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组织建设
在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临泉先后涌现出一批进步青年。民国12年(1923年)在上海大学读书的郭铸九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次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同时在上海沪江大学读书的吕鼎才于民国14年加入共产党。他们在上海读书期间,宣传马列主义,参加工人罢工,散发传单,与同乡共产党员周传业、李象贤等在恽代英领导下,组织进步团体“四维社”,创办进步刊物《阜阳青年》,传播马列主义和社会主义可以救中国的真理。民国16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们先后回乡与中共党员张蕴华等取得联系,在长官店、滑集、老集、王楼等地联络知识分子,秘密发展穷人会员、青年团员和中共党员,参与皖北特委书记魏野畴领导的阜阳“四·九”起义。
民国11年,长官店人张蕴华从武昌中华大学肄业回乡,到沈丘集小学任教。民国15年任阜阳县高级小学校长,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7年2月,临泉地区第一个中共党支部——长官店支部建立,张蕴华任书记,属中共阜阳县委领导。阜阳“四·九”暴动失败后,5月张蕴华接办长官店小学,创办工农夜校和师资养成所,组织穷人会,发展共产党员16人。民国18年夏,张蕴华等人分别在长官店、沈丘集、杨桥集建立党小组,发动群众废庙兴学,反对青夫勒索银粮,传播革命思想;反对苛捐杂税,提高人民觉悟;准备武装暴动。民国19年春,领导农民协会开展均粮斗争。7月,以长官店支部为基础改建为中共阜阳西区特支(亦称“长官特支”),书记张蕴华。民国20年3月19日,长官店党小组出了叛徒,组长江化难被捕牺牲,特支委员成有模叛变投敌,特支被破坏,党员曹国勋转移到曹寨另立支部,继续发动武装暴动。原计划中秋节暴动,因机密泄露而夭折,张蕴华被捕,曹国勋被通缉,支部活动停止。
民国17年4月,中共息县县委领导的防湖(今属淮滨县)农民暴动失败后,共产党员梅雪友转移到本县马楼湾,发展党员6人,7月建立马楼湾支部。民国18年9月,中共新蔡县委书记周定一来陈集小学成立陈集区委,书记陈五瑞(又名陈吉轩),陈集、阎赵庄、桃花店、吕寨师资养成所4个支部相继建立,连同马楼湾支部共有党员66人。后因地方劣绅告密,吕寨师资养成所、桃花店和陈集3支部停止活动。民国20年9月,陈集区委转移到桃花店成立桃花店区委,又称滑集区委,书记张兰芝。区委因开展均粮斗争,铲除劣绅马居功未遂,且遭报复。民国22年8月张兰芝去瑞金中央党校学习,部分党员转移到中共新息县委军事部领导的工农红军游击队活动,桃花店区委解体。9月,中共新息县委派组织部长钱梦起到桃花店成立中共新(蔡)阜(阳)边区委(又称“艾亭区委’),书记徐干臣。次年3月徐干臣等13人被捕,边区委遭破坏。
民国22年冬,中共新息县委派崔华楼到姜寨南梁庄建立新(蔡)沈(丘)边区委,书记王鸿猷。组织农民赤卫队,发展红军游击队,进行武装斗争。次年边区委被敌人破坏,书记被害。
民国23年,中共新息县委派韦济民(后改名项锷)到沈丘集发展党组织,在沈丘集小学建立沈(丘)阜(阳)边区委(亦称沈丘集区委)。7月,区委书记韦济民调往新息县委,张岐鸣任书记,区委先后转移到大张庄、蒋庄,辖大张庄、马庄、长官店、韦寨、瓦店、庙岔6个支部。11月,因中共豫皖边区中心县委宣传部长梅雪友叛变投敌,区委被破坏,书记张岐鸣等8人被捕,党的活动暂时中断。
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合作,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派来政治工作总队第一大队第一中队(简称政一队)和从河南省沈丘县来的前锋话剧团,大部分是中共党员,当时的县政府秘书朱敦年也是中共党员,党组织活动十分活跃,中共组织迅速发展。民国26年,临泉县中共党员16人。民国27年10月,中共新蔡县委派组织部长党若平(化名张自强)来以迎仙店小学为中心发展党组织。首先发展韦鸣亚(后改名陈韧),经韦鸣亚介绍,相继在迎仙店、陈集、韦寨、县城等地发展30多名党员,成立迎仙店支部,陈韧为书记。民国28年5月,中共皖北特委派孟亚人以抗日民众动员委员会指导员身份作掩护,秘密发展党员,成立中共临泉县委,并在老集建立第三区委。8月成立中共临泉县临时工作委员会。