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纺织工业
建国前,阜阳市的纺织工业几乎是一片空白,农村沿袭传统的土纺土织。城里仅有20多户个体经营者,分布于东关、西关和北关,使用的是木制的纺车和织机,纺的是棉线,织的是土布,生产水平很低。
1949年,从涡阳县张村铺迁来一家棉织厂,有10多名工人,使用的仍是木织机,设备落后,产品单一,规模很小。
1957年,成立了“公私合营新民棉织厂”,织机由脚踏手拉改为脚蹬,相对减少了劳动强度。该厂以芜湖机器纱为原料,生产白平布和条格布,但基本上还是手工生产。
阜阳地区1958年前年产棉花79万担,过去这些棉花绝大部分调往外地,而所需用的布和棉纱线,须从外地调进,每年仅运费开支就达52万元。
1958年3月,中共阜阳地委决定在阜阳兴建一座棉纺织厂,定名为“阜阳专区第一纺纱厂”(以下简称阜专一纱厂),确定为1万纱绽。同时中共安徽省委决定,由国家投资,在阜阳兴建一座规模为10万纱锭(后改为5万绽),1728台布机和日产千匹色布的纺织印染厂,定名为“国营阜阳纺织印染厂筹备处”。两厂厂址均选在阜阳城东南的东岳庙附近。于1958年5月,进行地质勘探。5月23日即破土动工,从上海购买了纺纱设备。同年10月,1万绽纺纱设备安装完毕并试车投产。到1962年,“阜专一纱厂”共完成产值65.68万元,上交利润8.69万元。
1958年3月,筹建“阜阳纺织印染厂”,4月份派人到蚌埠、合肥等有关单位了解工艺设计和研究土木建筑等情况。1959年8月,经中国轻纺部批准,厂名为“国营安徽第六纺织印染厂”,简称“六纺”。
1958年,安徽省手管局拨款36万元。筹建规模为年产针织内衣300万件(后改为200万件),定名为“阜阳县针织内衣厂”,厂址与上述2厂仅一墙之隔。同年3月即招了85名职工,4月份,新招职工赴合肥针织厂学习。同月从公私合营上海针织厂买回20多台旧设备,并从上海调进了几名技术人员。年底,即试车投产。
1958年下半年建“跃进纱厂”,俗称“土纱锭”厂,厂址在现文德街阜阳县光华木器厂,隶属于阜阳县手工业联社。该厂是“跃进”型的工厂,纺纱机全是木制的,操作时需多人用脚蹬、用手摇,相当笨重,1958年底与“阜专一纱厂”合并。
1959年2月,“阜专一纱厂”交阜阳县管理,与阜阳县针织内衣厂合并,厂名改为“阜阳县棉纺针织厂,”针织部分称“针织车间”,棉纺部分称“棉纺车间”。
1960年,由于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国家将“六纺”列为缓建单位。1961年3、4月间,阜阳县棉纺针织厂人员被下放,工厂被迫停产,剩余工人靠修补针织内衣和袜子发工资,此举在全省引起了轰动,全省针织行业纷纷仿效。
1958年8月,省商业厅、省计委分别在阜阳筹建了安徽丝绸厂阜阳分厂、阜阳绢纺厂,其中丝绸厂尚未建好即下马,绢纺厂于1960年5月底招进100多名工人,分赴上海和嘉兴培训。同年秋,培训人员尚未回来,该厂即下马。下马后的人员,一部分进入安徽丝绸厂,一部分到凤台县锅碗厂,所剩十几人仍回原厂待业。
1961年6月,安徽丝绸厂阜阳分厂、阜阳绢纺厂、阜阳造纸厂、轻工机械厂与“六纺”合并,仍称“六纺”,有职工100多人。
1964年8月,随着国民经济的好转,“阜阳县棉纺针织厂”复工,针织车间设备较全,稍加修整,于1964年9月正式生产。同年,“六纺”也开始续建。
1964年9月,“六纺”与阜阳县棉纺针织厂合并,仍称“六纺”。此时原“六纺”生产车间未建成,部分仍是一片基建工地。1964年11月,原阜阳县棉纺针织厂的棉纺部分开始安装,1965年3月安装完毕,同年4月正式生产。
1965年初,以当年的老工人为骨干,在原安徽丝绸厂阜阳分厂和阜阳绢纺厂的基础上改建为“阜阳缫丝厂”(即今阜阳丝绸总厂),因此,并入“六纺”的原丝绸厂工人,又全部回到了“阜阳缫丝厂。”
“六纺”的棉纺车间投产后,新增添的200台1511M42英寸织机无处安装,几经研究,1965年10月,经阜阳专署批准,针织部分与“六纺”分开,搬往下马后的轴承厂厂址(即现阜阳柴油机厂),腾出厂房安装布机。之后,针织部分正式命名为“阜阳专区针织厂”,“六纺”更名为“阜阳专区纺织厂”,简称“阜阳纺织厂”,同属于阜阳专署工业局。
1966年,阜阳纺织工业总产值猛增到583万元,与开始调整时的1961年相比增长了6倍,这一阶段纺织工业的迅猛发展,奠定了棉纺织、针织复制、丝绸3大行业发展的基础,也为阜阳纺织工业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1968年,因“文化大革命”浪潮的冲击,生产大幅度下降,与1966年相比,纺织工业总产值由583万元,下降到397.59万元,下降了31.8%。到1969年才趋向稳定。
1970年后,随着阜阳缫丝厂、阜阳针织厂的全面恢复生产,“六纺”全面投产,纺织工业总产值有所上升。197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002.36万元,为1970年的2.66倍。
1975年12月,阜阳市成立。原由地区直接管理的阜阳纺织厂、阜阳缫丝厂、阜阳针织厂3个企业划交阜阳市管理,业务上由阜阳市工业局领导。
建市后,纺织工业又有所发展,产品的质量、产量有很大提高,产值逐年增加。1978年,阜阳市纺织工业总产值达4709.74万元,比1966年增长7倍。比1976年初建市增长了47.28%。
1979年后,阜阳市纺织工业发展很快,新建的阜阳麻纺织厂和阜阳印染厂先后投产。1984年从日本引进1380锭全套先进的粗梳毛纺设备,于同年12月试车生产,结束了阜阳市没有毛纺织工业的历史。
1982年后,纺织产品的市场销售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加之纯棉产品涨价,化纤产品降价,阜阳市一些纺织企业的部分产品滞销、积压,少数企业经济效益下降,个别企业甚至出现亏损。阜阳市纺织工业贯彻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和国务院对纺织工业的指示精神,积极而稳妥地进行企业内部的改革,加快了技术进步,改善了产品结构,开发新产品,从而增强了企业的应变和竞争能力。特别是1984年,率先在全市推行了承包责任制,引进了竞争机制。经过2年多的努力,阜阳市纺织企业基本上转轨变型,从单纯的“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发展,经济效益也逐步回升。棉、毛、丝、麻、针织复制等行业的多数产品,在质量上进入了纺织部部颁一档标准,自1983年起连续获奖。1983年,阜阳针织厂的“双塔牌”32支纱青果领小人衫荣获省优产品称号,产品的销售范围也在不断扩大。纯棉布、棉纱、麻袋、汗衫、背心、白厂丝、丝织品、兔羊毛纱和毛针织衫裤等产品远销亚、非、拉、欧20多个国家和地区。
至1985年底,全市纺织工业系统共有职工9070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干部1000人,占总人数的11%;固定资产9336.13万元。年产值10610万元,利润663.28万元,上缴税金1314.7万元。市区内全行业主要工厂有:阜阳纺织厂、市棉织厂、市华颍棉织厂、阜阳麻纺厂、市麻制品厂、市地毯厂、市三星地毯厂、市羊毛地毯厂、阜阳印染厂、阜阳针织厂、市针织厂、市羊毛衫厂、市红旗针织厂、市长虹毛巾厂、市制线厂、市华夏羊毛衫厂、阜阳缫丝厂、市丝织厂等。
阜阳纺织厂
阜阳纺织厂建于1958年5月,地址在阜阳市文峰路,历经了停建、续建、扩建等阶段,于1972年全面投产,系全民所有制企业,隶属于阜阳市纺织工业公司。
阜阳纺织厂是安徽省纺织企业中发展较快的厂家之一,现有职工5389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99人,占地面积3191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6801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5617.53万元,净值3756.05万元。
70年代以前,阜阳纺织厂只有棉纺锭5万锭,生产单一的纯棉制品。1979年投资30万元,新建3162平方米的机动车间。
1980年,阜阳纺织厂改变了产品结构,增加了化纤纯纺及混纺等新产品,上半年上了维棉纱1万锭,下半年上中长纤维纱8000锭,织造出中长华达呢,填补了本省纺织行业产品的一项空白。
1982年将3班制改为4班3运转,在全厂运转工人中普遍实行了岗位全额计件工资制,做到人定岗、岗定责、责定额、额定分、分定酬,不仅有力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而且减轻了运转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1984年,为完善企业内部的经济责任制,阜阳纺织厂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全市率先与市纺织工业公司签订了承包合同,做到产品质量稳定。
自1981年以后,国内兔毛滞销,阜阳纺织厂及时掌握信息,正确预测,本着因地制宜,勤俭节约的原则,将原来废弃不用的老布机车间改造为毛纺车间。并于1984年从日本引进了1380锭全套先进的粗梳毛纺设备。同时请日方技术人员协助安装、调试,于同年12月试车生产。此后,又先后引进了同样的粗梳毛纺2760锭。为综合利用毛纺原料,又上了320锭的毛地毯纱设备,用于生产制织出口毛地毯的纱线。
