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阜阳气象观测历史悠久,最早始于明成化六年(1470年)。作为专业观测记载,只有民国11年(1922年)一年的气温观测资料,雨量观测由水利部门所属的雨量站收集。计有民国11—12年(1922—1923年)、民国20—26年(1931—1937年)、民国31—35年(1942—1946年)等几个断续不全的时段。
一、地面测报
建国后,1952年11月阜阳军分区司令部气象站成立,地址在民主中大街军分区司令部院内。1953年1月1日气象站正式工作。中央气象局划定阜阳为乙种站,每日6—21时(北京时)每小时观测1次。1954年1月1日阜阳专区气象台成立,地址迁至小东门外(即现在的青颍路)。观测时制改为平均太阳时(地方时)每日1、7、13、19时4次观测,昼夜值班。1958年5月,阜阳中心气象站成立。1960年8月观测时制改为北京时,时次改为每日2、8、14、20时4次定时观测。1980年1月,根据中央气象局的规定,阜阳改为国家基本站。
观测项目:1953年有云、能见度、天气现象、气温、湿度、风、降水、蒸发、雪深、地面状况和最低草温的观测。1954年增加气压、日照、地面温度、冻结现象(1955年后改为电线积冰)4个项目的观测。1957年起加积雪密度和浇层地中温度观测。1957—1959年参加国际地球物理年观测。1958年增加冻土观测。1959年增加深层地中温度的观测。1960年取消地面状态观测。1968年停止160、320厘米深的地温观测,1981年恢复160、320厘米深的地温观测。1980年,积雪密度观测改为雪压观测。1982—1985年接受环保部门委托,开展酸雨观测。1986年增加激光实测云高项目。
气象电报的编发种类有:天气报和补充天气报、航空危险天气报、台风天气报、重要天气报、雨量报、水情报、气象旬(月)报。二、高空探测
阜阳高空气象探测站点建于1957年10月,担负每日07时(北京时)1次无线电探空并拍发气象探空电报。1958年4月开始担负每日07.19时(北京时)无线电探空和经纬仪测风,拍发2次探空测风电报任务。1972年,经纬仪测风改为雷达测风。阜阳高空探测报和地面天气报一样,参加全国气象广播。1976年,阜阳列为联合国气象组织欧亚气象情报交换站点之一。
高空探测项目是规定高度的风向、风速、气压、温度和湿度等气象要素,并选择出表示测站上空大气层结构特征和特性层。阜阳高空气象探测高度可达26000米以上,量高可达30000米。
三、天气预报
阜阳的单点预报始于1954年初的单站霜冻补充预报。1958年建台时,开始运用天气图等预报工具,使天气预报逐步走上正规,并得到较快的发展。“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左”的错误影响,全面否定运用天气图等预报工具,使台站预报业务遭到严重破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天气预报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阜阳配备了711型天气雷达。1986年在APPLE—Ⅱ微机上建立了地区暴雨预报专家系统并投入使用。1989年开发运用长城—0520微机,实现自动填图功能,提高了填图的质量与时效。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