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幼儿教育
建国之初,阜阳城没有幼儿园,只有托儿所。1954年,阜阳专署利用迎祥观,办起了有大、中、小三个班的一所幼儿园。1955年,县教育科在城西关建起了一所育才幼儿园。1958年,在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指导下,机关、街道、农村、工厂、企事业单位竟相开办幼儿园,但为时不久,由于园舍、设备、经费、师资等条件的限制,到60年代初,一些民办幼儿园,先后停办,公办的育才、育英、地直幼儿园巩固下来。
1978年以来,幼教事业有了发展。据1985年统计,全市有幼儿园72所(处)。其中:市属51所,包括公办的3所,小学附设的15所,街道办的8所,工厂办的22所,个体户办的3处;地直办的17所,县直办的4所。共有136个班,入园幼儿5878人。
公办幼儿园,班班有教室、有桌凳、风琴,园内植树绿化,置有滑梯、荡船、木马、转盘等大型玩具。育英、育红、地直幼儿园还辟有儿童乐园,供孩子们游戏、娱乐。
幼儿园内分大班、中班、小班,实行3年制学制。入园年龄为3周岁,每年秋季招生,入园幼儿要缴一定数额的费用,幼儿出园发给证书。
幼儿园开设语言、计算、常识、体育、音乐、美工等课程。,各班上课的节数和课时,因大、中、小班幼儿年龄不同而有别,教学方法采取游戏、直观教学,寓教育、教学于游戏之中。重视开发幼儿智力,培养幼儿肯用脑,会用眼,能讲会说,想做事,善于活动的习惯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市教育行政部门对幼儿园实行分级管理。园主任由市教育局任命,教师由教育局分派,民办幼儿园的人事管理由区乡或主办单位负责,幼教业务均要接受市教育局的指导。
市管公办幼儿园,最早创办而又规模较大的是育英、育才。
育英幼儿园。前身是1951年设在阜阳师范附属小学的幼儿班,1957年迁到西大街吴家祠堂,属于阜阳师范领导,置有大型玩具,办有幼儿食堂。“文化大革命”中,教学设备遭到严重破坏,教师外调或下放劳动,一度交给皮革厂管理,1987年后,园貌得到恢复和改观。1980年盖起了12间教室,铺设了院内的水泥地。1982年被评为地区先进集体。1983年被评为省“三八”红旗单位。地区电教馆在该园进行电化教育试点,曾对外县举行电化教学观摩。
育才幼儿园。位于旧城的北部,靠近原阜阳县政府和专员公署。1954年开始筹建,1955年建成,经过不断的翻修、改造,现有活动室29间,开11个班,有幼儿792人,教师24名。30年来,有3000多名幼儿离园。
阜阳市幼儿教育情况一览表(1985年)

二、小学教育
1、发展概况清朝末年,废科举办学堂,改城北关的聚星书院为聚星高等小学堂,同时改一些义塾、私塾为初等小学堂。民国成立,改学堂为学校,并新创办了几所小学。新文化运动兴起,扒寺庙神像,改建学校之风,吹遍城乡,于是有了许多县办、乡镇办和私立的完小和初小。阜阳城解放后,立即接收了全部小学,并在巩固、发展公办的同时,提倡和鼓励民办及民办公助的小学。在土改运动、“大跃进”年代和1964年执行“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时,小学教育出现了三次办学高潮,“文化大革命”中,小学教育也受到影响,工人管学校,贫下中农管学校,使学校陷入混乱状态。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拨乱反正,小学教育事业逐步走上正常的发展道路。1985年,全市小学有47所,其中厂办、机关办、街道办的8所,共开506个班,有学生24245人,教职员工1088人,其中民办教师163人。1984年,全市已普及初等教育,经过自查、地区核实、省里验收,最后,省验收小组验收确认:7至11周岁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8.5%,12至15周岁少年儿童初等教育普及率为98.7%,达到了教育部颁发的关于普及初等教育的基本要求。
1985年全市小学毕业生4656人,其中公办学校毕业生为3290人,当年初中招生3200余人,基本上实现普及初中教育。
