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民国时期,全县计量标准不统一。小麦西部和南部每斗有30市斤、35市斤和40市斤3种,东部每斗30市斤。杆秤为16两1市斤制,但量值大小不一,各行业标准差异。收购烟叶以1斤半为1斤或合子秤(即2市斤为1市斤);柴草有加25%、10%、5%数种。长度用33.3厘米为1市尺,民间量白布(土布)是双尺(俗称“白布尺”)。
建国后,加强计量管理。1959年成立计量管理所,配干部2人。1965年全县抽40人组成5个分队,全面开展秤改工作,1966年结束。通过考核,将40名秤工组成鱼同城、瓦店、杨桥、宋集、滑集5个计量站,兼制杆秤。1972年设长度室,1974年设力学室。1979年成立县标准计量局。1982年增设长官、艾亭2个计量站,设电学室。
一、商业计量管理
1965~1966年,改制旧秤25万支。煤建公司、盐业公司、直属粮库使用台秤、地中衡,商业是案秤、台秤、杆秤兼用。长度统一沿用33.3厘米为1市尺。每年对度量衡器具进行检查。1967年起对度量衡器定期检定。县农业生产资料公司、盐业公司、供销社、食品业仓库,定为一年4次检定;其他一年两次检定。1982年,组织35人,对全县475个国营单位、54个集镇集体商业和85%以上的个体商业户全面检查。对水上公社食品厂销售的饼干、水果糖500克一袋只有425克,罚款1000元,并责令改装。黄岭三岔路一个体户收购大葱的50公斤秤,比标准秤大9公斤,被罚款300元,没收杆秤,停止经营。1983年杆秤实行定量砣。12月全县恢复和建立460个校尺校秤处。
二、工业计量管理
1972年建立长度室,对农机二厂、化肥厂、拉丝厂、五金厂使用的游标卡尺、千分尺、万用量尺年周期检定一次,年均检定600支。1981年,对农机一厂、化肥厂高温锅炉,酒厂中温锅炉,粮食部门、农业生产资料公司温度计年检定一次。1980年开展电学计量,年均校电度仪表1100只。
1980年后,工业计量管理逐步开展,县化肥厂、酒厂、油厂、面粉厂、饲料厂、粮油食品厂、农机二厂、鞋厂、塑料厂等,分别设立计量科(室、股)对本厂原材料、能源消耗计量器具,随时检定,保证生产正常进行。到1985年有工业专职或兼职计量队伍35人。
三、计量器具生产
建国前,有秤工50多人。逢集或游乡修制杆秤;白铁业制造吊提量具,规格多不统一。1959年县计量所集中秤工培训,统一标准。1966年通过考核,对其中40名合格的发证准许生产。全县分9个片,从事杆秤修制和计量器具管理。
1976年计量所研制的杆秤刮杆机,提高工效9倍。1976~1985年,年均生产杆秤12.6万支。
另外,1874年开展对卫生系统的血压计进行周期检定,年检定113台,1976年检定273台,1985年检定294台。
四、标准化管理
工业1980年1月开展标准化制定和产品质量检验工作。对县酒厂生产的白酒达不到60度的不准出厂。县农机二厂生产的红芋切片机、面粉机,1980年制定地方标准后,严格按标准生产,1981年经省检定达部标,畅销各地。对县农机一厂1980年12月生产的1900只卡盘检定,达标的仅820只,合格率只占43.2%,停止其生产。对城关农具社生产的鼻板锄、改良步犁,滑集的木耧、铁锹,杨桥的犁面,都制定了标准。
农业1955年后按部标准收购粮食、棉花。1980年开始对农作物种子实行定标。1985年全县定标的种子有小麦百农3217、西安8号、宝丰;玉米玛牙;红芋徐州18紫皮、18白皮等稳定高产品种。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