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民国15年(1926年),当国民革命军北伐到达正阳关时,国民党阜阳县党部委员(中共党员)张蕴华代表阜阳民众前往迎接。民国16年(1927年)国民革命军第十军杨虎城部驻太和,第十九军高桂滋部驻阜阳,由于魏野畴等一批中共党员做了大量工作,阜阳地区曾一度出现国共合作的局面。在共产党领导下,全区工农革命运动轰轰烈烈。但是,这次难得的国共合作被国民党一手破坏。民国17年(1928年)春,国民党派员专程从南京来阜阳“清党”,密令杨虎城、高桂滋逮捕共产党人。高桂滋、杨虎城军内中共党员被迫离军。在国民党步步进逼的情况下,中共皖北特委决定以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反共、反革命的倒行逆施,于同年4月9日发动了阜阳武装起义。阜阳“四·九”起义遭到国民党军队残酷围剿、镇压,中共皖北特委书记魏野畴等80多名共产党人惨遭杀害,轰轰烈烈的工农运动被扑灭,国民党在阜阳地区制造了白色恐怖,到处逮捕杀害工农革命骨干。翌年,国民党继续在阜阳地区大举反共、“灭共”,逮捕杀害周传业、周传鼎、袁新民等一批中共党员。民国20年(1931年),国民党及其军队又残酷镇压太和“四·一九”起义,杀害共产党人和革命人士10多人,有20多人遭国民党通辑被迫逃离本土。其后,国民党在阜阳地区执行“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的疯狂命令,几乎破坏了所有阜阳地区的中共党组织,阜阳地区陷于一片白色恐怖。
抗日战争开始后,中国共产党坚持国共合作,共同抗日。民国27年(1938年)底,彭雪枫率新四军游击支队进驻涡北地区后,模范地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国民党爱国人士的响应。阜阳地区又一度出现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大好局面。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区抗日救亡运动形成热潮。但是,阜阳地区的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大好局面又被国民党顽固派一手断送。早在民国26年(1937年)8月,阜阳行政督察专员江恢阅接到安徽省主席李品仙密电,就着手部署以“消灭土匪”名义对付新四军小股部队。从民国28年(1939年)起,国民党顽固派在阜阳地区不顾日军压境,无视中国共产党的真诚合作、抗日救国的行动,制造了一连串反共惨案,掀起了一股股反共逆流。民国28年(1939年)7月19日,国民党太和县党部勾结县长武怀德,秘密枪杀从延安去涡北抗日前线的丁钱辉等7名中共党员、新四军人员,制造了震惊豫、皖的太和“七·一九”惨案。次年4月5日,国民党蒙城县党部勾结县长李传璧,纠合省保安六团,逮捕、活埋蒙城青年抗日救国会会员杨子仪等4人(此4人均为中共党员),一手制造了蒙城“青抗会惨案”。同年4月27日,国民党亳县党部书记张寅生勾结汉奸、劣绅,夜袭亳县二区署,逮捕中共党员20多人,区长刘文灿、区员马文干等9人惨遭杀害,再次制造了“亳二区惨案”。在制造上述一连串反共惨案之后,于民国29年(1940年)7月1日至7日,阜阳专员李盛宗在阜阳城召集军政会议,专门讨论“灭共”、“融共”、“限共”计划。会后,派遣国民党特务潜入新四军抗日民主根据地,搜集情报,进行破坏活动;在国统区大肆逮捕杀害共产党人、干部家属、抗日救亡积极分子和爱国民主进步人士。国民党顽固派破坏抗日的罪恶行径,激起阜阳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义愤,也理所当然地受到中国共产党和新四军的坚决揭露和反击。与国民党顽固派的妄想相反,共产党、新四军游击支队不仅没有被“消灭”,反而更加得到民众拥护与信赖,在抗日战争中不断壮大,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解放战争期间,为了适应国民党“消灭”共产党、建立国民党独裁政权的需要,民国34年(1945年),国民党在临泉建立中美合作技术人员训练班临泉分班,实为军统特务组织,军统局局长戴笠亲任班主任。翌年,国民党在阜阳地区大力发展组织,扩充党员,在县建县党部,在乡镇建区党部,在保建区分部,并在国民党各级组织里设立“防奸”小组。与此同时,配合国民党地方当局和军队,搜查、逮捕、杀害共产党人和解放军指战员家属、以及民主进步人士。民国35年(1946年),国民党仅在涡阳县就逮捕、关押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591人。民国36年(1947年),国民党又在阜阳县大田区活埋“共产党嫌疑犯”23人。随着国民党军队的节节败退,国民党更借重特务活动垂死挣扎。在民国37年(1948年)阜阳解放前夕,国民党阜阳县党部布置特务刘树端等携电台潜伏、并密令各区分部的“防奸”小组在当地潜伏。这些潜伏的特务搜集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的情报,暗中与其上司联系,并与当地土匪、反动会道门勾结搞破坏活动,幻想“反攻”。阜阳地区解放后乃至新中国成立后,国民党多次从台湾和港、澳派遣特务潜回阜阳地区,与土匪、反动会道门勾结,发动反革命暴乱(详情在《公安》章记述),妄想接应国民党“反攻大陆”、复辟其失去的政权。这些特务陆续被人民政府政法机关抓捕归案,并依法受到严惩。国民党反动派在阜阳地区20多年,恶迹昭著,民心丧尽,终于遭到了彻底失败。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