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发展概况
民国27年(1938年),上海市私立安徽中学颍州分校因躲避日本飞机轰炸,从阜阳迁4个班在泉鞍洲上课一学期。民国28年在县城创办临泉县立初级中学,次年由临泉、沈丘、太和三县联合在界首办临沈太三县联立中学。因县境地阔人多,三县联中又偏居北隅,实难满足需要。因而翌年起到民国34年的6年间,先后创办仰高、明强、力行、扶风、时行、黎明、振颍、淮北和抗建分校9所私立中学。民国32年秋,山东省立临时中学于长官店创办。临泉解放时,公私立部分中学逃迁经阜阳至蚌埠联合为“长淮临时中学”,至芜湖解散。
民国37年7月,豫皖苏边区第四专署在县城创办泉滨中学,次年迁走,恢复临泉初级中学。1951年扩大班次,在校学生311人。1952年秋,于吕寨增设第二初级中学,全县在校学生增至1063人。1956、1957年先后增设第三(韦寨)、第四(张集)、第五(庞营)初级中学,全县在校学生发展到2630人,达到中学的均衡布局。1958年在县城增设泉河初级中学,并设于寨、田桥、杨桥、长官、老集、滑集、艾亭、白庙、姜寨、鱼同城10所初级中学。临泉初中增设高中班,更名临泉中学。全县中学15所,在校学生5724人,比1950年增加17倍,达到区区有中学。1959年第二初级中学改为临泉吕寨中学。1961年停办泉河、田桥两中学,经过调整,1962年全县完中2所,初中13所,在校学生6292人。1963年临泉中学高中部迁入原师范校址办完全中学,初中部改为临泉初级中学。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停课闹革命。1967年,因乱批斗、破“四旧”,校舍、校具、图书、仪器遭到严重破坏。1969年秋,城镇中学下放,临泉中学一分为二,一半留城交给农机一厂为“五七中学”,一半下迁杨集开办杨集中学;临泉初级中学下迁迎仙店,改名为迎仙中学;杨桥中学一分为四,下迁定庙、刘楼、甄庄3处;阜阳中学教师进修学校下迁谭棚、高塘各一部分,改为谭棚中学和高塘中学;合肥第三中学下迁邢塘、宋集,分别为邢塘中学和宋集中学;合肥第二工读中学下迁瓦店,改名瓦店中学。每个人民公社都有高级中学,同时各公社和生产大队完全小学戴帽办初中班,高、初中急剧发展。1971年在校学生猛增到25562人,是1969年的5.7倍。经过1979、1981年的两次调整布局,将原26所完中合并为7所,353所初中(包括小学戴帽初中班)压缩到117所。1985年全县普通中学105所,其中完全中学6所,初级中学99所,在校学生38256人。

二、学校分布
(一)民国时期的公立学校
临泉县立中学民国28年9月,于县城东关外(今二中)创办临泉县立初级中学,招生2班,学生120人,县长兼校长。次年5月附设简易师范2班,学生100人。民国32年秋增设高中班,升格为临泉县立中学。
临沈太三县联立中学民国29年秋,由临泉、沈丘、太和3县联合在界首创办,第一学期招收初中4班,学生200人。民国31年秋,招高中班,共有初、高中8班,学生462人。民国32年改为国立第二十一中学第一分校,招收学生对沦陷区与非沦陷区以二与一的比例兼收,采取军事管理与训练。
山东省第一临时中学民国32年秋,流迁到阜阳的山东省教育厅,为使沦陷区流亡的爱国青年能继续学习,在长官店举办山东省临时中学,初办只收山东省的学生,初、高中共10班500人。翌年春开始兼收当地学生,但只对山东省的学生实行公费。并在花兰庄、大田庄和高塘集设立分校,招收初中学生9班438人。校本部不放寒暑假,一年3个学期,两年修业期满。民国34年改为山东省立第一临时中学,民国36年迁回山东。
(二)民国时期的私立学校
仰高初级中学民国29年秋,滑集设立上海市私立安徽中学颍州分校第二部,招收初中学生4班,200人。民国31年5月,以李氏祖坟地向省府备案,以其先人李仰高的名字为校名,称仰高中学。民国35年,迁往县城(今一中北半部),到临泉解放时,共毕业5届524人(其中女生只9人)。
力行初级中学民国30年于阜阳田家祠堂创办。次年迁到杨桥集,招生6班400人,到临泉解放时共毕业4届198人。
明强初级中学民国31年秋,创办于吕寨吕氏先祠,招收两班学生100人。聘请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驻鲁干部训练班的教官兼课和沦陷区流亡的知识分子上课,教学质量较高。民国35年阜阳安徽省立第四临时中学高中部招生录取的第一、二、四名皆为明强中学初中应届毕业生。到临泉解放时共毕业3届148人。
