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民国以前,作物品种极少变化。建国后,农业部门把改良作物品种作为增产的一项措施,进行了4次大的更新。
1949年至1957年,进行了第一阶段品种更新。小麦引进和推广了“南大2419”、“早洋”、“碧玛1号”、“内乡5号”等4个品种;大豆引进和培育了“白花糙”、“大白花”、“平顶四”、“紫花糙”、“小茶豆”、“小茧壳”、“阜阳大紫花”等7个品种;红芋引进培育了“胜利百号”、“华东57—93”2个品种;高粱引进培育了“打金锤”、“歪头扬”、“黑壳秫秫”、“猴子眼”、“黄伞”、“老鸹坐”、“骡子尾”、“麦黄秫秫”、“白秫秫”等9个品种;玉米引进了“六安火燥子”、“金皇后”2个品种;芝麻引进了“八股叉”、“霸王鞭”2个品种;棉花引进了“斯字棉”、“岱字棉”等品种。午季平均单产由1949年的46公斤上升至1957年的49公斤;秋收平均单产由1949年的62公斤上升至1957年的77.5公斤。
1958年至1968年,进行了第二阶段品种更新。小麦引进推广了“石家庄407”、“丰产3号”、“博爱7023”、“阜阳4号”。玉米引进了“白马牙”、“双跃3号”。棉花引进了“鄂光棉”。烟叶引进了“云南多叶烟”。当时刮起了“共产风”、“冒进风”,品种更新受到影响。1962年,建立以良种场为核心,以生产队种子田为基地的良种培育体系,除试种小麦外,还搭配试种了红芋(主要是“华东51—93”、“北京553”)、水稻(主要是“胜利仙”、“农恳58”、“桂花球”、“老来青”)、玉米(主要是“双跃3号”)、棉花(主要是“岱字棉15号”)、高粱(主要是“遗杂3号”)。午季平均单产由1957年的49公斤上升至1968年的75公斤,秋收平均单产由1957年的77.5公斤上升至1968年的118公斤。
1969年至1976年,进行了第三阶段品种更新。凡引进之良种,分别由县良种场的选种圃、株系圃、原种圃进行提纯,然后推广给农民进行自选、自繁、自用。1976年,全县18个人民公社建立了农科站,308个生产大队建立了农科队,3800个生产队建立了农科组,共有种子田7.35万亩,繁殖各种良种1102.5万公斤,其中小麦有“丰产3号”、“博爱7023”、“郑引1号”;大豆有“陈寨大豆”、“丰产黄”、“莒选23”、“北京黄”、“沛县大白角”;红芋有“丰薯1号”、“徐州新大紫”、“丰收白”;玉米有“华威单交种”、“洛阳85”、“丹玉6号”等。
1978年后,根据农业部提出的“品种布局区域化、种子生产专业化、加工机械化、质量标准化”的要求。以国营良种场为骨干,联合有条件的实验田和种子专业户,相对稳定了原种和大田生产用种的培育基地。至1984年全县已建立8个区、乡种子站,共有培育基地12630亩,繁殖了粮、油、棉等各类作物良种1894.5万公斤。1985年培育基地发展至35000亩(县种子公司预约繁殖基地4000亩,区、乡繁殖基地31000亩),繁殖和培育了各类作物良种525万公斤。其中小麦有“马场2号”、“博爱74—22”、“百农3217”;大豆有“诱变30”、“诱变31”、“跃进5号”、“诱变4号”、“豫豆2号”、“鲁豆2号”;红芋有“丰薯1号”、“徐州新大紫”、“北京553”、“徐州77—6”;玉米有“烟单14”、“苏玉1号”、“聊玉4号”、“丹玉6号”;棉花有“徐州514”、“徐州142”、“泗阳835”;芝麻有“54中芝7号”;“花生有“伏花生”、“花27”、“花28”、“白沙1016”、“徐州68—1”、“海花1号”;油菜有“白菜型”、“甘蓝型”、“宁油5号”、“203—23”、“甘油5号”、“广德761”、“沛选168”、“沛选170”、“当油早”、“铁杆青”等。
1949年—1985年引进(培育)作物品种一览表
表22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