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工会
1975年建市时,原阜阳镇工会随之更名为阜阳市工会。翌年6月,中共阜阳市委组织部为市工会选定了主任和2名副主任。1977年5月,市首次工人代表大会召开,选举出市工会主任、2名副主任和第一届委员会委员23人、常委7人。1979年元月,经安徽省总工会批准,改阜阳市工会为阜阳市总工会。1982年9月,经市委组织部批准,市总工会内设组织宣传部、群众生产部和生活女工部。1984年9月,召开市总工会第二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二届委员会及市总工会主席、副主席。1986年7月,市总工会内设机构调整为组宣部、生产部、生活女工部和财务部。
建市时,各行业共有基层工会86个。其中工业企业18个,商业、粮食、供销系统18个,中学10个,小学22个,文化、卫生系统8个,交通、基建系统10个。建市后至1985年,新增基层工会82个。其中由地区下交的企业工会16个,新建的工业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会51个,区乡企业工会15个。市总工会下属基层工会共有168个,全市工会会员共达29812人。
在中共阜阳市委领导下,作为工人群众组织的市总工会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路线,开展了多项活动。
一是参政议政,民主管理。从1984年开始,在工业企业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至1985年底,共有113个企业建立了职工代表大会制。广大工人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参与企业民主管理,增强了主人翁的责任感。1984年,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民所有制企业“三个条例”颁布后,在全市各级工会和广大职工中进行了贯彻落实。市总工会举办贯彻“三个条例”的培训班,共培训骨干300多人。同年,市总工会拟定了《关于搞好工会组织参政议政的报告》,要求各级工会组织积极发挥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此报告经市委批转后,得到贯彻执行。市人大有工人代表,市政协有工会代表,他们代表工人的心愿,直接参政议政。市总工会还配合市委组织部,发动工会会员,对企业中层以上干部进行民主考核评议,提高了工人在民主管理中的地位。1985年,市总工会发动工人参与市场物价监督检查,成立了市职工物价监督检查总站和10个职工物价监督检查站,配备职工物价监督检查员95人,监督检查农贸市场物价,覆盖面达90%。职工物价监督检查活动多次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表彰,有2个职工物价监督检查站和2名物价监督检查员被省总工会、省物价局表彰为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受行署和市政府表彰的先进集体10个、先进个人54名。市职工物价监督检查总站受到地区工会和行署物价局表彰。
二是创建“职工之家”,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1980年市政府和省总工会各拨款15万元,兴建市工人文化宫。1980年8月、1982年8月,市总工会两次组织优秀教师共52人,分别赴黄山、九华山和青岛、泰山旅游。1982年3月始,在全市职工中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同年5月,市总工会投资5万元,兴建一个1080平方米的旱冰场。1983年5月始,在全市职工开展“振兴中华”读书活动,各级工会组建读书活动小组208个,参加读书活动的职工5146人,举办演讲活动14次,参加演讲者258人,听演讲的职工11000多人次。同年,市总工会和文化局联合组织职工业余文艺代表队,参加全省城市职工业余文艺会演,演出的淮词坐唱《凡人小事》、筝独奏、《小戏》三个节目被评为优秀节目,获优秀创作奖、优秀演出奖等7项奖励。同年10月,市总工会在工人文化宫开办两期职工业余文化补习班,学员184人。1984年6月,组织职工业余歌曲创作代表队,参加地区比赛,获集体奖、创作奖、优秀节目奖等4项奖励。是月,举办了阜阳市第一届工人运动会,近千名职工业余运动员参加了18个项目的比赛,随后选拔组队参加地区比赛,获田径队团体总分和乒乓球男子单打第一名,并有10名运动员被地区选拔参加省第二届工人运动会。1985年10月,组建了市职工美术书法摄影协会,举办了首次职工美术书法摄影展览。
1984年至1985年,市总工会抓了基层工会“整组建家”工作,召开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建立建全工会各项规章制度,把工会建成“职工之家”,达到合格标准的基层工会有145个。开展全市“职工之家”评选活动,评选出先进基层工会46个,先进工会小组102个,优秀工会干部57名。
