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阜阳县汉、回两族长期相处,在友好往来中,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逐渐趋于一致。
(一)饮食
群众习称麦面为“好面”,习称高粱、黄豆面为“杂面”。在阶级社会里,地主、资本家以“好面”为主食,贫农、下中农、小市民以“杂面”为主食,兼食青菜、野草、树皮。市民多是一日两餐,早餐(约上午9点)吃稀,午餐(约下午3点)吃稠。农民劳动量大,1日3餐。
解放后,消灭了阶级和剥削,城市两餐制改为3餐制,好面、杂面兼食。1954年后,改变了农业产品结构,大量种植红芋。在一段时期内,红芋成为主食。1980年后,再次调整了农业产品结构,把小麦作为主攻对象,主食皆以“好面”为主,家常饭有稀饭(粥)、干饭(米饭)、面条(俗称擀汤)、饺子(俗称小汤、小角)、咸湖涂(咸菜粥)、懒豆腐等;家常馍有馒头(俗称蒸馍)、蛋饼、锅贴、油香、肉包、素包、卷子、烙馍(俗称擀里馍)、锅巴、菜馍、油馍等;家常菜有咸鸡蛋、咸鸭蛋、酱豆、辣椒及各种青菜等。殷实人家,每周还要加荤菜数次。亲友到来,要有4至10个菜。但一定有酒,不然,不足以表示主人的热情和好客。婚丧喜事要设宴招待。婚席一般是4荤4素盘,再加10至16个烧、炸、炖、炒菜。领头菜是皮丝,称皮丝席,领头菜是海参或鸭子,称“海参席”或“鸭子席”。婚宴,城市主人备有糖果,农村主人备有大块蒸肉及馒头,宴后请客人带回,以示喜庆。城市现已不办丧席(至亲除外)。农村丧席,一般是8至10个碗,有酒有饭。
(二)服饰群众的服饰,在千百年的演变中,基本的形制仍是“上衣下裳”。其特点是宽大肥胖。清代,推行长袍马褂,把明以前的宽衣大袖改为窄袖紧身,改大襟为对襟,改无扣为有扣。长袍、马褂,是上层人士的祭祀、婚典、节日服装。辛亥革命后,出现了以“剪发”、“放足”为改革旗帜的服饰。
1.衣着
清末民国时期,冬季,一般人家,男子内穿对襟布衫,外穿大襟长袄或“撅屁股”短袄,腰束长带,下穿棉裤或叉裤。穿棉裤一般不着内裤或罩裤,所有裤腰均大,扎裤带时,将裤腰折起、勒紧,裤脚下扎一布带。夏季,男人上穿长、短袖对襟褂,劳动时脱下;下穿裤头或单裤。春秋时,中等生活人家穿夹衣夹裤,多是自纺自织自染的土布做成。城市及富裕人家的老人,穿长袍(长衫)、马甲或马褂。袍(衫)长至踝上,右衽、两侧下摆处留有一尺左右的衣衩;马褂皆对襟、窄袖、襟前有五扣。富家女子多穿镶滚边缎、绸袄、裤,下扎裤脚带;春夏之际,则穿同样式的夹衣和单衣。青年及知识分子大多爱穿浅领,正面留有暗兜的贴体“青年装”,也有穿长衫的。
解放后,最初流行的女装是短领、两边开兜、中束腰带的“列宁服”。男装是“中山装”。“文化大革命”中,全国学习解放军,一些男女青年爱穿四兜黄军装。1980年后,“港式”(香港式)、“海式”(上海式)的服装传来,线料、毛料的均有,样式不下数百种。
民国时期,婚服是:新娘佩带凤冠霞帔,上着红披风,下着红裙子,也有用披纱的;新郎穿长袍马褂,肩披红彩带,也有穿西装的。
1949年后,人们自觉地进行了破“旧”立“新”,新娘不再佩带凤冠霞帔,新郎也不再穿长袍马褂。1951年至1965年,新娘多穿列宁服,新郎多穿中山服。1980年后,新娘穿各式连衣裙,新郎多着西装。
2.发式
清末,妇女的发式以挽髻为主,有堆在头顶上的,有分向两边的,也有抛至脑后的,分别称为“堕马发”、“分髻发”、“盛发”。婚前婚后也有不同,婚前梳成辫子,婚后扎圆髻于脑后,俗称“绾纂”。纂以光洁为好,大都用丝织网罩住。讲究的青年妇女,除在纂上佩金银饰物外,前额留有“刘海”,左侧有一束发垂于下方。男的剃去头之四周头发,梳成大辫,垂于脑后。民国初期,提倡剪辫子,男的改留“平头”、“后梳头”,无钱人家“剃光头”。但在偏远地区,一些老人虽剪去辫子,仍保留长发,时称“半截辫”。妇女的发式变化不大,只有城市实行“剪发”,发式长的披之于肩,短的与耳相齐。但在农村,女孩从小时起就扎辫,及至结婚“上头”,才绾起纂儿,以区别未婚和已婚。解放后,男女普遍剪发。发型也因年龄而异,男性多系“平头”、“分发”、“后梳”;女性多“短剪”、“披肩”和“扎双辫”。1980年后,作为文化表征的各种发型不断传来。各式烫发到处可见。