市委、市政府和各级党政领导,都重视教育工作,教育投资逐年增加,教学设施逐年改善,除注意办好原有的小学外,1983年又在郊区新建了莲池小学、赵庄小学、东平小学,接着,又创办了师院附小和铁四局二处职工子弟学校。根据国务院提出的“三结合”建校的方针,1983年,全市有309个单位集资办学,集资33万元,全部用于改善小学的条件,建新房597间,筑围墙1720米,添置课桌凳1864套。为了改善教师的住房条件,1985年,市政府拨出35万元为教师改造和新建住房。小学教师的政治地位也有很大提高,1984年有共产党员131人、共青团员277人,占教职工总数的37.5%。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每届都有一定名额的小学教师,小学教育被列入党委和政府的议程,从而加速了小学教育的发展与巩固提高。
2、学制与课程
小学学制沿袭四、二分段制,即初小四年,高小二年。1952年,曾在北城、东城、西城、南城四所全日制小学试行五年一贯制,次年即停止试行。1971年,全面推行小学五年制。自80年代起,都改为小学六年制。
小学全年上课34周,复习考试3周,集体教育活动机动时间2周,寒暑假12周、法定节假日1周。郊区小学在午秋农忙季节放农忙假,假满开学后,适当的安排时间,把耽误的课时补上来。
全日制小学开设的课程,有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自然常识、地理常识、历史常识、体育、唱歌、音乐、美术、劳动。每节上课时间40分钟。
思想品德课以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和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以及爱祖国、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五讲、四美、三热爱”为基本内容,紧密结合小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
各个小学都有少年先锋队组织,全市有48个大队,有队员2.8万多人,大队辅导员48人。每学期都组织开展一些活动,以开发青少年的智力。
3、小学选介
北城小学位于老城北关,前身是聚星书院,1904年在此创办县立第一小学,已有80年的历史,培训出不少人才。1928年“四九”起义牺牲的中共阜阳县委书记乔锦卿、1982年任中共安徽省委代理第一书记兼省长的周子健、解放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副司令员的聂鹤亭,都曾在这所学校里读书。该校是地区重点小学,原有建筑已更新。1985年有21个班,1381人。校风好、教具全,教学质量高,多年来的升学率名列全地区前茅。
东城小学位于解放中大街明伦巷。其前身是文庙的明伦堂,1915年创办,初名模范小学,后称县立第二小学、明伦小学、中正小学、东城小学。1985年有18个班,学生1058人,拥有电化教学设备,教学质量较高,被市命名为“文明学校”,被地区评为“红旗单位”。
曙晓小学位于民主西大街,曾是阜阳师范学校的附属小学,1985年有16个班,学生952人,有教具250件,教学挂图230幅,图书1000多册,教师积累的经验资料百册。该校教师在县以上刊物发表的经验、论文40余篇,曾获市先进教研组的光荣称号。师生勤工俭学创经济效益10万余元。少先队的文体、科技活动多次受表彰。
古楼小学位于仁里街,有房屋82间。其前身是鼓楼民办小学和仁里民办小学,创办于1950年。1952年鼓楼民小转为公办,1956年将仁里民小并入。校址在旧城中心,学生就学方便,1985年发展到16个班,学生997人。是年被评为市先进学校。
民族小学位于胜利路南段。这一带是回民的聚居区,少数民族学生占65%,1985年6个班,学生241人。市委、市统战部民主宗教事务科对该校特别重视,使其正在发展壮大。
朝阳小学位于东市区刘庄。1963年开办,当时只有一个班,20名学生,借公社的6间房子作教室。1970年濉阜铁路通车,学校因近车站,群众经济好转,自愿献工献料,盖起了24间砖瓦房。1985年9个班、学生396人,教师19人。实行“三结合”建校后又翻新了6间瓦房,添置课桌108张。教学质量也有所提高。
阜阳市小学教育情况一览表
1985.6

三、中学教育
1、发展概况
清朝末年,颍州府改清颍书院为清颍学堂,阜阳开始有了中学,不久,又在贡院街创办了成达学堂。宣统二年(1910年),阜阳城创办了颍州中学,民国6年(1917年),又有了省立第六中学,民国9年(1920年),私立安徽中学开办,民国13年(1924年),省立六中和设在阜城的省立三师合并,改称省立第三中学,接着,又先后设立了阜阳县立中学、省立第五女子中学、私立丽泽中学、大同中学,中学教育有了发展。
