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个体商业
建县时,全县50个集镇,有京货铺(经营丝绸、棉布、百货、小五金等)、杂货铺(经营油、盐、酱、醋、线香、蜡烛、纸张、爆竹等)、茶馆、饭店、粮行(坊)、牲畜行、杂行等。抗日战争时期,县城京货、杂货铺增至20多家,中、西药店10多家,烟酒店、饭店、粮行遍布城镇,泉鞍洲的粮行,囤粮数百石,杂行、摊贩比比皆是,市场空前繁荣。姜寨集有盐行28家,阎集成了“盐集”。食盐多销往河南省的洛阳、南阳、光山、罗山等地。瓦店集的骡马行,招徕数百里的客商。
解放前夕,地主、富商携资潜逃,货币贬值,物价飞涨,商业倒闭。解放后,商业恢复发展,县城京货铺35家,杂货铺119家,西药房14家,中药铺27家,饭店49家,文具店6家,其他商店64家,货摊115个;各集镇共有商店759家,饭店364家,粮行(坊)616处,盐行118家,牲畜行265处,杂行411处,货摊809个。1949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额679万元,其中个体商业占98.23%。
1950年,贯彻执行“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1951~1952年经过“三反”、“五反”运动,巩固了工人阶级和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1956年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期间,在“左”的思想影响下,取缔个体商业。1978年后,实行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形式,多种流通渠道,个体商业又有所发展。1985年达到4238户,从业11076人。商品零售额2830万元。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17.17%。
二、合作店、组商业
1953~1956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按照“利用、限制、改造”和“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积极改造”的方针,1955年取缔粮、油、棉行商,把县城179户私营坐商组成百货、烟酒、杂货、医药、饮食服务5个合作小组。1956年转为合作商店,开展经销、代销业务,成为单独核算,自负盈亏,按劳分配的集体商业。全县农村集镇商业4772户7497人,通过改造安排3715户,占总户的77.4%,从业3447人,组成88个合作商店、549个合作小组,属于供销社归口管理的合作小组132个,职工2744人,公私经营比重发生变化。1957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938万元,集体商业占24.3%。
1958年,在“大跃进”的影响下,部分合作商店上升成高级商店,成为全民所有制商业。由于商业结构与流通渠道的单一化,削弱了市场调节作用,经营商品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1961年调整商业体制把县城1958年上升的合作商店,按业务关系归口,恢复集体性质。区、乡集体商业由县供销社进行归口管理。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把合作商店限制得过死,挫伤了集体商业经营的积极性。1978年,明确集体商业是社会主义商业组成部分,是国营商业的助手,“加强领导,统筹安排,大力扶植,积极发展”。1985年全县集体商业263家,职工1220人,商品零售额3015万元,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18.32%。
三、供销合作商业
1948~1949年,群众自发合资兴办各类型合作社219个。1949年6月,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简称“县联社”,后改为县供销合作社)成立。主管全县供销合作商业。1952年经过全面整顿,合并建立20个基层供销合作社(包括县城消费合作社),社员200080人,占总人口25.2%;股金17.72万元(社员从盈利中按股分红),开展农、副产品收购及生产、生活资料供应业务,起到促进城乡物资交流、巩固工农联盟的作用。
1953~1957年,国营、供销合作社商业三次分工。1953年,为解决国营、合作社两套机构平行批发交叉经营的矛盾,规定国营工业的产品由国营商业收购;手工业产品由供销合作社收购,国营商业对基层供销社供货实行2~4%的批发优待率。1954年7月国营公司、供销社按城乡进行二次分工,国营商业领导县城市场,掌握公私经营比重、价格的统一规定和对城市私商改造;供销合作社领导农村市场,掌握公私经营比重、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和对农村集镇私商改造。1956年11月起,国营公司主要经营日用工业品和部分生产资料(五金、交电、化工、石油等);供销社主管农、副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的采购供应及废品收购。形成国营公司、供销社、合作商店、个体商业的社会主义统一市场。
1953年,全县17个基层社,社员 164510人,股金14.98万元,同年2月28日,召开第一届社员代表大会,审议工作计划,修订社章、社法,选举理事会和监事会。1956年社员发展到170494人,股金19.17万元,形成县社、基层社、购销点自上而下的供销合作社体系,占领农村贸易市场,完成商品零售额418万元,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21.27%,比1949年12万元增长33.83倍。
1958年县社并入县商业局,各基层社改为供销处。1961年国营公司和供销合作社(简称“国合”)分开设置,恢复基层社集体性质。1962年制定工业品分配比例,城市占20%,农村占80%。对城乡都需要的商品优先供应农村,不能满足的商品,基层社可到外地采购,组织参加物资交流和物资展销会议,农忙时送货下乡,促进城乡物资交流。
