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银行
民国时期,县城有2家银行:一是民国28年(1939年)在连家祠堂(今地区公安处)开办的安徽省地方银行阜阳分行,设会计、出纳、总务、信托4科,向社会开展存、放、汇兑等业务。一是民国31年,由官商集资57.8万元(官股37.8万元,商股20万元),在中山纪念堂后街(今专署街)开办的阜阳县银行,内设会计、营业、出纳、总务4股,向社会开展存、放、汇兑业务。以上两行均在阜阳解放前夕撤走。
1948年8月,人民政府建立后,委托工商局兼办银行业务。11月成立“阜阳市中州银行”。翌年4月改中州银行为中国人民银行阜阳中心支行。开展收兑金银、货币存放和农贷业务。
1950年后,银行业务扩大。县城有阳隅首办事处、城关营业所、大隅首储蓄所、解放北大街储蓄所、三里湾营业所。农村有插花、柴集(今属阜南县)、袁寨、行流、王人(今属利辛县)营业所。没有建立银行机构的地方,设银行流动组(1952年改为营业所)。
1955年8月,成立中国人民银行阜阳县支行、中国农业银行阜阳县支行。人民银行(简称人行)内设人秘、会计、出纳、业务、计划、货币管理、农金、储蓄等股,农业银行(简称农行)内设综合、会计、农贷、信用合作4股。1957年2月,农行、人行合并。1964年元月,第二次成立农行。1965年10月农行、人行再次合并。1980年元月,第三次恢复农行。人行改为工商银行阜阳支行。阜阳县只剩一家农行,在人民东路新楼办公,内设人事监察、行政秘书、计划信贷、会计出纳、农业信贷、工商信贷、信用合作等股,设插花、口孜、火车站办事处和伍明、行流、闻集、宁老庄、大田、程集、王店、袁寨、老庙9个营业所,共有职工195人。1983年增设农行颍西镇办事处。
(二)信用社
民国28年(1939年),全县成立信用社51个。民国32年,增建乡级信用社12个,保级信用社33个。信用社均由群众集资兴办。因管理混乱,民国36年前后解体。
1951年10月试办茨河铺信用社,有社员1050户,集资1892元。开展折实储蓄和信贷业务,兼办牲畜保险。
1954年春,插花区杨堂乡开展社会互助,办起信用互助小组,为调剂资金、发展生产发挥了较好作用,其经验在全县推广。当年底,全县信用小组发展至101个,信用社发展至30个,共有股金5.7万元。
1955年春,信用社发展至69个,信用小组发展至210个,共集股金25.7万元。当年存款金额为32.8万元,贷款金额为42.3万元。
1958年7月,信用社改名信用部,由人民公社管理。1961年3月,信用部、组与人民银行基层处、所合并。
1970年,信用社复划归人民公社,编制3人。大队设信用站,编制1人,由生产大队付给生活补贴。生产大队设亦工亦农代办员1人,由生产大队付给误工补贴。
1984年9月,县成立“信用合作联社”,基层设信用合作社和储蓄所。
1985年,全县有信用合作社80个、储蓄所38个。插花区有插花镇、插花、吕湖、张湾、新建、赵店、冉庙7个信用合作社和东大街1个储蓄所;
新华区有潘寨、辛桥、任庄、魏庄、正午5个信用合作社和潘寨乡、红卫路、颍州商场、火车站、人民东路、新华、新颍、李洼、进水闸、抱龙桥、胡桥、向阳等12个储蓄所;
枣庄区有公平、老庙、李桥、童庄、枣庄、蒋楼等6个信用合作社;
闻集区有闻集、苏屯、杜集、两河口、滑集5个信用合作社和杨店、排灌站、南大街、东大街、前进桥等5个储蓄所;
行流区有行流、和合、宋湾、大鹿、邵营5个信用合作社和李集、马庄两个信用分社;
宁老庄区有宁老庄、唐营、姜堂、泉颍、曹寨、董湖、坎河溜、海孜寨8个信用合作社和泉颍、西湖、坎河溜、白庙4个储蓄所;
华佗区、有华佗、九龙、西刘、欧庙、马寨、大田6个信用合作社和驿堂店、龙王堂、刘湾、五坑4个合作分社;
程集区有程集、胡庙、三合、河水、掩龙、刘棚、渔业7个信用合作社和程集储蓄所;
王店区有王店、十二里庙、西清河、清河、岔路口、三十里铺、邢集、韩寨、颍西9个信用合作社和桃花店、高棚、城南、九里沟、十八里铺、河滨东路、红旗、五里庙、西郊等9个储蓄所;
伍明区有伍明、茨河、周棚、苏集、彭庄、店集、桥口、三门8个信用社;
口孜区有口孜镇、口孜、瓦房、杨楼、汤圩、洪沟、汪庙、王古同8个信用合作社和北大街、东大街、西大街3个储蓄所;
袁寨区有袁寨、北照、高台、临颍、洄溜、吴寨6个信用社和火车站、东风、洄溜3个储蓄所。
下一篇:第三节 货币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