10月,王宇来临泉,中共临泉县委正式成立,建立沈丘集、长官店、老集、黄岭、陈集5个区委和黄岭、白庙、城区、谢集、迎仙店、老集、县中、长官店、韦寨9个支部,党员280人。全县乡镇实权大部分为中共秘密组织所控制,斗争十分活跃,形成以迎仙店为中心的小片苏区。12月,国民党顽固派掀起反共高潮,中共豫皖苏边区党委决定撤销皖北特委,在老集成立中共阜(阳)临(泉)太(和)中心县委,李轩任书记,以开协兴书店掩护县委机关,继续开展活动。民国29年5月,上级党委决定把暴露身份的党员撤往涡北,同时调整县委机构,领导秘密组织继续进行对敌斗争。9月派吴皓到宋集西柏树庄筹建豫皖边区特委,后迁至韦大营,因情况变化,未能成立。12月,形势继续恶化,区党委决定撤销阜临太中心县委,在老集成立皖北地委,领导党的联络工作。民国30年冬,国民党鲁苏豫皖边区党政分会移驻本县,白色恐怖日趋严重。民国31年,县委根据上级党委指示,把大部分党员分批转移到鄂豫皖边区新四军第五师。同年8月,中共皖北地委与豫东南地委合并成立中共豫皖边区地委,直接领导临泉的党组织继续做党员的隐蔽和转移工作。到民国34年,只有6名党员在县境内坚持斗争。
解放战争时期,临泉的中共组织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民国35年6月26日,国民党当局发动内战。中共中央为反对内战,12月重建中共豫皖苏边区党委和军区。民国36年4月15日,在沈丘、项城、临泉3县边缘成立中共沈项临县委。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跃进大别山,途经临泉。9月底豫皖苏边区党委第二地委决定把沈项临县分开,于沈丘县槐店成立中共临泉县委,10月8日随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第十六师南下绕道界首,10月9日解放临泉。10月20日,中共豫皖苏边区党委决定在沈丘县莲池成立第四分区(先后移驻临泉县于寨、吕寨和临泉市),并在临泉、新蔡、汝南(今平舆县)、项城、沈丘5县边缘地区建立泉南县,成立中共泉南县工委。12月,豫皖苏边区党委为实现对阜阳的战略包围,指示第四地委以沈丘为依托,在临泉以东,阜阳以西颍河、泉河间的三角地带建立泉阳县,次年2月25日成立中共泉阳县委。民国37年1月,第四地委对临泉县党政军进行整编,撤销临泉县委,成立临泉工委。3月,以临泉工委为基础成立中共临泉县委。7月,以临泉县城关区为基础建立临泉市,成立中共临泉市委。8月,以泉南县工委为基础成立中共泉南县委。3县1市共45个党支部500多名党员。
民国38年3月1日,撤销中共临泉、泉南、泉阳县委和临泉市委,重新组织中共临泉县委,经过区域调整和人事调动,全县15个区委和县委、县政府、县大队、公安局、工商局、干校6支部共有党员253人(其中193人是山西、河北、山东等省来的干部)。10月,进一步调整区划,方集区划归阜南县,城关区的城关镇改为直属区。11月,全县15个区和县直机关共31个支部85个小组571名党员。经过反匪反霸斗争,1950年党员发展到1435人。经过土地改革,1952年发展到2165人。经过农业互助合作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党的队伍更加壮大。1958年达到13520人,1964年达到715个支部17331名党员。“文化大革命”期间党组织一度停止活动,1970年11月恢复。1971年党员发展至19803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注意在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1985年全县14个区(镇)党委和1个直属机关党委,84个乡(镇)基层党委,1564个支部,34139名党员。
二、县委及所属机构
临泉县是民国23年建立的,中共秘密组织原属阜阳、新蔡两县委领导。民国28年5月,中共皖北特委派孟亚人来建立中共临泉县委,县委机关设在临泉县抗日民众动员委员会。7月,经上级党委决定把新蔡县委在临泉发展的党组织交给中共皖北特委,8月,派新蔡县委书记李济民(又名李广涛)和张自强(又名党若平)来帮助组建中共临泉县临时工作委员会,张自强代理书记,孟亚人、朱敦年和牛仁周为委员。县委机关驻陈集小学,隶属中共皖北特委。10月10日,遵照中共豫皖苏边区党委指示,建立中共临泉县委,王宇任书记,县委机关驻县城,以开设青年书店为掩护,开展活动,党若平任组织部长住陈集;陈元良任宣传部长住县中学校。12月,由于安徽省政府推行“限共、溶共、剿共”政策,部分党员被迫撤离临泉。民国30年,改由中共皖北地委组织部长宋孟邻兼任县委书记,张克平(又名张守智)任组织部长,韦鸣亚任宣传部长,县委机关移驻腰李庄。民国31年国民党当局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大部分中共党员转移外地,中共临泉县委停止工作。