三是开展劳动竞赛,选树劳模。1980年初,在市总工会倡导下,由各基层工会组织,开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多做贡献”的劳动竞赛。是年5月,阜阳柴油机厂电工班班长李宗铭因在劳动竞赛中贡献突出,被省政府授予“安徽省劳动模范”称号。1988年,全市职工开展向先进人物赵春娥、蒋筑英、张海迪学习活动,涌现出许多先进单位和模范人物。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498人,先进集体和红旗单位207个。这年10月,在“战百日、献百元”的竞赛活动中,市二药厂职工以人均多贡献680元的突出成绩,被评为全省先进单位。1984年,在职工中开展“争当改革主力、为四化建设立功”的劳动竞赛,不少企业、车间、班组、商店柜组被地区和市命名为双增双节、技术革新、最佳服务等方面的创佳、创优先进集体。有阜阳印刷总厂厂长张永志、阜阳纺织印染总厂管道工张文山、市人民医院五官科主任医师房学贤、阜阳造纸厂技术干部巫义卜、市理发总店工人孙玉安5人荣获“安徽省劳动模范”称号。当年5月,在全国青年工人“五小(小发明、小革新、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议)智慧杯”活动中,全市青年工人改革新工艺588件,采用320件,选送省评比83件,有50件受到省政府表彰,有3件被评为全国“五小智慧杯”发明二等奖,阜阳市被评为省“五小智慧杯”活动先进城市。1985年,劳动竞赛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深入开展,广大职工以主人翁的身份提合理化建议,创最佳经济效益,创优质服务,为确保阜阳市各项经济和社会指标的超额完成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劳动竞赛中,为加强职工技术协作交流,于1985年成立了市职工技术协会,会员449名。市职工技协组织技术攻关和推广新技术活动11次,对于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能源起了重要作用。市粮油食品厂组织的龙须面0.8面刀技术攻关获得成功,获全国职工技协重大成果奖。
四是做好职工生活后勤工作。各级工会配合企业领导,积极发展职工集体福利事业。从1979年至1986年,全市区级以上企业办职工食堂31个,职工医院、医疗室26个,职工浴池26个,厂办幼儿园21所,入托儿童1084人,入托率94.4%,购置上下班交通汽车25辆。各企业建立了职工住房分配委员会。各级工会还就解决职工子女就业问题发挥促进作用。从1984年阜阳市职工生活后勤工作连续三年被行署评为先进,有15个企业被行署表彰为“职工生活后勤工作先进集体”,有55人因做职工生活后勤工作表现突出,被行署表彰为先进个人。
五是劳动保护和劳动保险。1981年,市总工会配合卫生局防疫站、劳动局,两次组织从事有毒有害工种劳动的工人进行健康检查,受检人数1260多人。同年,对有尘有毒和高温作业点进行粉尘、毒气含量及高温测试,并责成和监督不符合工业生产卫生条件的作业点的企业,限期改善劳动条件。1984年以来,大力开展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的知识教育,组织职工看专题影片87场,看片职工达35000多人次。1984年5月,市总工会举办了劳动保护、安全生产培训班,培训劳动保护干部40多人。1985年,市工交企业建立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37个,有监督检查员325人,形成一支强有力的劳动保护队伍,保证了因公伤亡人数逐年下降,重大事故得以控制。
1984年始,各级工会对职工保险工作进行恢复整顿,工厂企业登记了职工家庭靠养人口,填写了劳动保险卡片,90%的单位建立了退休职工管理组织,做到退休职工生活福利有人办,患病、困难有人管。1985年,按照国家和省政府有关文件规定,全面落实了职工医疗保险待遇、全民所有制企业职工病假期间的生活待遇、因工伤残的职工生活待遇、因工死亡的职工遗属生活待遇。从1985年起,阜阳印刷厂、制药厂、面粉厂等企业单位对职工家庭财产给予投保,受到职工欢迎。
六是女工保护工作。1985年3月,建立了由17人组成的阜阳市女工工作委员会,由市总工会一名副主席任主任委员,市总工会女工部长、市妇联权益部长和市保健所长任副主任委员。随后,各企业基层工会相继建立女工委员会,至1986年底,全市有女工委员会194个,女职工小组26个,有专职女工干部101人,兼职者121人。各级女工委员会以生产为中心,以发挥女工作用为目的开展女工工作,加强对女工的思想政治教育,维护女工的合法权益,协助单位搞好女工劳动保护。全市有女工百人以上的单位,均设立了女工冲洗室、孕妇休息室、婴儿哺乳室,每年定期为女工进行妇科检查。
