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城建规划
建国初,阜阳地区城市建设没有具体的规划,主要搞一些与人民生计有关的修补工作。1958年,阜阳地委、行署所在地阜阳县城正式制定城区规划。当时正值“大跃进”,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不根据实际需要和可能,不顾科技人员的建议,盲目贪大,把阜阳城规划成面积100平方公里、人口100万的大城市。几条主干路的宽度定为60米,并无力修建。计划建设的钢铁厂、水泥厂、糖厂,均因不切合实际,不得不废弃。1959年至1961年遭受3年自然灾害,这个规划遂不了了之。
70年代后期,阜阳地区再次着手编制城市建设规划。由于条件的限制,当时只是草绘,无延续长远的规划。在70年代后期积极筹备的基础上,80年代初阜阳市和临泉、涡阳、太和、亳县、利辛、蒙城、阜南、界首、颍上9个县,对县市政府所在地的城市建设作了总体规划,方案陆续出台,随后,邀请区内外专家,对各总体规划逐一进行评议、鉴定,并按审批权限,报经批准。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全区开展详细的编制工作。具体规划共有63个。比较突出的有阜阳市:济河工业区,二里井居住小区,文峰新村,桃园新村,文峰公园,刘锜公园等;界首县:大桥南路城东一区、二区控制性规划,富强路商业市场等;亳县桐树市场,谯阳新村,中药材一条街;太和县:镜湖新村,柳荫新村;蒙城县:漆园小区;临泉县:城南控制性详细规划。
各规划中的房屋,由平房,简易楼房发展成为形式多样,建筑新颖、布局合理、设施完备、使用方便的新型住宅楼。建设方式逐步由分散建设向统一建设,综合配套的方向发展。
二、市政建设
1、道路
建国前,阜阳地区各县城道路大都是狭窄的土路,只有城区内有为数不多的石条铺装的路面。阜阳市在建国前有条石路面道路42条,全长20.3公里,面积为8.12万平方米,路宽一般为2—4米。
建国初期,城市建设主要是开通、延长、拓宽道路。先后铺成煤渣、砖渣、白灰三合土路面。1958年,颍河闸桥建成并通车,结束了阜阳城河东,河西分割的历史。1965年沥青路面开始进入阜阳城区,这是阜阳地区首次使用沥青铺设路面。仅这一年就修建沥青道路长4000米,面积48000平方米。接着各县城先后在主要街道铺筑沥青路面。1978年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市政建设进入迅猛发展的新时期,市区原有道路得以拓宽,新修道路不断增加。阜阳市从1977年至1984年几年中,完成人民东、西路、颍州南、北路、颍上路等道路配套工程(即:分快车道、慢车道、人行道、下水道),道路总长达56公里,沥青路面36公里,总面积54.9万平方米。亳县城区在1981年拓宽人民东、西路,将原东关路改修为谯陵路,均分快、慢车道和人行道。
1985年止,全区城市道路长度339公里,面积为326万平方米。其中配套齐全的道路长度为255公里,道路面积为326万平方米。
2、供水
建国前,本区居民主要饮用未经处理的河水与浅井水,河水混浊,浅井水苦咸。建国初,将部分水井封闭,改装为手压井,河水用明矾沉淀后饮用,较以前卫生。随着工业生产和城市的发展,部分工厂、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打深井,建水塔,用以解决本单位的生产、生活用水。1973年3月,蒙城县为解决吃水问题,经县委决定成立“蒙城县自来水筹备小组”,建1个地面水厂,这是全区最早建成的水厂。1976年7月,阜阳市建自来水厂,同年12月,正式供水,日产自来水0.17万吨。1980年10月,界首县水厂建成并正式供水。到1981年底,全区有水厂4个,供水管道长度为25公里,日产水0.4万吨,全年供水量75万吨,用水人口7.4万人。到1986年底,全区10个县、市城市水厂全部建成供水,自来水管道长度达200公里,日生产自来水能力达4.64万吨,全年供水量为893.8万吨,供水人口为22.72万人。
3、排水
解放前,由于城市无供水设施,排水主要是靠自然坡降排入城河。建国后,城市的排水问题逐渐受到重视。阜阳城1965年修建人民西路下水道471米,后因淤塞而报废。1972年,亳县开始铺修亳城东路,在路的北侧修下水道,北起北门口,东至东关护城河,长980米,宽深各1米。1975年前界首县城区结合修路也沿主要街道铺设了一些明排水沟。1980年后,阜阳城和其他各县城主要街道,相继修建永久性封闭式下水道。