民国36年2月,中共豫皖苏边区党委开辟豫东、皖北地区,4月15日于沙河南沈、项、临3县边缘地区成立中共沈项临县委员会,书记刘运生(山东肥城人),副书记张畏三。10月1日,撤销中共沈项临县委,建立中共临泉县委,后结合邻省、县边隅地带分设泉南、泉阳县委和临泉市委,均属中共豫皖苏边区党委第四地委,分述如下:
中共临泉县委民国36年10月初,在沈丘县槐店成立中共临泉县委。县委随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第十六师南下,10月9日解放临泉,县委机关先后驻宋集北田庄、刘寨。初建长官、宋集、老集、艾亭、迎仙、黄岭、瓦店7个区委。12月,黄岭、瓦店两区划归泉南县。民国37年1月,“宋集整编”,撤销中共临泉县委及所辖区委,建立中共临泉县工委,内设组织、宣传2部。3月,撤销工委成立县委。相继增建城关、杨桥(后划归泉阳县)、陈集、滑集、方集、吕寨、高塘、望城11个区委和县政府、工商局、县委工作队3个党支部。
中共泉南县委民国36年10月下旬,中共豫皖苏边区党委派30名干部和一个连的武装到黄岭集西侉子营成立中共泉南县工委,11月迁往姜寨集东后王楼。民国37年8月,撤销工委成立县委,设民运、组织、宣传3个部,辖姜寨、黄岭、瓦店、鱼同城、瓦南、和店、杨埠、李庄桥、龙口、栎亭、化庄11个区委和县委、县政府2个支部。
中共泉阳县委民国36年12月,中共豫皖苏边区党委派宁之祥等人到颍河南开展政权建设,建立泉阳县。次年2月25日成立中共泉阳县委,县委机关驻杨老家,后迁往胡集西洪庄。辖8个区委和县委、县政府支部。
中共临泉市委民国37年7月,把临泉县城关区分划为城关、城东、城西、城南、城北5区成立临泉市,建立中共临泉市委,设组织、宣传2部,辖5个区委和市委、市政府、工商局和公安局4个支部。
民国38年3月1日,随着行政区划的变更,撤销中共临泉、泉南、泉阳3个县委和临泉市委,重建中共临泉县委,县委机关驻县城,设办公室和组织、宣传、民运、武装4部。1950年县委撤销民运部,增设中共临泉县农委会(对外称“农民协会”),领导农民进行土地改革。6月15日设纪律检查委员会。1951年11月,办公室改为秘书室。1952年设统一战线工作部(简称“统战部”)。土地改革完成后,1954年撤销农委会,增设农村工作部(简称“农工部”)。1955年纪律检查委员会改为监察委员会。1956年改秘书室为办公室,增设政法、财贸和文化教育(简称“文教”)3部。1957年撤销政法、文教2部,增设工业交通部(简称“工交部”)。1958年工交部分为工业、交通2部。11月起,县委成立书记处,设第一书记和5个书记处书记。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12月,县委主要领导处于应付状态。1967年2月25日,造反派夺县委的权,县委机关瘫痪,全县党组织处于混乱状态。1968年8月,成立县革命委员会,取代了党政领导机构的职权。1970年2月15日,成立中共临泉县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代行县委职权,重新进行党员登记。11月,恢复县委,与县革命委员会合署办公,实行一元化领导,内设办事组取代县委办公室和县人委办公室的职能;政治工作组,取代县委组织、宣传、统战3部、监察委员会和人事局的职能;生产指挥组取代计委、农业、工业、财贸、民政、劳动等部委办局的职能;人民保卫组取代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的职能。1976年恢复县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党校、纪律检查委员会。1977年恢复统战部。1984年4月,中共临泉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更名为中共临泉县纪律检查委员会。1985年县委设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农工部、统战部、政法委员会、党校、信访办公室、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和老干部局。下辖14个区(镇)党委和1个直属机关党委。