阜阳纺织厂共有6个生产车间:东纺、西纺、布机、毛纺、毛针织和机动车间。现有棉纺锭52800锭,线锭8740锭,粗梳毛纺4140锭,毛地毯纱锭320锭,棉布织机1060台,针织横机为100台。1985年工业总产值(1980年不变价)8589.72万元,出口纺织品交货值1156万元。
该厂产品中,棉纺部分有精梳纯棉、普梳纯棉、涤棉、涤腈、涤粘、维棉等混纺纱线17个品种,织物类中有中长华达呢、涤卡和纯棉布等7个品种。毛纺织部分有各种比例的兔羊毛纱和兔羊毛衫。该厂产品质量优良,共有部优产品2种,省优产品5种,为安徽省级先进企业。
阜阳印染厂
阜阳印染厂于1982年10月建厂,厂址在阜涡路5号,系全民所有制企业,隶属于阜阳市纺织工业公司管理。
阜阳印染厂的前身是阜阳发电厂,该厂于1981年停产。为改变阜阳坯布外调,印染布调进的不合理局面,经省计划委员会批准,同意利用停产的发电厂改建为印染厂,设计能力为年产1500万米色布。
1985年,为改变品种单一的局面,又增建了一条年产1000万米的中长后整理线,其中主机设备蒸呢机和树脂整理机从西德引进,自动化程度较高,产品质量优良。为利用余热发电,将1500千瓦和5000千瓦发电机组先后恢复发电自用。
阜阳印染厂共有职工518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52人;厂区占地面积83732平方米,建筑面积47233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1291.47万元,净值1132.61万元。
阜阳印染厂现有印染、发电2个车间,拥有年产1500万米色布和年产1000万米中长后整理生产线各1条,1500千瓦和5000千瓦2个发电机组,主要产品为纯棉、涤棉印染布及仿毛中长华达呢等,主要销往鲁、豫、皖、沪等省市。年工业总产值(1980年不变价)2923万元,利税总额177.14万元,生产各种印染色布1115万米。
阜阳针织厂
阜阳针织厂是以生产针织品为主的小型国营企业,是安徽省出口针织品的重点企业,隶属阜阳市纺织工业公司。阜阳针织厂原名“阜阳县针织内衣厂”,筹建于1958年3月,隶属阜阳县,原厂址在今阜阳纺织厂东院,占地2万平方米,筹建规模为年产针织内衣300万件(后改为200万件),1958年底开始生产时,仅有设备20多台(系从公私合营上海针织厂买进的老旧设备)。1959年2月,上级指示将“阜阳专区第一纺纱厂”与阜阳县针织内衣厂合并,改名为“阜阳县棉纺针织厂”,隶属于阜阳县。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由于人员下放,基本上没有生产,靠修补针织内衣、袜子维持工人的生活,职工们不但有了工资,还有了一些奖金。
1964年8月,随着国民经济的好转,省指示阜阳县棉纺针织厂复工。同年9月,上级决定“六纺”与阜阳县棉纺针织厂合并,仍称“六纺”。厂址在文峰路62号,占地面积28640平方米,建筑面积14394平方米,职工468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33人。固定资产原值240.07万元,净值120.57万元,拥有台车33台,棉毛车26台,大园纬编机3台,热定型机1台,高温高压溢流喷射染色机1台,印花机1台,年产针织内衣200多万件。产品分针织内衣、针织面料2大类,主要产品有涤盖棉针织面料,棉毛衫裤和单面布类衫裤,其中:纯棉单面布类衫裤出口到东南亚及欧洲等国家和地区。
1965年10月,由于新增200台1511M44英寸织布机无处安装,针织车间与棉纺车间分开,正式命名为“阜阳专区针织厂”和“阜阳专区纺织厂”,当时阜阳专区针织厂只有职工30多人,生产条件简陋,产量只有40万件,产值60多万元。
“文化大革命”期间,该厂的生产遭到了严重的破坏,1969年该厂第二次搬迁,至现厂址处文峰路62号,1970年产量达到86万件,产值112万元,利税16.4万元,1971年至1979年,产量一直在90万件左右。1980年,经过企业整顿,机械设备填平补齐,产品品种有了创新,年产量增加到189万件,产值405万元,利润25.7万元,比1966年增长近6倍。
自1982年以后,由于多方面因素制约,该厂的生产发展较为缓慢,1985年后发展速度加快,生产规模逐年扩大。建厂初期生产设备20多台,1985年有生产设备324台,是1958年的16倍。主要产品的产量成倍增长,产品质量稳步上升。
阜阳市第二针织厂
阜阳市第二针织厂是以生产毛巾、袜子等针织产品为主的小型集体企业,隶属于阜阳市纺织工业公司,厂址位于文德街,织袜车间则位于颍上南路135号,全厂占地面积12333平方米,建筑面积9867平方米,有职工397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4人,固定资产原值221.42万元,净值130.9万元。拥有毛巾织机64台,电动袜机70台,每年能生产毛巾500万条,袜子100多万双。年最高工业总产值(1980年不变价)400万元,利税总额53.54万元。
1957年,几个手工业联社与从涡阳义门迁来的一家棉织厂合并,成立了“公私合营新民棉织厂”,主要生产棉布、围巾等,职工只有30多人,厂址位于小隅首北,厂房是征用的民房。1960年进行企业合并时升格为地方国营,厂名改为“地方国营阜阳县棉织厂”,主要生产棉布、毛巾、袜子等。1962年又下放为集体企业。由于棉纱供应不足,毛巾、袜子停产,企业亏损。1964年,随着国民经济的好转,生产逐步恢复,完成产值25万元,实现利润1.3万元。“文化大革命”期间,生产遭到了破坏。1969年厂名改为“阜阳镇针织厂”,1971年又改名“阜阳县针织厂”,1973年生产又有所恢复,完成产值114万元,生产毛巾129万条,袜子79万双,1976年厂名改为“阜阳市针织厂”,1980年,经市政府批准,购置原阜阳市电镀厂厂址(颍上南路135号),改造后作为袜子车间,次年正式生产,1982年厂名改为“阜阳市第二针织厂”,1983年起由阜阳市二轻局划归市纺织工业公司管理。
1985年以来,该厂经过全面企业整顿后,实行了厂长负责制,企业内部实行经济责任制,生产规模逐年扩大。建厂初期仅有袜机8台和织机30台,现有70台袜机,64台织机。产品产量成倍增长,1985年生产袜子129万双,是1965年的5.5倍,毛巾534万条,是1960年的近16倍。
产品的质量稳步上升。毛巾入库一等品率达86.64%,袜子入库一等品率92.2%,该厂生产的“樱桃”牌尼龙袜被评为省优质产品。
阜阳麻纺厂
阜阳麻纺厂是阜阳市唯一的一家麻纺织企业,隶属阜阳市纺织工业公司,全民所有制小型企业,厂址在颍河东路三叉路口。共有职工131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3人,厂区占地面积853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40314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647.47万元,净值447.97万元。利税总额52.08万元。
安徽省计划委员会于1976年4月20日批示,同意阜阳市建立设计规模为半套,年产400万条麻袋的麻纺织厂,后经省轻工业局批复,总投资额为338.16万元。
1976年11月19日成立了“阜阳市麻纺织厂基建会战指挥部”,1977年10月开始施工,经过2年努力,1979年10月设备已安装完毕,转入试产工作,同时成立了阜阳麻纺织厂厂部。1980年正式投产,全年共生产麻袋201万条,完成工业总产值382.77万元,麻袋入库正品率仅为94.81%,自1985年以后麻袋入库正品一直保持在100%,并且在1985年出口麻袋46.9万条。
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技术水平也不断提高,产品开发工作受到重视,由过去单一的通用袋,发展到麻袋、麻布、麻纱线等7种以上产品,其中“颍州牌”6630×845克专用袋被评为省优质产品。
为扩大麻纺的生产,经省纺织厅同意,阜阳纺织厂扩建下半套,形成一套麻纺织,年产麻袋800万条的生产能力。扩建后的阜阳麻纺织厂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先进企业。
阜阳丝绸总厂
阜阳丝绸总厂系全民所有制小型企业,隶属阜阳市纺织工业公司,厂址位于颍上路121号,共有职工1131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4人,厂区面积86042平方米,建筑面积26405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506.52万元,净值446.49万元。现有选茧、缫丝、复摇、2个丝织和机动6个车间,主要生产设备有立缫机136台/2720绪,丝织机145台。主要产品有白厂丝、丝织品2大类,设计能力白厂丝70吨,丝织品100万米。工业总产值(1980年不变价),630.6万元,利锐总额216.05万元,生产白厂丝68.65吨,丝织品85.34万米。产品远销日本、东南亚和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年出口产品产值23.33万元。
阜阳丝绸总厂原为安徽丝绸厂阜阳分厂和阜阳绢纺厂,两厂分别由省商业厅和省计划委员会于1958年8月和5月兴建,由于三年自然灾害,国家经济的调整,两厂先后下马,于1961年6月并入“六纺”。
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1965年5月,省里决定以当年的职工为骨干,在原安徽丝绸厂阜阳分厂和阜阳绢纺厂的基础上。改建为“阜阳缫丝厂”,厂址在阜阳城东南,即今颍上路121号阜阳丝绸厂。设计规模为立缫机120台/2400绪,年产白厂丝60吨,于1966年10月投产。
