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晚清、民国时期中学教育
1.学校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县劝学所,将清颍书院改为清颍学堂(后改为颍州府学堂),于贡院(今阜阳地区卫生学校)创办成达学堂。辛亥革命爆发,两所学堂皆停办。
民国6年(1917年),用清颍学堂址创办安徽省立第六中学。民国13年,省立第六中学于省立第三师范(校址在三里湾)合并,改为省立第三中学(后改称省立颍州中学),于清颍书院址开办阜阳县立中学。
民国15年,国民革命军遭直鲁联军夹击,政局不稳,阜阳县立中学停办。次年,利用阜阳县立中学校舍,创办安徽省立第五女子中学。
民国18年,宁斗南、宁虞南呈准,于愚园(今阜阳市第二建筑公司)开办私立丽泽初级中学。
民国19年,经吕次山呈准,于倪嗣冲将军府(今阜阳市第五中学)开办私立大同中学(始称中山学校)。
民国26年,上海市私立安徽中学内迁至三里湾。次年,校舍毁于黄泛,学校分迁于太和、临泉、亳县三地。翌年,复将安徽中学集中至阜阳,于贡院(今阜阳地区卫生学校)设高中部,于黉学院(今阜阳军分区机械修配所)设初中部。民国27年,阜阳城屡遭日机轰炸,省立颍州中学、省立第五女子中学内迁湖南乾城(迁后,两校合并,改名为国立第八中学)。同年,阜阳督察专员郭造勋及专员公署秘书任崇高,在共产党人支持下,开办抗战中学,设抗日特种课程,由共产党员任特种课教师,提倡学生阅读《雪枫报》、《拂晓报》。
民国28年,安徽省教育厅核示抗战中学“与章不合”,改名为阜阳县立中学。同年,驻阜阳国民革命军第九十二军,于打蛋厂(今颍西镇)创办国立第二十二中学(后改名为国立成城中学。抗日胜利后,迁校陕南汉中),军长李仙洲兼校长。民国29年后,除利用省立第五女子中学校舍(倪嗣冲将军府)开办省立第四临时中学(后改名为省立第四中学、省立阜阳中学),于安徽中学东院创办省立阜阳女子中学外,王杰民等筹校产1100亩,于北苗集(今属太和县)开办私立淮上初级中学;由哈富贵等筹款2万(法币)元,于阜阳南城(今属阜阳市)清真寺开办了私立成达初级中学;由董惟书等捐资9.6万元(法币),于民国30年,在插花集开办私立崇正初级中学;由王寅宾、耿作则等捐地1300亩,于民国30年,在王化集(今属阜南县)开办私立淮颍初级中学;由庐斗赡等捐地500亩,于民国30年在中村岗(今属阜南县)开办私立明德初级中学;由田茂林等呈准,于民国31年,在阜阳城田氏祠堂开办私立力行初级中学(后迁校于杨桥集);由杨新民等募地300亩,于民国33年,在大观(今阜阳地区博物馆)开办贞固初级中学;由邵新民等倡仪呈准,于民国34年,在王市集(今属利辛县)开办私立淝英初级中学;由董仁龙等筹资,于民国34年,以山东省流亡政府名义,在吴氏祠堂(今属阜阳市)开办山东省私立第二临时中学;由朱清华、沈志庵等筹资,于民国35年在罗氏祠堂开办阜田初级中学。民国36年统计,以上各校共90个班(高中15个班),有学生4053人(高中学生675人)、教职工613人。
2.学制课程成绩考核
中学堂学制4年,设读经、史学、汉学、政学、译学、算学、舆地、格物、实业、图画、体操等课程,每周授课36—42课时。普通中学为“3.3学制”(初中3年、高中3年),初中设公民、国文、英文、算术(初一)、代数(初二)、几何(初三)、历史、地理、卫生、植物(初二)、动物(初三)、物理、化学、体育、美术等课程,每周授课32—36课时;高中设公民、国文、英文、代数、几何、三角、生物、物理、化学、历史、地理、体育、美术等课程(后增加军训课),每周授课36—38课时。有月考、期考、毕业考、升学考4种考试。期考主科(国文、数学、英语)1科不及格者,准予补考;主科1科、副科两科不及格者,或主科两科不及格者,勒令留级;主科3科,或主科两科、副科3科不及格者,勒令退学。
(二)解放后中学教育
1.学校