三县一市时期中共县、市委书记、副书记更迭表

临泉县1949~1985年中共临泉县委书记、副书记更迭表

注:表列书记含第一书记,副书记含第二书记。
三、历次党代会
中共临泉县委在本县解放前一直是秘密活动,解放初期忙于政权建设和土地改革,1953年始促成召开代表大会的条件。1953~1984年于县城召开5次代表大会。
(一)首次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临泉县首次代表大会于1953年1月11~16日召开。出席代表425人,其中不脱产的203人,妇女15人。听取于子龙关于县委三年来工作情况的报告及赵荣秋、樊耀、郭新吉、李甫等分别作的农业生产、整党建党、民主建设、贯彻婚姻法、宣传教育、财政经济、民兵组织等项工作报告。提出继续支援抗美援朝,争取更大胜利;开展农业互助合作运动,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整党建党,从空白乡和党员少的乡尽先建党。
(二)第一次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临泉县第一次代表大会于1956年1月15~17日召开。出席正式代表280人,列席代表30人,其中妇女13人。听取赵宋关于1955年工作总结和1956年工作任务的报告。确定以农业合作化为中心,开展农业增产运动的方针。作出《关于保证实现1956年以农业合作化为中心的各项工作决议》,要求要以“一条心(一心一意搞社会主义)、三增产(田、牛、猪)、多学习”的标准,加强对农业合作化的领导,使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农户加入高级农业社,1956年粮食增产到4.75亿公斤;为适应农业合作化的需要,要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年底发展党员2550人;大力开展扫除文盲,年底要有35万人上民校。选出赵宋、郭存友、王晋玉、曹瑞英、张锁昌、徐永兴、李焕文、朱群山、律振华、李玉祥、李昌晋、李济众、崔振国、萧启民、黄胜全、贺振伦16人为县委委员。
(三)第二次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临泉县第二次代表大会于1958年11月11~14日召开。出席代表221人,列席282人。听取赵宋关于一年来工作总结和今后任务的报告。报告总结一年来贯彻“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所取得的各项成绩,并提出继续以钢为纲,大办粮食,大炼钢铁,大办食堂等项任务,要求全县人民苦战三年,实现粮食亩产千斤县。并听取关于整顿巩固提高人民公社、工业交通、组织、思想、文教卫生、水利、兵役、财贸、政法、监察等报告。选举王晋玉、王用山、王化民、成广富、乔德胜、庞培庆、李昌晋、李焕文、宋正尊、何谓山、吴明学、陈俊岭、赵宋、律振华、张锁昌、张敬之、张开贵、范保德、曹瑞英、郭存友、傅勇、贺振伦、崔振国、贾守让24人为县委委员,于广轩、李法圣、沈佩荣、张克明4人为候补委员,并选出赵宋、曹瑞英、李昌晋、王晋玉、张锁昌、金福胜、律振华、吕秀平(女)、张士崇9人为出席省党代会代表。
(四)第三次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临泉县第三次代表大会于1970年11月15~18日召开。出席代表710人,其中妇女134人,解放军13人,工人31人,农民542人。本次会议是在1966年以来的“文化大革命”动乱中,1968年8月宣告全县实现“一片红”,恢复党的组织之后召开的。报告对“文化大革命”作了错误的肯定,并继续提出“狠抓阶级斗争”,“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深入开展革命大批判”,“搞好斗、批、改”,整党建党,加强战备,进一步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尽快把临泉建成大寨式的县等项任务。会议由冯栓柱作县委工作报告,并作出《关于加强民兵建设的决议》、《关于加强领导班子革命化的决议》、《关于进一步全面开展农业学大寨的决议》。选出冯栓柱、胡泉、许英、赵铎、张友武、王景春、吴尚和、任凤英、冯子襄、万广清、刘炳生、卢心乐、庞培庆、张克明、张励和、冷安甲、朱群山、杨全信、袁永森、蔡美准、范保德、于广轩、李中平、静怀佩、赵子友、汤宜德、李进义、张景新、李俊岭、于凤中、韦东周、张中杰、常守保、韦学法、燕安法、常明山、刘彪、任杰、谭仁德39人为县委委员,张林桂、朱轩、傅铜山、崔保申为候补委员。第一次全委会决议由冯栓柱、胡泉、许英、赵铎、张友武、王景春、吴尚和、任凤英、冯子襄9人组成常务委员会,冯栓柱为书记,胡泉、许英为副书记。
