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饮食
民间主食主要有小麦、红芋、高粱、黄豆、豌豆、绿豆等。群众习称麦面为“好面”,习称麦面以外的面粉为“杂面”。
旧社会官员、地主、资本家以麦面为主食,兼吃南粮北调的大米;工人、农民及其他穷人以“杂面”为主食,荒年歉月,以瓜菜(多系野菜)代主食。
阜阳地区的传统面食种类较多,如卷子、蒸馍(发酵面做成圆形馍)、锅巴、蛋卷、烙馍、油饼、菜馍、千层咸馍、油馅馍、水烙馍、大卷馍、蛋合子、菜合子、糖角、焦馍、油香、烫面角、面条、面叶、回锅面、肉丝面、炒面、热干扣、卤面、炝锅面、凉拌面、格拉条、刀削面、酸辣面、油炸面、荤饺、素饺、糁头馍、荤包、素包、汤包、懒豆腐、马糊汤(有咸、淡两种)、烧饼、油条(阜阳一带习称油果)、面汤、粉丝汤、八宝粥、玉米粥等,有百种之多。阜阳市的枕头馍、油馅馍、老温面条,蒙城的油酥烧饼、汤,界首的炒炸面尤为出名。
解放初期,特别是土地改革以后,消灭了剥削,民间饮食已无大的等级之分。1954年,改变种植结构,大量种植红芋。在一段时间内,红芋成为主食,民谣说:“红芋面,红芋馍,离开红芋不能活”。1978年后,再次调整农业产品结构,把种植小麦作为主攻对象。城乡居民的主食皆以麦面为主。沿淮的阜南、颍上等县,广种水稻,一部分居民的主食以大米为主。家常饭有卷子、菜馍、荤饺、素饺、蛋饼、烙馍、油馍、锅贴、米饭、面条、稀饭、咸马糊、玉米粥、油茶等,家常菜有咸鸭(鸡)蛋、酱豆、豆腐、辣椒、豆腐卤及各类青菜,殷实人家每周加荤菜数次。亲友到来,有4至10个菜,但不少于4个,民间有“4个菜待客,3个菜待鳖”之说。并一定有酒。太和、界首、临泉一带有“敬酒”的习俗,每当客人到来,则邀数人作陪,连珠炮似的向客人敬酒,似乎客人不醉不足以表示主人盛意。座位分上下,里为尊,左为上,按客主辈份和年龄入座。
宴席一般是8个碟(4荤4素),再加10至16个烧、炸、炖、炒菜。领头菜是皮丝,称皮丝席;领头菜是海参,称海参席。禁忌狗肉、兔肉、无鳞鱼(黑鱼、鲇鱼、鳖等)入席。1978年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人们饮食不再仅仅追求吃饱,开始注意营养价值。把清蒸鲇鱼、煎炒蛇肉、炖烧甲鱼(鳖)推向宴席,盛馔内容已不拘传统了。
二、服饰
衣服基本形制是“上衣下裳”,总称褂裤为衣裳。清代,盛行长袍马褂,把明以前的宽衣大袖改为紧身窄袖、改衣带为布扣。辛亥革命后,城乡殷实人家,男人穿长袍、马褂,袍长至踝,两侧摆长1尺(30厘米)左右。马褂袖窄、对襟,襟前有5扣;女人穿滚边衣裤,多系绸缎为之;女性青年爱穿旗袍;男性青年穿大褂、戴礼帽,亦有穿中山装和西服者。处于社会低层的劳动人民,冬季,男性穿对襟布衫,外穿大襟长袄或短袄(俗称撅屁股袄),腰束长带,下穿棉裤或叉裤。穿棉裤一般不着衫裤或罩裤。裤腰肥大,扎裤带时将裤腰折起,裤脚扎布带。女穿肥大棉袄,右襟,棉裤与男性同。夏季,男上身穿对襟褂或无袖汗衫,下穿短裤或裤头(又称裤衩);女穿右襟单褂,长裤。穿衣的讲究是:“男不露脐,女不露皮”。
解放初期,劳动人民的冬夏服装依旧,干部、工人、学生时兴的服装是:男穿“中山装”、女穿两边开兜、中束腰带的“列宁服”。“文化大革命”中,全国学习解放军,男女青年爱穿4个口袋的黄军服。男女服装多以黑、蓝、灰、黄4色布为之。
1980年后,服装出现根本性变化。大风衣、小风衣以及大翻领、燕尾领、连帧领、小圆领等名目繁多的夹克衣在男性青壮少中推广开来,以穿西服配领带最时髦。女性衣服的样式更多:百折裙、背带裙、西装裙、迷你裙、鱼尾裙、套裙、美人裙、大摆裙、小摆裙、旗袍裙、一步裙等,不下百种之多。根据阜阳商厦统计,女性服装达三百多种,其中最时兴的蝙蝠衫就有50多种。引进的牛仔衣,成为抢手的热门货。
