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民国25年(1936年),曾引进安哥拉兔、盘克猪、来杭鸡。建国后注意推广科学技术,改良畜禽品种,防疫灭病和饲料加工体系逐步建立。1985年畜牧业总产值7265万元,占农业总产值20、45%。
一、家畜饲养
(一)耕畜建国后,区乡成立保畜委员会,村户订立爱国保畜公约,耕畜有所发展。1953年达15、68万头,其中牛11、9万头,马0、4万头,驴3、3万头,骡0、08万头。1954年后,牲畜评价入社集体饲养,耕畜逐年减少。1960年因严重自然灾害,饲料短缺,越冬病死,饲养量降至4、9万头。1962年后,对饲养员采取增膘繁殖奖励办法,每繁殖一头按20%奖给饲养员,饲养量回升。1965年饲养7、75万头,1971年10、31万头,到1979年始终徘徊在10万头左右。1979年以后,农村出现养牛热,耕畜大幅度增长,1985年增长到20.43万头(其中牛18、5万头,马0、73万头,驴1、08万头,骡0、12万头),比1949年13、95万头增长46、65%。产值1132万元,占牧业总产值的15、6%。
(二)猪民国34年全县存栏5、3万头,平均5户养猪一头。1949年上升为8、22万头,比民国34年增加54、1%。人民公社初期转为集体饲养,县、社、队建立养猪场。1958年城西农场改为养猪场,饲养数百头,因缺乏检疫,发病死亡。1960年全县尚有6、81万头。1962年划给社员饲料地。1963年发展到16、33万头,被誉为“肥猪之乡”。1985年全县发展到26、23万头,产值2404万元,占牧业总产值的33、08%。
(三)羊民国34年全县养0、87万只。1949年1、15万只,1962年发展到18万只。1966~1976年限制发展,养羊被视为搞资本主义,饲养量下降到4万只。1980年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饲养量回升到21、07万只。1985年底存栏13、96万只,产值510万元,占牧业总产值的7、02%。
(四)兔建国前只有个别农户饲养食用。1954年引进安哥拉长毛兔。1957~1959年保持在8万只左右。1960年兔毛价格下跌,兔只骤减。1979年引进西德长毛兔,出现养兔热。1981年养兔46、8万只,1982年兔只减少。1984年16、37万只,出现436个养兔专业户,养兔2、69万只,户均61、7只。1985年养兔14、94万只。
(五)奶牛1980年王路庄养黑白花奶牛6头。1985年县轮窑厂养8头,其中产奶的5头。
二、家禽饲养
民国时期,农民家家养鸡、鸭。1951年后,少数地方为避免糟蹋庄稼,禁养家禽。1958年每户合1、4只。1967~1978年养家禽被视为搞资本主义,只数在50万上下徘徊。1981年上升到107、54万只,户均3、8只。1985年201、56万只,户均6、7只。总产值480万元,占牧业总产值的6、61%。
三、养蜂
原以养中蜂为主。民国25年,引进意大利蜜蜂8箱。民国31年存栏蜂40箱,以后除鱼同城区尚有少量中蜂,大部分为意大利蜂和杂交蜂。1950年养1035箱,1967年下降到850箱。1985年养1、08万箱,最多的是杨桥区1915箱。全县年产蜜28、71万公斤,每箱平均27公斤。
附一:家畜改良站
1954年省农业厅在本县建“牲畜配种站”。1956年配备人工授精器械,更名为“家畜人工授精站”。1957年迁至老集。1958年下放给县,与县农场合并,迁至城东于王庄。1964年与农场分开独立核算。1966年种公畜有苏联高血马、奥尔洛夫马、伊犁马、青海马、新疆马、南阳牛、秦川牛、黑白花奶牛、关中驴、长白猪、杜洛克猪、苏联白猪、巴克夏猪、大约克猪。1982年推广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1984年改称“家畜改良种站”。1985年配备液氮运输车1辆,液氮罐10个,冰箱1台,恒温箱1台。储有南阳牛、秦川牛、夏洛来、西门塔尔、利木赞、海福特、黑白花牛等品种牛颗粒精液。有种公畜17头,房屋30间,职工22人。
附二:兽医站
1952年建县畜牧兽医工作站,职工3人,隶属于县政府建设科,从事技术培训、指导畜牧生产等工作。1958年迁至东农场,设门诊部,开始使用西兽医治疗技术。1964年搬至县城西南郊瓦房庄北,占地9亩,1968年搬至瓦房庄南边于庄北。1985年底占地11亩。内设门诊部、药房、制剂室。技干职工24人。
临泉县几个年份畜禽发展统计表
上一篇:第三节 林业
下一篇:第五节 副业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