1948年冬,人民政权建立后,接收阜阳县立中学、上海市私立安徽中学、安徽省立阜阳女子中学、安徽省私立清颍女子初级中学、安徽省立阜阳中学、安徽私立崇正初级中学,组成阜阳联合中学。高中部设于原阜阳县立中学(今阜阳市第三中学),初中部设于原上海市私立安徽中学(今地区卫生学校)。利用插花集原私立崇正中学校址办阜阳联合中学分校。
1952年,于县城东关外建教学楼,阜阳联中高中部迁入,更名为安徽省阜阳第一中学(隶属阜阳行政公署,简称阜阳一中);在三里湾西南建新校,开办安徽省阜阳第二中学(隶属阜阳行政公署,简称阜阳二中)。阜阳联合中学初中部迁于阜阳联合中学高中部,更名为安徽省阜阳县第一初级中学;阜阳联合中学分校更名为安徽省阜阳县第二初级中学。
1956年,于王人区邓寨(今属利辛县)建校,开办安徽省阜阳县第三初级中学;于大田集开办安徽省阜阳县第四初级中学。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提出“社社有中学”。安徽省阜阳县第二初级中学更名为阜阳县插花中学,安徽省阜阳县第三初级中学更名为阜阳县邓寨初级中学(1965年划入利辛县),安徽省阜阳县第四初级中学更名为阜阳县大田初级中学。位于阜阳城内的安徽省阜阳县第一初级中学更名为安徽省阜阳第三中学,并新办了阜阳城南初级中学、闻集初级中学、行流初级中学、宁老庄初级中学、王店初级中学、程集初级中学、老庙初级中学、口孜初级中学、袁寨初级中学、伍明初级中学、辛桥初级中学、胡集初级中学(1965年划入利辛县)、马店初级中学(1965年划入利辛县)、王市初级中学(1965年划入利辛县)。1963年,于泉河北开办阜阳民办颍河初级中学。
1966年6月以后,普通中学成为“文化大革命”重灾区,最先在教师中大抓“牛鬼蛇神”,继之大破所谓“封”、“资”、“修”的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育方法。从向学校夺权至向地方党政夺权。学校造反派分成“东方红”、“八二七”两派,连年累月地进行“内战”,教学设备遭到严重破坏。1968年,军宣队、工宣队、贫宣队进驻学校后,进行了以“斗、批、改”为中心任务的“复课闹革命”,1969年冬,学校层层下放,将地区下放的阜阳第二中学一分为二下迁至杨楼、姜堂,开办杨楼中学、姜堂中学,将阜阳城南初中一分为二下迁至苏集、苏屯,开办苏集中学、苏屯中学。改城郊初级中学为城郊中学,改邢集初级中学为红旗中学(今阜阳县中)。在“上初中不出大队,上高中不出公社”的极“左”口号下,队队办起了初中,社社办起了高中。1975年,推行辽宁“朝阳农学院经验”,提出“公社有多大,高中办多大”,在县城,利用下迁的阜阳二中校址再办阜阳第二中学,改民办颍河初级中学为阜阳第四中学,利用人民小学校舍开办阜阳第八中学,改和平小学为阜阳第七中学,利用东方红小学校舍之一部开办阜阳第九中学,于颍河东建新校开办阜阳第十中学(1975年,阜阳第一中学至第十中学交阜阳市)。在农村,陆续开办了阜阳县邵营中学、阜阳县枣庄中学、阜阳县马寨中学、阜阳县三十里铺中学、阜阳县九龙中学。有力量建房的大队,办起了初级中学;无力量建房的大队,在小学设初中戴帽班。由于缺乏中学师资,把小学教师提到中学任课。1978年后,全面落实了知识分子政策,并根据“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对中等学校进行了全面调整,将全县(不含1975年划入阜阳市的10所中学)普通初级中学调整为105所,将25所普通完全中学调整为6所。6所完全中学是:阜阳县中、阜阳城郊中学、插花中学、大田中学、宁老庄中学、口孜中学。1983年后,又将宁老庄、口孜两所中学改为职业中学。恢复并健全了一些必要的规章制度,改革了教材和教法,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2.学制、课程、成绩考核
