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晚清、民国时期小学教育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县劝学所在维新派学者推动下,根据光绪皇帝废科举办学堂的诏书,将聚星书院改为聚星高等小学堂,将全县20所义塾改为初等小学堂,民国成立后,改小学堂为小学校,利用先师庙明伦堂开办昭烈女子小学,省立第三师范开办附属实验小学,省立第五女子中学开办附属女子小学。民国10年(1921年),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下,扒神像,利用寺庙、寺产开办学校。民国17年,皖北七县善后特派员吕荫南,将查充倪嗣冲私产之一部拨归学田,各联保(民国28年改为乡镇)次第开办中心小学。至民国28年,除润河镇(今属阜南县)、焦陂镇(今属阜南县)、龙王镇(今龙王堂集)、赵集镇(今属阜南县)、临淝镇(今属利辛县即王市集)有中心小学2所外,其余乡镇各有中心小学1所,全县共有公立中心小学107所。抗日战争时期,县城开办培元、资福、清华、临溪、志悟、三民等6所私立小学校,另外全县开办保国民小学校644所(其中391所属今阜南县、颍上县、利辛县、太和县、阜阳市)。
清末,初等小学堂学制5年,开修身、习字、读经、史学、舆地、算学、体操等课程,每周授课26—30课时;高等小学堂学制4年,开修身、习字、读经、史学、舆地、算学、理科、文辞、译学、实业、图画、体操等课程,每周授课32—36课时。初、高等小学堂均有月终、期终、毕业、升学4种考试,期考两科不及格者责令留级,3科以上不及格者责令退学。民国初年,初级小学开修身、国文、算学、手工、图画、唱歌、体操等课程,每周授课28—32课时;高级小学开修身、国文、算学、珠算、英文、商业、历史、地理、理科、手工、图画、音乐、体操等课程,每周授课32—36课时。民国25年(1936年),初级小学开公民、国语、常识、算术、美术、劳作、唱歌、体操等课程,每周授课28—32课时;高级小学开公民、国语、算术、地理、历史、自然、劳作、音乐、体育等课程,每周授课32—36课时。初、高级小学均有月终、期终、毕业、升学4种考试。期终考试,主科(国文、算术)1科或副科两科不及格者,准于补考,补考不及格者留级;期终考试主科两科或副科3科不及格者勒令留级;期终考试,主科两科副科两科以上不及格者,勒令退学。
(二)解放后小学教育
1948年底,人民政权一建立,立即接管了民国时期的全部小学。土地改革后,群众学文化的要求普遍高涨。除政府投资开办一批公办小学和公助民办小学外,农民自发办起一大批民办小学。1952年,根据政务院指示,全县民办小学及公助民办小学全部转为公办,共有小学589所。经整顿、充实,至1957年,发展至606所。1963年,在提高巩固公办小学的同时,采取国家办、群众办的“两条腿走路”的办学形式,群众办耕读小学1358所,实现了村村有小学。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教育行政机构瘫痪,“两种教育制度”被贴上“修正主义”标签,多数耕读小学解散。1973年,县革命委员会根据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把普及工作作为一项大政来抓”的指示,试图把解散的耕读小学恢复起来,但因极“左”路线的干扰,成效极微。
1978年后,平反了小学教师中的冤、假、错案,提高了小学教师的政治、经济待遇,调整了小学布局,采用国家、集体、个人“三结合”的建校方式,改善了教学环境,学额增多。经整顿,至1985年,全县巩固下来的小学共664所,在校学生178045人,占全县适龄儿童总数的97.5%,基本上普及了小学教育。
解放后的36年,小学的学制和课程设置有过多次变化。解放初期,延袭民国学制,初级小学学制4年,开设语文(包括阅读、作文、习字)、算术、体育、唱歌、劳作、游戏、图画等课程,每周授课24—28课时;高级小学学制2年,开设语文、算术、历史、地理、自然、体育、音乐、劳作、图画等课程,每周授课28—32课时。1969年,改小学“4·2”学制为“5年一贯”学制,开设语文、数学、常识、劳动、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每周授课24—28课时。1981年,改设语文(包括习字、讲读、作文)、数学、外语(1年后又取消)、自然、地理、历史、体育、劳动、美术、音乐等课程,每周授课24—30课时。1985年城市小学改为6年制,课程、课时同前。有期中、期终、升学3种考试,1958年后,有些学校把考试作为强化学生学习的手段,自行增加段考、周考、单元考。