(五)第四次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临泉县第四次代表大会于1984年8月18~20日召开。出席代表350人,其中妇女69人,工人14人,农民70人,解放军2人,少数民族2人。听取和审议曹文钦作的县委工作报告。会议总结了上次党代会,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项工作所取得的显著成绩,中心议题以围绕“翻两番”的目标,提出两个文明建设一齐抓,搞好机构改革,大力发展商品生产,继续把经济建设推向新高潮。要求决不放松粮食生产;切实加强领导,热情扶持联户和个体户,抓好县办工业的同时,大力发展乡镇工业;坚持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和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的方针,搞好商业体制改革,疏通商品渠道;重视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强智力投资。选举王友江、王好智、王怡堂、王素臣、王景春、牛双凤(女)、邓成标、任涛、任平国、刘万章、刘轩文、刘始建、刘翠英(女)、庄东飙、李子新、李世忠、李俊德、吴友兴、宋金瑶、辛培成、陈文超、陈业夫、张业岭、闻学真、徐鹤庆、高友义、郭殿臣、曹文钦、符继均、韩九诗、傅铜山(女)、童怀伟、薛凤霞(女)33人为县委委员,王法思、李永广、张彦娥(女)、秦登美为候补委员。并选举曹文钦、王怡堂、张林桂、闻学真、马廷武、周保荣6人为出席省党代会的代表,刘翠敏(女)为候补代表。第一次全委会议选出曹文钦、陈业夫、李世忠、王怡堂、刘轩文、庄东飙、傅铜山、郭殿臣、邓成标9人为常务委员,曹文钦为书记,陈业夫、李世忠、王怡堂为副书记。同时选举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县纪委全会选举郭殿臣、范秀良、李品政、张守玉、韩九诗、李明寅、侯民昌7人为常务委员,郭殿臣为书记,范秀良为副书记。
民国37年(1948年)11月三县一市
中共党员统计表

临泉县1949年11月中共党组织、党员统计表

四、党员教育
1949年9月,县委在宋集东北刘寨举办第一期党员和群众积极分子培训班,参加30人,历时一月。主要学习党的基础知识和农村阶级的划分,便于开展阶级斗争。
1951~1952年组织党员和干部重点学习党章和土地改革方针政策以及农业互助合作知识。县成立党训班,共培训4期9600人,适应了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和抗美援朝运动的开展。
1953~1957年重点学习“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农业互助合作化知识、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农业发展纲要》、《临泉县1956~1957年农业发展规划》(草案)和整风文件。共举办党训班34期,培训党员和积极分子18836人。
1958年11月,以党训班为基础建立党校,到1960年集训3期,党员1000人。重点学习毛泽东著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矛盾论》和《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以推动“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的开展。由于“左”的思想影响,在对党员教育中宣传一些脱离实际和违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东西,对刮起的“共产风”、浮夸风、命令风、瞎指挥风和干部特殊化风(简称“五风”)起着推波助澜作用。
1961~1963年,为纠正党内错误思想,党校以《为人民服务》、《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做一个好党员》、《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论党》和《关于目前农村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为教材举办9期党训班,共轮训学员2800人。