抗日战争爆发,省立颍州中学和五女中迁往湖南,合并改为国立第八中学。民国28年(1939年),阜阳督察专员郭造勋,在共产党人的支持下,利用五女中校址,开办了抗战中学。同年,驻阜阳的国民党军第92军于城西关外创办国立二十二中(后改名国立成城中学)。民国29年(1940年),抗战中学迁到文德街原县中校址,在抗中校址上开办了省立第四临时中学,在安徽中学东院又创办了省立阜阳女子中学,在清真寺创办私立成达中学。民国30年(1941年),在南关田祠堂设立了私立力行中学。民国33年(1944年),在大观创办了贞固中学,在城西开办了9县联合中学,在一人胡同开办了私立清颍女中。因山东省政府流亡阜阳,民国34年(1945年),在西关吴家祠堂创办了私立山东第二临时中学。抗日战争胜利后,民国35年(1946年),又有私立阜田中学开办于罗氏祠堂。
阜阳城解放后,除部分中学停办外,将接收的几所中学组建成阜阳联合中学。1952年起,阜阳一中、二中先后建起了新校舍,阜阳联中解体。阜阳建市后,市政府有计划、有步骤的合理调整中学布局,压缩普通高中,整顿初中,撤销各小学的戴帽初中班,将五中改为第一高级职业中学,四中改为第二高级职业中学,向阳中学改为农职业中学,保留一中、二中、三中、十中4所高中,停办了八中、九中的高中部,又增办了几所初中。1985年底,全市有普通中学9所(不含一中),职业高中2所,区属普通中学3所,农职业中学1所。工厂企业办学设有中学班的5所。全市共有初中180班,在校生11131人;高中29班,在校生2421人,职业中学在校生599人,小学在校生24245人,幼儿园在校生5727人;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2472人。1985年全市高中毕业生554人,考取高等学校的275人,其中:文史类84人,理工类163人,艺术类17人,体育类11人。
2、学制与课程
建国初期,中学学制沿袭旧制,初中、高中各三年。1969年,因贯彻毛泽东提出的“学制要缩短”的指示,改为二、二制,春季始业,1972年,初中恢复三年制。1982年,恢复高中三年制。现普遍初、高中全部实行“三、三”制。初中开设的课程有: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初二始)、化学(初三)、历史、地理、生物(初二),生理卫生(初三),体育、音乐、美术、劳动技术。
高中开设的课程有: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高二)、生物(高三)、体育、劳动技术。
教学时间:初、高中均为40周,假期10至11周,机动时间1至2周。
从1970年起废除招生考试制度,1974年吹捧“交白卷”为英雄,1975年掀起“学朝农”,“开门办学”之风,教学秩序混乱,教学质量下降。1977年恢复了招生考试制度,1979年起,在教育上进行了拨乱反正,又进行了教育改革,学校教育走上了正常的发展道路。每学期举行期中、期末两次考试。学校招生,通过考试,按照学生的学习成绩、政治思想表现、身体健康状况,择优录取。初中招生由市命题,统一分配,高中招生由省命题,市统考统分。
在教学活动中,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德、智、体几方面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3、中学选介
阜阳一中安徽省阜阳第一中学,简称阜阳一中,是省属重点中学,由阜阳行署教育局代管。1952年起,建校于城东关外,阜阳联中高中部迁入后,又扩大招生,是一所全日制六年制中学。1985年,有初高中24个班,学生1546人,教职工156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五级以上教师50人。有教学楼1座,平房教室4个。科学馆楼1座,内设物理试验室3个、化学试验室2个、生物试验室1个,电教室1个,电子计算机房1个、电子计算机6台,演示和分组实验仪器、标本,基本齐全配套。有图书室6间,藏书51000册,阅览室1个,陈列各种刊物、杂志357种,各种报纸32份。建有学生宿舍、学生食堂,教职工宿舍楼。有大操场、球场和各种体育器材。在教职工中有30名中共党员,有两位学生入了党。该校的教学质量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好,1985年吴凯获全国物理竞赛三等奖,免试升入北京大学。1982年参加10省市青年育星排球赛获最佳运动员称号的李峰,现任安徽省男排队队长。学生郑滋饶、孙峰等先后赴美国、西德留学。女学生戴厚英是当今知名作家。几十年来,该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分别战斗在各条战线。