若干年份小学教育概况表
表87

附:小学选介
阜阳县插花区吕湖乡中心完全小学校
前身为清道光二年(1822年)开办的义塾。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改为姚牌坊初级小学堂,辛亥革命后,改为姚牌坊初级小学校,民国26年(1937年)增设高级班,改为姚牌坊小学校,有学生200余人。师生食宿在校,高小毕业生升学考试成绩在全县多次名列前茅。
解放后,姚牌坊小学有了较快发展。1970年增设初中班。1980年,调整学校布局,裁初中班,改名为阜阳县插花区吕湖乡中心完全小学。1985年,开7班,有教师15人,学生462人,校舍整齐,教学设备完善。
阜阳县插花镇中心完全小学校
前身为清同治七年(1868年)董姓所办之私塾。民国3年(1914年),改私塾为崇实小学校。民国7年,更名为阜阳东北镇第一小学校。民国26年,改名为插花小学校。解放后由插花区人民政府接管,有学生200余人,教师9人。1957年,学校发展至20班,分南北两校,有学生1159人,教职工38人。1958年,勤工俭学成绩显著,被县、地区评为先进单位。1960年,校长王凤晓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受到国务院表彰。1965年,学校发展至26班,有学生1310人,教职工46人。“文化大革命”中,学校被诬为“修正主义路线的黑样板”,不少教师被揪斗,图书仪器毁坏严重。
1980年后,经过拨乱反正,平反了冤、假、错案,恢复了正常教学秩序,扩建了教室及教师宿舍,添置了图书、仪器,积极开展了教研活动,教育改革成绩显著,多次被评为县、地区先进学校。教师刘玉梅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中国教育工会的表彰和奖励。
阜阳县“四·九”小学校
位于行流区王官集,民国5年(1916年)利用庙房创办,原名阜阳县大寺庙初级小学校(民国16年改名为阜阳县西一镇第三小学校),民国15年至民国17年,中共党员李端甫、李光宇、扩建教室,开展行流一带的农运工作。“四·九”起义时,在学校前召开了成立“皖北苏维埃政府”和“皖北工农红军”大会。
解放后,该校更名为阜阳县王官集初级小学。1965年,全校共4班,有学生280人,教师9人。1958年,毕业生全部升学,跨入全县先进学校行列。1964年,安徽省教育厅拨款1.4万元,重建校舍,更名为阜阳县“四·九”小学,少年先锋队工作连续3年受到县、地表彰。1982年,学校开展勤工俭学,办面粉加工厂。1985年,学生发展至12斑,教师27人(其中民办教师10人),学生512人。该校系阜阳地区重点小学之一。
阜阳县闻集小学校位于闻集区闻集北街。民国20年(1931年)合东岳、钱营、观音堂3所初级小学开办。抗日战争时期,学校发展至7班。民国36年后,教师领不到薪金,学校陷于半关闭状态。解放后,确定闻集小学为闻集区的中心完全小学,有10班,学生500余人。1968年,改二、四分级制为五年一贯制。1975年,设初中班。1981年,初中班分出,民办小学并入,有15班,学生700人。1982年后,认真贯彻了教育方针,学生的德、智、体有了较好的发展,3年中,出现好人好事2.3万件(其中拾物730件,拾现金725元),阜阳地区在这里召开了全区11县(市)小学政治思想教育现场会议,安徽省人民政府对该校颁发了嘉奖令,校长谢继业获“全国先进少年工作者”称号。1984年,学校发展到15班,有教职工40人(其中民办教师5人),学生882人,占学校所在地适龄儿童总人数的99.5%。该校系阜阳地区重点小学之一。
新宅孜回民小学
位于王店区岔路口乡新宅孜。1949年开办。1979年,省、地、县先后拨款2万元进行扩建,校基为7亩,校舍31间,共8班,教师12人(民办教师9人)、学生380人(回民子女占70%)。1980年后,学校连续被评为县教育先进单位,被阜阳行署教育委员会命名为“红领巾学校”。1984年,国务院教育委员会向该校颁发了“最快乐的中队读书活动纪念奖”。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