4、路灯照明
建国前,全区城区大都无电灯照明。有几个县城主要街道架起1丈多高的木制灯杆,安装上有防风罩的煤油灯,供街道照明。
1955年,阜阳城始建电厂。电厂建成后,在满足工业生产用电的基础上,对城内机关、居民开始电力照明。直至1957年,阜阳城解放路,民主路路灯开始用电,路灯线路长3118米,安装32盏60瓦的白炽灯炮,此为全区县城首次路灯用电。同年,蒙城县城内主要街道安装路灯40只。1978年,阜阳市区不断向外伸展,路灯相应增加,并更换上新一代光源高压汞灯。1983年蒙城县开始将第二代光源更换第三代光源高压钠灯,这一年蒙城共安装高压钠灯66只,路灯线路全长2801米。1985年,全区共有路灯3982盏,灯型也由平行罩发展到琵琶灯,球型灯,组合式玉兰灯等,线路也逐步从空中改为地下电缆。
5、市容卫生
建国前,阜阳地区县城街道清扫和垃圾清运一般由官府或工商户及居民集资雇工承担。城区的粪便,由农民运到农村作肥料。以后,又逐步改由粪商雇工人清运,将粪便运到农村销售。城市公共卫生设施基本没有。
建国初,由于战争刚刚结束,城市比较脏乱,党和人民政府对环境卫生工作十分重视,提出:“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并为促进环境卫生事业采取一系列措施。1952年,阜阳县人民政府在城关镇建立全区第一个卫生组织——阜阳县城关积肥大队。1954年交给县联社管理。1965年正式成立城关镇清洁卫生站。人员由十几人增加到80人。对阜阳城主要街道进行清扫,每天两次。
建国前,本区城镇内厕所均系私人建造,其结构简陋。建国后,至1978年各县市都成立环境卫生管理处,在各城市统一建立整洁、美观的公共厕所。增设垃圾箱、粪场、垃圾转运站。厕所由专人看管,打扫卫生、掏除粪便。各主要街道边置有垃圾箱、果皮箱,单一型变多种类型。1986年,全区城市有环卫机械91台,公共厕所667座,环卫职工1234人。
6、城市交通
建国前,城区交通主要是马拉车、小推车、双轮人力车、畜力车、小毛驴。60年代,多了脚踏三轮车和自行车。
1971年,濉阜铁路通车,为方便铁路乘客,阜阳县成立阜阳县城建局公共汽车队,1972年1月正式营运。当时只有两部江淮牌客车,行车线路从火车站至人民剧场,为1路公共汽车,全长7.5公里,年客运量为36.5万人次。
1977年,阜阳市公共汽车公司成立,有客车11部。1980年,增开人民剧场至七里河窑厂2路公共汽车。1985年,有车辆37部,市内设置公共汽车乘客候车棚13座,均系钢木结构,水泥地坪,彩色玻璃钢瓦顶,总建筑面积195平方米,投资3.5万元。市内各大工厂企业自备客车接送上下班人员;还有相当多的机动三轮车、集体或个体的人力三轮车。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阜阳市和9个市、县城面貌发生巨变。城市面积成倍乃至数倍地扩大,老城区得以改造。原来零落破旧的老房被一排排一片片整齐壮观、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所代替;原来狭窄不平的土路变成快车道、慢车道、人行道并行的宽阔平展地柏油大道,原来风吹尘屑飞扬,雨落污水遍地,夏天浊臭难闻,夜晚黑暗笼照;如今每日两清扫,垃圾及时运,公厕、卫生箱设施齐全,夜晚街道灯火辉煌。原来吃水下河挑,出门多步行;如今吃水拧笼头,出门有汽车。原来脏乱、贫困、破旧的现象一去不复返;如今在人们面前展现出一派整洁明快、多采多姿、宽敞高大、日新月异的现代化城市景象。
三、各县城
阜阳地区1市10县,除阜阳县直机构设于阜阳市外,其余9县均有县城。关于阜阳市的概况,在本志第一章第四节已有记述。此处记述的仅是9县县城。
亳县县城
亳县县城——亳州城——是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阜阳地区规模仅次于阜阳市的第二大县城。
亳州城位于亳县中北部,跨涡河两岸,历史上一直是县、郡、州治所。初建于春秋时期,时名焦城。战国楚平王改称谯城。三国魏定谯城为陪都。元末刘福通红巾军农民起义,亦定都亳州城。亳州城自北宋末以后屡遭黄泛、战患,经历代修筑,至民国37年(1948年)8月解放前,城区面积4.5平方公里,有街巷100多条,仅几条主街道为石条路面,其他均系土路,且弯曲、狭窄,全城街巷无灯照明。