阜阳二中位于阜阳城东三里湾,1952年开始建校,是一所全日制六年制中学,是地、市的重点学校。“文化大革命”中被一分为二,下迁农村,1970年恢复重建,改名“阜阳县五七中学”,1973年恢复二中校名。该校校址宽阔,总面积103亩,建有教学大楼、图书馆、职工宿舍等,是阜阳市第一个设有附梯教室的教学建筑。校内绿树成荫,环境幽雅。1985年有初高中30个班,学生1934人,教职员工108人。
阜阳三中校址在文德街。始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由清颍书院改办为清颍中学堂,民国13年(1924年),在原校址办阜阳县中,建成两层8间教学及办公楼,命名“阜阳县立初级中学”,后更名“阜阳县立中学”。解放后,在原址上开办阜阳联合中学,阜阳成立了一中、二中,遂改名为阜阳三中。该校跨文德街,分为东西两院,1981年建起了教学大楼,1983年被评为红旗单位,是市属重点中学。1985年有高初中30个班,在校学生1610人,教职工127人。
民族中学位于青云街清真寺内。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清真寺寺董们利用三间草屋办起一所义学堂,后有白岫生应回民之托,为开拓义学筹捐学田120亩,市房一处,取名垂远小学,不久改名中兴小学。民国28年(1939年),哈福贵经白崇禧介绍,被任为中国回教救国协会阜阳分会会长后,主持筹办成达师范。民国31年(1942年)改为私立成达中学。解放后,少数民族的教育事业,受到政府的重视,1977年在清真小学的基础上,筹办起民族中学,1985年初中10个班,学生430人,教职工39人。
阜阳纺织厂职工子弟学校在城南纺织厂附近。1971年创办,1977年设初中部。纺织厂职工子弟入学率达100%,普及了中学教育。1981年,厂拨款55万元,新建教学楼一座,有教室100间。办公室、会议室21间,实验室3间,配备了教学仪器、实验设备。
1985年有初中7个班,学生278人,教师19人。在1985年市教学评比中,被评为红旗单位。
阜阳市中学教育情况一览表(1985.6)

四、大学教育
建国前,阜阳没有大学,1958年始有师范专科学校,现有省属的阜阳师范学院和阜阳地区领导的阜阳教育学院。
阜阳师范学院阜阳师范学院位于阜城西南角西清河畔,是一所省属四年制的高等师范院校。它是从小到大几经波折而发展起来的。1956年,经省教育厅批准,开办阜阳高师速成班。1957年改为阜阳中学教师进修学校。1958年改建阜阳教师专科学校。1962年又改为进修学校。1968年被迫迁到临泉农村,分别开办两所中学,校舍被军队占用,校具和图书资料被分散。1974年,利用该校校址,创办安徽师范大学阜阳分校,受省地双重领导。1977年冬,开始参加全国统一的招生。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改建为阜阳师范学院,1979年9月20日正式成立。
阜阳师范学院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在阜阳地委、阜阳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全体师生员工艰苦创业,团结一致,辛勤工作逐渐改变面貌。先后兴建了物理教学楼、物理实验楼、化学实验楼等教学用房9600多平方米,新建学生宿舍楼4幢,职工宿舍楼6幢,共19400多平方米,还建有两处学生食堂,一个饭厅兼礼堂,又有锅炉房和男女浴池等生活用房。增添图书资料8万余册。省科研机构4个,实验室27个,教研室46个,电教室1个、计算机室1个,语言实验室2个。
全院有领导干部98人,教师312人。教师中有副教授4人,副研究员1人,讲师98人,工程师5人,馆员4人,助教94人。
在专业设置上,有中文(汉语言文学专业)、政教(政治教育,另含历史专科班)、艺术(美术、音乐专业)、外语(英语专业)、数学、物理、化学等7个系9个专业。还设有马列主义教研室、德育教研室、教育科学教研室、体育教研室等公共课教研室。各专业所开课程计124门,基本执行了部颁教学计划。