3.冠戴
清末、民国时期,常见的男冬帽,有马虎帽、帽垫子、瓜皮帽、火车推、风帽、毡帽、皮帽、狗头帽、礼帽、斗笠、草帽、帽壳。老年人爱戴六合帽或帽垫,形圆顶平,上有手指大的黑色或红色顶结。劳苦大众爱戴毡帽。帽檐卷起,可遮太阳,帽檐放下,可护双耳。农民尤喜马虎帽,此帽中有扁孔,热时卷起,只护头部;冷时放下,护至颈端。中年妇女多裹“纱包头”。
解放后,一些不经济、不耐用、不坚固的帽子,如风帽、斗笠等逐渐淘汰,1950年后,流行“工人帽”(俗称“八角帽”)、解放帽、“火车推”,但农民们仍喜欢马虎帽、毡帽和防晒的草帽和帽壳。近年,流行四季不一、颜色各异的、样式不同的线帽、鸭舌帽、太阳帽、礼帽及礼帽形的草帽。
4.足饰
清末、民国时期,以布鞋为主,按种类分,有云头鞋、纱鞋、双脸鞋、单脸鞋、圆口鞋、带盖鞋,另有草鞋(主要用麻编成),冬天穿棉鞋、草窝,阴雨穿胶鞋、油鞋或木屐(木质,有两个倒丁字形的腿,穿时用绳缚于脚上)。各种鞋皆用黑、蓝布为之。棉鞋帮高形大,内敷棉絮,浸以桐油。女子缠足,鞋头成锥形,绣花的称为“绣花鞋”,鞋头缀红绫的,称凤头鞋(俗叫辣椒鞋)。儿童有猫头鞋、虎头鞋等。袜子多用白布做成,有长筒、短筒之分。以后,出现了机制袜(俗称“洋袜子”),男袜多白色,女袜色彩繁多。
解放初期,鞋袜与民国时期无大变化,1955年后,雨天的油鞋、泥屐逐步为胶鞋所代替,群众犹爱阴、晴可穿的解放鞋、塑料鞋。1980年后,各种皮鞋在城市中流行开来。从色彩分,有黑、蓝、绿、红、棕、白、灰等色;按季节分,有单鞋、棉鞋、浅帮鞋和深筒鞋;从样式上分,有高跟、平跟、低跟、青年式、中年式和老年式。最风行的是晴雨皆宜的各式牛筋底旅游鞋。机制袜的种类也繁多起来。
5.首饰
清末、民国时期,妇女的首饰,有簪、钗、针。簪有如意钩式、五福捧寿式、金鱼卧莲式,品种繁多。钗用两股金属合成。针身为金属,上镶红绿翡翠。耳上有耳坠,腕上有手镯。首饰有金、银、铜、铁之分。解放后,国家对金属实行统一管理,耳坠、手镯等已不多见。1980年后,头花、耳坠、胸花又开始兴起,少数人佩带项链和戒指。
(三)行走
清末、民国时期,人们在交往活动中,多靠步行。只有富人骑马、坐轿,或雇“脚驴”、坐土牛(一种木制的简易独轮车)、黄包车。物资交流,陆上靠四轮太平车、小红车(一种较土牛复杂的木制独轮车);水上靠木帆船;近处靠背扛肩担。
解放后,贫雇农分得了土地,已不再出卖苦力,轿、土牛、脚驴绝迹。人们的一切往来(包括干部下乡、开会)全靠步行。1955年后,自行车、架子车(板车)进入工、农家庭,人们的长途往来和出门交易,不需付出繁重劳力。1985年,有65%的农户有了自行车,90%的农户有了架子车。城镇居民除有自行车(有的一家数辆)外,有的还添置了轻骑摩托。短途有公共汽车及各种机动车,长途有飞机、火车和长途汽车。
(四)居住居住,尚有氏族社会遗迹,农村和街道皆以大姓命名,如李庄、张家古同等。居民的住所,有砖木结构、砖土木混合结构、土房、庵棚等。门多向阳。地主、资本家多住砖木结构的房子,称为瓦房;中、小地主及富农多住砖、土、木结构的房子,称为砖根脚房;处于社会低层的劳动人民住土房及庵棚。建房时,有条件的人家先请阴阳先生看宅基、选动工吉日、选上梁吉日。上梁时,放鞭炮、贴对联、散发蒸馍(圆形的发酵面馍),工匠头还要领唱上梁歌。房屋建成后开始在宅旁种树,尤爱种椿、枣、槐、柏、梓。但有“前不栽桑,后不种柳”的习俗。
1978年后,群众的居住条件逐年改善,不仅城镇、机关出现了公寓式的楼房,农村普遍建起造型美观、粉刷讲究和有照明设备的瓦房。有些村庄在建设上进行了整体规划,有街有景。
上一篇:第一节 节日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