建国后,亳州城建设分为对旧城区的改造和新城区的扩建两个方面,齐头并进。对老城区的改造注意了保护历史文化名胜和古街风韵。新城区的扩建则力求表现市场经济的特色和现代化风貌。至1986年,亳州城共改造、新建街巷135条,城区面积达9平方公里,有人口11万人。古老的白布大街整修一新,古色古香。新建的人民路、谯陵路分快车道、慢车道、行人道,全是柏油或水泥路面,宽50米,长达24多米,两边高楼林立,蔚为壮观。有23条街道装有琵琶型、玉兰型、球型汞灯或钠灯。改造、辟建街道的同时,兴建了排水网络和自来水供水管道网络,并有计划地绿化城市,初步实现了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
亳州城自古以来是中原腹地与东南沿海商品交流的中转站。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亳州城商业空前繁荣。新建的亳州中药材市场闻名全国,年交易额达数亿元。大型商场、农贸市场布局合理,商业网点遍布全城,商品品种兼有南北之长,常年客商来自十数省市。
亳州城在向现代化迈进中,依然保持着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花戏楼、华佗庵、古地道、汤王墓、明王台、曹操宗族墓、薛阁塔等众多的历史名胜保存完好,又新建华佗、花木兰巨形塑像,分别矗立于北门口广场中央和城区南端,迎来送往着海内外游人。
亳州城融古文化的绚丽多采和现代化的宏伟壮观于一体,是经商、旅游的好地方。
蒙城县城
位于蒙城县中北部,南依阜(阳)蚌(埠)公路,北临涡河。初建于唐天宝元年(742年),土筑城墙。明正德六年(1511年),改砖筑城墙。民国37年(1948年)6月该城解放。1950年蒙城县人民政府于城区设立城关镇。
建国前,蒙城县城面积仅1平方公里,有居民1.5万人,房屋12万平方米, 85%以上为破旧草房。街道狭窄,仅主街石条路面,其余胡同均为土路。那时,该城工业几乎空白,商业萧条破败,文化和民用设施极为落后。
建国后,该城逐年改观。1978年后,该城面貌巨变。1985年,城区面积扩展到5平方公里,居民增至5万多人,改建、新建楼堂瓦房90万平方米,新辟、改造干街10多条,均为柏油或水泥路面,两傍植有绿化带。城区排水、供水、供电、邮电、照明、公厕等设施齐全。城区有6条柏油路通往县外,涡河建有蒙城枢纽工程,水陆交通皆便。城区拥有年产值超过百万元的工厂十数家,有商贸店、铺、行、栈、摊、点1800多家,有幼儿园5所,小学12所,中等学校5所,医院3所,图书馆、影剧院各2个,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各1个。该县城已成为蒙城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蒙城县城区名胜古迹众多,著名者有万佛塔、嵇康亭、黉宫、庄子祠、刘仙祠、清燕堂、慈氏寺、一人巷等,建有蒙城革命烈士纪念馆,馆内陈列476名烈士英名录及部分烈士的遗像和传略,珍藏有毛泽东、刘少奇、朱德、陈毅为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烈士的联名书挽与陈毅的挽诗。
界首县城
位于界首县西部边界中间、颍河与长身沟、界南河交汇处,城区西边与河南省沈丘县毗邻。1985年城区面积6平方公里,共有居民4万多人。在少数民族中,以回民为多,集居在教门街。
界首城始建于春秋鲁昭公元三十年(公元前512年),名养城。北宋初,界首镇因地处颍州与陈州的分界,故俗称界沟。元代改名界沟店,明代改名界沟关、界首集,清代又称界首堡。在历史上,界首多隶属于太和县。直至民国36年(1947年)4月,界首获得解放,同年10月建立界首市。1953年9月,界首撤市建县,界首镇成为界首县城。
经过建国后30多年的建设,界首面貌巨变,已由一个农村集镇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多功能的文明城市。城区对外交通方便,水路有颍河常年通航,陆路有公路近通县内各乡镇,远达合肥、淮北市、蚌埠市、郑州、开封、许昌等地。为防水患,在城区颍河两岸筑有水泥防水堤。1980年建成的沙河大桥,勾通了颍河南北城区。新辟的人民路、大桥路、中原路、新阳路、东升路、界光路、环城路,皆是宽阔平坦的柏油路面。路傍植有绿化带,设有水银路灯彻夜通明。建有自来水厂1座,下水道长2686米。