“文化大革命”使刚投产的阜阳缫丝厂生产遭到了严重破坏,生产停滞,企业亏损,从1966年至1978年的13年间,共累计亏损180多万元,特别是1970年的1年间,亏损34万元,是该厂历史上亏损额最高的一年。在此期间,其产品奉行多年的一贯制,只生产白厂丝,每年产量仅30吨,相当设计能力的一半,年产值120万元左右。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该厂加强管理,改进了工艺、更新了部分设备,提高了产品的质量,生产发展加快,1980年工业总产值257.57万元,生产白厂丝62.82吨,丝织品5.61万米,产品质量稳步上升,白厂丝平均品位为2A+85。
1984年以来,该厂全面进行了企业整顿。1985年实行了厂长负责制,完善了各项基础管理制度,并新建了4785平方米厂房,新增100台丝织机,总投资230万元。1985年6月,改厂名为“阜阳丝绸总厂”。在企业的内部,实行了经济承包责任制,企业开始由单一的“生产型”逐步向“生产经营型”迈进。
二、机械工业
建国初,阜阳市只有几家私人铁作坊。1951年3月,成立“阜阳县城关区铁工厂”,为公私合营性质,隶属城关区委领导,并成立筹备小组,负责集资筹建该厂。经过多方筹措资金2653.01万元(旧人民币)。筹备组拟定了建厂计划,厂址选在阜阳城关东北角治安街4号(即现在的胜利北路阜阳柴油机厂职工宿舍前院)。阜阳县城关区铁工厂经过多方努力于1951年10月26日正式建成投产,当时只有破烂的4间瓦房和8间草房,职工30人,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阜阳建成的第一家机械工业企业,主要生产小型农机具和修配农机产品。
1958年成立阜阳专区轴承厂,1959年界首新民铁工厂与该厂合并,定名为界首轴承厂。主要生产204、205、206、3064个品种的碳钢轴承,成为安徽省最早的的轴承生产厂家。1962年下马,大部分人员下放,小部分人员调进专区动力机械厂,后并入阜阳专区农机修配厂(现阜阳拖拉机厂)成立轴承厂车间,1968年轴承车间拉出成立阜阳地区轴承厂(即现在的阜阳轴承厂),重点生产“0”类“8”类轴承。至此逐步形成了轴承行业,奠定了专业化生产的基础。
1959年12月,随着农业机械的发展,阜阳专署决定将阜阳专区拖拉机站的一部分人员划出成立阜阳专区农业机械制造厂。1960年6月在农机制造厂的基础上筹建了阜阳专区农业机械修配厂。1961年8月,中共阜阳地委决定把阜阳专区动力机械厂并入阜阳专区农机修配厂,主要承担全地区的大、中型拖拉机、柴油机和排灌机械的修理工作,并生产部分配件。
1958年4月,阜阳县城关区铁工厂经专署工交部批准改名为“地方国营阜阳专区中心机械厂”,国家投资43万元进行扩建。该厂职工总数增至591人,机床36台,主要产品有水闸启闭门,普通车床、动力水车、龙门刨、小高炉、造纸烘缸等。1959年4月,改名为“阜阳地区中心机械厂”,当年试制成功2105型14.7KW双缸立式柴油机,并批量生产,年底生产柴油机137台。1960年7月,原阜阳专区电厂中的电机车间分离出来,正式成立了阜阳专区电机厂,主要生产5.5KW、7.5KW、10KW电动机。12月,阜阳专区电机厂下马,部分职工回家,部分职工回电厂,剩下的并入中心机械厂成立电机车间。1962年,中心机械厂职工精简下放,人员减至291人。1967年3月,安徽省机械厅根据八机部关于“在阜阳地区建立一家年产万台7350OKW小动力农用动力机厂家”的建议,10月份组成“柴油机厂基建领导小组”在现柴油机总厂的厂址上动土筹建。阜阳专区中心机械厂改名为“阜阳地区柴油机厂”,主要生产定型产品190型、7.35KW柴油机。
1969年为贯彻中央大办广播网的指示,元月底经省革委会批准,成立阜阳专区广播器材厂,10月正式投入生产,当年组装8寸舌簧喇叭5万只。
1969年,原阜阳技工学校停办,学校教学设施,实习工厂机床设备以及校舍均闲置起来,经校方提议,由省机械厅批准,校实习工厂试制B635牛头刨床的基础上批量生产B635牛头刨床,同时将技工学校改为阜阳地区机床修造厂。1969年6月,地区生产指挥组将阜阳地区机床修造厂与专区广播器材厂合并,同年12月,厂名为阜阳地区机床厂,次年4月又将广播器材厂分出成立阜阳专区无线电厂。
1975年阜阳建市后成立阜阳市机械工业局,负责管理地区下放阜阳市的机械系统6个县级厂和一个技工学校,1978年全系统共有职工2245人,完成工业总产值1548.4万元,实现利润126.8万元,上缴利税46.8万元。
1978年,省机械厅为了进一步扩大柴油机的产量,确定将阜阳地区农机修配厂由原来生产C6135车床、小四轮拖拉机、S195油泵与一些不定型产品,改为专业生产定型产品S195柴油机燃油泵柱塞偶件,随之厂名也更改为阜阳地区油嘴油泵厂。同年,阜阳专区广播器材厂研制成功并形成批量生产了X010精密信号发生器,从此该厂由单一的生产广播器材发展成了以生产低频系列信号源和低压多路直流稳压电源及电子应用产品为主要品种的整机仪器厂家,厂名改为安徽省阜阳无线电厂。
1979年8月,省机械厅决定将阜阳机床厂改为阜阳铸造厂,实行专业化生产。
在国民经济调整和企业整顿时期,柴油机厂试制了295型拖拉机,酝酿生产小型拖拉机,但由于多方因素未能投产,原产品又出现滞销,到1980年该厂积极开发新产品,寻米下锅。试制了GI05型龙门式下料机、锥磨、制砖机、制瓦机、榨油机、裁剪机等,年底又从上海工业缝纫机厂购进技术资料,开始试制工业缝纫机,1981年初获得成功,投入生产,挂牌“安徽省工业缝纫机厂”。
1980年9月,为了促进科学进步和开发研制新产品,成立阜阳市机械研究所,隶属市机械局。
1982年,根据阜阳电机厂的生产状况,市委将阜阳电机厂由县级企业降为区级企业。1985年8月,市政府决定将阜阳市电机厂并入阜阳柴油机厂。成立“阜阳柴油机总厂”,阜阳市电机厂作为总厂的一个分厂独立核算。自1984年起阜阳柴油机厂开始使用经国家工商部门批准的“宝马牌”商标,主要生产SI95—8.8KWT和SI95—1型柴油机,大部分用于出口外国。
1981年下半年,阜阳油嘴油泵厂开始生产小四轮拖拉机。当年产量91台全部销售一空。同年11月24日,阜阳油嘴油泵厂改为阜阳农机厂。1982年4月,根据省机械厅意见,市编委又将阜阳农机厂改为阜阳拖拉机厂,主要生产小四轮拖拉机。产品的定型使企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1983年装机1511台,比1982年增长85.4%,产值486.2万元,比1982年增长104.5%。
1980年12月,原隶属阜阳地区卫生局管理的“阜阳地区医疗器械修配厂”交阜阳市机械局管理,改名为“阜阳市医疗器械厂”,并将阜阳市电镀厂并入市医疗器械厂。
1981年12月,阜阳市汽车配件厂上升为区级企业,划归市机械局领导;1983年市政府决定将原属二轻局管理的“阜阳市农业药械厂”划归市机械局管辖;其所属阜阳柴油机厂、拖拉机厂、轴承厂均被评为省先进企业。主要机械产品中的S1100柴油机和304轴承双双荣获机械电子部优质产品称号,SI95型柴油机、奔牛—12小四轮拖拉机、XD11多用信号发生器、小花平型病床等产品荣获省级优质产品称号。1985年工业总产值4254.8万元,实现利润为568.7万元,上缴利税260.8万元,职工人数3262人。主要产品有:柴油机、小四轮拖拉机、农机配件、轴承、电子仪器、无塔送水器、频敏变阻器、医疗器械、农业器械、汽车配件等。
全行业主要工厂有:青峰机械厂、阜阳柴油机总厂、纺织机械厂、市文峰轻纺配件厂、市机械弹簧厂、拖拉机厂、市颍河机械厂、市红旗机械厂、市精密铸造厂、市精密铸造二厂、机床厂、轴承厂、市冶炼机械厂、阜阳无线电厂、华丰电器成套厂、市人民电器厂、市三里汽车电器厂、阜阳低压电器开关厂、侨丰电器开关厂、阜阳电机厂、市医疗器械厂、市农业药械厂。
阜阳市机械工业历年产品质量情况表

阜阳柴油机厂
阜阳柴油机厂位于阜阳市颍河西路6号,是机械工业部小功率柴油机定点生产厂,省机械系统重点企业,省级先进企业。系全民所有制,隶属阜阳市机械局。1985年该厂有职工1009人,其中生产工人680人,高中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59人。
该厂前身是阜阳县城关区铁工厂,建于1951年,1958年改为阜阳专区中心机械厂,1959年后先后生产2105、175型柴油机。1967年定名为阜阳柴油机厂,经八机部批准规划投资600万元建成年产万台198型柴油机,1968年试制成功并批量生产,1970年转型生产S195(8.8千瓦)柴油机,完成投资115万元,当年生产S195柴油机5050台,达到设计能力,1974年形成万台能力,并连续6年突破万台,最高产量25730台。1980年先后试制成功G105型龙门下料机,GC1—2型工业中速平缝机等轻工部品,研制开发了S195—1型、S1100型(11千瓦)柴油机。
1985年该厂有金一、金二、机修、锻压、铸造、安装、热处理、模具等8个车间和电机分厂、颍河机械厂、新颍木器加工厂等3个区级工厂,共有金切机床、锻压设备、铸造机械等280台,已建成生产流水线6条,设计生产柴油机能力年产22000台/24万千瓦,1985年实际生产各种型号柴油机18086台,主要产品有S195、S195—1、S1100型柴油机、频敏变阻器、制砖机、木制家具等。产品主要销往安徽、河南、河北、山东及东北、西南等地,并出口南美、非洲、巴基斯坦等国家和地区,S1100型柴油机被评为国家机械电子工业部优质产品,S195型柴油机被评为安徽省优质产品。
阜阳拖拉机厂