扶风初级中学民国30年,在方集开办。
振颍初级中学民国31年,刘兴镇商务会主办,招收两班学生100人,次年并入县简易师范学校。
黎明中学民国33年,鲁苏挺进军副司令丁德显辞职来到杨桥集,与后王寨王会亭合作,在大洪庄租房办学,招收初中2班,高中3班,共250人。学生来自阜阳、颍上、临泉三县,因三县学生发生矛盾,被迫停课。次年迁往阜阳西南三塔集。
时行初级中学原为民国33年春山东省立临时中学设在大田庄的分校。民国34年独立,增至6班学生300人,改称时行初级中学。
抗建初级中学彭马庄分校民国33年秋,河南省项城县抗建初级中学通过私人关系在鱼同城西彭马庄保国民学校设立分校,招收1班,抗战胜利后迁回校部。
淮北初级中学民国34年,于阎兴集阎氏宗祠创办,招收1班。学生40人,仅1年,因阎氏宗族矛盾停办。
(三)建国后公办中学
1949年,仅在县城有一所初级中学,1957年全县有临泉、吕寨、韦寨、张集、庞营5所初级中学。1958年在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中,掀起办学高潮。1959年全县有临泉、吕寨两所完全中学和韦寨、张集、庞营、田桥、于寨、鱼同城、白庙、姜寨、长官、艾亭、杨桥、老集、滑集、泉河14所初级中学,达到社社有中学,均衡分布。直到1969年,由于在极左的思潮影响下,学校下放,县革命委员会对教育制定《12条规定》,省、地、县中学下迁到公社办。在教育经费、教学设备、师资力量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又举办一批社、队初级中学,到年底全县有完全中学22所,初级中学353所(包括小学戴帽初中班),以至于形成教育上的虚脱现象,教育质量下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从1979年以后进行三次整顿与调整布局,合并部分社办初级中学,取消小学戴帽初中班,教育事业得以稳步发展。1985年有临泉第一中学、第二中学、吕寨、张集、庞营、长官6所完全中学,临泉第四中学、第五中学、韦寨、鱼同城、老集、宋集、滑集、于寨、邢塘、周桥、田桥、黄岭、庙岔、瓦店、迎仙、谭棚、杨集、陶老、陈集、谢集、土陂21所初级中学,以及临泉第三中学、白庙、杨桥、高塘、艾亭5所兼办高级职业中学等32所县办中学,共有在校学生20032人。乡(镇)办初级中学73所,在校学生18224人。
临泉县1961~1985年高中升学情况表

临泉县1985年县管中学概况表

临泉县1985年乡(镇)初级中学概况表

三、学制与课程
民国时期实行“三、三制”(初、高中各三年),建国后沿用。1969年,毛泽东提出“学制要缩短”,改为二、三制,(初中二年,高中三年),春季始业。1972年初中恢复三年制。1978年秋,改为“三、二制”(初中三年,高中二年)。1982年秋开始从临泉一中高中一年级起恢复三年制。1984年,又有庞营、长官两中学恢复三、三制,至1985年全部恢复“三、三制”。
课程:民国时设公民、国文、算术、代数、三角、几何、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动物、植物(高中设生物)、卫生、体育(高中另开军训)、图画、音乐、劳作等科。建国后,开设政治、语文、数学(包括代数、几何、解析几何)、外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生理卫生、体育、音乐、美术、劳动。“文化大革命”初期,把生物课改为“农业基础知识课(简称“农基”)”1975年,把物理,化学改为“工业基础知识课(简称“工基”)”。批判“智育第一”,甚至抛弃教材,开办所谓专业班。如土陂中学的4个高中班分别办成“工基”、“农技”、“新闻”、“文艺”班,教材讲义由师生共同编,互相学。1979年开始转向正规。
四、教学方法
建国初期,学习苏联凯洛夫的五段教学法。1958年,贯彻“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片面强调学校大办工厂、农场,大炼钢铁,大批“智育第一”、“分数挂帅”。实行一三八制(全年1个月的假期,3个月的劳动,8个月的学习)。1960年,提倡启发式教学,组织各种课外活动小组,逐步提高教育质量。1961年,贯彻《全日制中学工作条例》,确立必须以教学为中心的指导思想。1965年,规定中学每周活动量不得超过48小时,提倡德、智、体全面发展,贯彻“少而精”、“启发式”的教育原则。