界首县城是界首县的工业集中地。工业以酿酒、塑料、皮革、食品加工比较出名。城区共有工业企业798家,年产值在1.3亿元以上。该城是界首县的商业中心。国营、集体、个体商业企业、摊点共有1793个,有大型农贸市场4个。城区颍河南岸的牲畜交易市场是全国四大牲畜交易市场之一。
界首县城文化设施齐全,现有中等学校6所,小学11所,幼儿园19所,影剧院4座,医院5所,还设有文化馆、工人文化宫、广播站、电视差转台、图书馆、体育场、防疫站、保健站等。整个城区市容整洁有序,大厦林立壮观,展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繁荣昌盛的现代化景象。
颍上县城
位于颍上县中部偏南。东临颍河,西枕阜(阳)正(阳关)公路,北环城路北抵利辛,东达凤台。该城初建于隋大业二年(606年),明代改筑砖城。由于水淹,城墙屡倒屡修,直至民国28年(1939年),国民党当局下令拆去城墙。
颍上县城于民国38年(1949年)元月6日解放。经过解放后36年建设,城区面积扩展到11平方公里,有居民5万多人。现为城关镇,辖办事处2个,居民委员会6个,已成全县工业的集中地和政治、交通、文化的中心。工业从无到有,现拥有较大企业54个。城区街道总长已达17公里,柏油路面2万多平方米,水泥路面近2万平方米。有35千伏变电所1座,主街道设有路灯,各方用电基本上可以满足。建自来水厂1座,供水干线管道近万米,日供水量4000吨,居民全部饮用自来水。金融、商业、卫生、文化设施比较齐全。有广播电视大楼和卫星地面接收站,影剧院3家,中等学校6所,小学6所,幼儿园2所,医院、防疫站、保健站具全,不仅可以满足城区居民需要,而且面向全县服务。商业网点遍布全城,商品繁多,尤以本县所产鱼、米著名。
颍上县城名胜古迹众多,城区内有管鲍祠,城西有淮上公园,城南八里湖有世界公园。
太和县城
位于太和县南部边缘,阜(阳)亳(州)公路南、沙河北岸。始建于元大德八年(1304年),土筑城墙。明正德九年(1514年),城墙改以砖面。旧城面积1平方公里,有主街两条,小巷14条。城区居民不足万人。建国前,城内仅有几家手工作坊和几十家店铺,街道泥泞,经济枯萎,公用设施全无,全城千疮百孔,一片破落。
民国37年(1948年)3月,该城解放。自此开始,该城旧貌挽新颜。总体建设布局,是依旧城向南、东两面扩展。新辟人民路,南抵沙河,北至旧城北关。于人民路中段新辟东西镜湖路,西至曹庄,东至潭方庄。以人民路、镜湖路为纵横轴线,新建纵向大街3条,横向大街5条,皆水泥或柏油路面。1985年,城区面积已达4平方公里,居民23123人。商业、文化设施多在人民路两侧,党、政机关多在镜湖路两侧。工业区建于沙河西路,居民区较集中于旧城区和镜湖东路南侧。街道两侧大楼高矗,其中水上商场独具特色,成为城区一大景观。城区公用设施、文化设施齐全。有较大工厂17个,总产值达34万元以上,其中香椿芽、饴糖、镜湖秘酿白酒较为出名。商业网点分布合理,购销两旺,其中医药市场较为出名。交通水陆两便,公路班车南达上海、杭州、北达开封、郑州、西至漯河、东到荷泽。邮电通讯可与全国各地及国外部分地区通报通话。教育有中等学校8所,小学4所,幼儿园6所,医疗单位有医院4所、防疫站1所,其中太和中医院甚为出名。太和县城已成为太和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涡阳县城
位于涡阳县中部,北临涡河。原为雉河集,清同治七年始筑城池,城区面积0.4平方公里。民国37年(1948年)5月该城解放。建国后,城区逐渐向东、南两面扩展。1971年濉阜铁路通车后,城区主要向位于城东南的涡阳车站方面延伸。1985年,城区发展成“北斗七星”状,面积已逾3平方公里。
抗日战争期间,涡阳县城曾沦陷于日本侵略军,遭抢掠火焚,后又遭日机轰炸。至解放前,该城街道破坏,房屋破烂,商业凋零,工业空白。建国后,城区建设不断加快。辟建立街向阳路,纵贯城区南北,长达2公里,柏油路面。又扩建新建街道十数条,整修小巷,改造旧房,一幢幢大楼拨地而起,市容焕然一新。
现在,涡阳县城交通甚便,水路在涡河通往上、下游,公路幅射近至县内各乡镇,远达周边省、地、县、市,铁路有濉阜路客贷两全。城区布局合理;向阳路两侧为商店荟萃之地,涡河东路、胜利路等处设有农副产品市场,工业企业集中地在县城至马寨的官路口,县政府居于团结路东侧,县直机关、文化设施、服务业分散于城区各处。城区公用设施齐备,绿化带成荫飘香。伴随改革不断深化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涡阳县城正在日新月异,向现代化迈进。
