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小麦栽培
1.深翻改土:传统用土犁,耕深10—14厘米。1955年后,推广新式步犁和双轮双铧犁,提倡深耕,要求耕作层达到17—20厘米。1970年后,人民公社普遍建立农业机械站,一些生产大队购买了拖拉机,耕作层一般达20—23厘米,增强了土壤的保肥力。1978年后,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广大农民普遍注意到深耕和精耕。
2.合理施肥:在施肥上以底肥为主,追肥为辅,氮肥、磷肥合理搭配,有机肥、无机肥合理搭配。有些地方总结出施底肥的“三个五”,即每亩施杂肥5000公斤,施碳酸氢铵50公斤,施过磷酸钙50公斤,获得小麦大幅度增产。1982年后,在小麦孕穗至灌浆期,每亩喷洒1.5公斤磷酸二氢钾,增产7—10%。
3.适时早播:传统的小麦播种期是:“秋分早,霜降迟,寒露下种正当时”。1980年后,农民总结道:“同一节气,寒暖不一。播种时间,应以温度取齐”。冬性品种,选定平均温度16℃—18℃时播种为宜;半冬性品种,选定平均温度14℃—16℃时播种为宜;春性品种,选定平均温度10℃—12℃时播种为宜。根据历史气象记载,10月8日至10月25日为阜阳县小麦播种的最佳期。薄沙土地的播种,应先于淤土、两合土2—3天;贫瘠地的播种,应先于肥沃地2至3天。
4.合理密植:冬性品种每亩播10公斤至11公斤为宜;半冬性品种,每亩播11公斤至12公斤为宜;春性品种,每亩播12.5公斤—15公斤为宜。近年来已采用了对耧条播和交叉播的播种方法。
5.选用良种:从1952年起,先后推广“南大2419”等十多个品种。群众尤喜杆矮、粒多不易倒伏的“马场2号”和“博爱74—22”、“百农3217”等品种。
6.合理灌溉:根据小麦生长规律,灌足底墒水、盘根水、返青水、拔节水、灌浆水。
7.开展移植:小麦移植,一是为了补苗,一是为了大面积增产,无论出于哪种移植目的,都要在秋分后10日内育苗。当幼苗长至35—40日时(分蘖3—5个),便可移栽(大面积移栽行距为23公分,每亩40000—45000穴,每穴3—5株)。移栽比直播增产15—20%,最高达50%。
〈二〉黄豆栽培
1.适时下种:阜阳县大豆的传统播种期在“芒种”与“夏至”之间,最好抢在6月5日前下种。迟播1天,减产1%。6月底至7月初播种,减产35%。故农民中流传着“抢时收麦,抢墒种豆,早收早播,麦豆双收”的农谚。近年提倡:大豆播种抢在夏至前7天至10天。
2.施足底肥:过去的播种方法是:“不管土质肥和瘦,就着麦茬育大豆”。从来不整地,不施肥。1958年突破了这种传统下种模式,推行了耧带粪。1965年后,推行了化肥作底肥(每亩施15—25公斤过磷酸钙和100—150公斤人畜混合肥)。1982年,在大豆开花结荚期喷洒磷酸二氢钾(每亩15公斤至25公斤)1至2次。1983年,推行微量元素钼酸铵拌种(5—8克钼酸铵,掺水250克,拌种6公斤),均收到了较好效果。
3.合理播种:黄豆宜稀不宜密,旧有“稀麦稠豆子,饿坏小舅子”之说。多年的经验是:小粒黄豆每亩播4—5公斤,大粒黄豆每亩播6—7公斤,苗齐后进行间苗(高肥田留苗15000—18000棵,中、低肥田留苗20000—25000棵)。1983年后,在高肥田里推行二垄靠播(三腿耧的中间一腿塞死,留宽行距为46公分,窄行距为21公分。开沟培土,以提高防涝防旱能力。
4.进行花期灌溉:在开花期灌足水,促进地下养份供应。
5.开展混种:1950年后,大豆与芝麻混种,既不影响大豆产量,又多收了芝麻。1960年后,推行了大豆、玉米混种,每亩净增玉米35—40公斤。1980年后,推行6行大豆与2行夏红芋间作,增强了通风透光条件,取得了大豆、红芋双丰收。
〈三〉红芋育苗、栽培及贮藏
1.育苗
民国时期,红芋多系露天育苗,不易控制温度,出芽率不高。1955年后,推行了五股回龙火炕育苗法、塑料薄膜覆盖育苗法和温床育苗法。
五股回龙火炕育苗方法是:选向阳、背风、地势较高的地方,开挖长为5公尺,宽为1.5公尺,深为30公分的炕床。有炉灶与炕床相通,炉口之一端置炉篦,另一端在距炕床0.83公分处支烟囱。炕床底部挖21公分宽的火道5条,大道口与炉道的结合处深为0.4公尺,渐次上升,至两边拐弯处的埋深为2公分,与烟囱衔接处的埋深为17公分,使炉灶之烟能顺利通过。坑床东、南、西之墙高0.33公分,北为50公分。下种前,将红芋母放入掺有1%的硼砂温水(52℃—54℃)浸泡10分钟,以消灭黑斑病毒。取出凉干,排列于烧至30℃的温床上,封土后,使炕床温度升至37℃。苗齐后,温度降至28℃。剪苗时将床温降至20℃,可适当浇水。1970年后的塑料薄膜覆盖育苗方法是:选背风向阳的地方建造留有气孔的苗床,将红芋母放进,培土,上用塑料薄膜覆盖,雨天或夜晚,薄膜上加盖草帘,使之保温,晴天或白天,去掉草帘,使之通光。薄膜内之温度高于40℃时,开放气孔,使之降温通风。温床育苗方法是:选向阳、背风、地势较高的地方,用混土建一温床,红芋母放进后,培上纤维酿热物(多用牛马粪),放一温度表,加盖塑料薄膜。使酿热物与太阳热能同时发挥作用。把温度控制在40℃以下,这种方法简单易行,缺点是出苗少,易发生黑斑病。