阜阳师院在改革中实行多种形式办学。除按国家指令性计划招收四年制本科和二年制专科生外,还根据国家指导性计划,充分挖掘潜力,采取多层次、多规格和多种形式办学。先后与阜阳行署人事局、统计局、淮南矿务局、亳县教育局、宁夏教育厅、浙江教育厅、西北矿山机械厂等单位联系挂钩,签订合同,开办了新闻秘书、工艺美术、数理统计、工业会计、政教、音乐等专业代培班和历史、外语、化学三个专业收费走读班以及职工夜大学。1985年在校生1747人(本科生1368人,专科学生379人),其中代培生120人,走读生60人,夜大学126人。从1982年起,规定本科学生必须写毕业论文,不少学生已显示出具有一定的科研训练和初步的科研能力。有1772名学生获得学士学位,54名学生被全国重点学校录取为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阜阳师院的科研工作不断加强,设有《汉语大词典》编写组、学报编辑部、古籍整理研究室、美术史论研究室。《汉语大词典》编写组自1974年开编以来,已基本完成下达的任务。《学报》社科版发行15期,自然科学版发行4期,艺术系副教授周芜编著的《武林插图选集》、《安徽版画史论集》、《中国画家丛书·李公麟》,已分别由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数学系副教授宁挺所著的《探索宇宙的使者》和《论e》,分别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和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中文系副教授牛维鼎著《建安文学论稿》,由本校学报编辑部出版了专辑。物理系讲师陈心中编著的《能源基础知识》,由北京能源出版社出版。另外,还有些著作,有的已经付印,有的正在完成。
阜阳师范学院建院以来,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人才,截止到1985年底,已培养本科生1823名,专科生2784名,短训师资1260名,共计5867名。
阜阳教育学院阜阳教育学院座落在市西南郊三里桥,它的前身是1978年阜阳师范专科班。1980年改名为安徽师范大学阜阳专科学校,1981年10月,又改为阜阳地区中学教师进修学校,1983年4月,经省政府同意,定名为阜阳教育学院。1984年,经教育部审定,批准为全国162所教育学院之一。
学院占地145.66亩,建筑面积10684.26平方米。院址跨阜南公路,分为东西两部分。有10个教室,4个小型实验室,1个天平室4个实验仪器设备保管室,办有大小食堂、商店、幼儿园、设有图书馆和资料室,有藏书5万余册,备查期刊1万余册,订有期刊报纸900余种,置有电子计算机、电视机、收录机、高压灭菌炉、录相机监视器、冰箱等教学仪器。
全院有教职工152人,其中专职教师82人,职工70人,另配有函授兼职教师126人,分布在各函授辅导站任教。教育学院面向全区招生,主要培训在职初中教师,通过全国成人高校统一招生、考试、录取。脱产进修二年,函授三年,达到大专毕业水平。学院还担负着教育行政管理干部培训任务,通过短期培训,提高其业务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管理能力。设中文、英语、干训三个文科专业,数学、物理、化学三个理科专业。自1983年起,学院还采取多层次、多规格、多种形式的办学方法,进行学历培训、应届高中毕业生的委培和自费生、社会专业合格证书辅导和自学考试辅导。自1979年以来,共招收各类学员2353人。
学院教师在认真教好课的同时,还潜心进行教育科学研究。近年来,在各种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41篇,协编出版或发行书籍7种,协编全省教院统用教材6种,本院用讲义13种,举办校内外各类学术报告会、讲座32次,创办了《教研情况》和《院报》,并正着手筹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综合版的《学报》。
全院师生注意加强思想建设,开展工作考核和创优活动。1985年9月教师节前,全院评出22名优秀教师17名优秀职工,8名优秀党员,还评出了2个模范班级,2个先进团支部、32名优秀团员,52名优秀学生,33名优秀学生干部。
上一篇:第二节 教师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