二、妇联会
1975年建市后,原阜阳镇妇女联合会更名为阜阳市妇女联合会。1977年5月,市第一次妇女代表大会召开。大会选举出委员33人,常委11人,正式组成市妇女联合会。市妇联内设组织宣传部、生产福利部、市幼儿保教委员会办公室。1981年,市妇联内设机构作了调整,组织宣传部改为宣传教育部,生产福利部改为妇女权益工作部。1984年,增设儿童工作部,与市儿童协调委员会(即原幼儿保教委员会)办公室合署办公。
在1979年之前,市妇联会下有5个公社妇联会,城区各街道和郊区各大队均设有妇代会。1979年后,随着全市行政区划变更,公社妇联会相应易名为区、乡妇联会,大队妇代会易名为行政村妇代会。1984年10月始,市妇联对基层妇女组织进行全面整顿,同时在工厂、商店、学校新建妇代会。至1985年,市妇联下属有7个区、乡妇联会、34个街道妇代会、29个行政村妇代会、28个厂、校、店妇代会和4个水上运输大队妇代会。
市妇联作为妇女群众组织,在中共阜阳市委领导下,为宣传教育广大妇女,不断提高其素质;组织和动员广大妇女积极参加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维护和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搞好幼儿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
围绕党的中心任务,针对实际情况,对广大妇女开展政治思想宣传教育和文化、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其政治和业务素质,是市妇联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1977年,对全市女干部、女工人、女社员、女服务员开展了自尊、自爱、自重、自强的“四自”教育。1979年,组织全市女职工参加了真理标准大讨论。1980年,开展向优秀共产党员刘朝娟学习的活动。1981年,组织72名妇女骨干参加培训班,学习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1982年,在全市妇女中开展了学习政治经济学常识,做改革的促进派的活动。1983年以来,组织广大妇女学文化、学科学、学技术。1985年,连续举办妇女职工业余文化补习班,参加学习者2000多人。同年,为适应第三产业发展之需,举办了专业科技讲座,听者150多人。经过连续不断的宣传教育,使广大妇女认识到:在社会主义中国妇女与男同志一样具有主人翁的政治、经济地位;在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中,妇女与男同志一样可以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动员和组织全市妇女积极参加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开展争当“三八”红旗手的劳动竞赛和争创“五好”家庭活动,是市妇联的又一项重要工作。自1978年起,市妇联在各行业发动妇女,参加争当“三八”红旗手的劳动竞赛,连续8年,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先进个人和集体。1978年,评出市“三八”红旗手344名,“三八”红旗集体50个。1980年,阜阳市有27人和3个单位出席了地区“三八”红旗手表彰大会;双河大队的许桂兰、中市区美术印刷厂工人李淑珍、市纺织厂的袁慧敏、清洁卫生管理站的张子英、红旗旅社的凌素贞、物资局的蒋蓉贤、粮食局第一粮店的赵桂英、柴油机厂的袁桂英、第八中学的张玉荣9人荣获安徽省“三八”红旗手称号,阜阳纺织厂西纺车间细纱丙班和西市区仁里街妇委会荣获安徽省“三八”红旗集体称号;其中许桂兰、袁慧敏、凌素贞、赵桂英、张玉荣5人和阜阳纺纱厂西纺车间细纱丙班的代表出席了全国“三八”红旗手表彰大会。1983年,全市评出“三八”红旗手103人,其中张玉荣、赵桂英、闸东公社后王庄的高学英、市医院的钱丽、纺织厂东纺车间甲班的齐培霞5人和育英幼儿园的代表出席全省“三八”红旗手表彰大会。1984年,评出市“三八”红旗手50名、“三八”红旗集体6个;其中有12人出席了地区“三入”红旗手表彰大会;郊区区委的刘纪英荣获安徽省“三八”红旗手称号。