解放初期,初中开政治、语文、英语(俄语)、自然地理、卫生常识、算术(初一)、几何(初二)、三角(初三)、植物、动物、化学、历史、音乐、体育、图画等课程,每周授课28—32课时;高中开政治、语文、代数、几何、三角、物理、化学、生物、世界历史、经济地理、英(俄)语、体育、图画等课程,每周授课32—34小时。1969年,改中学“3.3学制”为“2.2学制”(初中2年、高中2年),外语、地理、历史、生物等课程被砍掉,每周授课各24—26课时,1978年后,改中学为“3.2学制”(初中3年,高中2年),恢复外语、地理、历史、生物等课程,每周授课28—32课时。1985年后,恢复高中3年学制。有期中、期终、升学3种考试。1978年后,有些学校把考试作为督促学生学习的手段,自行增加单元考、段考、周考、月考等名目繁多的考试。
1985年普通中学概况表
表88

若干年份中学学生概况表
表89

附:中学选介
阜阳县城郊中学
位于阜阳城东北阜涡路西侧。其前身系1958年在辛桥集开办的阜阳县辛桥初级中学。1964年,学校迁至阜阳县炼钢厂(今青峰机械厂),更名为阜阳县城郊初级中学。1966年5月,学校迁于今址(1964年停办的阜阳县氮肥厂)。“文化大革命”中,师生外出串连的少,校内比较安定,1968年率先实现了“革命大联合”,建立了“革命委员会”,被阜阳地区革命委员会定“大联合样板”。1969年增设高中班,再次改名为阜阳城郊中学。
1970年,城郊中学在“复课闹革命”中,遵照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关于“学生以学为主,即不但要学文,也要学农、学工、学军”的指示,先后开办了印刷厂、农场,建立了自己的学工、学农基地,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开展了学军活动。这在当时对克服无政府主义,加强纪律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起到了积极作用。后来,在全国“学朝农”的不正常情况下,曾有一段时间把学生带到工厂、农村,以“开门办学”为教学的唯一形式,教育质量下降。1976年后,通过揭批“四人帮”,学校很快觉察到“只顾埋头拉车,不去抬头看路”的失误,一面开展拨乱反正,发动全体教职工改革教学方法、教育内容、教学形式,一面派出教师去上海、南京等地学习先进的教改经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1977年,恢复了招生考试后,学生高考成绩蝉联地区前茅,被定为地区重点中等学校。1985年有高中12班、初中8班,学生1211人,教职员104人(教师89人),其中大专毕业水平者82人,占教职员总数的78.8%,占教师数的92.3%;教学楼、宿舍楼、阅览室、实验室的建筑面积为0.47万平方米,是全县规模较大、教学设施较完善的普通中学。
阜阳县中学(原名红旗中学)
位于阜阳城东南七里铺西,学校面积4.17万平方米。该校前身系1964年开办的阜阳县农业职业中学。1965年,改为普通中学,更名为阜阳县邢集初级中学。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更名为阜阳县红旗中学。1970年,充实了师资力量,增设了高中班。但在开展“学朝农”的不正常情况下,教师欲干不能,欲罢不忍,教学质量不高。1978年后,经过拨乱反正,建立健全了教学制度,深入开展教学改革,7年中向高等院校输送新生516名,教学成绩赢得了全社会的好评,1981年被定为县重点中学,改名为阜阳县中学,1984年被定为地区重点中学。
1985年有高中6班,初中5班,学生675人,教职工105人(教师56人),其中大专毕业水平者53人,占职工总数的50%,占教师数的94.6%。教学楼、宿舍楼、阅览室、实验室的建筑面积为4000平方米,是全县教学设施比较完善、教学质量较高的普通中学。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