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952年县建设科确定专业治蝗人员,洪河湾和八里坡设蝗虫侦察员,侦察蝗虫发生情况。1961年在县鱼苗场设农业病虫害测报站,同时在韦寨东北韦大庄建灭虫喷药专用飞机场,1962年飞机场迁设单桥南韦荒庄。1964~1966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魏鸿钧等人和省农业厅植保处及专区农业局植保站共30人的工作组,分别驻韦荒庄和瓦店南小田庄测报点,1964年县病虫测报站也迁到韦荒庄,与工作组共同研究蛴螬、蝼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的生活规律及防治办法,研究的结果载入1979年7月出版的《中国主要害虫综合防治》。县农业局植保站于1961~1964年对甘薯天蛾的形态特征、生活规律进行系列观测,纪录各龄幼虫的主要区别和采取防治方法,载入1979年12月出版的《中国农作物病虫害》。县农业局植保站于1971~1974年对棉铃虫通过饲养、观察,发现其1年发生4或5代,对照田间观察,第一代在麦田,第二至四代危害棉花,第五代迁徙菜园危害辣椒、茄子等。在棉田防治重点是主攻第二代,减少第三、四代发生危害。研究成果于1975年收入安徽农学院植保系编的教科书《植保各论》。县农业局植保站和县农作物病虫测报站通过多年观测,于1974年编制出《主要农作物病虫防治历》表,发至基层以便对各种病虫害及时防治。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