市妇联开展争创“五好”家庭活动始于1978年。1980年,在解放中路仁里街居委会搞了评选“五好”家庭的试点。同年,全市评选并表彰“五好”家庭144户、“五好”个人193名,1981年,全市评选“五好”家庭223户、“五好”个人452名,其中有18户被地区表彰为“五好”家庭,13人被地区表彰为“五好”个人。1982年,全市评选“五好”家庭312户,其中16户的代表出席了省“五好”家庭表彰大会。许桂兰、冯晓凤、代秀英、周秀珍、储国珍、佘树滋6人出席了全国“五好”家庭表彰大会。1983年,全市评选“五好”家庭308户。1984年,全市评选“五好”家庭300户,其中有16户的代表出席了地区“五好”家庭表彰大会。争创“五好”家庭活动的开展,一批又一批“五好”家庭和模范丈夫、模范妻子、模范爸爸、模范妈妈的出现,对于建设幸福美满的家庭,增进群众间的团结友爱,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发展幼儿福利教育事业,也是市妇联的经常性的一项工作。在人大代表普选中,市妇联教育和动员广大妇女积极参加普选,强调女代表所占总代表的比例不低于25%,实际选举结果达29.5%。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均有一批女干部,有的还进入了领导班子,如担任市人大副主任等。这些女干部在各级领导岗位上,和男同志一样,发挥着领导作用。这标志着在改革开放中,妇女的政治地位得到提高。
市妇联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墙报、专栏、幻灯、文艺演出、组织座谈会、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对广大妇女进行法律教育。1983年,两次在全市大张旗鼓地开展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宣传月活动,做到家喻户晓。使全市人民、特别是广大妇女懂得,什么是妇女的合法权益。市妇联做了大量工作,在招工、招干、升学、分房、计划生育、提拔干部等问题上,使各单位切实做到男女平等。市妇联还重点抓了女职工比较集中的工厂、商店、幼儿园、中、小学,促使单位落实专门为女职工所办的福利设施。对于侵害妇女权益的丑恶行为,市妇联带领妇女,以法律为武器,坚持斗争。从1979年至1985年,市妇联接待来访者1486人次,收到来信1564件。对来信来访反映的问题,协助有关部门,做了认真办理,办结率达94%以上,使许多矛盾尖锐的家庭经调解得以和睦平安,使一些受害者经行政或法律干预得以伸冤,使少数侵害妇女权益的犯罪分子受到法律的制裁。例如,西市区前进居委会有一对夫妻,丈夫经常打骂妻子,妻子一怒出走。后来妻子申诉到市妇联,要求离婚。市妇联配合派出所,严肃批评了这个丈夫,同时对其妻进行了说服教育,终于使这对夫妻和好,使这个濒临崩溃的家庭得以挽救。又例如,市纺织厂有个女工,长期受丈夫摧残虐待,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烫伤了丈夫。司法部门以“故意伤害罪”将女工拘捕。市妇联配合市法院、公安局做了大量调查,了解真情,最后认定,女工烫伤丈夫的行为是其丈夫直接诱使的结果,对女工免于起诉,予以释放。再例如,车辆厂有个女工朱春玲,曾因失恋而绝望。市妇联根据市长的指示,对朱春玲进行了关于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方面的思想教育。朱春玲在《中国青年报》发表了《市长给俺增添了生活勇气》的文章。后来,朱春玲与部队的张文艺相爱结婚。张文艺退伍后,市妇联又多方努力,将其户口由农村迁入市内,使朱、张二人完美成家。《解放军报》发表文章,热情赞扬了此事。还例如,纺织厂有个女工,不堪受丈夫肆意玩弄和残酷虐待,坚决要与之离婚。市妇联促使法院予以判离,维护了这个女工的合法权益。
市妇联为阜阳市幼儿保健教育(以下简称保教)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77年,阜阳市幼儿保教委员会建立,其办公室设于市妇联内,其日常工作由市妇联代管。同年,各区、社(乡)、县级工厂建立了幼儿保教领导小组。1978年8月,市妇联举办2期保教人员学习班,150人参加了学习。1979年,全市开展大宣传,掀起大办幼儿园、托儿所的热潮。1980年,召开2次保教工作经验交流会,582人参加了大会。同年,举办了有330名幼儿参加的文艺体操表演。1982年,贯彻改革的精神,兴办幼儿园所实行积极公办、发展民办、促进联办、鼓励个体办,使全市幼儿园所又一次发展。1983年,对全市幼儿园、托儿所进行普查、整顿,培训幼儿保教员115人,提高了幼儿保教的质量。1984年,重点扶持个体办幼儿园9所,弥补了公办之不足。至1985年,全市有幼儿园、托儿所74个,入托(园)的1—6岁儿童达6646人,占同龄儿童总数的51.3%,其中市区4—6岁儿童入托(园)率达99.8%,效区农村4—6岁儿童入托(园)率达45.6%。1981年、1982年、1984年全市3次召开表彰大会,共表彰保教先进个人65名,先进幼儿园、托儿所25个,关心少儿工作的先进个人67名,先进集体13个,教育好子女家长123名,好孩子260名。其中24名优秀保教人员、6个幼儿园、15名关心幼儿保教的人员、24名教育好子女家长和110名好孩子受到地区表彰,有3名优秀保教人员和1个幼儿园受到省表彰。
在妇联会工作中,不断出现许多先进工作者和先进集体。仅1981年,全市就表彰妇女先进工作者79名,先进集体19个。由于工作活跃并取得显著成绩,市妇联多次受到表彰。1982年,被表彰为安徽省妇联先进集体;1983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五好”集体称号;1985年,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并先后被地区省评为先进妇女组织。