阜阳拖拉机厂位于阜蚌路42号,是机械工业厅小四轮拖拉机定点生产厂之一。系全民所有制企业,隶属阜阳市机械局,该厂占地面积336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现有职工354人,其中生产工人284人,高、中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19人,省级先进企业。
1985年该厂有铸工、板金工、总装、工修等5个生产车间,拥有主要生产设备141台,其中金切机床75台,锻压设备15台,铸造机械5台,主要生产奔牛—12、奔牛—15型小四轮拖拉机。设计能力为年产小四轮拖拉机5000台,实际年产量为2361台,产品主要销往湖北、河南、安徽等地,奔牛—12型小四轮拖拉机被评为省优产品。
阜阳轴承总厂
阜阳轴承总厂,位于阜蚌路54号,是由机械工业部定点,国家投资兴建的专业生产工业轴承的全民所有制企业,隶属阜阳市机械局。该厂占地面积42260平方米,建筑面积17633平方米,现有职工1081人,其中生产工人826人,具有高、中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49人。
该厂现设有锻热、金工、磨工、冲装、工修等5个生产车间及电子分厂、百灵机械厂。厂内拥有主要生产用设备177台,原设计生产能力年产工业轴承500万套。主要产品有单列“0”类向心球轴承和单向“8”类推力球轴承,产品主要销往上海、北京、天津、江苏、山东、安徽等省市,有30%的产品外销到美、英、法、西德和东南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其中:304轴承荣获机电部优质产品称号,205轴承荣获安徽省优质产品称号。
阜阳无线电厂
阜阳无线电厂位于红旗路25号,是机械电子工业部电子仪器定点生产厂之一。系全民所有制企业,隶属市机械局领导,该厂现有厂区面积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200平方米,全厂职工110人,其中生产工人50人,具有高、中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36人。
该厂现有金工、装配2个生产车间,主要生产用设备40台,电子测试仪器89台,设计能力为年产值500万元,主要产品是低频信号发生器、多用信号发生器、晶体管直流稳压电源等,主要销往国内各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及工矿企业。其中XD11荣获省优产品称号。
阜阳机床厂
阜阳机床厂位于胜利北路7号,主要生产小四轮拖拉机半轴总成和大洋牌无塔送水器。该厂系全民所有制企业,隶属市机械局领导。
该厂组建于1969年12月,前身为阜阳地区机床修造厂,原址在阜阳机械工业技术学校院内,1973年迁到现地,当时主要生产B635、B665型牛头刨床,1979年8月,根据行业规划需要,省机械工业厅决定将该厂改为阜阳铸造厂,主要承担各种铸件生产任务,1980年,厂名改为阜阳机床厂。以生产小四轮拖拉机半轴总成和350型制砖机为主。
该厂区现占地面积17953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2844平方米,全厂职工115人,其中生产工人85人,具有高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16人,厂内设有铸造、金工、装配等3个生产车间,共有车床、刨床、铣床、磨床、电焊机等主要生产设备40台,设计能力为年产半轴总成5000台套,无塔送水器130台,产品销往国内各地。大洋牌无塔送水器荣获优秀新产品称号。阜阳市医疗器械厂
阜阳市医疗器械厂位于颍上路61号,是国家医药管理局、中国医疗器械工业公司定点生产医疗器械的专业厂之一,是阜阳地区制造修理医疗器械行业中的小型全民所有制企业。隶属阜阳市机械局。
该厂建于1974年,原系阜阳地区卫生局领导的事业单位,厂名为阜阳地区医疗器械修配厂,1980年移交阜阳市机械局,经阜阳市政府批准将阜阳市电镀厂并入该厂,正式成为全民所有制企业,1982年改厂名为阜阳市医疗器械厂。
该厂现有职工182人,其中生产工人142人,具有中级职称专业人员5人,厂区占地面积为20666平方米,建筑面积为6955平方米,厂内设有装配、烤漆、医塑、金工、维修等5个车间,主要生产用设备32台,设计能力为年产医疗器械150万元。其中,小花平型病床荣获省优产品称号,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25.9万元,是1981年的1.4倍,固定资产净值为85万元。是1981年的1.01倍,流动资金112.2万元,是1981年的2.6倍,实现工业总产值144.4万元,是1981年的4.3倍,工业净产值24万元,产品销售收入为140万元,是1981年的9.9倍,实现利润8.4万元,比1981年增长绝对值14.4万元,产值利税率12.1%,资金利税率为15.6%,人均利税为921.9元/人,固定资产产值率为114.7%,全员劳动生产率为7600元/人,全年工资总额20.5万元。
阜阳汽车配件厂
阜阳汽车配件厂位于河滨路32号,系安徽省汽车工业公司定点生产厂之一,是华东地区汽车公司成员单位,也是中国汽车公司成员单位,以生产各种汽车板金配件为主的集体所有制企业,隶属阜阳市机械局。
该厂建于1963年,原系区、社管理的三里修配门市部,1966年改名为三里板金厂,以生产民用产品和S195柴油机油箱及消声器为主,1974年开始定点生产各种汽车配件,1981年正式改为阜阳市汽车配件厂。
该厂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600平方米,共有职工89人,其中生产工人79人,厂内设有冲压、机修、车工、总装、空滤、汽配、喷漆、镀锌、驾驶室等9个生产单位。主要生产用设备43台,其中有全区最大的500吨液压机2台,年生产能力为200万元,主要生产EQ140东风汽车驾驶室、各种汽车配件,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1985年全厂职工87人,总产值46.6万元,固定资产原值52.9万元,平均劳动生产率5348.8元,人均利税395.3元。
青峰机械厂
国营青峰机械厂(八八O厂)系原电子工业部3个微特电机专业生产厂之一,始建于1960年,主要生产为军事工程配套的军用微特电机。1985年军工企业执行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政策,重点研制开发了民用录音机电机。现有固定职工、合同制工人1133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67人,占职工总数的23.6%,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27名,中级职称的108名,初级职称的79名,全厂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86万平方米。1984年先后从日本三协、日本马渊公司引进BFG系列和EG—500系列电机的生产技术设备。该厂在进行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自行复制EG—500生产线一条,自行设计研制出不同电压、不同力矩、不同转速、不同转向以及单双速等不同规格的录音机电机。并进行了分马力电机生产线技术改造,万向连轴器生产线技术改造,总投资1546万元。现拥有固定资产2436万元(原值)。已形成年产录音机电机300万台,录音机电机零部件加工240万台(套),微特电机3.4万台,分马力电机8万台,联轴器300根,汽油发电机组2000台的生产能力和生产规模,被评为省级先进企业,获得省级质量管理奖。录音机电机等主要产品分别获得省、部优质产品称号,并出口苏联、巴基斯坦、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年平均纯利润达158.1万元。
阜阳纺织机械厂
阜阳纺织机械厂是阜阳市唯一的一家纺织机械企业,主要生产适合纯棉、化纤、混纺布及床单等产品的各类后整理的印染联合机及单元机,产品种类多,质量优良。集体所有制小型企业,隶属于市纺织工业公司,现厂址位于阜阳城东城墙,有职工394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9人,厂区占地面积16944平方米,建筑面积12038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249.29万元,净值110.43万元,利税总额23.41万元。
198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13.92万元。是1980年的近3倍。
该厂现有铸工、钳工、板金、金加工4个生产车间,主要产品为各种拉幅机、丝光机、烘燥机、烧毛机等各种印染后整理的宽、窄幅的大、中、小型的联合机及单元机,近30多个品种。
三、食品工业
