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残老、孤儿收养
1950年10月,建立县残老孤儿教养院。至1952年共收容残老79人,孤儿、婴孩43人,计122人。院内设初级小学一、二、三年级班,凡达到学龄的儿童都入学。对残疾老人,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特长,组织起来进行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开展种菜、织布、做鞋等手工业生产。1954年8月,根据上级指示,残老孤儿教养院合并到界首,改为阜阳专区第二生产教养院。
1960年以后,对全县孤儿除委托机关扶养,大队敬老院扶养和亲友代养外,并于1962年初建立县孤儿教养院,收容16岁以下男女孤儿156名。1966年初,孤儿教养院撤销,孤儿回原生产队安家和机关干部群众收养,部分安置为机关、工厂职工。
二、福利生产
1955年以前,县城内的贫困户和无职业者有170户390人,占城内总人口的4.5%。1956年起,组织起来生产,逐步扩大。1956~1957年,先后建麻绳纺织组和粉笔生产组。1957年底,将麻绳纺织组转为生产合作社。1958年创办鞋厂、皮革厂、豆腐厂、洗染厂、淀粉厂、碾米厂、废品加工厂等,将上述人员吸收到厂内做工,每月人均收入30多元,变消费为生产。
为解决残疾人员和城镇困难户就业,1985年起投资兴办被服、鞋、蔬菜脱水、废塑料加工等厂。共安排169人,其中残疾人67人。
三、殡葬改革
1958年,县人民委员会提倡以生产队为单位,实行集体公墓。全县各队利用荒废贫瘠土地作为集体公墓,并植树造林。如城郊区李士大庄“庄南公墓”。1960年提倡深葬,未推行开。1982年县政府规定,对农民和城市居民去世后,动员实行火葬,对仍坚持土葬的令其平坟深埋,不准在堤坝埋葬和买卖坟地。对于少数民族办丧事,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提倡从简办理。
县火葬场于1982年建成,有火化间199.5平方米,防腐整容间57.8平方米,停尸间173.4平方米,骨灰寄存间57.8平方米。1982年10月1日起,国家干部、职工(包括离、退休的)去世后,一律实行火葬。如坚持土葬的,不发殡葬、抚恤费和遗属补助费,不作自然减员给子女顶替工作。至1985年底火化尸体149具,其中无名尸体6具。
上一篇:第四节 救济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