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水域
1982年测量,全县的总水面(包括河流、湖泊及家沟、家塘)为111678亩,为耕地面积的6.6%。其中:颍、茨、泉、茨淮新河的主航道水面为26955亩,占总水面的25.1%;三十里河、泉河故道的湖泊水面为5500亩,占总水面的0.5%;主要沟渠水面为25450亩,占总水面的24%;家沟、家塘的水面53773亩,占总水面的50.4%。除颍、泉河遭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外,适应动植物生长的水面为93775亩,占总水面的84%。
(二)鱼类
阜阳县水域辽阔,水生动物较多。主要有青鱼、草鱼、鲢、鳙、鲤、鲫、鳊、鲂、鲶、鱼感、鳝、鳟、乌鳢、鳖、白虾、米虾、青虾、螃蟹、蚌虾、蚌、哈螺、环梭螺、剪卜螺、扁螺、虎纹蛙、黑斑蛙、洋蛙、蟾蜍等。
民国以前,一些主要经济鱼类,如鱼感、鳜、鱼白等,已濒临灭绝。1949年后,人民政府对水产养殖业进行了扶植。1973年引进珍珠蚌,交闻集鱼苗场试养、繁育;1981年,引进河蟹,在泉河故道放养、推广。因重养而不重管,未能发展起来。
(三)鱼苗繁育
民国时期,沟、塘放养之鱼苗,多是通过鱼贩之手,从长江及沿江的河湖运来,人们常称这种鱼苗是“毛仔”、江花”。为解决鱼苗,1957年,阜阳专员公署于文峰塔下建阜阳鱼苗场(后交阜阳县)。1958年,县投资5万元于张湾建插花鱼苗场,于五道沟建闻集鱼苗场,继而,各区先后建立了区鱼苗场。年繁殖夏花鱼苗3500万尾、越冬大片鱼苗300万尾,除自给自足外,并有多余的鱼苗供应河南、河北、山东、内蒙等地。1965年,人工繁殖鱼苗成功,从而结束了南鱼北调的历史。后因鱼苗过剩,有些鱼场将鱼苗池改为成鱼池。1964年,采用鲢、鳙亲鱼自行繁育成功。1965年,采用绒毛膜毛促性腺素(兽用)催产成功。1967年,使用当地鲤鱼脑下垂体催产成功。
为改革鱼种结构,引进了莫桑比克非洲鱼,在鱼池中放入装有鲜稀离子发生器及热器的铁桶,创造了越冬保种经验。但因缺乏科学饲养方法,产量仍不高。1985年精养鱼池每亩单产175公斤,大水面每亩单产5.5公斤。
(四)养鱼形式历史上,阜阳县有个人和股份两种养鱼形式。凡私人沟、塘之鱼,多为个人饲养;凡公共沟、塘之鱼,多系股份饲养。高级农业合作社成立后,土地(包括沟、塘)入公,除地方国营鱼场外,沟塘之鱼均转为集体饲养。有的社、队,还配有专职养鱼员,进行早晚巡塘,定时投食、施肥、注水。1957年,全县鲜鱼捕捞量由1949年的6万公斤上升至15.5万公斤。1958年后,渔业在“共产风”袭击下,养殖量和捕捞量急剧下降,市场供应一度紧缺。1973年,政府投资7万元,在三十里河、泉河故道、护城河、鹿祠塘投放鱼苗,年捕捞量回升至9万公斤。
1978年后,实行了承包责任制,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除鱼场外,出现了家庭养殖、联户养殖和个人承包等多种养殖形式,共开发可利用水面4.7万亩(占总水面的47%),1985年,全县农民5.98万户参加了联户养鱼,205户实行了个人承包,年总存塘量上升至122.25万公斤,年捕捞量上升至30万公斤。
另外,还出现了23个饲养河蚌、甲鱼(俗称老鳖)的专业户。渔业乡的白行、袁寨区的临颍,都建了甲鱼蓄养池,从试养转入大量喂养。
(五)渔具
民国前,专业渔民的捕捞工具,有小钩、小卡、撒网、搬罾、顿钩、鸬鹚(俗称“鱼鹰”)、跳箔等;一般农民的捕捞工具,有推网、罩网、撒网、虾耙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改进渔具健全渔法的同时,限制了对资源有破坏性的鸬鹚、跳箔的使用。1970年后,随着化纤工业的发展,渔具不断进行改良。刺网类有条网、三层刺网;围网类有包围网(俗称磨滩网);敷网类有拦河网(俗称“过河罾”)、虾罩、桥头罾(俗称搬罾);拖网类有旋网(俗称撒网)、罩网、麻罩、篾罩;抄网类有推虾网、捅网、趟虾网;饵钩类有卡、钩;空钩类有挂钩、拖钩;棚箔类有网箔(俗称迷魂阵);笼类有虾笼、鳝笼;投刺类有鱼叉;跳箔类有船白、跳箔;拖网类有大拖网、包风。其他还有耙网(俗称母猪网)、被条网(俗称蠓子)等。有各种渔船166艘。小钩、小网、小卡等捕捞工具逐渐被刺网、三层刺网、拦河网、大拖网等大型捕捞工具所代替。
上一篇:第二节 副业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