建国前,阜阳城食品业均是私人手工作坊,主要有卷烟、粮食、糖点、酱制品等,较有名气的是蕴泰酱菜店,较多的是卷烟厂和粮坊。建国初,烟厂合并成公私合营群众、人民、平原、大华4个厂家。1952年4个厂家又合并为阜阳人民烟厂。蕴泰酱菜店也与其它十几家作坊合并为阜阳酿造厂。同时期还成立了阜阳综合食品加工厂,生产饼干、糕点、糖果等食品。至1956年底,全城食品工业总产值271.5万元,比1949年增长2.4倍。60年代酿造厂、卷烟厂添置了部分设备,有所发展。综合食品加工厂一度因粮食短缺几乎停产,后又恢复生产,产品品种达20多个。70年代后期,本市食品工业发展加快。1980年至1983年,本市食品工业产值每年平均增长8.5%,1983年产值达8869.31万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5.2%,比1980年增长37%,实现利税4399万元,占全市财政收入的79.24%。1984年产值10143万元,比1983年增长14.36%;1985年达12258.03万元,比1980年增长近2倍。1985年全市有15个食品工业企业和上百个集体、个体的前店后坊,固定资产原值1276万元,净值845.32万元,职工2500多人,主要产品近30类,初步形成卷烟、酿酒、粮油加工、糕点、糖果、蜜饯、调味品、柠檬酸等为骨干的食品工业体系。由于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全市工业产品获部、省、地、市优质产品称号的46个,其中部优产品1个,省优产品7个,地优9个,市优29个。
本市食品工业中,卷烟生产比重大,效益高,1985年卷烟生产产值8554万元,占食品工业总产值的70.82%。
自1982年起,全市用于食品工业技术改造总投资4264万元,已形成固定资产500多万元,至1985年新增产值660多万元,食品工业产品大部分内销,市区内销售占90%以上。
食品工业主要企业有:阜阳卷烟厂、市冠颍食品厂、市啤酒厂、阜阳啤酒厂、市保健食品厂、民康食品厂、市粮油食品厂、市志立糖果厂、市筋粉厂、市侨兴食品厂、市土产公司第二食品厂、市颍州副食品加工厂、市豆制品厂、市酿造厂、市蜜饯厂、市饮料厂、阜阳面粉厂、市闸东面粉厂、市油厂、阜阳营养食用油综合厂、肉类联合加工厂、市青云肉类加工厂、市清真肉类加工厂、颍州食品冷冻厂、阜阳牛羊加工总厂、市肉食品厂。
阜阳卷烟厂
1952年公私合营的人民、群众、大华、中原4个小烟厂合并成立阜阳人民烟厂,后改为阜阳卷烟厂。原址在人民西路南侧,1965年迁至颍河东路北侧。
建厂初,阜阳卷烟厂仅有8台手摇式卷烟机,6台切丝机,职工450人,年产量仅8997箱。经过扩建改造,1957年产量已达2.3万箱,成为本省2大卷烟厂之一。
1958年自制第一台简易包装机,其后逐步实现了包装机械化,至60年代初,生产主机有21台,并全部实现电力传动的大型卷烟机生产,产量也以年35%的速度递增。
1963年阜阳卷烟厂划属中国烟草工业总公司。由于内部实行班组核算的管理方式,加以对部分生产环节进行了技术改造,1965年产量达4.7万箱。
“文化大革命”期间,生产受到冲击,管理秩序被打乱,1968年产量降至3.16万箱。70年代初,生产主机增至33台,并配齐了从发酵到制丝、卷制、包装的全套设备,年生产能力增至7.33万箱。其“阜阳牌”、“长城牌”2种产品畅销本地和外地市场。
1978年,在对设备、工艺进行改造的同时,开发了新产品“钟鼎”牌乙级香烟。1980年产量增至11.52万箱,实现利税3368.3万元
1981年,国家对烟草行业实行专营,安徽省烟草公司设立阜阳分公司,与阜阳卷烟厂两块牌子、一套结构。1984年设立阜阳地区烟草专卖局。阜阳卷烟厂三位一体,兼管全地区的烟草生产、销售、专卖工作。
1984年实行经理负责制,同时国家投资251万元,先后建成制丝、卷烟、包装3条流水线,共7个车间,其中现代化空调厂房15000平方米。并先后从英国、意大利、西德引进20台(套)先进设备,主要设备增至280台(套)。产品结构逐步实现了高档化、系列化,其主要产品20多个,10余个牌号,高、中、低档齐全,产品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9.6%以上,1985年“钟鼎”、“金币”、“迎嘉宾”、“玉簪”4个品种被评为省优产品。“钟鼎”牌香烟获国家轻工业部装璜设计奖,被确定为国家定点生产品种。安徽省消费者协会评出“钟鼎”香烟为“江淮之花”、“玉簪”香烟为“最受欢迎的产品。”在北京“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上“钟鼎”牌香烟又荣获金奖,“金币”牌香烟获铜奖。国家轻工部誉阜阳卷烟厂为“人少贡献多、小厂志气大”。
阜阳面粉厂
阜阳面粉厂座落在阜阳市新建中路,它是我市生产食用面粉的唯一加工厂。
阜阳面粉厂始建于1958年。总占地面积3152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655平方米。1959年10月1日阜阳面粉厂车间七层大楼竣工,1960年10月,面粉厂正式投产,八部磨子日产标准粉20万公斤。后增到12部磨子,日产量达27.5万公斤。1965年年产值达764.31万元,利润20万元,吨粉耗电为35.3度。
1978年以后,面粉生产发展加快,该厂制定了《联产计酬试行条例》,调动了工人的积极性,各项经济指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1981年年产值达934.54万元,利润达34.77万元。
1985年的产值是1341.32万元,产量1.68万吨、利润115.17万元。生产的建设粉荣获安徽省1985年省优产品。生产的标准粉、建设粉、富强粉、4号粉、皮等运销到内蒙、黑龙江、福建、广东等10多个省市。
阜阳面粉厂历年生产情况统计表

阜阳油厂
解放初期阜阳城只有几家私营油坊,榨油靠牲畜拉石磨拉糁,用木榨油。6个劳力每天只能榨两3个垛子,约150斤原料。油质差、出品率低,每百斤黄豆仅出油6—6.5斤。1950年2月在三里湾华严寺建阜阳油厂,7月15日投产,这是解放后阜阳城第一家工厂,机器设备是兰开夏锅炉一台,40马力蒸汽机一台,卧式木榨20部,翻豆机一台,磨子两部,37.5千瓦直流发电机一台。日加工黄豆一万公斤左右。
1955年油厂木榨扩大到40部,年产食用油784.78吨。为满足市场的供应,对油厂的机器设备和厂区进行了增设改进和扩建。到1978年油厂全部改用电力生产,车达56部,年产值为354.81万元,产量1203.02吨,利润9.47万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先后扩建了精炼、锅炉、预榨3个车间和一个高压配电宝。新建一个平转浸出车间,油厂从半机械化开始向自动化迈进。1985年油厂工业总产值1098.84万元,产量4759吨,利润59.44万元。生产的菜籽油连续三年出口2230吨,换回外汇折人民币554万元,二级豆油荣获工商部1985年部优产品称号,二级菜籽油荣获安徽省1985年省优产品称号。
阜阳油厂历年生产情况统计表

阜阳市粮油食品厂
1976年建市初期,食品加工主要是用面粉制成大馍。1980年11月阜阳市粮油食品厂建成,当时主要生产挂面。1983年以后广开门路,产品有挂面、大馍、豆腐、豆腐皮、凉粉、粉皮、炸丸子、炸馓子等多种食品。在经营方针上,除供应本市人民需求外,注意开发外地市场。现在阜阳市开设了21个门市部,在辽阳、合肥等地分别开设了销售办事处或门市部,开办批发、零售挂面和以原粮换挂面业务。
1985年2月,阜阳市粮油食品厂从日本铃木面工厂购置“龙须面”生产设备一套,同年5月在阜阳市新建南路东侧征地10亩,扩建具有现代设备的粮油食品厂。1986年6月19日,竣工投产,现月产各种挂面25万公斤,较好地满足了全市人民的生活需要。
阜阳市冠颍食品厂
1958年,阜阳综合食品加工厂由解放中路迁至今人民西路,改名冠颍食品厂。有职工29人,生产以手工制作为主。产品有桃酥、蛋糕、方酥、杏仁酥、刀切糖、月饼、云片糕、豇豆酥等20余种,现做现卖。60年代初生产停顿。1963年后逐渐恢复。70年代末至1985年,冠颍食品厂发展到饼干、糖果、饴糖、糕点、冰棒5个车间,有机器180台,职工314人,产品增至120多个品种,年产值300多万元。该厂研制的西瓜月饼、蕃茄月饼被评为省优质产品。
四、医药工业
阜阳市的医药工业起步较晚,70年代初,只有阜阳地区制药厂1家药厂,生产方式是传统的手工操作,仅能生产几种中成药和少量输液。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阜阳医药工业迅速发展,至1985年已成为一个既能生产原料药,又能生产各种片剂、输液、膜剂、霜剂、胶囊、外用药水、卫生材料等门类比较齐全的医药工业体系。共有3个生产厂家,1个医药工业研究所。正式职工1062人,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科技人员60人,占职工总数的5.6%。生产品种96种,其中片剂85种,年产量7.3亿片;外用药两个,“一搽灵”脚气水年产150万支,“妇康灵”药膜30万张;输液5种,年产量300万瓶,原料药4种,柠檬酸年产量1200吨,药用酵母粉170吨,葡萄糖600吨,淀粉1000吨,药棉、药纱30万包。1985年产值达2014万元。
1984年全行业13个品种荣获市优称号,柠檬酸获国家对外经贸部质量荣誉证书,土霉素、大输液在全省质量评比中双获第一名,柠檬酸、“一搽灵”脚气水在1985年的全省质量评比中又获省优质产品称号。
本行业主要工厂有阜阳制药厂、市第二制药厂、阜阳生化制药厂。
阜阳制药厂
阜阳制药厂创建于1970年3月,是由专区医院制剂室和阜阳县医药公司中药加工组合并成立,当时仅有职工30多人,厂房设备十分简陋,只能生产几种中成药和少量输液,生产方式是传统的手工操作。1971年增建原料药土霉素碱车间,1974年由国家投资增建年产200吨的柠檬酸车间,1976年又增建年产180吨酵母粉车间,1984年又新建了年产600万瓶大输液车间和年产10亿片的片剂车间。1985年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分析和该厂生产情况,调整了产品结构,下马了成本高、能耗高的土霉素碱和酵母车间,扩建了年产2200吨柠檬酸的二车间。至此,阜阳制药厂已发展成为一个既能生产原料药,又能生产各种片剂、输液、膜剂、外用药等门类比较齐全的综合性企业,是安徽省医药生产重点厂之一。
