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春节古时以农历正月初一为一年之始,称“元旦”,民间称元旦为“年”或“新年”,辛亥革命后,提出“行夏历(农历),所以顺农时;行西历(公历)所以便统计,”各省督都府代表在南京议定:夏历西历同用,把西历1月1日叫做“元旦”,把夏历正月初一叫做“春节”。至今,依然延用着正月初一为“春节”的称呼,而民间仍惯称这天为“年”或“新年”。
阜阳人民一直把春节作为胜利和希望的象征。
俗语有:“吃罢腊八饭,就把年来办”。人们为了过好这个隆重节日,从农历腊月初八开始,就忙着张罗蒸煮烹炸,清扫屋宇,购办用、吃、看的“年货”了。涡、淝、颍沿岸的大户人家,大半在腊月初十之后就开始杀猪宰羊。磨面是家家不可少的,一般人家磨面50至100公斤,炸出大篓馓子,蒸出大笼蒸馍。而后,各家根据各自的经济状况,买布料,备新衣;买红纸,备对联;买海鲜,备食用;买香表,备祭祀;买鞭炮,备燃放……对此,贫苦农民不攀比,但为了孩子不眼馋,或贷或借,买上一点,简单衣物他们管叫“过年”为“过关”。
春节前一天,民间称“年三十”。富裕人家贴春联,扎彩棚(俗称“天地棚),设香案,摆供果;贫苦人家贴门神(类似挑符的刻版纸画,印有传记中神荼、郁垒的像),摆香案,插辞岁杆(阜阳一带用黄表、柏叶、芝麻杆做成,太和一带用黄表、麻秸做成)。除夕夜,在鞭炮声中,全家(妇女不参与)祭天地,接灶君,拜祖宗。吃“年饭”后,晚辈给长辈辞岁。长辈发放压岁钱。而后,全家围在火堆旁,忆过去,想未来,彻夜不眠,进行“守岁”。
春节这天,放开门炮,燃接年鞭,长辈带领晚辈,在香火前拜天、拜地、拜灶君、拜祖宗。早餐(多是素饺)后,晚辈给长辈拜年。然后走出门,同左右四邻互拜、互相祝福。这一天,忌喊叫、忌打骂、忌荤食、忌泼水、忌扫地、忌动刀杖,忌说不吉利话。初二,开始走亲串友(多是女婿到丈人家,外甥到外婆家,侄儿到姑姑家)拜年。初三,折彩棚,收辞岁杆,送年。还有些地方,门前放根木棍,称为“拦门棍”,意思是拦阻“年”不要走掉,天天过年。有些集市,搭台唱年戏,闹腾10天8天。
解放后,春节放假3日,让群众尽情娱乐。广大群众说:“俺们翻身不靠天不靠地,靠的是中国共产党。”自觉废除烧香拜神等迷信活动。太和县的一些乡村,过去供着“天地君亲师”牌位。解放后,牌位上的字换成“天地党亲师”。把拜神活动改为“拥军优属”活动。“文化大革命”期间,用行政命令强迫干部群众除夕吃“忆苦饭”,春节挖河渠,叫做“打破常规度新春”。1978年后,农业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工商企业开展了改革,广大群众吃用有余,守夜之风又盛行起来。一切禁忌如旧。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日称上元节。传说:这节日是汉文帝刘恒定的,因刘恒正月十五日登基做皇帝。以后,他每在正月十五日夜便走出来“与民同乐”。夜,即宵,刘恒定这天夜为“元宵节”。东汉明帝刘庄信佛,下令元宵节一律燃灯,以后又演为“元宵放花灯”的“灯节”。民国时期,民间除悬灯外,还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多用糯米面作皮,红、白糖作馅,以示外洁内甜。解放后,人们仍然爱在元宵节吃元宵,除红白糖馅外,还有荤馅、辣馅、酸馅,以五味元宵、桂花元宵最佳。阜阳、太和、亳县、蒙城、界首、涡阳等城市,除在这天举行灯展外,还举行了龙灯、旱船、高跷、花挑等形式多样的民间舞蹈表演。
青龙节农历二月初二日,称“青龙节”或“龙抬头节”。民间传说:天王老子对武则天胡作非为非常不满,命四海龙王不得向人间降雨。有个管天河的龙王看到人间灾情严重,便偷偷行起雨来。天王大怒,把这龙王打下凡来,并告诫:“待金豆开花才许回来。”百姓们都为龙王鸣不平。一年二月初二,有个婆婆口袋破了,玉米撒了一地,她心里一亮道:“黄色的玉米正像金豆,把玉米爆成花,岂不就是金豆开花?”于是大家爆起玉米花来。太白金星耳聋眼花,一看遍地金豆开花,便要求天王把龙王召回宫去。天王明知不是金豆开花,因照顾太白金星的面子,便把龙王召回宫去。传说虽属无稽之谈,但若干年来,人们爱在这天吃爆米花、理发;或用青灰撒在屋根、地边上。有的说青灰象征青龙,希望青龙及时行雨,永远丰收;有的说这时蛇蝎出蛰,撒灰可以祛毒驱虫。民国27年后,在沿涡河、颍河黄泛较重地区,二月初常有群雁起落。太和一带谣传:“五更闻雁叫,老人遭劫数。”于是女儿为父母,侄女为姑姑送起雁馍(重约1—1.5公斤,内包荤、素馅)来,这风习很快蔓延到颍河两岸,每逢二月初二,晚辈就为长辈送雁馍以消灾免祸。