从1970年起,废除大学、中等专业学校招生考试制度。实行所谓“推荐与选拔相结合”的招生制度,招生质量下降。1974年,江青反革命集团,把张铁生考大学交白卷吹捧为“白卷英雄”。又利用“一个小学生的来信”和“日记摘抄”,鼓吹“反潮流”。鼓动学生“头上长角,身上长刺”;利用河南省唐河县马振扶公社中学事件,鼓吹“不学ABC,照当接班人。”全县中学陷入混乱,致使部分中学停教外语课,教师不敢管教学生,怕给戴“师道尊严”的帽子。1975年又掀起“学朝农”、“开门办学”之风,各中学改革教材教法。举办各种专业班,延长农忙假,不放寒暑假。提出“和前十七年对着干”、“不做书本的奴隶”等口号。“小将登台讲课”,以学生代替教师。12月,江青反革命集团炮制了《教育革命的方向不容篡改》的文章,教育战线又掀起一股“反击右倾翻案风”。1976年,在萧县郭庄召开全省教育工作会议,提出“敢于和‘走资派’斗……”的培养目标,教育秩序混乱。土陂中学“开门办学”,把一半学生放回家,名曰“参加社会教育活动”,实际上使学生一次旷课60天。
1977年秋,恢复招生考试制度,注意基础知识教学,注重讲新课补旧课,教育秩序日趋正常。1978年办重点班,重新打基础。1979年普遍运用精讲多练,讲练结合,逐步使教学走向正确轨道。
五、政治思想教育
1950年主要对学生进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1951年主要进行革命理想教育。1952年主要进行反对资产阶级思想腐蚀教育。1953年进行“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教育。1955年贯彻《中学生守则》,加强纪律教育。1958年进行劳动教育。1963年大学毛主席著作,进行阶级教育,开展学习雷锋的活动。1964年进行阶级路线教育,对毕业生进行“一颗红心,两手准备”的教育。
1977年进行纪律教育,揭批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流毒和影响。1979年进行党的四项基本原则教育。1980年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1981年以后,把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文明礼貌活动做为政治思想教育的主要内容,并与贯彻《中学生守则》和创“三好学生”活动结合起来。1983年开展法制教育,号召学生要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
六、重点中学简介
泉滨中学
民国37年,豫皖苏边区第四专署在沈丘办。吸收各知识青年,进行短期培训,以充实革命队伍。7月在沈丘、临泉、汝南、新蔡等县招生200人。8月学校移往原临泉县中,编为初中、高中、师范3个部,共7个班(初一3个班,初二2个班,高中和师范各1个班)。取名泉滨中学。校长柳野青(民主人士),曾任鄂豫皖边区专员;副校长赵文衡,汝南人,曾任二、四军分区政治部宣传科长和汝南县长;副校长杨兴瑞,萧县人,是老解放区教育家。学校设党委,赵文衡任书记,杨兴瑞、荆典谟(中共临泉市委宣传部长)任委员。行政设政治、教务、总务3处,各班设政治辅导员,辅导员大都是从军政干校调来的,并设警卫班负责保卫工作。教职工50人,师生都实行供给制。课程设政治、国文、数学、理化、史地等。师范部增设教育学,政治课以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和《论联合政府》为主要教材,辅之以时事政治。
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参加革命实践活动。如成立文娱宣传队,深入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秋收后,组织师生赴长官、迎仙、朱集、吕寨等地参加征公粮等。1949年元月,根据皖北区党委指示,师生一部分由地委副书记李广带领,随军南下;一部分随柳野青到阜阳接收省立第四临时中学,创办皖北行政学院;一部分由赵文衡带领接收阜阳县中成立阜阳联合中学;一部分由杨兴瑞带领接收颍上县中成立颍上联合中学;其余到地方任区、乡干部。泉滨中学的创办,为阜阳地区解放初期的中等教育奠定了基础。