阜阳制药厂占地面积8869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5327平方米,拥有主要生产设备546台,动力设备32台,精密仪器13台,固定资产原值为3642万元,全厂共有职工693人,其中技术人员131人,高级工程师2人,工程师3人,占职工总数的8%,四级工以上的技工475人,占职工总数的46%,全厂共有18个科室,6个生产车间,1个辅助车间,1个中心化验室。主要产品柠檬酸的总产量、单罐产量、发酵周期、发酵指数四项经济技术指标一直名列全国同行业之首。1985年评为省优质产品,远销美国、日本、西德、东南亚共20多个国家和地区。1983年该厂采用民间秘方精制而成的“一搽灵”脚气水,畅销香港等地,1985年被评为省优产品。土霉素片在全省同行业产品质量评比中,荣获第一名,大输液、扑热息痛荣获第二名。
1984年起,阜阳制药厂连续4年被评为省最佳经济效益先进企业,又是省出口创汇先进企业和省级先进企业。
阜阳制药厂历年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
单位:万元

五、化工工业
本行业建立于50年代,1985年总占地面积为12800平方米,厂房面积6500平方米,其中橡胶生产厂地4000平方米,厂房面积2000平方米,初建时产品主要是土法制碱和肥皂。1969年改造肥皂生产工艺,开始定型生产国际53型全油脂洗衣皂。70年代开始生产简单化妆品,1974年,日用化工厂加入安徽省肥皂行业协作组,发展速度加快,化工产品增多,其中泡花碱、粗甘油开始成为重点产品。80年代,肥皂、泡花碱被列为省轻工业厅、省石化厅定点产品。1984年生产肥皂700吨,泡花碱1800吨,粗甘油12吨,化妆品10吨,泡花碱自1980年生产后,为阜阳地区的包装工业提供了急需的粘合材料。
1985年全市日用化工生产职工238人,其中助理会计师1人,技术人员2人,生产车间4个。橡胶工业生产职工96人,助理工程师1人。两行业工业总产值分别为176万元和20万元。
市区本行业主要工厂有:阜阳化工总厂、市日用化工厂、市新兴化工厂、市颍州化工涂料厂、市造漆厂、市橡胶厂。
阜阳市日用化工厂
阜阳市日用化工厂始建于1955年,其前身为阜阳县城关区迎建芦苇生产合作社。
1967年由于生产芦席不景气,芦席厂改变方向,学习开封红光化工厂用土法苛化法开始生产烧碱,并更名阜阳县化工厂。化工厂以生产烧碱为主,兼营编织芦席,年产值10万元,产量200吨,利润1.3万元。,1968年烧碱滞销,改产肥皂,1969年改变肥皂操作工艺,增添1台半吨锅炉,,4口煮皂大锅,开始生产国标53型全油脂洗衣皂,该产品在1969年被纳入阜阳地区产品计划。
1971年,职工发展到64人,肥皂年产量300吨,产值50万元,利润2.5万元。1974年化工厂加入安徽省肥皂行业协作组后,开始了重点发展,1976年更名阜阳市日用化工厂。从1974年至1980年,是化工厂大发展阶段,开发了雪花膏、蛤蜊油、香粉、痱子粉、发油、香水、甘油蜜等10多种日用化妆品和泡花碱、粗甘油2个化工产品;增置了煮皂大锅、调和锅、冷板、打印机、甘油蒸发器、泡花碱窑炉,1台2吨快装锅炉,碱罐等生产设备和2台解放牌汽车;新建立了锅炉房、肥皂车间、化妆品车间、粗甘油车间、泡花碱车间、成品、仓库、食堂、办公室和会议室,总建筑面积约为4500平方米,厂房设备改建扩建后,生产能力提高了10倍。1980年7月,在阜阳市首批集资招工120人,充实到生产岗位,当年肥皂产量1801吨,泡花碱467吨、粗甘油9.11吨、化妆品25万,总产值完成230.72万元,利润10.8万元。1985年全厂共有246名职工,固定资产30.89万元,流动资金55.7万元,4个生产车间,4个管理科室。其产品“向阳牌”肥皂在1982年全省同行业质量评比中名列第一,1982年至1985年连续4年获市优质产品称号。
六、制革工业
建国前至50年代初,阜阳城内皮革作坊主要是手工制作车马挽具、绳革等。1956年组成皮革制品联社。1958年改名为阜阳县综合厂,1960年上海两家皮革制品厂内迁阜阳城与之合并,成立阜阳县皮革厂,主要产品有皮鞋、皮件等几种。1964年皮革厂一度收归省皮革工业公司。1969年又下放给阜阳专署,直至1978年才划归阜阳市工业局管理。
1980年,阜阳市开始投资扩建皮革厂,当年产皮革8万张,此后皮革及皮革制品业发展加快,由1980年的1家,增至4家,其中1家为中外合资企业。产品由几种皮革制品发展到十几种皮革和几十种皮革制品,多种产品出口创汇。1984年生产皮鞋9.53万双,皮革4.6万张。1985年产皮鞋11.3万双,皮革(折牛皮)7.3万张,总产值737万元。市皮革厂成为全省5大制革厂之一,产品质量及经济效益均居全省前列。该厂黄牛面革被评为省一类产品,受到地、市的嘉奖。市区主要工厂有:阜阳制革厂、阜阳皮革厂、阜阳坎堤制革厂、市第二皮鞋厂、市皮件厂、市三里皮鞋厂。
阜阳制革厂
阜阳制革厂于1980年由阜阳皮革厂的制革车间扩建而成。1983年前边扩建边生产,主要产品均系采用传统手工工艺生产的猪革制品。由于产品积压,管理混乱,亏损达178万元。1984年市政府对该厂进行了整顿,并调整了产品结构,自1984年始,加强了经营管理,并开发新产品,扩建新项目,是年与意大利坎堤技术公司和巴拿马国际皮革公司合作,创办了阜阳地区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阜阳坎堤制革厂(制革分厂),总投资650万美元,全套引进意大利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制革生产流水线,年生产能力200万张山羊皮。
阜阳制革厂由本厂(老厂)、新厂(坎堤制革厂)两部分,总面积95410平方米,厂房面积22400平方米,固定资产3600多万元,职工460人,有17个车间、科室,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2人。其中1985年本部职工236人,固定资产424.9万元,年产值450万元,利润108万元,厂区面积49000平方米,各种国产制革专用设备80余台。
阜阳皮革厂
阜阳皮革厂是中国国际商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会员企业,厂址位于民主西路39号,占地面积17400平方米。
阜阳皮革厂1958年由制革、皮鞋、布鞋、麻绳、修秤几家小手工业联合成立,时为阜阳县综合厂。1959年转为国营企业。1960年上海幸福皮鞋厂和江南皮件厂内迁来阜阳与之合并,易名阜阳县皮革厂。1964年布鞋、麻绳生产划出另立布鞋厂、麻绳社,修秤业务划归计量局,该厂收归省皮革工业公司,主要生产皮鞋、皮革、皮件。1969年下放归地区,1978年划交阜阳市工业局。
阜阳皮革厂自1960年与上海内迁厂合并后,技术力量壮大,工艺水平提高,至1963年所产皮鞋多由上海外贸出口。其后产品主要内销。
1980年5月,制革车间划出组建皮革厂,皮革厂尚有职工175人,固定资产93.9万元,设备60台,保留产品为皮鞋、皮件、皮箱3类。当年产值206.49万元,出口皮鞋4609双,出口衣箱60520个,为国家创汇22万美元。1985年经轻工业部批准,投资310万元,新建一条50万双胶粘皮鞋流水线。生产设备增至300台(套)。其牛皮面串花中跟男皮鞋被评为省优质产品。
七、缝纫工业
民国11年(1922年)阜阳城始有机制服装缝纫业。民国31年(1942年)全城已有40多户60多部缝纫机从事来料加工和成衣生产。
建国初,全城200部缝纫机组合成立了前进服装合作社,开始了由集体生产的缝纫业。1958年改为阜阳县制帽厂。制帽厂开始使用电动缝纫机、电剪刀、电熨斗、草帽机。60年代开始生产剌绣产品。70年代,在原厂基础上先后成立了西市区人民服装厂、市制帽厂、市布鞋厂等缝纫企业,并开始生产出口产品。1980年以后,西市区人民服装厂升为市人民服装厂,全市缝纫企业增至20家。1985年工业总产值2275万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93%,服装产量占全地区的67.21%,布鞋产量占全地区的28.84%。“飞翔牌”男女衬衫、中长绒面帽获省行业优质产品;布鞋产量和款式分别获全省同行业评比第一名和第二名。产品远销日本、美国、苏联、西德、加拿大等21个国家和地区。市区内本行业主要工厂有市人民服装厂、市服装皮件厂、市和平服装厂、市东风服装厂、县福光服装厂、市剌绣厂、市服装制帽厂、市鞋厂。
阜阳市人民服装厂
人民服装厂位于颍上路51号,厂区面积为9990平方米,固定资产327万元,职工987人,总厂下设衬衫、西服、手套、领带四个分厂,内设九科一室。该厂是本市缝纫工业规模最大、产值最高的集体企业。
该厂的前身是1961年3月份由7人组织的阜城镇北关街道缝纫社,从事扎花圈、卖木梳、做锦旗等业务。厂房是仅有15平方米的草房,固定资产不足万元,1976年改为西市区人民服装厂,职工45人,同年经省外贸安排,为北京轻工业品进出口分公司生产出口绒布手套和皮手套。1979年在颍上路征地23亩,新建简易草房30间,开始生产内销衬衫,职工增加到178人。
1982年上升市二轻局直接管理,转为大集体企业,定名为阜阳市人民服装厂,职工415人,15型平缝机120台,固定资产原值26.5万元。全年工业产值360万元,利润19.6万元。是年经上海口岸出口裘皮服装500件,并同上海第五衬衫厂洽谈横向联合。10月24日双方签定了5年联合生产衬衫的协议。上海衬衫五厂很快派厂长、技术员14人来阜阳,该厂也派人到上海学习。次年生产的衬衫,达到上海第五衬衫厂“海狮牌”衬衫质量要求,全年产量27.7万件,其中为上海加工出口到日本的6万件。