1970年,国合第二次合并,撤销县社,实行独家经营,出现等客上门的官商作风。1977年,国合再次分开,发扬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经营上的灵活性等优良传统。1984~1985年,实行各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县社辖土产日杂、生产资料、副食品、废品回收、土畜产、棉麻6个专业公司,日用杂品、医药2个经理部,机械、塑料、食品3个厂,城关、长官、白庙、杨桥4个棉花加工厂和28个基层社、13个小社。1985年商品零售额4374万元,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26.58%。四、国营商业
民国36年建立的益华商店,是临泉第一个全民所有制商业。1949年起相继建立粮食、油脂、土产公司和酒类专卖处、百货经营处、盐业推销组、食品收购组等。并在较大集镇建立相应的下属营业机构,实行贸易金库和商品统一调拨,是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1953年6月,改变贸易金库和商品统一调拨制,各公司与上级公司建立买卖关系,实行独立核算制,扩大企业自主权。1954年建花纱布公司,百货经营处改为百货公司。1955年,县油脂公司并入县粮食局,食品收购组改为县食品公司,酒类专卖处改为专卖事业公司。3月建煤炭经营处。1956年,县花纱布公司改为县纺织品公司,相继建立文化用品、医药2个经营处,国营商业控制市场。年底全县社会商品零售额1965万元,国营商业占927万元,比1951年28万元增长32.1倍。
1958国合合并,成为政企合一的体制,撤销专业公司,把基层供销社改为供销处,实行商业局统一经营。采取“大购大销”政策和单一的国营流通渠道,渠道阻塞,经营不畅。1961年调整农副产品收购政策,国合分开,恢复百货、煤建、烟酒、药材、食品等专业公司,成立对外贸易办事处。1963年3月,设县饮食服务公司和盐业经营处,4月县专卖事业公司改为县糖业烟酒公司。1964年,对基层商业进行企业整顿,零售和三级批发企业实行资金、商品、劳动定额管理。1965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额2780万元,国营商业占31.8%。
1970年,国合第二次合并,商业局辖盐业、药材、饮食服务、食品、百货、糖业烟酒、煤建、外贸、生资、土产10个专业公司;基层商业有高塘、姜寨、城郊、谭棚、杨集、滑集、宋集、吕寨、邢塘、庞营、杨桥、长官、韦寨、张集、迎仙、谢集、艾亭、黄岭、老集、鱼同城、周桥、瓦店、土陂、陈集、城关25个供销处。由于“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混乱,“条条”纵向联系被割断,“块块”横向联系未建立,商业行政管理机关对商品分配、业务活动失控,造成商品流转和财务管理混乱状态。1977年,国合第二次分家,商业局辖盐业蔬菜、药材、糖业烟酒、百货、饮食服务、煤建、食品7个公司和1个食品厂。1978年,清除“左”的错误,贯彻执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政策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从扩大商品流通,搞活经济入手,对商业体制进行改革。通过整顿,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经营责任制,实行商品分工,城乡通并的新体系。国营商业可以下乡设点或流动推销工业品;供销社可以进城设点或流动推销农、副产品。放开小型企业,扩大企业自主权。推行经理负责制,实行经营承包,自负盈亏。改变了捧“铁饭碗”吃“大锅饭”的状态。商业行政体制由管理型改变为服务型,是开放式的商品流通体制。1985年全民所有制商业235家,职工2841人,购销总额34254万元,比1949年增长41倍,商品零售额5670万元,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34.45%。
五、集市贸易
建国前,全县56个集镇,除县城外,较大的杨桥集、长官店、老集、滑集、吕寨、土陂集、谢集、宋集、张集、艾亭、迎仙店、瓦店、姜寨、鱼同城、黄岭等,都以农历单日或双日为集期。上市商品主要有粮、油、棉、土布、家禽、家畜、蔬菜、肉类、柴草以及苇、条、竹编等农副土产品。
建国初,贸易自由,税不重征,物价稳定,市场逐渐繁荣。1952年,利用古庙会和传统季节性小满会,重阳会,分别在县城、黄岭、长官店、杨桥集、瓦店组织5次物资交流会,成交额89.36万元。是年8月28日的县城物资交流会议,出席国营商业代表5人,供销系统41人,工商联16人,医药社6人,私人商业161人,干部15人,农民代表22人,共265人。成交额48.99万元,其中国营占48.35%,供销社43.6%,私营商业8.05%。1953年起,对粮、油、棉、麻等逐步实行统购统销和派购,上市商品限于家畜家禽、鲜蛋、蔬菜和副业产品,农副产品收购任务完成后允许进入集市贸易。1956年允许部分工业品自销,集市贸易商品有所增加。1958年后关闭集市贸易。1960年物资供应紧张,农副产品多转为黑市交易。1961年贯彻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开放集市贸易。1962~1963年,各区设市场管理委员会。全县货栈交易所165个,从业568人,年均成交额470万元。集市贸易商品由1961年的250种增加到840种,市场物价逐渐下降,粮食降30%,肉食品降40%,土特产降50%。“文化大革命”期间,集市贸易被视为滋长资本主义的土壤,为限制“资产阶级法权”,推广“哈尔套经验”,又关闭集市贸易,改变传统集期,实行五日或十日逢集,交通要道设检查站,禁止粮油上市,市场一度萧条。1978年后,集市贸易又复开放,上市商品种类和范围逐年扩大,市场繁荣,购销两旺。1985年成交额6299万元,农民销售额570万元,占商业零售总额的3.46%。
上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