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南北朝对峙时期,北魏占汝阴,胡太后笃信佛教,佛教传入颍河两岸。清末,阜阳全境有佛教寺庵400多处,僧尼近万人。
寺庵经费,主要来源于庙产。规模较大的资福寺,有土地1500亩;一般寺庵,有土地数十至数百亩不等。其次来源于善男信女的施舍,在佛祖生日(农历四月初八日)、观音生日(农历二月十九日)的香火会上,布施一项收入即占寺庙总收入的1/3。资福寺的山门、天王殿、左右鼓楼、伽蓝殿和藏经阁,全系施舍所建。
民国成立,佛教一度受新思潮冲击,不少寺宇的佛像被扒掉,兴办了学校。民国3年(1914年)舟令舟和尚、镜谷和尚,发起组织阜阳佛教会,以反对当局推行的毁像逐僧政策。解放后,人民政府保护宗教信仰自由,安置了僧尼的生活,1954年推荐资福寺方丈释秉初为安徽省政治协商会议委员(后被选为中国佛教会理事)。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的改善,政治觉悟的提高,僧尼中的许多人不再信仰释迦牟尼的“生死轮回”之说,在土地改革时,弃教回乡分田种地。截至1956年,全县116名和尚中,陆续返俗的99人;全县28名尼姑中,陆续返俗的24人。“文化大革命”中,佛教(连同其他宗教)又一次遭受冲击。至1985年,佛门弟子仅余尼姑刘从周和尚陆华云2人,皆年逾古稀,中共阜阳县委统战部发给每人每月生活补贴费20元。
主要寺庵概况表
表101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道教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