1983年8月轻工部二轻局局长史敏芝、上海市手管局副局长王文瑞、省轻工厅厅长王渔到该厂视察,在生产发展的新形势下,又先后与河南省潢川服装厂、本市刺绣厂、帽厂联合。
1983年进口日本缝纫设备120台,新建厂房5660平方米,总投资90万元。1984年出口衬衫83万件,创汇103万美元。其中由省外贸出口到美国绒布童衬衫48万件,这年,衬衫车间获省人民政府的嘉奖令。同年10月省委书记黄璜视察该厂时指示“东联西进,加快联合。”为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1984年又从日本进口生产西服设备216台(件),投资23万美元,配套设备人民币110万元,年产西服能力15万套。同时该厂认真搞好基础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了厂规厂法和各项规章制度40项180条,实行多劳多得计件工资制,注重职工的思想教育、文化教育和技术培训;从厂部、科室、车间到班组全面实行了责、权、利相结合的经济责任制。
1985年衬衫产量100万件,其中出口87万件,创汇167万美元。完成产值1200万元,利润65万元。获省劳动竞赛委员会创最佳经济效益奖杯。在上海第五衬衫厂的九家联营厂质量评比中,该厂衬衫获第一名,荣获“金杯奖”,并同上海签订了第二个五年联合协议。同时,轻工业部确定投资450万元,建成高档衬衫生产线,使该厂成为全国最大的衬衫生产厂家之一。
阜阳制帽厂
该厂位于解放南路,集体所有制企业,是本省制帽行业的主要专业工厂之一,职工176人。它的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阜阳县城关镇前进缝纫生产合作社,1958年改为阜阳县制帽厂,成为地方国营企业。当年,进行设备更新,脚踏缝纫机改为电动缝纫机,使用了电剪、电熨斗,并购置了30台草帽机,由地区百货站和土产公司供应原料,开始生产各式草帽、布帽。产品由商业部门包销,同时还建立了剌绣车间,生产戏剧服装和绣花枕套。1960年剌绣车间划出,并入阜阳县工艺综合厂,9月份制帽厂也并入工艺综合厂。1962年恢复县制帽厂,为大集体企业,职工60人,继续生产草帽、布帽。产品由商业部门选购,其余包销。1963年增加针织罗松帽生产。1964年初,制帽厂从阜阳县工艺综合厂将原剌绣车间划回,仍生产戏剧服装和剌绣枕套。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破“四旧”,将戏剧服装全部烧掉。
1967年该厂自筹资金3.5万元,在解放南路购买民房84间,840平方米,于1972年发展了塑料溶制生产,建立一个车间,1974年新建厂房、仓库2750平方米,并购置了裁布机4台,三线和四线包缝机3台。1976年该厂划归阜阳市二轻局,改为阜阳市制帽厂。这年又购置了上工牌96型中速平缝纫机50台,替换了原有的低速机。除了绣花使用15型平缝机外,其余均为中速平缝机,当年工业产值完成100万元,利润5.7万元。
1980年,该厂通过市场调查,增加了布绒帽、麻绒帽、中童瓦楞帽和花锻、素锻长、短披风生产,产品供不应求。当年完成产值160.3万元,占年度计划的133.5%,比1979年增长85.97%,创建厂以来的最好水平。《人民日报》、《安徽日报》和省人民广播电台都报道了该厂的事迹。
1981年,该厂根据市场需求,扩大了上述新产品的生产,当年产品销售一空,全年完成工业产值225万元,利润15.5万元,比上年增长40.4%和88.6%。
1985年给上海加工出口帽,走上了联合生产,产品出口创汇的新路。
阜阳市布鞋厂
阜阳市布鞋厂原是1955年由50名从事布鞋加工的个体劳动者以资金、工具、原料入股组织起来的生产合作社,社址设在解放中路。1957年迁到碾盘街,“大跃进”时期合并到地方国营阜阳县工艺综合厂,1959年划给皮鞋厂(现皮革厂),是该厂的一个布鞋车间。1964年从皮革厂分出。建立阜阳县城关镇布鞋厂,1966年迁到文德街。(现厂址)
1976年改为阜阳市布鞋厂,企业有了发展,至1978年职工发展到95人,主要技术工人12人。1985年职工184人,厂房1300平方米,年产量达49.28万双,产值达177.41万元,实现利润7.09万元,上交税金7.25万元,主要专业设备100余台,产品近200余种。帆布包头中跟旅游鞋被评为省优质产品,橡塑底冷粘男鞋获市科技进步奖。
1980年该厂绣花女布鞋通过省外贸,对巴拿马首次出口近10万双,是全区唯一的一家布鞋出口企业,也是全区规模最大的布鞋生产厂家。
八、造纸印刷工业
阜阳造纸工业1958年创立,当时生产能力为年产50吨,主要是手工作坊式生产,产品仅有手抄纸1种。1965年开始生产机制有光纸、包装纸、瓦楞纸。1966年产量达919吨。此后至70年代中期以生产低档纸为主。
建市后,造纸工业得到发展,工厂增至3家,产品以中档纸为主,品种包括书写、招贴、单面胶印、凸版纸、卫生纸等品种,生产设备由1台增至7台,产品销往本省各地及河南、浙江等地。
阜阳市的印刷业产生较早,民国8年(1919年)阜阳人李泽忠创办石印,至抗战时期曾多至30余家、最先进的设备是四开平台机,除官办“大中华”、“文化社”以印报纸为主外,其它主要印学生课本、装璜品等。
建国后,印刷业公私合营,1958年“阜阳县合作印刷厂”转为“地方国营阜阳县印刷厂”,该厂主要承印《阜阳县报》,60年代至70年代由于印刷毛泽东著作和各种政治宣传材料,印刷业发展迅速。80年代阜阳印刷厂投资138万美元,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增强了市场竞争能力,承印品种增加39%。市印刷厂还跨地区联合,成立了以阜阳为龙头的印刷集团。1981年后,阜阳印刷总厂产品25种获省以上优秀产品奖。1985年全市造纸业总产值907万元,印刷业609万元。
市内本行业主要工厂有:阜阳印刷厂、市美术印刷厂、市红光印刷厂、市河东印刷厂、颍州路印刷厂、市冠颍装潢彩印厂、市百货公司印刷厂、阜阳造纸厂、市福利造纸厂、西市区国光造纸厂、西市区卫生纸厂、市纸品厂、市长征纸箱厂、市纸箱厂、市百货公司纸箱厂、市环球制盒厂、市莲池纸盒厂。
阜阳印刷总厂
该厂址位于解放南大街104号,占地2.7万多平方米。1953年10月10日由本城八名印刷工人创办成立印刷生产互助组,定名为阜阳工人印刷厂。当时租草房4间,并由县总工会资助20万元流动资金,生产工具仅有2块印石和3把手工切纸刀。
1956年元月,印刷、刻字、染纸联合成立阜阳县城关区红光印刷生产合作社,隶属县手工业联社。有工人79人,租房增至10间,集股资金3262元,装备了一台旧式小圆盘印刷机,10多块印石,开始使用机械设备。同年5月,刻字分出。1957年4月,社址迁至解放北路151号,建房26间,自此有了自已的厂房。
1958年7月,改为地方国营阜阳县印刷厂。10月,开始承印《阜阳县报》。1958年5月,易名阜阳县报社印刷厂,工人增至190人,又添置了四开机、对开机等。
1965年5月,厂交阜城镇工交办管辖,更名为地方国营阜城镇人民印刷厂,当年,产值41万元,上交利润3.6万元。
1966年5月,省文化事业出版局与阜阳地委会商决定,由省、地投资210万元将厂址移至解放南路现址扩建。1968年新建厂房及设备配套技术工程全部完工。新招200名合同工人。1970年12月,升格为县级企业,易名为阜阳地区印刷厂。1975年12月,厂又交市工业局管辖,改称阜阳印刷厂。由于多年管理混乱,纪律松驰,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差,到1978年上半年,移址扩建后13年,企业累计亏损13万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企业进行了改革,整顿劳动纪律,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行经济责任制,开办附属企业,并划小核算单位,把生产车间改为分厂独立核算,厂改为总厂。总厂负责计划、协调、指导、监督、服务;分厂广开生产门路,自负盈亏。
1979年扭亏为盈,实现利润6.5万元。到1985年每年产值递增16%,利润递增30%,经济效益较上年增长56.6%,创造建厂以来最好水平。1982年,全省印刷质量总评该厂属首,新发展的包装装璜产品,1983年被评为全省第一,1982年该厂承印的中学课本被文化部评为国家优质产品。
1980年以来,先后改革胶印机、材料配方、革新JHB201烘版机红外线加热装置、改革电热烧版机和加热部件,改革新滚式烫背机,革新照相直挂,改革平装单联薄本铁丝装订流水线,降低了生产消耗,提高了工效和产品质量。
1985年投资170万美元,从日本、德国、丹麦、瑞典、英国等5国引进了具有当代世界一流水平的电脑照排系统、图像制版系统、电子分色机、多色高速胶印机。并先后派遣3批技术人员到日本培训。
总厂生产能力较强,能承印中、英、俄等5国文字的精、平装书籍、大型豪华图册、精美商标。该厂承印的大型工具书《新俄汉综合词典》、《徐德隆画集》、《中国盆景》挂历,国家向联合国申报自然遗产大型精装画册《黄山》以及《马钢年鉴》、《大庆志》等54件产品分别荣获省优、部优、国优。
阜阳造纸厂
阜阳造纸厂建于1958年,原为阜阳县造纸厂,厂址位于阜涡路45号,全民所有制企业。
1959年3月建成投产,占地面积1.7万平方米,形成固定资产303万元,职工230人,主要设备仅有一台787型铁木造纸机,一台7立方米打浆机,二台切料机,仅一口蒸煮锅。年产量机制纸约70吨。
1963年,新增一口常压蒸煮锅,产量有所提高。1964年试制出有光纸,1965年试制出瓦楞纸,又新添一口变压蒸煮锅,并正式投入生产。月产量由200公斤提高到1.5吨。同年交阜城镇工业办公室管辖。1969年产量达919吨,产值54万元,利税9万元。
