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井灌
民国时期,当地一直使用戽斗、挑杆、辘轳等提水工具灌田。民国30年(1941年)曾用大毛竹打通内节,以绳串鞋底插入井内吸水浇地。民国33年,本县生产马拉井机。1953年推广捆盘打井法,安装马拉水车,每井每天浇地3~5亩。1954年开始打砖井和半砖井,1956年春掀起打井热潮,3个月共打砖井、半砖井、半砖荆条井万眼,深5.5~8米。1957年起平整土地,做畦田,井加深,配马拉水车。1970年推广打机井,深30~40米。1974年开始推广大骨料机井,每平方公里打井5~12眼,深度20~25米。1978年是第二次打井高潮,到1979年底,共打机电灌井9026眼,配套7660眼。1985年开始推广手压井抗旱。
二、机电排灌
1955年于临东农业生产合作社(现邢塘乡吴庄寨)建第一座灌溉站,装20马力柴油机浇稻田。1962年于单河建单桥机械灌溉站。1971年始建电力灌溉站10处。1976年由国家投资和群众集资在临艾河、界南河沿岸建立电力灌溉站。1977年全县有电力灌溉站101处,2716千瓦;机械灌溉站152处,4504马力;机械排灌站2处,240马力。1979年建电力排灌站1处,1240千瓦。1980年有效灌溉面积达90.2万亩,1985年电力灌溉站减少到35处,机械灌溉站减少到10处,电力排灌站增加到6处,建机械排涝站5处。有效灌溉面积22.5万亩。
白沟电力扬水站。1976~1978年建,位于邢塘西北东常湾,以灌溉为主,结合排涝。可灌溉7.25万亩,机排17.7平方公里。安装28ZLB—70水泵8台,配JSZ—89380—155千瓦电动机8台,容量为1240千瓦。分防洪闸、站房、节制闸、输变电4部分。防洪闸2孔,单孔宽2米,最低灌溉进水位27.5米。桥宽4米,负荷汔—8级。节制闸两孔,单孔宽4米,排涝流量48立方米/秒。一级灌区西至白沟,东至高集沟,南至阜临河,北至泉河约1.94万亩。二级灌区阜临河以南,西至蝎子沟,东至牛庄乡,南至延河。白沟本干自流排涝25.6平方公里。东西部采用机排,东部排应沟洼地8.9平方公里;西部排县城内水8.8平方公里。
三、喷灌
1978年田桥乡王楼村和黄岭区卞庄率先使用喷灌机抗旱。1980年推广到姜寨区的赵庄、老集区的陈营、吕寨区周大庄等生产队。1981年又从河南、浙江省引进一批。1985年全县有喷灌机35部。同时推广小口手压井机。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