1964~1966年抽调干部参加以清帐目、清财务、清工分、清仓库(简称“四清”)为主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1969年4月起,改县党校为毛泽东思想学习班,以开展“向走资派夺权”、“批林批孔”、“反击右倾翻案风”等运动,举办42期学习班,参加13417人,实际是制造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混乱。
1976年恢复党校,对党员教育的重点转移到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和为四个现代化建设服务上去。1977年组织学习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和中央关于批判“四人帮”的第一、二、三期的材料。到1985年共举办227期轮训班,轮训党员12692人。学习的主要内容有《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矛盾论》、《实践论》、《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邓小平文选》、《陈云文稿选编》、《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政治经济学教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关于党内生活若干问题准则》、《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及党的十二大文献,五届人大二次会议文件和关于完善农村经济承包责任制文件。1985年1~5月,开展整党,举办骨干轮训、党员春训和宣讲团培训班共5期2263人,参加对象是区、乡干部,县直机关、公司、厂(场)、站负责人,中学政治课教师及行政村党支部书记等。另外创办内部发行的《纪检情况》,发至县、区(镇)、乡(镇)党委、纪委及县直机关、公司、厂(场)、站、院、校党委、党组、党支部。
五、纪律检查
(一)机构沿革1950年6月15日建立中共皖北阜阳地委临泉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1952年改称中共临泉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1956年1月17日第一次党代会选举产生中共临泉县监察委员会(简称“监委”),办理纪检工作。1958年县监委改为县委监委。1967年2月随着党政机关瘫痪,停止工作。1968年8月监察工作由县革命委员会政工组组织小组兼管。1975年3月县革命委员会政工组下设纪律监察小组。1976年1月县委组织部内设纪律监察小组。1979年7月6日县委三届八次会议选举产生中共临泉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1984年4月改为中共临泉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内设办公室和信访、纪律检查、案件审理3科。
(二)案件处理建国初,党员干部违纪发案率较低,受理案件直至农村党员。1950~1956年平均每年处分党员30人,1957~1961年平均处分党员636人,比前七年平均增加20.2倍。主要是党员干部强迫命令、违法乱纪和两性关系案件,占发案总数的50%。“文化大革命”期间,部分党员干部受到批判斗争和错误处理,纪检工作一度停止,造成一批冤、假、错案。1979年以后,对违纪党员逐步按干部管理范围处理。县纪委只直接查处乡(镇)党委书记、乡长,县公司经理、厂、站长和专职党支部书记以上党员干部以及上级批报结果的案件。1978年以后党员违纪案件减少。1978~1985年共处分党员383人,年平均47人。
临泉县1950~1985年党员受纪律处分情况表

说明:1967、1968年资料缺。
(三)甄别平反1961年8月,中共临泉县委成立甄别平反领导小组。重点对1957~1961年在反右派斗争、“反右倾机会主义”和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受批判和处分的14554名干部、党员进行甄别。(1)原受批判的11972人,经复查批判处理正确的1461人,占10.5%;批判处理部分错的3596人,占25.7%;批判处理错的8921人,占63.8%。(2)原受撤职、开除、劳教处分的184人,经甄别全部平反,有128人重新安排工作。(3)1957年全县划“右派分子”518人,复查结案487人,有277人重新安排工作。