三、共青团
1975年阜阳市建立,原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阜阳镇委员会随之更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阜阳市委员会(简称团市委),直属团地委领导。1976年建立团市委临时领导小组。1977年5月召开第一次阜阳市共青团代表大会,出席代表300人;通过了《继承毛主席遗志,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决议;选举27名委员,组成第一届团市委;由9名常委(含书记和2名副书记)组成第一届团市委常委会。1981年,团市委内设机构有组织宣传部、青年工人部、学校少年部和办公室。1982年5月,召开阜阳市第二次团代会,出席代表193人;通过了《关于加强团的建设的决议》,选举27名委员、3名候补委员,组成第二届团市委;由9名常委及其中的书记、副书记组成第二届团市委常委会。1984年,青少年教育办公室撤销,团市委其它内设机构仍为三部一室。1986年12月,团市委共有工作人员8名。
团市委下属团组织,1976年有5个公社团委、9个中学团委、商业和工业两系统的团总支;全市共有基层团支部299个,团员5429人。1979年,公社改区(乡),公社团委随之更名为区(乡)团委。同年,15个原属地区的县级厂下放到市,其团组织亦随之划属团市委。1980年,阜阳一中团委划出直属团地委。1981年,市交通局、城建局、二轻局、粮食局和十中、向阳中学、建设中学、民族中学等相继建立团委,皆属团市委管辖。1985年底,全市共有团支部548个,其中党政机关团支部121个,企事业单位团支部307个,市区街道团支部52个,效区农村团支部68个。从1976年至1985年,全市共有团员13856名。
团市委的宣传工作,主要是配合党的中心任务,在团员和青年中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宣传英雄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教育团员和青年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培养社会主义道德、情操、风尚;引导和组织团员、青年职工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多做贡献;培训团干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1976年,组织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演讲会和模范人物陈素良报告会。1977年,开办团干培训班,对全市团支部委员以上的团干进行轮训。同年,召开了团的工作经验交流会,4个基层团组织介绍经验。组织团员学习《毛泽东选集》第五卷。1978年,举办学习雷锋座谈会。组织全市青年学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文件。1979年,举办纪念“五四”篮球赛和全市共青团文艺表演赛。1980年,开展创先进团支部活动;举办模范教师谈共产主义思想教育报告会。1981年,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1982年,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和做合格共青团员教育活动;举办了青年诗歌朗颂比赛;创办了《阜阳团讯》刊。1983年,开展学习张海迪活动;举办团干培训班;开展振兴中华读书活动;举办全市青年独唱比赛。1984年,开展“党在我心中”知识竞赛活动,举办青年歌曲比赛,捐资建造“腾飞”雕塑。
团市委的青年职工工作,主要是教育青工增加事业心和责任感,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并组织他们开展各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竞赛活动。1980年,组织优秀青年车工选拔赛。1981年,组织青工参加全省针织操作技能比赛。1983年,组织服务行业优秀服务对手赛。从1981年至1985年,广泛持久地开展争当“新长征突击手”活动。1983年至1985年,开展青工“五小智慧杯”竞赛。从1976年至1985年,团市委共表彰在各项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团委9个、先进集体和先进团支部56个、优秀团员和先进青年277个、优秀团干部49个、“新长征突击手”184个。1983年命名市公共汽车公司21号车为“共青团号”。西市区仁里街团支部1981年被团省委表彰为先进团支部。阜阳纺织厂、市五中和市医院团支部于1982年被团省委表彰为先进集体。阜阳柴油机厂、无线电厂、制药厂的团委于1984年荣获全国“五小智慧杯”发明二等奖。