1970年3月,工厂交阜阳地区轻工业局管理,易名阜阳地区造纸厂。1971年,投资27万元,新上一台1575型造纸机,并试制出书写纸。1973年又投资13.26万元,添一台1092型造纸机,及3台25平方米的蒸球,形成3900吨的纸浆生产能力,并连续试制出单胶纸、灰衬纸两种新产品,使产品品种由建厂初的1种增至7种。1977年产量达2340吨,产值270.6万元,利税44.9万元。1978年8月划交阜阳市工业局。1978年到1980年平均产量2900吨,产值340万元,利润21万元,税金34万元,生产比较稳定。
1981年因受市场、价格等影响,生产略有下降。1984年—1985年又增加两台787型单缸单网造纸机,新增产品有书写纸、招贴纸。投资666.35万元,新上一台1760长网造纸机,该机年设计能力3000吨,但因缺少流动资金和主要原材料,不能正常生产。
阜阳市印刷总厂历年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统计表
单位:万元

九、造船工业
阜阳造船工业始于50年代,至1985年,始终只有1家造船厂。
阜阳造船厂建于泉河北岸,是1958年在原淮光修船社的基础上创办的。1957年底,河南省沈邱县建闸,阜阳支援杂木400立方,沈邱后还梓树400立方,由阜阳造船厂排制木船,和蚌埠淮河局签订了70条50吨驳子合同,1958年给阜阳县委试制一艘机动工作船,同年底,给阜阳地区航运局生产第一艘轮船,跑阜阳—界首航线,命名“阜阳一号”。1958年至1961年职工最多时达240余人(正式职工126人),并在阜阳市东七里河设一分厂。其木制船为第一代产品,除机动船外,主要产品还有西装驳船,帆船、沼气船等,最高年产量达1781吨,产值为775150.00元。
1962年,造船厂降为大集体,大部分人员回乡务农和下放,仅保留50余人,隶属阜阳县手管局。1964年改称“阜城镇造船生产合作社”。延至1971年。
1971年初,阜阳造船厂收归阜阳地区交通局领导。安徽省交通厅在全省下达水泥船生产任务,阜阳造船厂派10余人到芜锡船厂学习水泥船生产工艺,厂内根据当时的生产设备,因陋就简,发动群众利用空余时间,挖土367.5立方,建造一个生产车间,购置了3部电焊机。8月份,学习人员回来后,开始水泥船试制。按照芜锡40吨水泥船图纸,全部系手工操作,并从附近农村请来部分泥瓦工,于9月份建成第一条水泥船,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于1971年底完成40吨水泥船4艘。1972年,水泥船开始正常生产,延至1979年,根据生产需要,先后招收新工人70余名,逐步添置了4个工间6个船台,购置了电焊机、拉丝机、织网机、空气锤、空压机、大小车床、刨床、钻床、绞料机等设备20余台,改制了G630加长车床,行车带子锯,行车水泥运输线,杠杆压力机等设备,使生产达到了半机械化的程度,先后试制成功20匹马力机驳,80—120匹马力拖轮,40个座位的水泥客轮,800吨级240匹马力顶推船队,单车、双车水泥渡船,40吨位以下的水泥驳船等,产品销售河南、江苏、山东、甘肃等省市,产值最高的1979年达100多万元。
1979年底,安徽省交通厅下达钢质船生产任务,阜阳造船厂派出20余人到芜湖船厂学习后,试制成功60吨钢质驳船。1983年产值83万元,1984年产值达124万元,主要生产60吨、70吨钢质半甲板驳、深仓驳,240匹马力以下的各种拖轮、机动船、四车轮渡及一般民用游艇、快艇。根据省计划安排,产品主要销售本省有关地区,并给河南省建造了部分计划外船舶。钢质船的生产,更新了阜阳造船厂的第二代产品。
截至1985年底,阜阳造船厂拥有职工137人,固定资产56万元,流动资金34万元,各种机动设备50余台,船台6个,实用面积约5000平方米,年生产能力达200万元左右。
十、建材工业
阜阳建材工业基础差底子薄。建国初只有几家手工砖瓦作坊,50年代末开始建轮窑厂,从手工摔制发展为机械生产砖瓦,产品单一。
80年代阜阳市建材工业出现了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局面,除机制砖瓦外,墙面装饰材料、予制构件等产品品种增多。至1985年,全市有建材工业企业60多个,其中水泥予制构件厂33个,粘土砖瓦厂9个,石灰厂8个,石棉瓦厂3个,涂料厂3个,元钉厂2个,钢窗厂、保温材料厂、地毯厂、粘合剂厂各1个,另外还有几个小型石料加工厂和水泥瓦厂。新建成的厂和新增建的车间有:侨丰公司轧钢厂、市轮窑厂新扩建的制砖厂、九里沟保温材料厂、装饰材料厂、市建材厂扩建的人造大理石和釉面砖车间、玻璃二厂扩建的玻璃锦砖车间、市窑厂改建的挤出瓦车间等。1976年全市年产砖2525万块,瓦225.4万片,1984年产砖8368.6万块,瓦235.4万片。1985年市建材工业总产值达1025万元,职工4261人,固定资产756.6万元。流动资金298.1万元。
市区内本行业主要工厂有:市轧钢厂、市钢窗厂、市铝合金卷闸门装璜厂、市建筑材料总厂、市石灰窑厂、地区建筑公司水泥制品厂、中市区予制厂、市闸东予制厂、市泉河予制厂、县水利局水泥构件厂、市鼓楼区砂石厂、西市区鹿祠石棉制件厂、市建材制品厂。
十一、文教体育用品工业
60年代以前,阜阳文化教育用品工业只有毛笔社、刻字社两家,主要产品是各种型号的毛笔、排笔、刻制印章等。70年代开始生产订书针、回形针、大头针,一些学校还自办勤工俭学工厂,生产红、蓝墨水、粉笔等。但整个行业规模小、发展慢,在全市工业总产值中所占份额甚微。1981年总产值为10万元,仅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0.03%。1984年突破百万元,1985年为107万元,仍只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0.2%。
至1985年,全市主要产品有:各种型号的毛笔、鬃刷、排笔、订书针、回形针、大头针、黑板、墨水、浆糊、黑板擦、纸夹、文具盒(架)、笔记本、各种稿纸、帐册等。市区内本行业主要工厂有:市文具厂、市鼓楼区体育器材综合厂、市曙光墨水厂、市毛笔鬃刷厂等。
阜阳市毛笔鬃刷厂
阜阳市毛笔鬃刷厂的前身是“爱华毛笔社”。1956年由19家54人结合组成,月产毛笔5000支,产品销往阜南、颍上、凤台、临泉等地。
1958年至1976年,毛笔社几经“上马”、“下马”,生产难以发展。1976年后改为市毛笔鬃刷厂,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企业继承和发展了传统的制笔工艺,不断开发新产品,使毛笔由原来的20至30种发展到150多个品种,有羊、紫、兼、狼、鸡5大类,精选上等野兔脊毛,黄鼠狼尾毛,山羊毛,香狸尾毛,鸡毛等原料,精制各种狼尾、紫毫、羊毫、排笔。该厂生产的“颍州狼毫”获市优质产品称号。至1985年,有职工51人,厂房17间,年生产能力15万支,产值12万元。
阜阳市文具厂
阜阳市文具厂原为阜阳县城关刻字社,是1956年14名工人合股成立,60年代以前以刻字为主。1971年购进10台半自动订书针机,生产12号订书针。1976年改为阜阳市文具厂。1979年其产品列入地区产品计划,统一供料,统一销售。
1982年起将原有的10台半自动订书针机全部改造为全自动针机,新上了回形针生产线。12号书针被评为省优质产品。1985年书针产量增至61万盒,刻字增加到5万枚,工业总产值24万元。自1982年起,连续7次被评为地、市先进企业。
十二、其它工业
70年代起阜阳市先后创办的工业行业尚有塑料制品业、金属制品业、交通修造业、工艺美术制造业、仪器仪表及计量器具制造业、木材加工及竹藤草编织业、炼焦及煤气煤制品业、玻璃制品业等。1985年各行业工业产值及其在市工业总产值中的比例分别为塑料制品业499万元,占0.96%;金属制品业92万元,占0.18%,交通修造业(含造船业)962万元,占1.84%;工艺美术业34万元,占0.065%;仪器仪表及计量器具制造业162万元,占0.31%;木材加工及竹藤草编织业88万元,占0.17%;炼焦及煤气制品业94万元,占0.18%;其它工业1592万元,占3.05%。
塑料工业阜阳塑料制品业起步较晚,主要企业市塑料总厂,系建市时阜阳县划转,当时只能生产钮扣、梳子等。70年代末开发了部分新产品,包括吹塑管、塑料直尺、三角尺、量角器、圆珠笔杆等,年产值20余万元,至1982年产品已增至14个,年产值46.2万元,固定资产26.7万元。1983年添置300克立式注塑机7台,农地膜机1台,中空容器注塑机2台及其它配套设务,1984年又引进日本地膜机组,年生产能力增至500吨。
自1984年始,该厂产值每年以40%的速度递增。已拥有固定资产548万元,职工218人,产品发展到80多种,全员劳动生产率最高达2.8万元。
玻璃制品业创建于70年代,最初只能生产简单的玻璃仪器和玻璃器皿,年产值仅几万元,本行业主要企业是市玻璃仪器厂,和由该厂析置的市玻璃厂。1970年市玻璃仪器厂创办时有职工83人,车间仅几间草棚,1座钳锅玻璃炉。1973年增建第二座玻璃炉。1976年由阜阳县划归阜阳市后,又增建1座钳锅炉,当年产值即达50.9万元。1983年投资150万元扩建白酒瓶车间,后新车间又扩建独立为市玻璃厂。1984年后产品品种100多个,300多种规格,除拥有两座先进的钳锅炉外,还有各种配套设备41台,产品销往5个省市。
此外,市区内其它各类工厂还有:市社会福利眼镜制片厂、中市区修理厂、凯达摩托车修配厂、市制镜厂、市五金厂、市五金铁编厂、市卫生材料厂、市钢木家具厂、市家具厂、市雨伞厂、市工艺家具厂、市新颍木器加工厂、市蓬布厂、市沙发蓬布厂、市印铁制罐厂等。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