1978年县委成立落实政策办公室,从1978~1982年底,纠正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受处理的冤、假、错案。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处理的2440个案件全部复查,其中全部平反的881件,占36.1%;部分平反的903件,占37%;维持原结论的656件,占26.9%。反右派运动中立案处理的589件和“反右倾”运动中立案处理的138件,全部平反。“四清”运动中立案处理的91件,其中全平的11件,占12.1%;部分平的67件,占73.6%;维持原结论的13件,占14.3%。历史老案794件,复查759件,其中全部平反的274件,占36.1%;部分平的315件,占41.5%;维持原结论的170件,占22.4%。
六、统一战线工作
抗日战争期间,国共两党合作,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动和组织青年知识分子、各界人士参加抗日救国动员委员会、人民防空委员会、抗日青年工作团等抗日组织。民国27年(1938年)3月,成立临泉县各界民众抗日救国动员委员会(简称“动委会”),县长兼主任,中共党员孟亚人任指导员,领导抗日救亡工作。共产党人张克平在沈丘发动进步青年,组织前锋话剧团,经常在沈丘、临泉、项城、汝南等县演出,宣传抗日,颇有影响。民国28年,安徽省动委会派第十九、三十一、三十七、三十八4个直属工作团来临泉进行抗日救亡工作,都有共产党人参加。全县50个乡镇大都有共产党人参加领导工作。抗日统一战线、抗日救亡工作十分活跃。民国29年,安徽形势逆转,国民党右派发动反共,取消抗日组织,逮捕共产党员,迫害进步人士,统一战线工作处于低潮。
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临泉县委于1952年成立统一战线工作部。广泛发动各界爱国人士、知识分子参加革命工作。1953年3月,召开临泉县第一届工商业者代表大会,成立临泉县工商业联合会,引导工商业者接受国营经济的领导、逐步纳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轨道。1956年基本完成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大部分组成合作店、组或公私合营企业。“文化大革命”期间,一部分知识分子、党外人士受到迫害,统一战线工作处于停顿状态。1980年9月,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临泉县筹备委员会,成立政协临泉县委员会,113名政协委员中,党外人士占61%。1984年5月召开政协临泉县第二届委员会,政协委员128人,党外人士占62%。广泛发动各界人士积极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为振兴中华、建设临泉献计献策。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了各项统战政策。在非党政协委员中有21人37件事需要落实,其中干部身份的4人,投诚起义人员身份的4人,错判的7人,错下政治结论的6人,因受海外关系牵连需改正处分的3人,因受“左”的影响而被歧视的知识分子4人,房产政策的3件,“文化大革命”中财产被抄的1件,均于1984年6月底落实完毕。对原错划的右派分子以及因错划右派被株连取销的31户102人家属户口,也先后恢复。对属于政治结论留尾巴的140人,于1984年9月全部改正。共落实起义投诚人员身份的215人,其中撤判的18人,发证的87人,按政策给于每人15元定期补助的7人。对原国民党少将师长王作善给予行政17级工资待遇。对去台湾人员家属受错误处理失去工作的10人全部恢复了工作;对台湾同胞余秀英给予在瓦店乡解决了住房和子女就业问题。
全县去台湾人员136人,其在大陆的亲属共156户1024人。1965年县政府接待要求回归大陆的原去台人员1人,并给予安排了工作。1982年开始帮助两岸亲人相会4次共7人,其中在广州会面的4人,在香港会面的2人,绕道去台湾会面的1人。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