2.栽培
阜阳县历史上多栽夏红芋,无施肥之习惯,任其生长。1954年后,春红芋面积逐年扩大,为提高产量,在冬季或早春时期开耕做垄,把肥料置于垄内,俗称施“包心肥”。1969年曾用苕子掩青,初冬时种上苕子,待红芋栽插前,将苕子割下切碎(10厘米长)掩于垄内,新华区刘寨每亩施苕子肥350公斤,春红芋单产3025公斤。比未施掩青肥的单产2250公斤增产34.4%。但种苕子多在9月或10月下种,不易腾出茬口,未能在全县推广。1979年后,根据红芋所需养分,每亩施土杂肥5000公斤、草木灰150公斤、过磷酸钙30公斤、碳酸铵25公斤,栽插后的30天—40天,每亩追施碳酸铵15—25公斤。生长中期,喷洒碳酸二氢钾2至3次(每亩一次量:0.2公斤碳酸二氢钾,用60—75公斤之水稀释后喷洒)。同时改浅沟小垄为深沟大垄(垄高40公分,垄距1—1.17公尺),进行双行密植(每亩栽3500—4000棵),增产效果显著。另外,在1967年至1975年还推行过红芋下蛋(即直接栽插小红芋)和红芋与玉米、红芋与棉花的套种。近年来逐渐普及了不翻蔓、不提蔓的管理技术。
3.贮藏
民国时期,民间多用地下窖贮藏红芋。即在地势高、背风向阳处,挖出长方形穴(亦有圆形),上用木棒、秸杆覆盖,再封土。窖口设于一旁或上顶。优点是保温好,建窖方便;缺点是通风不良,易积水,易霉烂。1971年后,推行了高温大屋窖。屋窖墙厚,便于保温,前后墙有对开窗口(俗称对口窗),遇高温时,则开窗降温。装窖先远后近,分堆成方,上下排直,堆33公分高,放一层高粱秸,堆至1.7公尺高为宜。它的优点是:温度便于控制,可以促进薯块伤口愈合和预防黑斑病、软腐病。1980年后,红芋分户贮藏仍用地下窖,大屋窖已无人使用。
〈四〉玉米栽培
民国时期,玉米的种植面积小,传统的播种一般在“清明”、“谷雨”之间。1970年后,玉米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并根据玉米的生长规律,在地温10℃—12℃时播种(比传统的播种时间提前10—15天),出芽早,增加了生长期。1974年,推行了点播(每亩5000株)、条播(每亩3000—3500株)。采用“拔节轻浇,孕穗大浇,灌浆再浇”的“三水”灌溉方法,全县平均亩产为247公斤,最高的单产达360公斤。
〈五〉水稻栽培
建国前,阜阳县种植水稻极少。1954年推行农业“三改”后,水稻种植逐渐被农民接受下来。最先使用中间稍高两边低的“合式田”育苗,继之用草木灰覆盖种子,采用“干墁田”育苗。1971年后,多用“小苗育秧”法,可以密播,带土浅栽。在育苗的同时,要选择近水处的地块作稻田。田之四周筑埂,埂内灌水加有机肥,用人、畜踩、和,进而耙平,至不漏水为止。栽苗后,根据情况追施催育肥、穗粒肥,进行合理灌溉,使单产上升至400—500公斤。〈六〉棉花栽培
民国时期,棉花种植少,产量低,一般用撒种,棉苗出土,锄2遍后,不再进行其他管理。1953年后,引进良种,重视了整地、施肥和管理。1960年后,推行棉田冬耕、春整、做畦,使之达到“两无”(上无坷垃,下无卧垡)、“三沟”(畦沟、腰沟、田头沟)。在气温上升至15℃(一般在4月15—20日)或土表5公分深处温度12℃(一般是在4月10日—15日)时,按1.25—1.75公尺的行距播种,出苗后,进行间苗、补苗(亦有使用“营养钵”育苗的,因此种方法费工,后用苗床育苗)。消除苗株过密或缺苗现象(每亩保持在4000—5000株之间)。定苗后,进行根部培土,以增强棉株的抗旱、抗倒伏能力。待棉株长到一定时期,进行拿杈整枝(1955年提倡“脱库腿”、“去雄枝”、“摘赘芽”,1970年提倡“打边心”、“摘顶心”、“去主茎老叶”、“剪空枝”、“摘花帽”)。1955年,推广用矮壮素抑制枝条陡长。1980年,推广使用乙烯利催熟剂促进花桃早熟。
1970年,推广麦棉套种。1982年,推广地膜覆盖和利用早熟作物茬种植夏棉,都比较成功。麦棉套种取得小麦棉花双丰收。1984年,全县用地膜覆盖4266亩,平均单产皮棉88.3公斤。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