由于团市委各项工作取得突出成绩,从1977年至1985年,曾5次被评为市先进集体,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4次评为地区先进集体,受到地委、行署和团地委表彰;4次评为省先进单位,受到省委、省政府或团省委的表彰和奖励。
附:少先队
阜阳市共有小学校47所,各校普遍建有少年先锋队,班建小队,年级建中队,校建大队。1976年,全市共有在校小学生22404人,少先队员17923人,占小学生总数的80%;1980年,共有在校小学生26213人,少先队员25427人,占小学生总数的97%;1985年,共有小学生26445人,少先队员26401人,占98%以上。
全市无统一的少先队组织机构,少先队领导工作由团市委学校少年工作部负责。
1976年,组织全市少先队开展“小红花百日赛”活动。,在此项活动中,有280名红花少年、6个优秀少年大队、8名大队辅导员、67名中队辅导员受到团市委表彰。
1977年,组织全市学校少年儿童体操表演赛。
1978年至1979年,在全市少先队中开展了共产主义道德风尚的教育。1979年7月,在人民路举办了老红军点火炬的阜阳市少先队“火炬接力赛”。同年9月,全市各小学开展了庆祝中国少年先锋队建立30周年、“为红领巾增添光彩”活动周。”
1980年3月始,全市少先队开展了“争当红领巾班”竞赛活动。是年5月,举办了少先队歌咏比赛和体育文艺表演赛。团市委命名东方红小学2名学生为“优秀少先队员”光荣称号。1981年,全市少先队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266名少先队员因表现突出而受到团市委表彰。
1982年,开展了“红领巾读书奖章”活动,在少先队中普遍进行了“三热爱”教育。当年11月,在少先队中开展了“热爱红领巾、做党的好孩子”活动。
1983年3月,开展了“红领巾作贡献”活动。4月,组织少先队参观烈士馆,对少先队员进行革命传统教育。6月,开展了“红领巾有奖读书”活动。
1984年6月,举办了少先队文艺会演,组织优秀少先队员、辅导员夏令营。是年,东城小学三年级二中队荣获全国少先队“快乐的中心队活动”奖杯。
1985年,开展争当三好学生、为红领巾增光彩活动,开展争创优秀大、中、小队活动。当年暑假,组织读书小组,开展了“红领巾读好书、学英雄”活动。
四、工商联
1984年4月,阜阳市工商业联合会(简称市工商联)筹备小组建立。1985年4月23日,召开了市工商业联合会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出席代表160人,选出主任委员、2名副主任委员、8名常务委员、31名执行委员,正式建立了市工商联。
市工商联建立后,组建了11个经济咨询小组,为工商企业咨询服务。如市百货大楼咨询小组为百货大楼提出并被采纳合理化建议112条,帮助百货大楼培训服务员520人次,为百货大楼提高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做出了积极贡献。市工商联发挥其会员的优势,开办了工商业会计学校,培训学员200多人。市工商联服务于改革、开放的需要,与上海、辽宁、山东、河南、浙江、江苏、江西、福建7省1市的40多个县、市工商联建立了经济信息联络网。市工商联还积极与港、台同胞和海外友人联络,设法引进外资、扩大进出口量。
五、文联
阜阳市文学艺术联合会(简称文联)从1983年7月开始筹建,于1984年5月初正式建立。市文联设有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副秘书长,共有驻会专职干部5人。市文联是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的全市文艺工作者自愿结合、以繁荣文艺创作和文艺理论研究为宗旨的群体性专业组织。至1985年,市文联共有下属协会7个,会员164人。
市音乐工作者协会:1985年3月31日成立,会员共24人。
市民间文学工作者协会:1985年3月31日成立,共有会员13人。
市戏曲工作者协会:1985年4月1日成立,有会员18人。市摄影工作者协会:1985年4月1日建立,有会员19人。
市美术工作者协会:1985年4月2日建立,有会员28人。
市书法工作者协会:1985年4月2日建立,有会员24人。
市文学工作者协会:1985年4月3日建立,有会员34人。
市文联建立后,于当年创办了季刊《颍州文艺》,出了2期。是年,举办了重点作者创作学习班,讨论和修改文艺作品40余篇(首),共在报刊发表作品72篇(首)。1985年上半年,市文联会员在报刊发表作品80余篇(幅、首)。其中有中篇小说4篇,短篇小说、诗歌、报告文学、文学评论42篇(首),民间文学9篇,歌曲6首,长篇评书《岳飞》和中篇评书《武昌会审》、《绣鞋记》,国画9幅,书法20余幅。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