱼苗相继成功并自给有余。沟塘集体经营,由生产队统一放养。1978年后推行承包责任制,生产队与承包人签订水面养殖承包合同,经公证后放养。1979年承包水面6600亩,1984年承包专业发展到3300多户,秋季大雨成灾,沟塘漫溢,受灾水面2.3万亩,损失成鱼100万公斤。1985年放养水面24783亩,其中沟河10070亩,坑塘14713亩,专业承包户3352户,承包水面3440亩。
捕捞1949年前县境可养水面除私有坑塘外悉为天然捕捞场所,谁捕谁得益。靠天然捕捞为生专业渔民不足10户,兼业渔民40多家终日漂泊于颍泉两河段内。日捕多者50公斤,少者10公斤左右,售价低加上七捐八税,渔民所得无儿。民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正是渔民生活的真切写照。1953年市人民政府组织渔民引导其走互助合作道路。1958年建渔业生产合作社时有渔民35户,150人,鱼船38只,1962年解体。1978年专业渔民9户,鱼船9只,其中泉河段内2户。兼业渔民21户,其中颍河段沿岸15户。随着水质污染天然滋生鱼类受害,赖天然捕捞为生的专业渔民日渐减少。1985年全县捕捞鱼237.8吨,产值180万元(1980年不变价)。
捕捞工具县境至今沿用有网(抬、拉、撒、通、扒、粘等)搬罾、罩、钓、鱼鹰等。1970年后尼纶丝了代了棉、麻纺线结织网具。1985年河南、顾集两乡尚有鱼鹰35只,鱼船12(担)只。
〔渔政〕1981年始建渔政队伍,水产局配渔政检察员2人,各区配兼职检察员1人,专司宣传贯彻及监督有关渔业法规执行,定每年4至6月为禁捕期。但违法捕鱼(炸、毒、盗鱼)现象时有发生。1983年县公安局、水产局联合发布《关于发展水产生产加强渔政管理的通知》,严格执行捕捞标准,对违法捕鱼事件及时处理,1985年渔业生产势趋发展。
三特种养殖
〔壳类〕蟹习称螃蟹,自然繁殖于沟河坑塘,单只最大个仅百克上下。1985年县农牧渔业局引入河蟹苗,名中华绒蟹,又称毛蟹、大闸蟹,投放于界南新河、界洪河、万福沟3河内试养,水面1846亩,秋后捕鲜蟹4.9吨,只均重200克,最大个600克,创产值2.5万元。
鳖又称圆鱼、甲鱼,县内沟坑河皆有天然繁生,历来量少不为重视。1980年后始有人工育繁。1982年河南乡荣老家村一农户承包本村塘3口,水面35亩,塘四周围砖墙1米高放养幼鳖1800只,次年鳖成群。1985年砖集杨素美及靳寨闫增俭等在县科委扶持下小面积放养,成幼结合,年获利人均超3000元。
河蚌育珠1972年县渔场从江苏购进三角帆蚌试养育珠,由于技术差产珠小无效益而终止。1982年县农机局购进三角帆蚌11万只投放于新村、河南、砖集、小黄4乡内,因管理不善,一无收获。1983年发现泉河县境段有天然三角帆蚌大量捕捞外流,1984年县水产部门加强了管理,天然资源始得保护利用。
〔蝎虫类〕蝎子名全虫,土中天然生繁尾有毒钩,焙干入药。1985年顾集乡一青年农民人工育殖成功并大量繁育。
蛇习称长虫,历来天然生繁。1985年河北乡桑树行村农民肖氏人工养殖首获成功。
〔蚕类〕桑蚕自明清迄今县内农妇多养蚕为副业,妇女养蚕收益持家,姊妹喂蚕多自用(习称攒私房)。蚕种自选自繁,蚕纸习于越年春体暖育繁,4月初采桑养幼蚕,5月下旬结茧。技术沿旧,蚕室蚕具不清毒,产茧低,有时绝收,全县年均产茧1.5至2吨。
1951年土地改革后,养蚕业有了发展,1955年更乡土种为中日杂交一代(沄汗×华八沄汗×华九),县农业部门培育供给。1957年收茧27750公斤,是1949年的12倍。1958年县建蚕种示范场,引进良种桑苗。1960年实行售茧奖励,但由于农业生产集体化,农妇无暇管养,致使桑园面积日减,茧产量下降,1961年收茧1吨左右。1964年后,县、地领导重视,财政与农业部门扶持,桑园扩大到3000余亩。1965年引进“苏16×苏17”、“东34×306”及其反交,蚕纸张均产茧20公斤,1966年收茧47.65吨,创最高纪录。1966年后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桑蚕养殖受制约,1978年仅收茧1吨。1979年引进“华合×东肥”、“合成×754”及其反交,蚕纸张均产茧30公斤,变春养为春、中秋、晚秋三段养蚕,推广春种秋养,收效尚好。但由于茧收购价低,奖励物资兑现难,蚕茧生产发展不快。1980年育桑苗150亩,70%集中于黄庄乡,开展当年育桑,当年养中秋、晚秋蚕,推广砂缸调温育小蚕和大蚕期室外育养法,1985年收蚕1.8吨。
蓖麻蚕1955年始利用蓖麻叶(称麻子叶)喂养蓖麻蚕,1958年收蚕3250公斤,因受微粒子病影响而中断。1963年复养并开始制种,是年收茧1250公斤,制种4000多盒,除供县境外还供邻近各县,1973年因茧无市场而断养。
上一篇:第二节 种植业
下一篇:第四节 副业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