临泉第一中学
临泉第一中学,从民国28年创建到1985年已有47年的历史。初建只2班,学生120人,校长由县长兼任,实际上是教员王宪文负责,名为临泉县立初级中学。校址在东关外华严寺(今二中)。次年,刘绍先任校长,增招两个简易师范班。民国32年9月,招收高中1班,学生50人,升格为临泉县立中学。民国34年夏,刘绍先因学潮离职。8月,马役吾任校长。民国35年,学生王灼华等87人联名向省呈控马贪污学生伙食麦1万公斤。马役吾离职后,刘文炳、刘鹏久先后相继任校长。解放时,学校迁到阜阳后散。8年期间,毕业初中5届学生507人(其中女生28人);师范科2届148人;高中1届32人(其中女生1人)。
1949年8月重新开办,初为皖北区临泉中学。人财权由专署直接管理。1950年改为皖北区临泉初级中学,6班学生311人。1951年初中第一届毕业30人。1952年改名为安徽省临泉第一初级中学,扩充到13班,学生629人。1958年夏招高中4个班187人,改名安徽省临泉中学。1960年,分高、初中两个部。高中部迁设西关外(今三中)建校。1962年临泉师范停办,高中部迁入原师范校址,办为完全中学。1966年夏,“文化大革命”开始,停止招生。1969年10月,一分为二,一部分迁往杨集,开办杨集中学;一部分留城,更名为临泉县机械厂“五·七”中学。1970年开始招收春季始业初中6班300人。1971年招收高中春季始业班两年制3班150人。1979年脱离机械厂,仍改为秋季始业招收高中三年制6班300人,定为阜阳地区重点中学,改名为安徽省临泉第一中学。38年共毕业初中31届9562人,高中20届5880人。
临泉中学创办第一年10月,中共皖北特委派共产党员陈元良、中共新蔡县委派共产党员李德新(女)来校任教,秘密发展学生入党,并送到解放区去学习。
解放后,在15442名毕业生中,升入高等院校902人,后任县、团级、工程师级以上的干部104人,其中有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高杰和在第七届亚运会荣获手球赛金牌的中国代表队队员宋安文等。
今校址居县城中央,北临人民路,南靠临鱼同路,东倚城中路,西傍古城巷,占地66600平方米。拥有教室10栋,礼堂1座,教学楼2幢,理化实验楼和图书阅览楼(即祖籍滑集的泰国华人李嗣宾捐款兴建的“嗣宾图书馆”)各1幢,校舍595间。1984年定为阜阳地区电化教学重点学校。1985年高中20班1379人,初中12班904人,教职员工145人(其中专任教师84人)。
临泉县吕寨中学
吕寨中学系1952年秋就民国时期私立吕寨明强中学旧址北半部(南半部已为吕寨区中心小学校址)开办,校址偏居县东南隅。专署批准为安徽省临泉第二初级中学,面向全县和邻县地区招生。第一年招生6个班学生300人,是新中国成立后临泉县农村中学创办之始。人财权由专署直接管理。1959年开始招收高中2班,升格为安徽省临泉吕寨中学,为阜阳专区4个农村重点中学(插花、张村、吕寨、阚疃)之一。1961年达到初中12班,高中6班。1962年调整中学布局时,滑集初级中学并入,扩充到20个班级。1963年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给题写校牌,专署在教师和教学设备上给予优先重点配备,教育质量逐年提高。1964、1965两年,高中毕业升入大学的24人,开始跨进北京师范、西安交通、合肥工业等重点大学。正当全校师生乘胜奋进之时,1966年“文化大革命”来临,学校成为十年浩劫的重灾校。1968年把学校的人员、财物,甚至一部图书、一组仪器也一分为二,一部西迁重开滑集中学;原校交归县管,改为临泉县吕寨中学,实行“贫下中农管理学校。”1969年恢复招生收的全是高中班,提倡官教兵、兵教官、兵教兵,小将登讲台,学朝农(朝阳农学院),开门办学,分专业班等所谓教学改革,使一代人的青春年华虚度。
1975年恢复招收初中班,由于任课教师门类不全,改行教课者居多,家住外地的教师纷纷调走。教师不足,采取借用或聘用民办教师相凑。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过拨乱反正,逐渐恢复正常。1985年全校初、高中各6班,教职工52人,学生632人,学校占地60亩,校舍209间。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