解放后,随着科学的普及,人们已不相信有关青龙的传说了。但一些人还愿意在这天理发,在一些地方还保留着送雁馍的习俗。
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传说介子推不愿做公侯,背着母亲隐匿在绵山。晋文公为报答介子推“割股以啖”之恩,派手下到绵山寻他。手下遍寻不见,便用烧山的办法赶他出来。满山着了火,仍不见介子推出来,最后发现介子推同母亲一起抱着一棵柳树被烧死。这天正是清明。人们为纪念这位高风亮节的人,主动在清明这天禁火、寒食,进行祭扫活动。民国时期,民间仍留传着“清明不插柳,死了变黄狗”的顺口溜。清明插柳,门前插柳,坟头上压柳,开展扫墓活动,有钱人家扫墓时,还备上丰盛供品。
解放后,机关干部、工人、学生在清明这天为烈士扫墓。民间仍沿旧习,只是祭扫时不在坟前摆供品了。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日称“端午节”,端,初也,初五本名“端五”,或称“重五”、“端阳”。唐玄宗生于八月初五,宋景为讨好玄宗,避“五”字的讳,把“端五”改为“端午”。相传这节日与屈原有关。周赧王初年,楚怀王不听屈原联合抗秦的主张,被张仪骗到秦国监禁起来,逼他割地献城。怀王忧愤死去后,屈原复上书新即位的襄王,劝他近忠远奸,选将练兵,以雪国耻。襄王不听,反将屈原流放。秦国举兵来伐,侵占楚国大片土地。屈原一见国家受辱,于周赧王三十七年五月初日投汨罗江而死。百姓为纪念这位爱国诗人,把粽子、油糕、油角投到江里,免得鱼鳖伤害屈原的尸体。习以为常,人们便在端午节炸起油糕、油角,包起粽子,但不投入江中,而是自己吃掉。
民国时期,人们在这天不仅要吃粽子、油糕、油角,还有捉蛤蟆泡制雄黄酒,给孩子手腕佩带五色线的习俗。传说屈原投江后,有人把雄黄酒倒进江里,有一蛟龙喝了雄黄酒从江底浮了上来,嘴里还衔着屈原的衣片。大家把蛟龙拉到岸上,剥了皮,抽了筋,并把龙筋缠在孩子手腕上,免得再伤害下一代。后来,这龙筋便用五彩线代替了。
解放后,小孩手腕上佩带五彩线、捉蛤蟆、泡雄黄酒已不多见,吃粽子油糕的习俗仍旧。
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日,传说是织女会牛郎的日子,又因相会在晚上,故称“七夕节”。旧时,妇女们爱在这天晚上设瓜果、香案,向织女学养蚕、抽丝、织布,故又称“乞巧节”。
解放后,妇女们知了这故事来自神话,不再摆香案向织女学巧了。但一些老年人还爱在这天晚上讲织女牛郎相恋的故事。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它源于道教,说是中元地官的生日。据此,人们便在这天开展祭扫活动。民国时期,境内的一些道士在这天说道场,放河灯。解放后,群众自觉将此节废除,很少有人在这天扫墓了。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称为“中秋节”。这天,月明星稀,气候凉爽,一年之劳作已见收获,为赏月之最好季节。
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说是很久以前,天上有10个太阳,晒得大地冒烟。有个叫羿的射箭人,一下射下9个太阳,使人间出现了春夏秋冬,有位神仙被羿的行为所感动,给羿一包仙丹,并说:“你吃下这仙丹,便可升天了。”羿舍不得美丽温顺的妻子嫦娥,放起仙丹不吃。可是这仙丹被一个名叫蓬蒙的坏人知道了,趁羿外出狩猎,强逼嫦娥交出仙丹。嫦娥反抗不过,一口把仙丹吞下,便飘飘然飞向云天,因留恋羿,不愿远去,便在月宫留下。羿打猎归来,问到邻居,才知嫦娥失落的原委,于是摆上供果,乞求妻子回来团圆。所以又称八月十五日是团圆节。