临泉县城
位于临泉县北部,北临泉河。原为明初兴起的沈丘集,后为沈丘镇,民国初为阜阳县西三镇,民国23年(1934年)建临泉县,始为县城。民国36年(1947年)9月9日解放,1949年3月复为临泉县城。其时,该城南北长985米,东西宽690米,面积0.68平方公里。
建国后,城区逐渐向东南扩展。1975年县城遭特大洪水袭击,民房倒塌殆尽。翌年,修筑城堤防10.6公里,堤内为城区,面积9平方公里。至1985年,建成以临鲖、光明两路交点为中心的16条街道和32条巷道,9个居民新村,整个城区呈棋盘格状,共有居民47400人。
解放前,城区工业几乎空白,房舍破旧不堪。1985年,工业企业较大有26个厂家,其中脱水疏菜罐头颇具特色,畅销国内外。商业网点星罗棋布,新建专业市场与农贸市场10个。城区有文化宫、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广播电台、电视差转台、工人文化宫、师范学校、卫生学校、电视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园、县医院、中医院、中医药科研所、体育广场、灯光球场等设施。放目眺望,宽阔的柏油大道,林立的高楼大厦,繁华的商业市场,如潮的车队、行人,使人强烈感到,该县城正处于改革开放和进步巨变之中。
临泉县城西边有古子城遗迹。那里春秋时为沈子国城,秦至南北朝先后为寝县、固始县城,隋为沈州城,后又为沈丘县城。1958年首于此辟建古城公园,1960年废。现遗1棵银杏古树,干围6.5米,依然苍翠挺拔,绿荫如盖。
阜南县城
原是阜阳通往信阳、潢川等地交通线上的乡村薛集,仅有1条不足百米的小街,居民300左右人口,面积0.1平方公里。
1949年6月,阜南办事处建立。翌年6月,阜南办事处改称阜南县政府。由此于薛集建设县城。经过35年的建设,一个新兴的阜南县城已初具规模。1985年,城区面积4.5平方公里,居民近3万人,辟建柏油街道9条,总长9084米,石子路5条,总长1649米,土路长3241米。从城区向外筑有阜(南)临(泉)、阜(南)淮(南)、阜(南)信(阳)3条干线公路和通往县内各乡镇的13条支线公路。城区共有县、镇办工业26家,年总产值3719万元;商业网点布局合理,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3380多万元;有中等学校5所,小学6所,影剧院2个,文化馆、图书馆、体育场各1,医院3家。
因阜南县地处沿淮,洪涝灾害频繁,故县城建设注重防洪,沿界南河筑有防洪堤4500米,并建有界南桥和红旗闸。界南河桥为地城路主干道桥。红旗闸座落于县城西侧界南河上,可以控制调节水,亦可防洪。城区尚无自来水厂,除县委、县政府等13个单位建有水塔供水外,居民仍多用大口井或手压井取水。排水采用盖板式下水道和2条明沟合排,下水道总长3650米,干街道设有路灯,两傍植有法国梧桐及花草,还设有垃圾箱。
利辛县城
利辛县城是阜阳地区最年青的县城。该城位于利辛县中心略偏东,跨阜蒙河,倚车辙沟,跨阜(阳)蚌(埠)路与涡(阳)凤(台)路交会点。
利辛县城基址,旧称黄湖,一片荒野。1958年,涡阳县阊集人民公社迁于此地,遂为公社社址,称黄湖集。至1965年利辛县建立前,黄湖集占地82.5亩,有1条街道,人口2267人,房屋1万余间,没有工业,商业仅有十几家店铺。
利辛县1965年建立后,陆续辟建人民路、向阳路、五一路、文化路、立新巷5条街道。1977年后,又相继辟建前进路、建设路、黄湖路、港口路、新河路、顺河路、红旗路、阜蒙路、车辙沟路9条街道。14条街道纵横交错,形成棋盘状县城街道网。至1985年,已有11条街道建成柏油路面,路两傍植有树木与花草相间的绿化带。城区高楼大厦与砖瓦平房交相辉映,建筑面积共达49万多平方米。城内人口猛增至27708人。县城已初步建成较完整的工业、商业、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科技、交通、通讯、供电、供排水系统,成为利辛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