鞋民国初期,民间常见的鞋子,有布鞋、草鞋两大类。布鞋类,男鞋有双脸、单脸、圆口、带盖等样式;女鞋有云头、纳花、彩绣等样式。穿此类鞋者多属殷实人家。单鞋类有麻制、草制等,穿此类鞋者多系出苦力的穷人。偶尔也有布帮皮底,民间称之为“皮底鞋”者,穿者多是地主老财。穿皮鞋者寥寥无几。民国20年(1931年)后,皮鞋渐多,穿者多系地方豪绅和官员。儿童有猫头鞋、虎头鞋、绣花鞋等。阴天有木屐、油鞋,穿胶鞋者极少。
解放后,机制鞋逐渐代替了自制手工鞋,胶鞋逐渐代替了油鞋、木屐。1980年后,各种机制鞋从城市到农村流行起来。从用料上分,有皮鞋、塑料鞋、布鞋;从色彩上分,有红、绿、蓝、紫、黄、白、橙、灰、综等色;按季节分,有棉鞋、春秋鞋、凉鞋;从样式上分,有高跟鞋、低跟鞋、平跟鞋、浅帮鞋、深洞鞋、青年式、中年式、老年式。在农村风行的是晴雨皆宜的解放鞋、塑料鞋,在城市风行的是秋、冬、春皆宜的牛筋底旅游鞋。穿手工鞋的已不多。
冠戴民国期间,常见的冬帽,有帽垫子、瓜皮帽、马虎帽、风帽、毡帽、礼帽,火车头等,常见的夏帽,有草编帽、帽壳、斗笠等。老人爱戴六合帽垫,形圆顶平,上缀黑、红色顶结;劳苦大众爱戴毡帽,结实耐用,帽檐卷起,可作眼罩,帽檐放下,可护双耳。农民尤喜马虎帽,帽下有扁孔,热时卷起,只护头顶,冷时放下,可护耳、颈。中年妇女多缠包头。
解放以后,一些不经济、不耐用的帽子,如风帽、斗笠、帽壳等逐渐被淘汰。近年来,出现了四季不一、色彩各异、样式不同的线帽、太阳帽、礼帽及礼帽样式的藤帽、灯草帽。但农民仍喜欢马虎帽、鸭舌毡帽和防晒的编织草帽。
首饰首饰多随发型变化而变化。民国时期,妇女绾纂,其头饰有簪、钗、针等。簪有如意钩式、五福捧寿式、金鱼卧莲式、荷叶式、孔雀式,等等。钗用两股金属物合成,上镶红绿翡翠;耳有耳环,腕佩手镯。首饰有金、银、铜、铁之分。富人佩带金银饰物,一般人家佩带铜铁饰物。解放后,妇女绾纂者已不多见,但在一段时间里对金属实行统一管理。耳坠、手镯消迹。1980年后,作为文化象征的各种发型相继出现,种类繁多的头花、耳环、胸花、项链充斥市场,女性青年佩带的多是黄金戒指、耳环、项链,铁铜饰物已绝迹。部分男性青年,除佩戒指外,还注意追求领带,较贵重者售价数百元。
三、宅居
在居住上,尚有氏族遗迹。有的村庄、街巷以姓氏命名,如张家古同,李家巷、王家庄等。1980年后,城市新建了一些公寓或楼房,则以地命名,如莲花新村、二里井新村等,居住着五色杂性,甚至楼上楼下互不相识,氏族遗风逐渐消失。
民国时期,居民住所,多是草顶土墙的平房。阜阳城最大的富户宁家、周家、李家、潘家,所住也只是砖木结构的瓦房。程文炳做了长江水师提督,建造的也只是两层砖木结构楼房。而占总人口70%以上的贫苦劳动者连草房也没有,只能住简陋的庵棚。建房时,有条件的人家先邀阴阳先生选定宅基和动工日期。称为堂屋的正房,全系南向。宅旁多植椿、枣、槐、柏、梓等树,忌宅前栽桑宅后种柳。
1984年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干群的居住条件得到改善,楼房和砖木结构的瓦房逐渐代替了土草房。多系南向,群众说:“建房要建门向南,冬季暖、夏季寒”。在偏远地方,仍有请“阴阳先生”选择宅基之事。
四、行走
民国时期,人们的社会交往,富人骑马、坐轿。一般则靠步行。物资交流,重者靠四轮木制太平车、木制红车;轻者肩担背驮。民国后期出现汽车,车少而票价昂贵,极少有人乘坐。
1955年后,自行车、小板车进入广大群众家庭,汽车和各种机动车大量出现。人们的社会和经济交往、已不再徒步跋涉和肩担背驮了。1978年“改革开放”后,国家、集体、个人一齐办运输,城市有公共汽车,“面的”、机动三轮车、脚踏三轮车;农村有长途汽车、机动“四轮”、机动“三轮”,阴雨无阻,交流十分方便。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