境内有“圆月”习俗,这天全家人聚在一起,边吃月饼边赏月,以象征幸福团圆。但也相互馈送月饼。
解放后,月饼已成为商品。中秋节前,大、小食品厂家争相竞做,有的请来外地师傅,做苏式月饼、广式月饼、京式月饼,品种多样,花色繁杂。有些地方,还把煎馍(用芝麻、香料制成的烙馍、烤焦食用)作为团圆象征,在团聚时,尽情享用。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日,称重阳节。此刻,天朗气清,登高眺望,实为乐事。至今民间还有“重阳登高”的神话。说是很久以前的一个秋天,瘟疫流行,死人特多。有个叫恒景的人不忍乡人白白送命,登山访仙学习治服瘟神的办法,他日行夜宿,餐风饮露,终于找到悬有“费长房仙居”匾的庙宇,就虔诚地跪在庙前。费长房仙人念他心诚,就收他做徒弟,教他降魔法术。恒景苦学苦练,只一年就掌握了法术,便奉仙人的命令回到家乡。这时正是九月初九日,瘟疫又在流行。他把带回的茱萸分给每人一点,让每人呷下一口菊花酒,上山躲避,自己拿着降魔剑专等瘟魔出来。瘟魔闻到异香捕鼻的菊花酒,走了出来,不防被恒景刺倒在地,从此不再发生瘟疫。
民国时期,重阳节已无人饮菊花酒,还有重阳赏菊习俗。1980年后,境内园林单位,在重阳节前后竞相举办菊展,以美化环境。
下元节农历十月初一日,称下元节,它源于道教。《唐六典·祠部中郎》说:“下元水官生于十月十五日,‘皆发身自忏悔罪焉’”。遂把这日定为鬼节。武则天也生于十月十五日,她对这“鬼节”很忌讳,当上皇帝后,下令将鬼节改在十月初一日。群众不满,一直把扫墓时间推迟到初十左右。民间把“十月初一”说成是“十来一”,至今还有“早清明晚十来一”的说法,意思是:不听武则天的,把扫墓时间推迟。人们仍在下元节进行一年中最后一次扫墓。在太和以北地区,称这次扫墓是“送寒衣”。
腊八节:古代农历十二月,人们把猎到的野物称为腊。秦以后,称农历十二月为腊月,农历十二月初八,称为“腊八节”。
腊八节源于佛教。相传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有个叫释迦牟尼的王子,他痛恨生、老、病、死,幻想成佛,以躲过人生的不幸。29岁那年,他终于抛弃王族豪华生活,出家修道去了。一天,他来到恒河岸边,因多日饥饿昏了过去。恰被一牧女发现。牧女把随身带的杂粮加些野菜煮成粥,一口一口地喂他。释迦牟尼苏醒过来,在恒河洗了个澡,便在河边菩提树下静坐修练起来,终于在一年的十二月初八日得道成佛。佛教徒则称十二月初八为“道成节”,这天,佛寺里除诵经外,还效法牧女做粥。明代,腊八粥成为皇帝赏给大臣的美食。清雍正以后,所有人家都煮起腊八粥来。
及今,境内人民仍保留吃“腊八饭”的习俗。有人煮粥加入珍珠米、百合、莲子、黄石、白果等佐料,做成“五味粥”、“弋宝珠”或“八宝珠”,但多数煮粥用大米,外加萝卜、豆腐、粉丝及其他佐料,成为有趣的节令小吃。
小年夜俗称“祭灶”。境内祭灶有两个时间,一是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晚上,一是农历腊月二十四日晚上。对此,民间说法不一,一说“君祭三,民祭四”,一说“农祭三,商祭四”。“君祭三民祭四”,是贵族统治者们为划清与劳动人民的界限,把祭灶君的时间提前一天,以示显贵。“农祭三、商祭四”,是说农民处在社会的最低层,饱尝饥寒,把祭灶提前一天,以期提前结束一年之苦。
关于灶君的传说也不一,一说黄帝、炎帝死后变成了灶君,专管人间锅灶,裁决人间是非;一说灶君姓张,是张玉皇的儿子,因贪嘴触犯天规,被罚到人间看锅灶;又说灶君是颛顼的儿子。旧时,人们被这名字不同来历不一的“灶君”所惑迷,认为灶君回到玉皇天老子那里任意白人是非,于是就按照对待生活中的贪官那样,致祭时用酒灌他,用麦芽糖粘他的嘴,以为这样灶君就会“上天言好事”了。
解放后,人们祭灶时不用麦芽糖涂抹灶门了。有些人还放鞭炮,喝祭灶酒。俗有“吃过祭灶酒,扫帚拿在手”,忙活着一年中最后一次扫尘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